我在手机里寻求什么
2021-12-03长沙市田家炳实验中学覃江桦
◎长沙市田家炳实验中学 覃江桦
覃老师:
您好,我们班有个叫李平的学生,平时学习成绩还不错,最近因为使用手机的事情经常和父母发生冲突。他是寄宿生,平时在校情况还比较正常,但周末回家后什么事情都不干,通宵玩手机。星期天返校,还偷偷把手机带到学校。父母发现后告诉我,我没收了孩子的手机。李平回家后大发脾气,亲子冲突加剧。
我和这个孩子沟通过几次,但情况没有明显改善,你能和这个学生聊聊吗?
——某班班主任
按照班主任约定的时间,三天后,李平来到了心理咨询室。一开始他并不想和我过多地交谈,说是班主任叫自己来的。
可以看出,李平对心理咨询有些抵触,认为我是帮助班主任来教育他的。我向他澄清了心理咨询的意义,并建议他,既然来了,不如谈谈自己的困境,说不定我能给出一些有用的建议。在真诚的对话中,李平渐渐放下防备,打开了话匣子。
“我是寄宿生,平时在学校学习比较认真,周末喜欢在家里玩手机,大概从中午玩到晚上11点,有时超过12点。父母见我这样很生气,会因此和我争吵。”
“可以说说你一般在手机里都玩些什么吗?”我问。
“主要是看动漫。”李平回答道。
“喜欢什么样的动漫呢?”我好奇地问。
“喜欢那种青春校园情感的,还有就是一个人打败邪恶势力,拯救所有弱者的动漫。”李平认真地回答。
我继续追问:“哪种情节你看着很有感触或者说是你特别喜欢看的?”
李平想了想,回答道:“当英雄被人们感激的时候,我会有被理解、被认可的感觉。”
“你在生活中希望自己的努力和付出被理解、被认可吗?”我试着问道。
李平突然有些委屈地说:“是的,但爸妈总是批评我,很少表扬我。”李平的情绪开始有些激动,但能感觉到他在努力克制自己。他低着头,用手抵着鼻子开始沉默……
等他平静下来后,我试探地问道:“其实你在手机的世界里寻求的是被理解、被认可的感受,对吗?”
“是的。”李平低声回答。
“那么,你和父母沟通过这些想法吗?”我问。
“说了也没用,他们认为我就是想玩手机,认为是手机害了我。我不想和他们争论。”李平有些气愤地说道。
“有些时候,父母的确比较坚持自己的想法,如果我们暂时无法让父母理解我们,是否可以试着理解自己呢?例如,我们可以想想自己在手机里到底寻求的是什么?除了被认可、被理解的感受外,是否还在寻求别的东西?”
李平沉默了一会,说道:“我暂时想不到别的。”
“好的,那我们来想想,除了通过手机满足自己被认可、被理解的需求,是否还有别的方式呢?”
李平若有所思。
“如果满足我们需要的方式只有使用手机一种,那么这种单一的方式势必导致我们沉迷手机,因为我们所有的快乐几乎都来自于它。”我继续说道。
接下来,我和李平一起探索满足自己被认可、被理解的需要还有哪些方式。由于时间有限,咨询中未得出结论。我建议李平在生活中继续思考和寻找,发展多样的方式满足内心的需求,这样就会获得多样的快乐。
通过以上案例我想告诉青少年:
智能手机的出现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同时过度使用手机也给生活和学习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如何合理使用手机?我们需要理解自己在手机里到底在寻求什么。我认为玩手机至少满足了我们的三种心理需求:成就感、掌控感、归属感。
除了通过这种虚拟的方式,在现实生活中,是否还有别的方式也能满足我们的这些需求呢?青少年应该发展多样的方式满足自己的内心需求,而不仅仅是在虚拟的网络世界,毕竟人终究生活在现实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