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医疗系统在临床中的应用发展
2021-12-03饶骏劼
饶骏劼
(绵阳市中心医院,四川 绵阳 621000)
0 引言
上世纪中期,远程医疗这一概念最先在美国被提出,并且首次应用在放射学科当中,利用当时最先进的可视电视技术,医生们在相关技术人员的配合下,完成了人类第一次远程诊疗。随着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远程医疗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远程医疗作为一项较为新颖的技术,得到了各大医院的追捧。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数字化、信息化逐渐被应用于远程医疗中,但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远程医疗依旧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因此进行远程医疗在医院临床中的应用发展研究显得尤为必要。
1 远程医疗特点
对患者进行更加有效、全面的诊疗是远程医疗的主要优势,通过远程医疗可以为患者提供更为优质的医疗服务,把不同地区、不同领域的医生集合起来进行诊疗,对解决综合类疑难杂症有着积极作用。当前,远程医疗的主要特点包括以下几点:首先,具有快捷便利的特点。互联网大大缩短了空间和时间的距离,远程医疗使不同地区的医患能够通过互联网进行病情交流分析,从而方便患者更加便利的获得优质医疗资源;其次,具有节约时间的特点。远程医疗平台可以通过手机、电脑随时随地进行个人医疗咨询,医生也可以灵活地对病患疑问进行解答,大大缩短了患者及医生在交通、排队上浪费的时间,同时也减轻了医院的承载压力,特别在防疫的特别时期,降低了集体感染病毒的风险;第三,加强了医生之间的交流。远程医疗为医生之间的学习与交流提供了便利的平台,为年轻医生或专业能力相对较弱的医生向业内专家学习提供了渠道,加快年轻医生成长,使年轻医生能够更快独当一面;最后,为偏远地区提供了更好的医疗。偏远地区缺少专业能力较强的医生,面对相对复杂的疾病,偏远地区的医生难以解决,远程医疗可以提前对患者进行诊疗[1]。
2 远程医疗在临床中的应用现状
2.1 起步阶段
受限经济发展水平及历史原因,远程医疗发展相对较晚,与其他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发展滞后的情况。广州远洋航运公司组织的远程会诊是我国远程医疗的开端,在1998年,解放军总医院与西欧相关医院进行了首次以互联网为平台的远程会诊,这标志着我国的远程医疗技术步入了新的时代。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我国需要投入医疗保障的费用不断增加,原有的医疗保障制度已难以满足当前需求。在医疗保障制度转型的关键时期,基层医疗机构存在超负荷运转的状态,远程医疗是减轻基层医疗负担,解决基层医疗压力大的重要手段,在这一转型的关键时期,大型综合性医院、专科医院及基层医疗机构共同建立远程医疗综合平台,最终完成从医生为核心的体系转变为以患者为核心的体系,最终完成医疗升级[2]。
2.2 建立阶段
上世纪末,远程医疗逐渐走入国人的视野,国家对这方面的投入逐渐加大,远程医疗网络在本世纪初开始出现,远程医疗网络的开通为医患之间的远程交流提供了极为便利的平台,同时也大大方便了不同地区不同科室不同专业医生之间的交流,截止2010年底,我国已初步建立了远程医疗网络系统。在这一阶段,远程医疗面临着硬件技术瓶颈、平台构建缺乏经验、管理人才缺失的问题[3]。
2.3 普及阶段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互联网产业得到了飞速发展,一跃成为互联网大国,利用发达的互联网技术及完善的互联网基础设施,我国的远程医疗体系也得到极大的发展,当前多种渠道的医疗资源共享方式一逐步形成,以平安好医生、优健康为代表的互联网远程医疗系统逐渐成为群众进行自我健康管理的工具,在这些远程医疗APP上,用户可以实时获取个人健康信息,当个人健康出现问题时,服务于远程医疗APP的医生会及时给出解决方案,当遇到疑难杂症时,远程医疗APP会及时帮助用户进行预约,在方便用户的同时,也极大减少了医疗资源的浪费,节约了有限的医疗资源。群众通过互联网,接触到优质的医疗资源的同时,医护人员也可通过互联网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5G时代的背景下,远程手术已不再困难,主刀医生能够在远程专家的指导下,进行难度系数较高的手术。医护人员也可通过远程医疗完成医疗知识的学习,提高医护人员的整体素质。
目前为止,远程医疗已在我国完成初步普及,与1997年首次以电报形式的远程医疗会诊相比,我国远程医疗方面完成了质的飞越。其中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实时异地会诊不在是天方夜谭,Qos原则是互联网远程医疗的运行规则,在这一规则下运行的互联网远程医疗,令我国的远程医疗体系更加稳定安全,虽然远程医疗体系的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依然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完善[4]。
3 远程医疗在临床中的发展趋势
我国当期的远程医疗水平依旧处于初级阶段,在远程医疗的质量方面相对薄弱。其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医疗技术相对落后,我国医疗资源需求量大于承载量,并且远程医疗具有一定局限性,使远程医疗与传统面对面的医疗形式相比,更具有不确定性。以下为远程医疗在临床中发展趋势。
首先是临床远程医疗智能化。智能化将会是远程医疗的发展方向,未来远程智能化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两方面,一方面为服务智能化,人工智能系统将根据患者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例如根据患者身体情况,自动制定饮食计划;当患者出现心理波动时,能及时进行远程心理安抚;当患者的需求无法满足时,能自动匹配相应的解决方案。另一方面为技术智能化,智能远程医疗系统能将患者身体的情况实施传送至检测中心,当患者出现异常情况时,将自动报警,并且及时给出解决方案,并且做好应对措施,协助值班医师解决问题。
其次是发展虚拟医疗社区远程医疗体系。远程医疗可以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建立了虚拟医疗社区,为医患提供医疗知识、学术交流的平台。医师与医师之间可以借助这一平台进行业务交流,患者之间亦可以通过这一平台了解病情,互相鼓励,利用这一虚拟社区提高远程医疗的效率与可靠性。发展虚拟医疗社区应注重与现实相结合,虚拟社区可以为社区医生提供临床诊疗方案,一方面使医疗资源利用率得到最大化,另一方面,解决了社区医院与综合性医院存在医疗水平不平衡的问题,同时也使远程医疗摆脱了无法为实际诊疗活动提供帮助的尴尬,这一模式也可成为远程医疗版的“B2C”模式,即线上+线下诊疗的方式[5]。
为了配合远程医疗在临床中的发展趋势,需要各级医疗机构做好以下几点工作:第一,各级医疗机构应当切合实际,以优势专科为核心,将优势资源投入至远程医疗平台的建设中;第二,医疗机构应积极与计算机研究所等硬件、软件研发机构合作,解决系统问题,从根本上优化系统,将非医疗的场外不确定风险降到最低,确保系统平稳运行;第三,国家应鼓励支持各级医院,培养复合型人才,这部分人才不仅需强大的医疗水平,同时也应具备一定的互联网信息技术知识;最后,国家应出台相应政策,让远程医疗规范化运行,避免在远程医疗的执行过程中,出现法律纠纷,保障医患双方的权利不受损[6]。
4 结语
综上所述,物联网信息产业的发展,为我国远程医疗行业提供了诸多便利,使我国的远程医疗行业更加完善,也为远程医疗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持和技术保障。但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医疗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略显落后,远程医疗的普及面也相对较窄,还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本文相信,在社会制度与科技进步的浪潮中,我国的远程医疗一定也会有更好的发展前景,通过建立虚拟医疗社区,使我国的医疗体系更加完善,随着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公民之间的信息也更加透明,信息资源共享将逐步成为现实,从而推动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