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理利用国有林场森林资源 推动自然教育健康发展

2021-12-03邱家红王晓英金钱荣

林业勘查设计 2021年6期
关键词:公益林林场森林资源

陈 琴,邱家红,王晓英,金钱荣*

(1.云南森林自然中心,云南 昆明 650224;2.三岔河镇林业和草原服务中心,云南 大姚 67541;3.金碧镇林业和草原服务中心,云南 大姚 675400)

1 自然教育概论

自然教育是以自然环境为背景,以人类为媒介,利用科学有效的方法,使儿童融入大自然,通过系统的教育手段,实现儿童对自然信息的有效采集、整理、组织,形成对社会生活有效逻辑思维的教育过程。让体验者在自然生态体系下,通过参加自然劳动接受教育;培养自立、自强、自信、自理等综合素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面向一生、受益一生的顽强生存能力及生活强者的教育模式。

2 云南国有林场森林资源概述

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有林场改革实施方案》,启动全国国有林场改革。2016年云南省印发《云南省国有林场改革实施方案》,大力推进国有林场改革,采取纳入公益性事业方式,解决林场职工后顾之忧,使之全心投入森林资源保护事业中。改革后,云南省国有林场由203个整合优化为141个,截至2018年底,云南省国有林场经营总面积462.93万hm2,其中:林业用地面积412.43万hm2,占89.1%;非林业用地面积50.5万hm2,占10.9%。林业用地面积按权属分:国有林地面积326.33万hm2,占79.1%;集体林地面积86.04万hm2,占20.9%。按森林类别分:生态公益林面积263.54万hm2,占63.9%(其中,国家级公益林215.23万hm2,占公益林81.7%、地方公益林48.3万hm2,占公益林18.3%);商品林面积148.90万hm2,占36.1%。全省国有林场森林面积为372.27万hm2,森林覆盖率80.41%。全省国有林场活立木蓄积为47522.69万m3。其中:森林蓄积47263.31万m3,乔木林每公顷蓄积145m3。

3 合理利用森林资源 推动自然教育发展

云南省国有林场森林资源丰富,资源量位居西南地区第一,结合加快推进绿色林场、科技林场、文化林场、智慧林场建设精神,合理利用国有林场森林资源,推动云南自然教育平稳健康发展,实现国有林场森林资源价值;实现国有林场教育价值和社会价值。

3.1 自然教育基地建设

“自然教育应具备稳定的教育基地、自然化的课程研发”。合理利用国有林场森林资源开展自然教育,主要以国有林场现有的基础设施、动植物资源为基础,在不破坏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地规划适合自然教育的基地,发挥国有林场丰富的森林资源优势。本着尊重自然,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融的理念,培养青少年理解自然、接受自然、适应自然的能力。

3.2 推动自然教育发展

自然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青少年在大自然中学会观察与包容,老师通过自然教育带领孩子观察大自然:包括树木种类、结构、形态、习性、价值等;动物种类、习性、繁殖、器官等;昆虫种类、结构特征、习性、毒性等生物学特性。云南国有林场的森林资源大多为原始森林,具备开展自然教育所需的森林资源条件。

合理利用国有林场森林资源这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推动自然教育健康发展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体现。以金殿林场为例做研讨:金殿林场土地总面积1801hm2。其中:林业用地面积1750hm2、非林地51hm2;在林业用地面积中,生态公益林1050.2hm2,商品林685.3hm2;活立木总蓄积量145490m3;森林面积0.153万hm2;森林蓄积142450m3,森林覆盖率为84.85%[3]。

3.2.1 开展研学活动

1)森林资源保护教育主题活动:自2018年开展研学活动以来,金殿林场不断发挥并深化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的属性,深挖森林资源保护及环境保护的场域特点,将学校教育与自然教育基地的属性相结合,开展“带着问题去旅行”及“课题研究实践”类型活动,让青少年游有所学,学有所得,在与大自然的接触中,认知到人与自然之间、社会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而又相互促进的关系。三年间组织各种活动170余场,10余万青少年参与活动。活动包括云南省中小学生野生动植物绘画大赛,为引领全省青少年亲近大自然、保护植物意识,金殿林场自2017年起每年组织承办云南省中小学生野生动物绘画大赛、林场植物形态绘画大赛、昆虫形态描绘大赛等。大赛在全省中小学生中影响深远,四届大赛实收作品超4万余件,覆盖云南省全省小学段及部分中学段学校。

2)“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系列活动自2018年开始举办以来,一直受到青少年及其家长的欢迎,每月根据当月环境保护主题开展相关活动,通过公开渠道招募本省青少年免费参与,由自然导师带领青少年在自然教育基地内开展野生动物认知、植物分类识别、物种调研、生境模拟等活动。截止2020年,已开展“爱鸟周—天空中的精灵”、“世界爱虎日—别让“大猫”只存在记忆相框里”、“世界环境日—美丽家园”等约20期活动;旗舰物种主题探究,针对特殊时间节点,开放我国旗舰物种学习课题,研学活动的开展有效推动了自然教育健康发展。

3.2.2 网络教学

公众科普—多样云南,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开设“多样云南”专题科普,每周围绕生物多样性大会主题制作一期云南本土物种图文知识普及,该栏目与云南中小学生主流线上媒体互学互通开展合作,获得了广大师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现已发布“大自然的建造师”“夏日里热烈的歌者”“候鸟乐土”等20余期科普文章,最高单期点阅量1400余人。实景科普小课堂,筹拍自制“科学家眼中的野生动物保护”、“我的野生动物朋友”、“昆虫与鸟儿的舞蹈”系列科普视频,以线上投放的方式,带领公众“云游”金殿林场,并传播正确认识野生动植物保护的方法与模式,倡导从生活中的小事去完成保护野生动植物的责任。目前已在哔哩哔哩、腾讯视频分别发布8个主题实景小课堂,最高单期点阅量1000余人。

3.2.3 主题课程

生命奇迹系列课程,课程以动物的生命周期、植物识别为核心,开发设计命运、成长、繁殖、衰落、死亡5门课程,通过科普讲解、资料查找、实物探讨展现野生动物从出生到死亡的历程、植物形态及在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变化、昆虫的形态及繁殖。物种起源系列课程,课程以林场森林资源为科学基础,开发星球崛起、成长的奥秘、超级伪装、鸟类始祖、天选之子、森林防火、植物识别7个课程;外来入侵物种系列课程,课程从金殿林场现有外来入侵森林植物、野生动物入手,开发出植物守护、河流之王、城市住户3个课程。华夏五千年系列课程,人类随着历史在不断发展,而在这样发展的历程中,有无数动物的影子,课程筛选与人类历史有交集的物种,开发出山海异兽录、寻龙诀、遗忘之城、被遗忘的故事4门课程,丰富自然教育主题,促进自然教育平稳健康发展。

3.2.4 开展公益活动

走进校园系列活动,自2018年起,金殿林场与部分林场周边中小学合作,持续开展森林防火知识进校园、植物科普、动物科普进校园系列公益活动。通过利用在“互动课堂”“智趣课堂”“第二课堂”“三点半课堂”等时间,辅助体制教育完成部分自然科学教学内容。森林防火知识宣传公益活动由金殿林场党员主动走入校园开展森林防火知识宣传、野生动物科普讲解、植物保护宣传活动,让课本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强化课堂学习内容,引导培养青少年兴趣爱好,学会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同时丰富金殿林场森林防火宣传方式、动物园科普教育、植物保护教育功能,丰富青少年自然科学知识,培养青少年森林防火意识、环境保护意识、动物保护意识,关注本地物种,为社会教育创造有效价值。目前已走进100余所中小学,惠及10万余名中小学生。

4 结语

进入新时代[加],我国城市化进程加速,这种人与自然的隔离也必然会变的越来越明显。随着电子产品在低龄人群的普及,可以预见,未来我国青少年的户外活动时间将会越来越少。由此可见,儿童的“自然缺失症”已经成为当今青少年一代共同的现代病,并产生了一系列因“自然缺失症”引发的问题:注意力紊乱、肥胖症、生活能力差、社交障碍、孤独、自闭、过度保护、没有风险经验等。自然教育能够培养孩子认识自然、感知自然、融入自然的能力,让孩子放下手机、忘记手机,感受大自然的美;自然手工、自然解剖和自然观察课程为培养孩子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思考能力提供了极大帮助,让孩子在动手、观察、思考中成长。国有林场具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合理利用这一自然资源,开发多元化自然教育课程,引导公众回归自然、认识自然、了解自然,进而关注自然、保护自然。在推动自然教育在我国平稳健康发展的同时,也促进国有林场向更加科学有序的方向发展,从而使全社会形成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共识。

猜你喜欢

公益林林场森林资源
加强国有林场党建工作的途径和方法
森林资源及其保护
The Last Lumberjacks
林场起火了
湖北3家林场入选“2019年度全国十佳林场”
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促进生态环境建设
如何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与措施研究
绿水青山里的奋斗足迹之森林资源督查
生态公益林管理问题及对策
龙泉七成公益林实现信息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