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火力发电中的创新与应用
2021-12-03山东省潍坊市技师学院于爱霞
山东省潍坊市技师学院 于爱霞
在火力发电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运用电气自动化技术,能对火力发电的各项经营发展情况和运行现状进行自动化的监控和分析处理,能使火力发电质量和效率得到更显著的提升,促进整体运行水平得到质的改善。同时,在技术的应用过程中还可实现成本的有效节约,增强其安全性、稳定性,因此在火力发电领域日益广泛的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并对其进行不断的创新和改进,使其价值和效能得到更显著的增强[1]。
1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火力发电中的创新策略
1.1 针对电气系统进行全过程的全通信控制
火力发电厂运行过程中所采取的通常是电气全通信控制模式,在这个过程中有针对性的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能在更大程度上有效满足火力发电厂的运行要求,实现集散控制,对于各项机组的运行参数进行全过程的监控和管理,以此在更大程度上提升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加快信息传播速度,同时能更有效的处理好热工艺连锁等相关方面的问题[2]。另外,充分利用电气自动化技术,以此加速电气自动化系统后台运行速度,使其运行质量得到切实提升,同时对于系统本身的运行监视功能也进行不断的完善和改进,确保电气自动化系统和集成控制系统有效融合,实现无缝的衔接和融合,以此从根本上有效提升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自动化运行质量和控制水平,进而实现火力发电厂的全过程全通信控制。
1.2 构建统一化的单元炉机组
为充分确保单元炉机组最大化的生产潜能和价值得到深入的挖掘和利用,确保火力发电的造价成本得到充分降低,在火力发电过程中需充分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改善其运行监控方式,实现机、电控制一体化有效转变,进一步优化成为机、电、炉一体化单元控制模式。同时在火力发电厂的运行过程中,通过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有效应用形成集散控制系统,能确保机、电、炉单元制运行方式呈现出更为显著的优势,可自动化整理和汇总相关设备的运行参数和运行状态,然后通过自动化的火电系统分析软件来分析和筛选相关参数,以此为整个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提供必要前提[3]。此外,进一步采取更系统完善的单元炉机组管理模式,能更有效地采集火力发电厂的设备运行信息,然后通过火电厂内部信息管理系统的有效应用,促进电网的运行效率进一步提升,确保对其进行自动化、统一化的管理。
1.3 有效构建通用网络结构
在构建通用网络结构过程中,其决定性因素是电气自动化系统是否能够安全稳定的运行,而它也是通用网络成为电气自动化系统工程的基础所在。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首先要构建相对应的网络系统,这样才能确保管理人员实时自动监控火力发电设备运行情况和相关参数,同时针对电气自动化系统进行不断的创新,使其创新优势在发电厂的运行过程中得到切实体现。同时构建通用网络结构的过程中可以确保火力发电厂更有效地进行系统管理,使相关管理系统、计算机监控系统和电气设备控制装置能更有效地实现信息的传递和交流,促进信息传输更加通畅,同时进一步利用自动化技术实现信息的自动传递,使网络结构更加优化,确保各个环节能够实现融合,以此从根本上确保办公自动化有效实现,进一步覆盖到机器控制和零件设备运行等实现全覆盖,从而提升整个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运行效率[4]。
1.4 控制保护手段的有效创新
在火力发电中有效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需针对传统火力发电的控制系统进行不断的改进和创新。随着信息化技术的进一步广泛应用和推进普及,可通过计算机信息化技术实现实时的控制,充分应用相对应的保护技术,以此确保电气自动化系统能实现自动化的运营检测及故障诊断等,以此从根本上确保火力发电设备更安全稳定的运行,促进相关设备和系统呈现出应有的价值。此外也可更有效地进行系统故障的自动化控制,实现根本上的系统保护,从而防患于未然,确保电气自动化系统能恢复到常态,以更加高质量的运行状态。同时,从根本上增强火力发电厂中机、炉、电一体化的网络实时运行效率和运行水平,针对各类风险因素进行及时的监控,规避各类风险隐患,以此在更大程度上提升火力发电的质量和效率,促进火力发电厂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得到根本上的提升。
1.5 扩大自动化系统网络覆盖
随着电气自动化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针对自动化系统网络进行不断的改进和完善,为其提供更加有力的技术支持,能促进系统网络覆盖率进一步扩大。充分应用智能化技术能够实现自动化的操作,确保自动化系统网络覆盖范围进一步拓展。进一步开发和应用多种类型的系统和软件,能够更有效地管理火力发电厂设备的运行情况,同时拓展系统网络的覆盖范围,丰富信息传输、收集途径,有效利用调整系统的网络结构,确保整个厂区能实现更有效的联网,充分实现一体化的操作管理和监督控制等,同时着重做好保护和管控的一体化,实现资源信息的共享和互通互联。
1.6 进一步有效利用智能化技术
智能化技术是电气自动化在火力发电中运用最多的创新技术,技术也是未来的必然发展趋势,在火力发电的各个环节中都可得到切实有效的应用,在当前的应用过程中要对其进行不断的创新和改进,主要是在测控装置和间隔层中独立应用,这样能使系统控制单元更完善,更优化有效实现智能网络的一体化监测和控制,同时也能对监控信息进行更有效的记录,着重做好错误信息的纠正和防护工作。站控层自动化的全面实现,使主站能更有效的进行数据的采集和历史数据的分析,同时更有针对性的预测近期设备的运行状态。其中站控层同时能更有效的进行间隔层装置的管理和监控工作,实现故障信息的有效管控和在线诊断。对外功能可为电气自动化系统和相关信息系统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持,使相关控制系统功能进一步优化和完善,体现出综合性的智能控制效能,从根本上确保电气自动化技术得到不断的创新和改进,在火力发电厂的运行过程中呈现出更为显著的应用优势。
2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火力发电中的具体应用
2.1 在设备保护层面进行应用
继电保护。在继电器、计算机两者之间要构建相对应的关联性,需通过自动化控制模式使机电能够安全稳定运行,在这种保护模式中可通过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有效应用,使电气指标和热工的极限值得到有效明确,以此来针对电力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评判,同时和火电厂的配备装置有效融合,对回路进行更有效的保护,从而促进火力发电安全稳定的运行;连锁保护。在火力发电的过程中难免遇到不同故障或风险因素,这对于电力系统的运行会造成很大阻碍,对此可有效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做好连锁保护,如出现异常或故障可自动化的跳闸,对故障设备进行中断,避免损坏电力设备。
防雷保护。机电设备运行环节难免雷击事故等,因此充分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可做好设备的保护控制工作,通过防雷器使设备的抗雷击能力显著提升,避免设备被损坏;装置保护。火力发电环节需多种保护装置进行应用,如电动装置、机械装置等,有效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需融合相关电力装置,参照预先编制的电气操控指令促进保护设备有效运行,避免负面因素的影响。
2.2 在常规控制层面的应用
就地控制。在火力发电厂运行过程中,如是小规模火力发电,往往需要较少的设备,但要构建系统完善的控制体系,因此有效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十分必要,通过相关电力装置的融合和技术的应用,能避免相关设备独自运行而受到负面影响;自动控制。在这个过程中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促进电能生产实现自动化,通过人机一体化的操作控制界面,可有效降低设备运行的错误率,确保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降低生产难度;集中控制。在大规模火力发电厂的运行过程中涉及多种类型的设备,同时需处理众多环节,因此有效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对设备进行重新组合、集中控制,能够整体发电效率得到显著提升;故障控制。在故障处理方面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需以计算机为基础构建相对应的监测系统,这样可针对设备运行情况进行及时有效的诊断,如出现相关故障能够自动化的处理。
综上,当前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推进火力发电厂的运行过程中也不断应用新技术,其中比较典型的代表就是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该技术得到切实的应用,能使火力发电生产质量和效率得到更显著的提升,同时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实践的过程中要充分落实高效生产、安全生产的理念,以此使相关技术优势进一步体现,确保各项运行环节能够更加安全高效,使各个环节实现自动化的控制和管理,提升整体运行效率,为我国火力发电事业的创新式发展提供必要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