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福岛核危机十周年对中国的政策启示

2021-12-03涂建军

电力设备管理 2021年5期
关键词:福岛反应堆核电

涂建军

10年前的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了里氏9级地震并引起了高达15米的海啸。更令世界震惊的是在随后的三天内,福岛第一核电站1、2、3号核反应堆出现堆芯熔融,而1、3、4号核反应堆厂房还发生了氢气爆炸。2012年7月,福岛核事故独立调查委员会(Fukushima Nuclear Accident Independent Investigation Commission)发布的报告认为福岛核危机是一场本可预防的灾难,除了本该在设计环节就考虑到的地震和海啸因素之外,事故的根源更在于政府和产业之间的勾结以及日本文化中非常糟糕的唯命是从的传统。

在福岛核危机十周年的今天,对于有着全球最雄心勃勃核电发展规划的中国,通过回顾人类历史上发生过的重大核安全事故,可以得到不少有意义的政策启示。全球十大核安全事故:切尔诺贝利核危机(1986,苏联,等级7)。核反应堆爆炸释放大量放射性物质到大气层,反射性尘埃污染了全球大量地区;福岛核危机(2011,日本,等级7)。福岛第一核电站中三个反应堆堆芯全部融毁,三个反应堆发生氢气爆炸;科斯特姆核废料爆炸事故(1957,苏联,等级6)。埋在地下的核废料桶冷却系统失效,导致液体气化爆炸,放射性污染物漂移大约300余公里;温思乔反应堆火灾(1957,英国,等级5)。石墨慢反应堆燃烧三天,导致英国及欧洲其他地区受到反射性尘埃污染;三里岛核泄漏事故(1979,美国,等级5)。部分堆芯熔毁事故,也是美国商业核电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事故;戈尼亚反射性污染事故(巴西,等级5)。废弃医院的反射源被偷窃后导致4人死亡,249人受到放射性污染;SL-1实验对事故(1961,美国,等级4)。美国军方的实验堆发生蒸汽爆炸及熔融,导致三名操作人员死亡;圣洛朗核电站事故(1969,法国,等级4)。气冷反应堆之一有50千克铀开始融化;布宜诺斯艾利斯核事故(1986,阿根廷,等级4)。一位操作人员由于操作失误导致的放射污染死亡,事故还导致其他17人受到核辐射;东海村JCO临界事故(1999,日本,等级4)。燃料制备厂核辐射事故导致667人被辐射污染,两名工作人员死亡。

展望未来,以下两个问题对中国核电行业的发展将至关重要:美国(98.2GW)、法国(63.1GW)、中国(51GW)、日本(32GW)、俄罗斯(28.5GW)是全球排名前五的核电装机大国。除中国外其他四个国家都曾发生过四级或以上的核安全事故,某些国家甚至多次发生重大事故。有鉴于此,中国核电行业在核安全领域的良好记录未来是否能够一直保持下去?前苏联和日本都发生过最严重的7级核电事故,世界核电行业未来是否能够避免另一次重大核危机的爆发?

日本福岛核危机曾一度使中国如火如荼的核电建设从高潮陷入完全停滞。由于事故引发了高层对核电安全的空前忧虑,国务院在随后历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核电的表述出现了多次变化:2011年。十一五时期……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新增……核电384万千瓦;2012年。安全高效发展核电;2014年。开工一批水电核电项目;2015年。安全发展核电;2016年。建设水电核电等重大项目;2017年。安全高效发展核电;2013年、2018年、2019年、2020年均未提及。

在时隔三年的空窗期后,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对核电发展的最新表述是:“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有序发展核电”。虽然该表述的前提限制条件和语义冲突的形容词还难以道尽中国核电发展的进退两难,不过以管窥豹,高层对于核安全问题的担忧将会是中国核电行业发展挥之难去的紧箍咒。

至于之前提到的第二个问题:未来全球是否还会发生重大核电事故?非常遗憾的是,恐怕没有任何机构或专家可以给出争议不大的答案。一方面,在2011年福岛核危机发生后,全球核电监管机构和核电行业携手合作,大幅增加了新建核反应堆的安全标准,新建核反应堆发生重大事故的概率得以大幅降低。但令人遗憾的是,为了获取新的商业合同,部分核电大国开始积极向地缘政治风险较大、经济技术发展水平不高的国家和地区推销核电,这难免会给整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潜在的威胁。

在经合组织(OECD)国家,由于新建百万千瓦级核反应堆已经日益失去经济性,OECD国家核电行业将注意力越来越多地转移到推动老旧机组设计寿命到期后的延寿。虽然在严格的安全规范下老旧核电机组延寿理论上是能够保证安全的,但核电延寿本质上无非是通过在安全领域的适度风险来换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如果未来几十年内老旧机组延寿成为核电行业发展的一种主流,相关国家常在河边走,是否能够保证一定不湿鞋?恐怕还有待时间来予以证明。

如果仔细研究全球范围的重大核安全事故,人为错误往往是事故发生的重要乃至关键原因。全球核电行业未来是否能够彻底杜绝人为错误导致的重大安全事故,也有待进一步观察。这也是国际社会对核电安全问题始终忧心忡忡的一个重要原因。

与其他发电技术相比较,国际社会对重大核电事故的容忍度非常之低,核电行业因此具有“一人生病、全家吃药”的特点。虽然全球下一次重大核电事故是否发生、何时发生具有相当的不确定性,考虑到国内社会各界当前对核电发展的质疑声还不算太大,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有序发展核电,并继续回避争议极大的“内陆核电开闸”议题,也算是在核电发展越来越难以取得全社会共识的过渡期内对该行业的一种各方都难言满意、但各方都不得不接受的相对合理的战略定位。

最后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有鉴于核电发展在社会、经济、环境、军控等维度所展现的复杂性,在《“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已经发布的大背景下,关于中国核电发展的近期及中长期规划,一方面需要避免过于简单粗暴的论证逻辑,另外还需尽可能地排除立场预设对决策过程的干扰。只有基于全局优化和国际化的视角,中国才能基于本国国情合理定位核电在清洁能源转型和2060碳中和进程中的具体地位。

猜你喜欢

福岛反应堆核电
第四代核电 高温气冷堆
百年初心精神 点亮核电未来
福岛:日本宣布将把污染水倾倒入海
2020年核电活动安排
核电链接
月球反应堆屏蔽研究
核电反应堆压力容器顶盖J型接头内壁残余应力
铅基反应堆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
负荷跟踪运行下反应堆一回路控制系统仿真与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