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洲菊种植

2021-12-03王媛媛谢加玲

云南农业 2021年6期
关键词:切花悬浮剂粉剂

李 菊,王媛媛,郭 丽,谢加玲

(1.玉溪市红塔区植保植检站,云南红塔 653100;2.玉溪市红塔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云南红塔 653100;3.玉溪市红塔区种子管理站,云南红塔 653100;4.玉溪市红塔区农业技术推广站,云南红塔 653100)

非洲菊,别名“扶郎花”,为菊科大丁草属,一种宿根、多年生草本花卉。原产于非洲南部,性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和空气流通的环境,气候适宜可四季开花,并且花色丰富,切花产量高,可以周年供应市场,近年来发展迅速。因其种类齐全,色彩丰富,花色艳丽,花期长久而深受人们的喜爱,已成为云南四大切花之一。非洲菊花朵硕大,花盘直径可达10 cm;花枝挺拔,花秆长40 cm以上,插花寿命长,又有“扶持郎君,事业发达”之寓意,因而倍受消费者的青睐。

1 种植品种

切花非洲菊品种很多,花瓣主要有大红、紫红、桔红、金黄、粉红(深粉、浅粉)、白色,花心主要有黑心、黄心、绿心,同时又有单瓣、重瓣、半重瓣、小半重瓣之分,其中半重瓣居多。

目前红塔区栽培品种以云南红、玲珑、大088、黄色风暴等品种为主。购买非洲菊种苗首先要对品种的特征、特性、适应性、产量进行一定的了解,购买观赏性强、农艺性状好、抗病性和抗冷性强、耐贮运的品种。非洲菊从种苗定植到采收切花大约需要4~6个月,以后陆续采收成品,2-3年需要更新种苗。

2 生长条件

2.1 土 壤

2.1.1 土壤的选择

非洲菊适宜在pH值为5.5~7.0的中性或微酸性土壤中生长,pH值为6时切花产量最高。土壤要求有良好的透水、透气性,选土质肥沃、水源充足、排水良好、疏松透气、富含腐殖质的沙性壤土较为理想。对于黏重的土壤应加入锯末、珍珠岩、植物秸秆、谷壳、鸡粪等增加其疏松度和肥力;对于沙性过高的土壤,可加入黑泥炭以增加蓄肥、蓄水能力。

2.1.2 土壤的准备

非洲菊是深根性植物,种植前先深耕40~50 cm,晒土15 ~30 d后进行整地。整地前将化肥和有机肥共同施入土壤中,常用有机肥为腐殖土、牛羊粪、猪粪、鸡鸭粪等,注意肥料充分发酵腐熟。亩施腐熟厩肥2000 kg、过磷酸钙50 kg,拌和均匀撒施于墒面,翻耙土壤深20~30 cm。

2.1.3 理墒

为了避免栽培中较易出现的积水问题,在栽培地附近开70~100 cm深排水沟。栽种棚内起30~40 cm高畦,保证排水畅通。以6 m宽大棚为例,通常采用两种方法理畦:一种畦高30 cm、宽1.0 m,种植3行、沟宽40 cm,作畦4条;另一种畦面宽60 cm,沟宽50 cm,可作畦5条。第二种更利于管理和操作,每行植株外部的叶片弯垂,使植株中心获得更多的光线,可提高切花的质量。

2.2 温 度

植株生长期最适宜的温度为20~25 ℃,根部维持在16~19 ℃,最有利于根的生长发育。冬季在12~15 ℃以上,夏季不超过26~28 ℃可终年开花。在气温过低或过高的情况下,植株不开花,茎和叶柄长得很短,植株矮小紧凑,表明它进人休眠状态。

2.3 光 照

非洲菊是喜阳性花卉,阳光不足,则生长不良,叶片细长、徒长。但是过分强烈的光照也会抑制其生长。冬季应有强光照,夏季则应注意适当遮阴,并加强通风以降低温度,防止高温引起休眠。在中国南方的夏季,栽培非洲菊仍需适当遮阴。红塔区夏季雨水较多,连续阴雨天气时容易产生光照不足的问题,加之气温较高,容易造成植株徒长,应注意通风和及时收遮阳网,保证充足的光照。

3 种植技术

3.1 种植时间

非洲菊可以全年种植,但以冬季高产为目标,在两个时期种植。春季在2~5月份,夏季在6~7月份,秋冬季则不宜种植。

3.2 种植方法

大棚亩栽3000~3200株。植株定植于垄上,每畦种2~3行:双行交错栽植,株距25 cm;或每畦定植3行,中行与边行交错定植,株距30~35 cm。定植深度以浅栽为原则,一般以根颈部与土面齐平为好,而后用手将根部压实。若一次浇水有倒伏现象发生,在倒伏后3~4 d扶正,即可正常生长。

4 田间管理

4.1 灌溉管理

采用滴灌技术,一条苗床上安装3~4根滴灌管,滴孔间距20~30 cm,有利于保持土壤温度恒定,防止土壤盐分上升,可降低株间湿度,减少叶面积水,结合适当通风,对控制真菌、细菌病害起良好的促进作用。小苗期间要适当控制浇水,促使苗扎根,使根系充分生长,迅速成苗。苗期过后,特别在生长旺盛期,应供给充足水分。雨季注意排水,冬季浇水时叶丛中心不能积水,否则易引起花芽腐烂。

4.2 施肥管理

非洲菊的小苗阶段,不需要太多营养物质,在施肥时应当用易于吸收溶解的施于根部。随着植株的不断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特别是氮元素不断增加,但在酸性土壤应补施钙肥;在碱性土壤注意补施铁和硼。非洲菊为喜肥宿根花卉,特别是切花品种花头大,重瓣度高,需肥量大,其氮、磷、钾比例一般为15∶8∶25。追肥一般在栽种后的3~4周施用。一般春、秋季6 d追肥1次,冬、夏季10 d追肥1次,若高温或低温引起植株呈休眠状态,则应停止施肥。

4.3 花期管理

定植1个月若气温适宜,非洲菊就进入旺盛生长期,此时7~10 d长一新叶,管理应根据气候条件来定,如果春、秋生长适期,应大肥大水促进;定植3~4个月即进入花期,非洲菊生长非常旺盛,一年生的单株叶片数可达30~40枚;二、三年生的单株叶片可达50~60枚。一年生非洲菊能在盛花期的一个月1株产5~6朵花,则单株合理的绿叶数为15~20枚;二、三年生非洲菊能在盛花期的一个月里1株产7~8朵花,则单株合理的绿叶数为20~25枚。过多的叶片应人工摘除,还应注意及时摘除过多的幼小花蕾和花茎。

4.4 病虫害防治

4.4.1 叶斑病

防治方法:实行2-3年轮作,与其它花卉倒茬。发病初期喷施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750倍液;发病严重时要先摘除病叶再进行药剂防治。

4.4.2 白粉病

防治方法:加强棚内通风透光。注意功能叶之间的搭配度,提高群体的光合利用率。发病时喷施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1000~1500倍液或30%氟菌唑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25%乙嘧酚磺酸酯微乳剂1000~1500倍液。

4.4.3 立枯病

防治方法:进行土壤消毒和基质灭菌,可用40%五氯硝基苯粉剂600倍液或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消毒。发病后用15%咯菌·噁霉灵可湿性粉剂300~400倍液灌根或每亩撒施噁霉灵颗粒剂30~40 kg。

4.4.4 根腐病

防治方法:发现根腐病时,及时拔除病株,并进行灌根处理消毒,药剂可用70%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2.5 g/L精甲·咯菌腈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

4.4.5 斑潜蝇

防治方法:每亩可选用75%灭蝇胺可湿性粉剂13~20 g或5%阿维菌素微乳剂10.8~16.2 mL喷雾,同时采用物理防治,每亩挂黄板30张诱杀。

4.4.6 红蜘蛛

防治方法:可用30%乙唑螨腈悬浮剂3000倍液或每亩用5.7%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10 g、43%联苯肼酯悬浮剂30 mL等交替使用防治。

4.4.7 蓟马

防治方法:每亩可用40%氟虫·乙多素水分散粒剂15 g、34%乙多·甲氧虫悬浮剂40 mL、60%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40 mL交替喷雾。

4.4.8 蚜虫

防治方法:可用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1000倍液防治。

4.4.9 白粉虱

防治方法:采取熏蒸、熏烟、高温密闭喷雾等新的防治方法。每亩可选用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4~6 g或40%啶虫脒可溶性粉剂4~5 g喷雾防治,也可选用3%高效氯氰菊酯烟剂150~350 g点燃放烟。

5 收获加工(采后处理)

5.1 采收切花

5.1.1 采收时间

当非洲菊花朵一轮或两轮雄蕊吐出花粉时才能采花,过早采花将使瓶插寿命缩短。采收时间要尽量避开高温和高强度光照,一般以上午和傍晚为宜,棚内温度最好不要超过25 ℃。

5.1.2 采收方法

采花时要左右或前后搬动茎秆,从花茎最底部接近土面的地方将花拔出,要摘下整个花梗而不能做切割,采花同时要注意同一叶心上的另一个花芽,防止其损伤。

5.1.3 采后预处理

切花采收后要立即将花梗浸入水桶中,并运送到凉爽的地方。所用的水和水桶要很干净,每次使用之前都要清洗消毒,以防细菌滋生。预处理过程中水的pH值用漂白粉调为3.5~4,过高的pH值将为细菌创造一个理想的生活条件。处理地点不能有阳光照射。

猜你喜欢

切花悬浮剂粉剂
含壳聚糖氨基酸肥料与悬浮剂混合使用下悬浮率的研究
0.5%藜芦碱可溶液剂与20%乙螨唑悬浮剂配合应用 防治柑橘红蜘蛛药效试验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在蚕种生产上的应用报告
40%氰氟虫腙·甲氧虫酰肼悬浮剂防治稻纵卷叶螟田问药效试验
粉剂农药使用两大误区
延长瓶插切花寿命的技巧
西宁地区莴笋霜霉病防治药剂试验
2008年荷兰国际园艺展览会切花新品种(三)
2008年荷兰国际园艺展览会切花新品种(四)
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