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课堂提问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2021-12-03福建省南安市柳城小学刘雅斌

亚太教育 2021年13期
关键词:阶段文本思维

福建省南安市柳城小学 刘雅斌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就工具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语言既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思维的工具。课堂教学中,教师通常要设计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帮助学生在交流中掌握语言、提升素养和发展思维。本文将结合外研版英语(三年级起点)教材(以下简称NSE)的教学案例,探讨如何在读前阶段、读中阶段和读后阶段运用有效提问促进学生的思维品质发展。

一、读前阶段围绕教学主题设计问题,发展思维

读前阶段,教师应有意识地根据教学内容、围绕教学主题设置问题情境,借助有效的课堂提问激活学生思维,为接下来的文本学习做好必要的心理准备和知识铺垫。

(一)在“小”标题上做“大”文章,借题发问,激发问题意识

教师可以借题发挥,引导学生自主提问,让学生成为主动获取知识的探索者。例如,NSE四年级上册Module 8 Unit 1 “We are going to visit Hainan”一课,教师呈现标题后让学生提出他们想了解的有关Smart一家旅行的问题,对话如下。T:There is a story about travelling.We’re going to visit Hainan.Look at this title,what do you want to know? Can you try to ask some questions? S:Who are going to visit Hainan? When are they going? How are they going? Who are they going to meet? What are they going to do in Hainan?What are they going to eat/drink? T:(板书学生所提问题的关键词whenwhowhathow等)You’ve got lots of questions.Now let’s watch the video and find out the answers.(播放课文视频)教师把提问的权利交给学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提问意识,调动了学生探究知识的主动性,能引导学生快速进入文本情境。

(二)在“小”图片上谋策略,借图提问,培养观察能力

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看图、读图,既能激活学生相关话题的知识储备,又能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想象能力。例如,NSE五年级下册Module 2 Unit 2一课,教师在让学生阅读文本之前,先引导学生看图,并展开如下对话。T:Look at the photos carefully.What do you know from the photos? You may use“...was...then.Now...is...”to talk about the photos.S:Chenhai was a little boy then.Now he is a young man./Mr Li was young then.Now he is old./Chenhai was a student then.Now he is an English teacher./Mr Li was a Chinese teacher then.Now he is learning English.学生借助语言支架“...was... then.Now ... is ...”说出了插图中的细节信息,涉及职业、身份、年龄等方面的变化,为后续的文本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读中阶段围绕文本内容设计问题,提升思维

教师在读中阶段设计的问题能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帮助学生梳理文本情节、抓住文本主干、掌握关键词句,提升学习能力。

(一)找准切入点,提出核心问题,整体感知文本

核心问题对课堂具有牵引力和支撑力,能起到提纲挈领式的作用。教师要遵循整体设计的教学理念,立足文本,提炼核心问题,激活学生思维,引导学生真正融入课堂。

1.巧设悬念,引出好奇

悬念能引发学生的期待心理,增强其学习好奇心,达到启迪思维,深化理解的目的。例如,NSE五年级下册Module 5 Unit 1 “It’s big and light”一课,提出“Which bag will Lingling take? Why?”引发好奇,学生在寻求答案的过程中发展了自主学习能力,提升了归纳和概括的能力,解答时有条理、有逻辑的陈述则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

2.聚焦矛盾,引发思考

教师可以通过聚焦教材文本或图片呈现的矛盾,引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NSE五年级上册Module 4 Unit 1 “Mum bought new T-shirt for me”一课,教师可以结合插图中呈现的矛盾——Sam和Amy在争抢一件红色T恤衫,设计“Whose T-shirt is it?”的核心问题,让学生认真去领会文本,找出那件红色T恤衫的主人。

(二)紧扣细节信息,提出关键性问题,促进文本理解

关键性问题是教师为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的关键信息而设计的一些问题,能帮助学生捕捉细节,促进文本理解,有效训练思维的逻辑性,提升思维的深刻性和创新性。

1.借时间线了解事件发展顺序,训练思维的逻辑性

文本中的时间线呈现了事件发展的顺序,教师可以时间为线索设计关键性问题,帮助学生有条理地获取文本中知识和信息,梳理文本框架。例如,NSE五年级下册Module 7 Unit 2 “I’ll be home at seven o’clock”一课,教师可以紧抓文本中清晰的时间线six o’clock、half past six、a quarter to seven、seven o’clock,提出以下问题:(1)What time is it now? (2)Who is talking to Mr Smart? (3)How does he/she ask? (4)What does Mr Smart answer?(5)Will he be home at seven o’clock?(6)What do they say? (7)How does Mr Smart feel?前4个问题可以引导学生了解事情发展,从Sam、Amy和Ms Smart分别在不同的时间给Mr Smart打电话,询问他到家的时间,感知家人迫切希望爸爸早点到家的心情。解决后三个问题则可以知晓故事的结尾——原来家人想要给爸爸一个生日惊喜。

2.借人物情感推动对文本的深层理解,提升思维的深刻性

在文本解读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角度理解文本的意义,体验文本中人物的情感。例如,“Are you feeling bored? ”一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找出玲玲前后心情的变化,以及影响心情变化的原因,启发学生在文本中找出“How does Lingling feel? Why? ”的答案,实现从“看图预热”到“读文验证”的教学目的。

3.借留白艺术实现课堂生成,提高思维的创新性

教师要敏锐捕捉文本细节处的留白,并设置具有启发意义的问题,让学生在观察、推理、想象的过程中进行补白和再创造,培养思维的创新性。例如,前面提到的去海南旅行一课,文中只讨论了Sam和Xiaoyong计划做的事情,而对于其他人的计划却没有描写。教师可以抓住文本留白,讨论书中人物的计划,可以提出“If you are Amy/Mr Smart/Ms Smart,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in Hainan? ”学生发散思维,在想象中进行角色体验,实现知识的迁移和课堂的生成,体现课堂的活力。

三、读后阶段关注文本内涵,提出问题,深化思维

读后阶段的开放性问题能帮助学生拓宽思路,深化思维,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和个性化表达,完成从知识汲取到能力发展的过渡,体现文本价值与教育价值。

(一)以问挖掘文化内涵,促进感悟

文化知识的教学应以促进学生文化意识的形成和发展为目标。文化学习不仅需要知识的积累,还需要深入理解其精神内涵,并将优秀文化进一步内化为个人的意识和品行。例如,NSE六年级上册Module 4 Unit 1“Thanksgiving is my favourite festival”是一篇介绍美国节日感恩节的课文,主要培养学生对跨文化知识的理解能力。在读后阶段,教师可以提出“Do we have Thanksgiving Day? Do we say thank you in China? Who do you want to thank?Why? What will you say? ”等问题鼓励学生表达感激之情,学会懂父母、亲师长、爱友人,这样语言输出是真实的、富有思维和情感的。

(二)以问关注文本焦点,辩证思考

外研版新标准英语教材中一些话题围绕社会热点问题展开,这些话题有深入探究和辩论的价值。教师在读后阶段设计拓展性语言输出活动时,应充分利用文本焦点,引导学生展开探究和辩论,让学生对文本内容有更深、更全面的理解,从而发展学生的辩证思维。例如,NSE五年级下册Module 1 Unit 1 “We lived in a small house”一课,在读后阶段,教师通过表格中人们生活今夕的变化,提出“What are these changes about? Can you tell us more?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se changes? ”等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思考、讨论、辩论等方式谈一谈自己对变化的看法。在这样的拓展活动中,学生能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不仅可以关注科技为生活带来的便利,而且还能阐述现代生活的一些弊端,更能深刻体会到祖国的进步和强大:China is changing.Our life is better and better.爱国之情油然而生。

(三)以问评价文本人物,训练批判性思维

教师可以在读后阶段引导学生对作者的观点、文章的主旨、人物等各个方面作出评价。例如,NSE六年级下册Module 7 Unit 2 “She couldn’t see or hear”一课,教师可以提出“Do you like Helen Keller? Why? What do you think of her? What can we learn from her? ”等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促使其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以问促思,突出培养了学生的意志品质。

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因此需要教师长期的坚持与不断的创新。教师应熟悉和把握教材体系,充分理解和挖掘教材资源,立足教材、学生心理需求和思维发展的特点,设计具有思维含量的问题,善问巧问,使学生在提升英语能力的同时,思维能力也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

猜你喜欢

阶段文本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大热的O2O三个阶段,你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