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留学生思政教育课程体系构建
2021-12-03三峡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唐洪伟
三峡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唐洪伟* 席 敬 谭 静
思想政治教育并非中国学生独有,而是各国国际学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英美的“公民教育”、德国的“政治养成”、法国的“公民道德教育”、日韩的“教养”课等。国际学生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厘清国际学生思政课程内容,构建课程体系,在国际学生人才培养中发挥高校思政育人特色和优势,成为我国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新内容、思想教育学学科发展的新课题。
一、必要性
(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总体要求
国际学生群体作为高校学生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参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以上各环节、各要素,影响着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全局。中外学生一盘棋,将国际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纳入高校思政工作整体布局,是高校提升思政工作质量、构建思政工作体系的必经之路。同时,国际学生群体与高校思政工作重点领域密切相关,如意识形态、校园文化和安全管理等。近年来,高校国际学生教育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引发社会负面舆论。国际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引起重视。
(二)推进高校教育国际化的必然选择
作为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指标,国际学生教育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国际学生教育是双向互动的教育共同体,需要从内外因素统筹推进。我国高校国际学生教育起步较晚,发展迅速,但相较于欧美国际学生教育仍有较大差距。因此,各校在开展国际学生教育时,偏向于对外开放,忽略了对内改革,挖掘中国高等教育独特优势。挖掘我国高等教育思政教育特色优势,结合国际学生教育规律,开展国际学生思政教育,是教育国际化对内改革的重要内容。二是,国际学生教育事业追求教育效益最大化,客观上服务国家战略。国际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解决了国际学生人才“为谁所用”这一根本问题,对于扩大我国全球化人才“统一战线”,开拓知华、友华、爱华“朋友圈”具有重要意义。
(三)国际学生教育事业内涵式发展的客观需要
目前,来华留学教育进入提质增效的发展阶段,但仍存在重“物质吸引”轻“软实力发挥”,强调与国际接轨,忽略本土资源开发。具体体现在注重国际学生的“专业水平”和“语言能力”外在指标,轻视或忽视“对中国认识和理解”和“跨文化和全球胜任力”内在指标;注重通过奖学金、住宿条件等硬件条件吸引国际学生,忽视人文环境、教育理念、培养质量等软实力建设。而后两者正是国际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重视国际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才能全面推进国际学生教育提质增效。
二、现状
(一)课程目标呈现规避性
教育领域对国际学生思政教育仍然较为敏感,国家和地方在制定国际学生相关政策法规时,规避“政治性”目标;高校在课程制度建设中,因为缺乏明确的政策依据,同样采取规避政策。另外,国际学生语言、国别、价值观等都呈现多元化,导致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也本能或刻意规避过滤教育中的“思政”目标。
(二)课程结构呈现失衡性
在实际国际学生思政课程结构中,高校更多关注“对中国认识和理解”教育,对学生的“跨文化和全球胜任力”培养不够。另外,在“对中国认识和理解”教育实践中,针对中国历史、地理、社会、经济等中国具体国情和文化的教育比重较大,而关于中国政治制度、外交政策、社会主流价值观和公共道德观念等抽象制度和观念的教育比重较小。
(三)课程内容呈现模糊化
内容制定缺乏现成的借鉴和参考。国家规定的国际学生类似思政必修课的课程仅有一门——中国概况。各校具体课程设置缺乏统一性,开课五花八门,授课内容随意拼凑,模糊不清,没有形成课程体系。另外,国际学生专业思政缺乏内容和方法指导,更加模糊不清,全凭一线教师的摸索和挖掘。
(四)课程实施呈现碎片化
课程教学过于碎片化,缺乏连贯性和系统性。部分高校虽面向国际学生开展了法律法规、社会公德、心理健康等相关教育,但总体比例不高。相关课程授课以讲座、参观为主,课程安排较为零星,缺乏整体性;授课方法以集体灌输为主,授课内容多为单点知识,缺乏知识体系构建。
三、课程体系构建
(一)匡正课程目标,突出中国特色
《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规范(试行)》明确规定,“国际学生应了解中国政治制度和外交政策,理解中国社会主流价值观和公共道德观念,形成良好的法治观念和道德意识。国际学生应当具备包容、认知和适应文化多样性的意识、知识、态度和技能,能够在不同民族、社会和国家之间的相互尊重、理解和团结中发挥作用”。以上内容是高校开展国际学生思政课程教育课程的具体目标。而在上述目标中,各高校应尤其重视国际学生中国政治制度、外交政策、价值观、法制、公民道德教育等,突出教育中的中国特色。这是实现国际学生思政课程教育目标的根本保障。
(二)平衡课程结构,彰显全球视野
在重视中国特色的基础上,高校应同时兼顾全球化和多样性,培养国际学生的跨文化和全球胜任力,从而实现课程结构的内外向平衡。地方和高校应根据各层次学生特点,制定思政课程,实现上下位平衡。另外,课程设置上还应注意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平衡。中国特色思政课程设置应遵循“积极作为,不强加于人”的原则,以“隐性课程”为主;跨文化和全球胜任力课程则应以“显性课程”为主。两类课程中的选修课的比重应比必修课的比重高。在课程培养方式上,则需校内校外、网上网下、课内课外相结合,从而达到课程结构的动态平衡,确保课程质量。这是实现国际学生教育效益最大化、培养高素质国际化人才的重要内容。
(三)重视课程实施,推动双向趋同
加强顶层设计,完善体制机制建设,将国际学生思政教育纳入整体布局,为国际学生思政课程提供强有力的制度和组织保障。加强队伍建设,通过考核、激励政策,按照不低于中国学生师生比的比例,配齐配强国际学生思政教师队伍,通过项目培训、研究、比赛研讨等形式,提升教学水平。推动学科建设,加强学科理论研究,推出高水平学术研究成果,推出“中国系列”国家国际学生思政教材、地方经济文化特色教材和学校自编教材。完善学生日常教育管理服务,落实主体责任,建设国际学生管理服务中心,统筹学工、教务、科研、心理、就业、后勤、图书、档案等相关工作,建立“线上+线下”服务咨询平台,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构建实践育人、网络育人和校园文化育人平台。构建多元多层、科学有效的评估督导体系,落实学生评教、教师互评和教学督导工作。通过以上措施,将国际学生思政教育向高校整体思政教育趋同,反向推动高校思政工作向教育国际化普遍规律趋同,从而整体提升学校中外学生思政教育水平。
(四)厘清课程内容,构建完整体系
结合上述国际学生思政教育课程特点,可根据思政教育五大内容要素,梳理和创新国际学生思政课程三大课程模块内容:思政课程(世界观、政治观教育和跨文化能力教育)、综合素养课程(法治观、人生观教育及语言和综合能力培养)和专业思政课程(道德观教育和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从而构建“思政课、综合素养课、专业课”三位一体的国际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具体开设课程如下。
1.思政课程:如中国概况、马克思主义哲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摘选)、品德;跨文化交际、国际理解;形势与政策等。
2.综合素养课程:汉语;心理健康、法律法规、体育、计算机、学习习惯等;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校园文化、社团组织等。
3.专业思政课程:职业道德与规范、生涯规划、就业指导;科研与创新、实习实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