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与社区教育融合发展机制探索
2021-12-03廉依婷
廉依婷
(无锡科技职业学院,江苏 无锡 214028)
0 引言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和国内外环境影响,我国就业形势格外严峻,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关注,特别在决策部署中进一步全面强化就业优先政策,以图破解就业结构性矛盾,切实维护我国就业大局稳定。高职教育与社区教育都肩负着提升劳动力素质与水平、培养职业技能型人才的重任,二者融合发展对于破解我国就业结构性矛盾有着积极意义。
1 推进高职教育与社区教育融合发展的背景
就业问题关乎民生,但近年来我国就业总量压力始终偏大,就业结构性矛盾严重。一方面劳动力持续新增,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突出。从人社部近3年统计的数据来看,每年城镇新增劳动力始终保持在1 500 万人以上,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每年都高于3.6%。同时,近3年高校毕业生数量呈逐年增长趋势,分别为820万,834万和874万,就业基数庞大。与此形成反差的却是许多行业企业出现“招工难”“用工荒”的现象。近年来,技能型劳动者求人倍率(即招聘岗位的数量与求职人数比率)一直在1.5以上,这也意味着1个求职者对应的择业岗位有1.5个[1]18。
从2019年初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统计来看,我国技能劳动者数量只占全国就业人员总量的1/5,高技能人才数量不足6%[2]。
当前,许多失业人员往往属于大龄低技能劳动者,无法匹配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后新的岗位需求。同时,我国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在一定程度上滞后于经济社会需求的变化实际。
为此,我国也采取了许多积极的措施来稳就业、保就业。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两年内职业技能培训3 500 万人次以上,高职院校扩招200 万人”。这一举措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当前特殊时期的就业压力,还能通过提升人才技能水平,使更多劳动者适应中国经济社会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需要。而作为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最为密切的2种教育类型,高职教育与社区教育只有通过融合发展,实现教育资源共享、教育优势互补,才能更高效地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质量技能型人才,从而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的产生,并助力我国教育改革不断向前迈进。
2 高职教育与社区教育的关系
高职教育和社区教育都具有一定的公益性,在当今大职教观的引导下,终身教育理念、学习型社会创建、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更是进一步推动了二者的紧密联系[3]。
我国政府也不遗余力,为推动二者融合发展提供政策支撑。2015年,《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8年)》首次在政策文件中明确了职业教育与社区教育的融合方式,提出“可将社区教育中心或社区教育学院建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更是呼吁高职院校走向“治理共同体”,提出“高等职业学校要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加强社区教育和终身学习服务”。
从理论层面来看,高职教育与社区教育的目标、理念有着许多共性。首先,高职院校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而社区教育也同样肩负着职业技能培训的重任,二者都是解决我国就业结构性矛盾的主要力量。其次,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大都突出“以就业为导向”,产学研结合,以人才供给与服务区域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为己任。而社区教育的办学理念通常会以社区居民多元化的教育实际需求为出发点,通过整合区域教育资源,多渠道多方式促进民众综合素质与职业技能的提升,同样服务区域社会经济文化发展。
从现实层面来看,第4次工业革命带来了巨大的发展变革,而高职教育在新的历史时期能否觅得新的合作伙伴和授业对象,找到一条符合自身类型特征的转型发展之路至关重要。与此同时,大力推动社区教育发展是解决中国教育现代化“最后一公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最后一部分”的关键所在,社区教育同样需要寻求更为坚实的依托与更为广泛的合作。不难发现,随着我国依托高职院校建立的社区学院、社区教育中心不断增加,社区教育中师资、场地不足等软硬件方面的问题也得到了较好的解决,极大地整合了区域内的有效教育教学资源。而高职院校将社区教育视为自身发展的延伸与转型,也同样为自身赢得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3 构建高职教育与社区教育融合发展机制
高职教育与社区教育深度融合,无论对于二者自身发展还是缓解当前我国就业压力与就业矛盾都大有助益。因此,构建科学有效的融合发展机制也显得刻不容缓。
3.1 宏观上建立融通机制,强化国家政策执行力
高职教育与社区教育的融合是跨主体行为,涉及高职院校与许多行政部门、社区结构主体。借鉴我国产学研的跨界合作、融合发展机制,宏观上建立起高职教育与社区教育的融通机制。建议以柔性政策为主,刚性政策加以规划和推动。
但他一上车后立即“原形毕露”,向助手发泄怒火:“那是场灾难。根本不该让我和那个女人见面。谁出的主意?”布朗形容道:“(她)什么都问。她就是那种偏执的女人。”
3.1.1 强化融通保障机制的制定
政府层面首先要担负起顶层设计的职责,为二者融合发展提供政策保障与经费支持。从国家层面来看,中央政府政策支持力度一直很大,202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从失业保险基金结余中拿出1 000 亿元,用于1 500 万人次以上的职工技能提升和转岗转业培训”。当前关键是各级地方政府层面的配套融通机制与保障政策的制定。各级地方政府与相关职能部门要细化研析国家层面相关政策导向,从供给侧改革入手,通过对高职教育与社区教育的比较研究,借鉴发达国家有关经验,构建多主体共同参与、共担责任、共享成果的“治理共同体结构”。
3.1.2 推动政策的有效落实
政策制度的落实往往比制定更重要,因此必须提升政策制度的有效性。对于地方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来说,一方面要积极在全社会营造易于高职教育与社区教育融合发展的社会氛围,让更多人能了解政策、用好政策;另一方面,更要充分调研,结合区域人才、教育、就业实际,来制定相关政策,注重可操作性与实用性,简化政策执行中不必要的审批手续。努力使参与者从被动消极落实转变为主动积极落实,从而真正推动职业教育与社区教育的深度合作。
3.2 中观上细化规章制度,打通双方资源共享壁垒
3.2.1 明晰各方职责定位,缕清工作思路
从高职教育与社区教育融合的具体实践来说,首先作为实践主体的高职院校应当在地方政府的引导协调下,结合区域社区教育实际,明确自身在融合发展中的主体责任与目标定位,并通过协商,确定合作的具体模式。例如: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通过自主牵头,与地方政府、社区、协会共同合作,成立了一系列社区教育基地;江苏无锡新吴区社区学院则是在地方政府引领下,依托地方高职院校——无锡科技职业学院建立而成。无论采取何种模式,双方都应当从制度化层面构建组织架构、建立工作机制,设定阶段性合作目标和具体性任务,明确各方职责,缕清工作思路,实现真正的协作育人。
3.2.2 盘活存量教育资源,满足人才培养需求
高职扩招虽然有助于缓解就业矛盾,但是对于学校自身软硬件资源承载能力来说却是一大挑战,特别是师资面临巨大缺口,而其中“双师型”教师更为紧缺。据相关统计显示,高职院校按照平均师生比1:18计算,2019年高职扩招100 万人后,师资缺口就达到6.5 万人之多[4],社区教育的师资力量在一定程度上也依托于高职院校,因此二者必须认清形势,以制度为抓手进一步融合,打通资源共享壁垒,盘活存量教育资源,缓解双方压力。
在师资方面,高职院校在扩招新教师的同时,可建立人才共享借聘机制与管理规制,借助社区内的企业资源、社会资源,从企业和社区挖掘和培养实践能力强、理论经验丰富的“双师型”兼职教师,以便更及时高效地扩充师资队伍。同时,建立高职院校教师参与社区教育的开放式培养机制,让更多教师走出校门,参与社区、企业调研与教育实践,在实践中解决现实问题,提升应用能力,以此培养更多合格的“双师型”教师,充实师资队伍。
在硬件方面,高职院校与社区可以通过协商制定相关规定与管理制度,使双方图书馆、运动馆等公共设施场所、网络信息资源互相开放,让高职学生和接受社区教育的民众有更多学习实践的选择与体验。这在缓解高职院校教学场地压力的同时,也能很好地带动社区教育的发展。特别对于高职社会生源来说,借助社区教育的培养模式与社区教育教学场所,使他们的学习在时间与空间上有了更多的选择。
此外,还可以通过协商建立实践性教学共管制度,使高职院校与社区进一步调动各自社会资源、人脉资源,为受教育者提供更为丰富的实践机会,让他们在提升就业能力的同时,更直观地体验感受社会与企业基层的工作实际[5],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服务观。
3.2.3 结合市场需求,优化合作育人考评机制
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技能型人才是高职教育与社区教育合作育人的实践重点。培养中应当以能力为本位,通过提升培养对象的实践技能来更好地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使更多毕业生、转岗再就业者、农村劳动力能够获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顺利实现就业。但仅仅通过各项制度规范培养过程是不够的,还需要参照高职教育与社区教育的考核评估体系,修改制定科学规范的合作育人考核评估机制,并根据行业发展、市场变化进行及时更新调整。例如:建立针对合作育人全过程的考核评估标准与程序;完善针对培养对象学习成果评价、职业技能证书鉴定的细化考核方案;成立由政府、学校、社区、行业企业相关专家以及学生(即培养对象)多方组成的督导评估小组,使评估考核更具客观性与公正性,评价标准更贴近市场需求变化实际等。
3.3 微观上创新融合发展路径,推动双方良性互补发展
高职教育与社区教育的主要承办载体应当合力打开新思路,既要在常规的人才培养、课程建设方面谋求创新合作,也要互为依托、互为补充,纵横拓展,开辟融合发展新渠道。
3.3.1 把握企业与社会需求,创新专业化人才共育方式
一方面,高职院校与社区在合作进行通用技能培训的同时,更要瞄准区域内企业变化需求,利用各自的优势与渠道吸引行业企业参与到人才培养中去,以创新型方式更具针对性地培养行业企业需要的人才。例如:可以借鉴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的“培训包”经验[6]。根据社区内受训者的需求,由职业院校牵头,行业企业、社区共同调研分析,参与“培训包”内的教材开发、课程设置等,并对“培训包”进行动态化的修订、整合、更新;还可以基于高职院校成立社区学院,社区学院与企业合作建立冠名班,采取定制化培养;另外,社区与高职院校可以配合企业合力推进新型学徒制的发展,使人才培养更有针对性,将就业与教育培训紧密衔接,实现从招生到招工,从入学到入企的一站式服务。
另一方面,应当把握国家人才需求热点,根据社会发展变化,结合自身特点及优势,共育社会紧缺的专业技能人才。例如:随着我国人民物质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长,老龄化社会的逐渐来临,社区作为服务民众的基层载体,承担了越来越多的使命。特别是今年新冠疫情发生后,对社区工作人员的需求就更直观地显现出来。因此,二者可以通过交流研究,定制规划与细则,合作开设社区服务相关专业,共同为社区人才培养提供更为专业的指导与更为丰富的实践机会,让更多学生与受训者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更有效、快速、深入地了解社区工作实际,在实践中磨练技能。
3.3.2 与时俱进,推进双方课程体系创新建设
首先,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前沿技术不断更新,5G、物联网、区块链等新概念、新技术应运而生。因此高职教育与社区教育必须与时俱进,紧跟新技术、新概念发展步伐。高职院校可以借鉴社区教育灵活性强的特点,打破固有体制下知识技能更新速度滞后的桎梏,与社区学院、社区教育中心以及社区内的企业合作,在双方课程中引入项目化教学、模块化教学,及时补充更新先进技术知识,并通过教学项目、教学模块进行实践训练,使前沿知识技能更好地融入双方课程体系。
其次,在新的经济业态环境下,推动“双创”发展被提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因此,高职教育与社区教育在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建设方面也应当共谋发展。一方面,地方高职院校和社区可以合力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引导学生组建创新创业团队,组织相关讲座、研讨会、咨询会等,打造创新创业集群效应;另一方面,二者要发挥各自优势,吸引行业企业参与,强化实践教学在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共同搭建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组建专兼职结合的师资团队,建设创新创业网络信息交流平台,举办创新创业实战竞赛、模式竞赛等,为更多学生、民众提供更为专业有效的创新创业培训,帮助他们更好地去迎接就业市场的变革,拥抱无限可能的未来。
3.3.3 畅通就业信息共享,共拓人才培养广度与深度
首先,随着我国就业市场供求信息监测制度的逐步推进,作为就业信息服务的两大基层组织,高职院校和社区可以通过共享信息资源,共同监测、分析数据,以便更精准全面地把握就业发展动向及区域人才供需实际,从而提升信息服务的质量与供给面,为双方的人才培养战略改革发展提供更为全面有效的参考,并在此基础上,从更广更深的范围挖掘人才培养潜能,延伸合作内涵。
其次,结合就业信息监测,针对我国职业技能培训覆盖面不够广泛的现实[1]18,高职院校与社区的合作应当由点及面、由面向外,不断延展广度。例如:在目前城镇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良好的情况下,部分高职院校可以跳出城镇社区范畴,与农村社区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产教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合作,打开农村市场。将农村社区教育与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对接,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同时,结合当地产业特色,为有志在农村社区就业、创业的实践者提供专业化引导与培训,使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实现在家门口就业的梦想,更好地满足农村劳动力在就业转型或发展方面的需要,从而实现区域内的教育投入与人才回报相平衡。
再次,针对我国许多地方特色传统文化与技艺后继无人这一现实,地方高职院校与社区应当深度挖掘蕴藏其中的广阔就业空间。例如:通过合作共建、宣传引导,在高职院校、社区学院开设地方特色传统文化、技艺课程,让更多学生与社区居民在了解这些文化与技艺的同时,从中发掘传承者。另外,结合调研与区域实际,可由高职院校牵头开设相关专业,为区域定向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在传承地方特色文化技艺的同时,探索一条带动就业发展的创新之路。
4 结语
在“十四五”来临之际,高职教育与社区教育只有通过不断探索灵活、弹性的融合机制,多方联动、同频共振,从局部化、碎片化合作向一体化、集成化迈进,才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共同开创互利共赢、跨越发展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