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幼儿良好的早期阅读习惯的培养
2021-12-03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常太中心幼儿园黄梅娟
□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常太中心幼儿园 黄梅娟
一、优化阅读环境,激发阅读兴趣
幼儿普遍具有注意力易分散,行为、情绪易受环境影响的性格特征,因此,良好的阅读环境是幼儿静心阅读的重要条件。只有当幼儿静下心来,全身心沉浸到阅读过程中,才能真正体会到阅读带来的乐趣,激发出浓厚的阅读兴趣,从而为早期阅读习惯的培养奠定良好基础。阅读环境的营造和优化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开展:(1)幼儿园阅读环境的营造。基于幼儿的身心发展特征,幼儿园应在综合考虑隔音效果、活动室构建、室内摆设、周边环境等因素的基础上,在园内适宜区域设立专门的阅读区。阅读区应具备明亮、安静、舒适、宽敞的环境特征。同时,为了提升阅读区对幼儿的吸引力,教师一方面可以邀请幼儿共同布置和装扮阅读区,如,在阅读区摆放幼儿喜欢的玩具、张贴幼儿喜欢的图片等,使幼儿走入阅读区后,能产生“回家”的舒适感;另一方面可以在准确把握幼儿阅读兴趣点的基础上,投放多种类型的图书。上述操作能为幼儿提供一个舒适、安静的阅读环境,增强幼儿的阅读体验感,充分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使其主动进行阅读活动。(2)家庭阅读环境的营造。家庭环境对幼儿习惯的培养至关重要。教师应加强与幼儿家长的沟通与交流,构建良好的“家园共育”教育体系,主动向家长传递科学的教育方法,引导和帮助家长提升家庭教育质量。如:指导家长根据幼儿认知特征和兴趣爱好科学选择适宜的图书;要求家长每天开展适宜的亲子阅读活动;提醒家长注意自身生活习惯对幼儿的影响,鼓励家长多读书,以“言传身教”的方式,潜移默化地激发幼儿阅读兴趣、形成良好阅读习惯等。在教师指导下,家长通过科学的方法营造出良好的家庭阅读环境,充分激发了幼儿的居家阅读兴趣,为后续家庭教育实施以及阅读习惯培养奠定坚实基础。
二、培育阅读习惯,强化阅读能力
传授幼儿正确的阅读方法,强化幼儿的阅读能力,是培养幼儿良好早期阅读习惯的重要的措施。受心智发育因素的影响,幼儿的感性思维要明显强于理性思维,因此,幼儿进行阅读的动力主要是对新鲜事物的兴趣而非理性的认知。这就导致在阅读过程中,幼儿的注意力往往集中于色彩鲜明的插图或自己感兴趣的故事情节,很难从头到尾对图书进行仔细阅读。而幼儿图书内容普遍具有寓教于乐的特征,在趣味故事的背后往往包含着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目的,若幼儿不能通过科学的阅读方法对图书内容进行理性思考,即便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也无法体现出早期阅读的教育意义和价值。可见,传授幼儿正确的阅读方法,强化幼儿阅读能力与培养幼儿良好早期阅读习惯具有即为密切的关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措施帮助幼儿逐渐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提升阅读能力,促进良好阅读习惯的形成。以《小兔汤姆系列》幼儿图书中的《汤姆走丢了》阅读为例,教师可以通过两个阶段传授幼儿正确的阅读方法:(1)教师将图书翻到第12页,页面上画着“汤姆在独自哭泣”。教师问道:“如果我想要知道是什么原因导致汤姆哭泣,我应该将图书向前翻还是向后翻?”根据以往阅读经验,幼儿们会回答:“向前翻!”。此时教师说道:“如果我从第一页开始阅读,是不是自然就会知道汤姆哭泣的原因了?因此,一本图书应该从哪开始读起?”幼儿:“从第一页读起!”(2)教师提出思考问题:“如果你是汤姆,当你发现自己走丢了你会怎样做?汤姆又是怎样做的?谁的做法更安全?”,通过问题将阅读内容与幼儿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引导幼儿对阅读内容进行思考。经过阅读和讨论后,教师总结道:“阅读不仅是了解书中的故事,更重要的是学习书中的知识。相信小朋友们通过今天的阅读,已经知道了怎样避免和应对走丢问题。”通过上述阅读教学过程,幼儿掌握了“应从第一页开始阅读”“阅读的同时还要进行思考”等阅读方法,不仅阅读能力得到培养,还会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选择合适图书,开展阅读教学
基于幼儿认知特点、兴趣爱好、学习需求选择恰当的图书开展早期阅读教学,是培养幼儿良好阅读习惯的重要手段。教师和家长在选择幼儿读物时应遵循以下两个要点。首先,应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心智发育特征,科学选择不同体裁的图书。如:对于小班幼儿,应优先选择图画居多的读物,充分利用小班幼儿具象思维突出的认知特点,以图形、色彩等视觉刺激,在激发幼儿阅读兴趣的同时,向幼儿传输基础知识。对于中大班幼儿,因其已经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语言表达以及阅读理解能力,应优先选择图文均衡的读物,同时,可拓展读物体裁,让幼儿广泛接触童谣、儿歌、寓言故事等幼儿读物。这样既能充分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使其主动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又有利于知识视野的拓展以及汉语知识的学习。其次,结合教学需求针对选择读物。不同年龄段的教育需求和目标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教师和家长应根据阶段教育目标、幼儿兴趣特征科学选择读物。如:为小班幼儿选择画面情节简单、对话简洁,贴近生活的阅读材料。小班幼儿主要以讲述字母、数字等简单知识的读物为主;中班幼儿主要以言行举止和思想品质教育读物为主;大班幼儿则主要以简单的科学文化知识教育读物为主。上述读物选择方式,不仅符合年龄段幼儿的认知规律和兴趣爱好,有利于良好早期阅读习惯的培养,还能满足新课改背景下幼儿早期教育需求,为幼儿未来教育和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四、丰富阅读手段,提升阅读效率
传统图书阅读模式比较枯燥,幼儿在进行一段时间阅读后,普遍会出现注意力分散的情况,导致阅读效率下降,不利于良好早期阅读习惯的养成。针对上述问题,教师可以通过丰富阅读手段的策略,充分调动幼儿的阅读兴趣,延长有效阅读时间,提升阅读效率,使幼儿充分体会到图书阅读带来的趣味性和成就,从而树立良好的早期阅读习惯。例如,在进行《汤姆挨罚》图书阅读时,教师可以带领幼儿进入阅读区,让幼儿以舒适的姿势靠坐在抱枕上或围坐在泡沫垫上,营造出轻松、自由、舒适阅读氛围,在良好的氛围中与幼儿一同进行图书阅读。当完成阅读后,教师可以开展“故事复述”活动,鼓励小朋友用自己的语言回顾图书中的故事内容,这样既能显著提升幼儿的阅读效率,又能有效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快乐分享阅读,养成阅读习惯
在充分把握幼儿兴趣爱好和阅读习惯的基础上,开展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快乐分享阅读”活动,为幼儿搭建分享阅读资源、交流阅读体会的平台,能有效提升幼儿的阅读积极性,促进良好早期阅读习惯形成。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发现部分幼儿对“月亮”非常感兴趣,于是便在“快乐分享阅读”活动中,为幼儿推荐了一本《月亮姑娘的嫁衣》图书。该图书以故事的形式将月亮的圆缺变化形象地展示出来,故事内容不仅生动有趣,而且贴近生活,不仅能有效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还能充分满足幼儿对“月亮”的好奇心,拓展幼儿的自然科学知识视野。此后,教师还可以鼓励其他幼儿分享自己读过的有关“月亮”的读物。分享过程中,分享者从同伴好奇的神情中充分体会到读书带来的成就感;而聆听者通过同伴的分享,既开阔了视野,又能调动阅读兴趣,进而逐渐形成自主阅读的良好习惯。
综上所述,基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指导,幼儿教师应深刻意识到培养幼儿早期阅读习惯的重要性,切实从幼儿的兴趣爱好、认知特点出发,通过优化阅读环境、传授阅读方法、选择合适图书、丰富阅读手段、快乐分享阅读等策略,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培养幼儿阅读能力、提升阅读效率,促进幼儿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进一步推动幼儿教育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