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题教学法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2021-12-03杨红微

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教学法思政理论

杨红微

(沈阳市翔宇中学,辽宁沈阳 110164)

一、问题教学法概念界定

问题教学法是指教学行为、方案全部围绕问题展开、进行,教师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出发设问提问,激发学生思考能力、参与度,引导他们在当前经验、知识基础上,大胆质疑,勇敢尝试,不断探究,借助推理来学习和重新认识事物的一种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的教学过程如下:教师创设情境,引发问题;学生自主探究,分析问题;合作交流,解决问题;实践应用,深化问题;总结答案,认识升华。这种教学法操作简便,适合初中学生的特点,实践效果良好。问题教学法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改变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更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学能力,使学生学会积极探索,同时提升了掌握理论知识的能力。

二、问题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问题教学法的理论基础是多元的,多元的理论基础使问题教学法发展更加迅速,为此,应积极吸收各类理论的精髓,对问题教学法在不同学科的应用开展有针对性的研究。

(一)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是当代欧美国家兴起的一种社会科学理论,它是综合皮亚杰的认知心理学、社会学、哲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所产生的一种复杂的社会科学理论,在教育界影响较为广泛,对教学设计具有重要指导价值。建构主义从学生方面出发,教师先给学生抛出问题,学生一定要伴随着问题来学习,在学习中思考,以问题探索的方式激发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学生首先应对教材知识产生浓厚兴趣,这样就能主动去研究问题,更深入地体会原有知识,经过分析所设置的问题情境,通过演绎、推理活动建立起对问题的新的疑问和发现。建构主义在教师教学方面认为,教学是知识传授的过程,更要体现平等的师生关系,在指导学生学习过程中共同思考、构建知识,而且要引领学生正确分析和解决问题。

(二)多元智能理论

1983 年,加德纳在《智能的结构》一书中首次提出多元智能理论,后来在美国教育界引发了较大的关注,而且成为当时美国教育改革的理论依据之一。加德纳提出,人类具备多种不同的思维方式,这些思维方式形成了人的语言智能、空间智能、数理智能、动觉智能、节奏智能、交流智能、自省智能等。加德纳认为,如果对这些智能加以创造,每个人都有很大的上升空间。正因为这样,加德纳认为,学校教学应主要放在对学生智能的开发上。多元智能理论强调,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在课堂上要注重学生的智力培养,因人而异[1]。问题教学法也注重个性化教学,正符合多元智能理论的观念,要求教学者开展个性化、多样化的教学,采取因材施教的策略,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

(三)创造思维理论

创造思维理论认为,学生能在已有认知的基础上,提出新的解决问题的方式。问题教学法完全适应这样的教学和学习理论,通过教师设置问题,让学生去探索、发现新问题,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发掘创造思维,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2]。苏联心理学家鲁宾斯坦提出,人的思维总是在不断的发展和形成过程中。问题情境是最典型的情境,人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就体现出最鲜明、能动的思维过程。问题教学法就是将问题锚定在真实的情境中,引发学习者的思考。

三、问题教学法在思政课教学中应用的特点

在思政课教学实施中,问题教学法全程指导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引导者而不是主体,学生在课堂上才是真正的主体,能够自主学习和研究问题。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对学生学习、合作进行必要的评价和补充。总体来看,问题教学法在思政课教学应用中表现出如下特点:

(一)明确的问题性

问题教学法以问题为中心,以问题驱动的形式开展教学,问题是教学活动的直接触发点,引导学生的思维活动,并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教学活动始终围绕问题展开,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探索,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灵活的开放性

问题教学可以发挥思政课的开放性、灵活性等优势。相同的问题,由于个人的兴趣、经验、知识积累不同,研究目标定位、切入口选择、研究方案设计、研究方法使用、表达结果等也各不相同,有很大的灵活性,为思政课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中发挥个人优势,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形成了一个动态、开放的学习过程。

(三)多元的互动性

在现代心理学中,多方位的双向沟通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相互作用的潜能。在思政课上,通过师生之间(一对一、一对多)、学生之间(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交流,每一个问题,都可以让学生的创新思维互相影响、互相激励,产生连锁反应,一个学生的新观点,可以激发更多学生的共鸣,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锻炼。

(四)有效的应用性

问题教学法强调学生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运用到实际生活或场景中,进一步深化对知识内容的理解和体验,实现思政课德育的价值[3]。

四、问题教学法在思政课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一)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吸收

从学生领悟知识的过程来看,以前的传统教学是接收信号到信号内化再到知识应用的过程,必须遵循这一过程,坚持先学习后运用。问题教学法集成了知识学习、知识内化和知识应用的多个环节,学习和应用几乎在同一时间进行。

思政课把知识分为基础知识和拓展知识两类,基础知识主要是回答“是什么”的知识,拓展知识主要是回答“怎么做”的知识。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一般是先领悟和学习教材的基础知识,之后在反思阶段才学习拓展性知识。问题教学法则将拓展知识学习贯穿于学习的始终。因此,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让学生掌握了很多拓展性知识,使学生有了更大的空间来开发智力因素[4]。从效率的角度看,理解和记忆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基础性知识,而拓展性知识则主要依靠亲身实践来掌握。传统的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基础性知识,而对拓展性知识的学习则显得力不从心。问题教学法集成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会领悟出拓展性知识。正因如此,学生通过整合这两种知识,大大发展了多方面智能。

(二)有益于学生能力培养和提升

在思政课教学中,问题教学法主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创新精神及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能力是思政课教学的基本任务和重要目标,能力是人们通过自己的知识和经验,经过重新组合和探索,获得新知识和新发现的主观条件[5]。问题教学法使课堂开始就是学生质疑,提出问题,用问题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兴趣。笔者在运用问题教学法的过程中感受到,教师设计问题的环节是难点,学生通过对问题的质疑提升了问题意识,以学生为主彰显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来源于实践,所以要强调理论联系时政、生活和实际,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才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关心时事、关心生活,从实践中获得新知识、新信息,特别是要思考所学知识与当今国内外重大时事热点问题能否结合起来。只有学以致用,才能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有利于新型师生关系建立

首先,问题教学法可以促进师生平等互动,使课堂气氛更加自然、轻松。在教学中,把问题作为导火线,那么教师在基本功、驾驭课堂能力和专业知识方面均要突出,在顺利引导的过程中,充分展现教师的人格魅力[6]。同时,问题教学法建立在一系列经过教师精心设计的科学的问题上,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也享受到了成功的收获感和喜悦感,令思维更为活跃。另外,教师课上可以使用新闻时事播报的形式把学生的思路带到课外,吸引学生的眼球,使学生感受到思政课在实践中是有用武之地的,使思政课的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同时,问题教学法在思政课教学平台的基础上,也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在这个平台上,教师和学生可以平等交流,在相互合作中培养良好的关系,深化彼此的感情,符合新课程改革中和谐课堂、幸福课堂的理念。总之,要想发挥问题教学法的全部效果,不能仅仅依靠教师单方面的努力,需要学生、学校甚至家长的密切配合。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提高自身素质水平,驾驭好这一新型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扮演好探究者的角色,促进学生之间互助合作,群策群力,才能在问题教学法的运用中做到游刃有余。

猜你喜欢

教学法思政理论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异步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坚持理论创新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体验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高中数学实践教学法的创新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