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地方人文资源开展红色文化教育的南通实践
2021-12-03胡春美
胡春美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红色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宝贵资源和重要素材。江苏南通依托地方人文资源,继承和发扬民族精神,展开独具特色的区域性红色文化教育实践。
一、传承:“张謇精神”的内涵
在中国近代文化科教史上,南通有一个耀眼的存在——张謇。他在南通创办了第一所师范学校、第一座民间博物苑、第一所纺织学校、第一所刺绣学校、第一所戏剧学校、第一所由中国人办的盲哑学校、第一所气象站……
从创办大生纱厂到开办通海垦牧公司,从创办各类学校到兼顾各项民生慈善事业,从数十年如一日殚精竭虑致力治淮到完善整个南通地区的水利工程建设,张謇身上凝聚着救亡图强的爱国精神、志在有为的经世精神、脚踏实地的务实精神、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勤俭办事的创业精神、舍身饲虎的献身精神、自强不息的坚韧精神、自尊尊人的诚信精神,融铸成具有南通特色的“张謇精神”,成为南通人的精神坐标,并不断传承,成为一代又一代南通人的价值追求。
二、融合:“张謇精神”与“红色文化”
也许有人要提出这样的疑问:从“红色文化”的形成上来看,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创造出的一种革命性文化形态,植根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征程中,而张謇是清末状元,是中国近代的实业家,“张謇精神”和“红色文化”是否有共通之处?
1.探本溯源,“张謇精神”和“红色文化”同根而生。
张謇一生所读多是儒家经典,其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润和影响。他大兴慈善,以个人和企业力量承办社会公益事业,以“仁”处事;他不时义赈,救灾救急,抚苦谅贫,以“义”待人;他宽厚仁慈、讲究礼数,对己严格、注重内省;他是非分明、文理密察,坚持原则、诚信担当……经史子集、伦理纲常镌刻于张謇内心,他的人格特质深深打上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张謇精神”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张謇身上的凝聚与表达,是民族精神的个性化阐释和创造性发展。
中国人的红色情结与生俱来,它流动在民族的血脉里,遗传在民族基因中。“红色文化”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土壤,蕴含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是对民族精神的吸收、继承、发扬和创新。不管是开天辟地、勇为人先的“红船精神”,还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不管是知难而进、勇于探索的“航空航天精神”,还是众志成城、舍生忘死的“抗疫精神”,都源于我们民族强大的文化基因,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表达。
2.基因匹配:“张謇精神”与“红色文化”的内在契合。
从“红色文化”的内涵来看,它是以中国共产党人为主体的志士仁人在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过程中凝聚、积淀起来的伟大精神。但“红色文化”不只是特定时代的文化,也不是“红色”和“文化”的简单相加,而是中国历史文化中的“红色”寓意和社会历史实践的有机融合,经过长期的选择、融化、重组、整合,兼收并蓄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成果而形成的,代表了中国文化的先进方向。
“张謇精神”集中体现了张謇在社会改革实践中经天纬地、胸怀苍生的救国救民之志、爱国爱民之心。“天之生人也,与草木无异,若留一、二有用事业与草木同生,即不与草木同腐”,这是张謇感慨人生价值、一心报效社会的决心;“合约十款,几罄中国之膏血,国体之得失无论矣”,这是张謇在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后忧心国事、哀痛难当的控诉;“国计若何,民生若何,心之戚无穷期矣”,这是张謇哀叹民生维艰、民族衰微的无奈;大生纱厂“天地之大德曰生”的命名寄托了他关怀国计民生的理想;“治国平天下,始于正心诚意”表明了他一身正气、匡扶天下的信仰……
可以说,“张謇精神”的内涵和“红色文化”的意蕴相互重叠、相互印证,共同表现了中华民族精神在特定历史阶段的传承和发展。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推进,“张謇精神”在不断延续发展,“红色文化”也在不断更新和丰厚。如果说,曾经的“张謇精神”是“红色文化”的跨时代表达,那么,当下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张謇精神”则是“红色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3.顺时而为:“张謇精神”与“红色文化”的时代教育价值。
60多年前,毛泽东在接见黄炎培时说:提起民族工业,在中国近代史上有四个人不能忘记,其中就说到“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
2020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南通博物苑参观时指出:张謇在兴办实业的同时,积极兴办教育和社会公益事业,造福乡梓,帮助群众,影响深远,“是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先贤和楷模”,“张謇的事迹很有教育意义,要把这里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让更多人特别是广大青少年受到教育”。
《周易》有云:“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学习“张謇精神”,以地方人文资源承载“红色文化”,传承民族文化基因,对于激发青少年的爱国主义精神,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三、创造:立足“张謇精神”的“红色文化”教育实践
以课程建设为载体,创设环境,立足“张謇精神”这一南通地方人文资源进行“红色文化”教育,能帮助青少年了解家乡的历史,感受张謇及南通人民坚韧不拔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激发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引发强烈共鸣,进而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牢记历史使命和民族责任,为建设家乡、建设祖国而努力奋斗。
1.“博物馆”课程,传承“红色文化”基因。
从文化载体上去看,“红色文化”总是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如战斗遗址、烈士故居、文献资料等显示,这些物质载体呈现的不仅仅是物态的“红色文化”,更凝聚了“红色文化”的精神价值。走近这些物质载体,我们能直观地、鲜明地、生动地感受“红色文化”的内部脉动。在南通,几乎每一个县市都有多处与张謇有关的“博物馆”,这些博物馆里,有传统意义上的静态的博物馆,也有动态的至今仍在经营的工厂、农庄、园林,如颐生酿造厂、啬园等等。
根据教育部等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要求,南通市各中小学校开展“走进张謇的‘博物馆’”主题课程,通过实地走访、资料阅读,让学生了解张謇的相关故事,感受张謇身上闪耀的无私无畏之精神。在启东的抗大九分校纪念馆内,学生在参观张謇垦牧教育纪念馆时,先感受先辈“牧渔垦荒”的开拓精神、“人定胜天”的不屈意志;待参观隔壁粟裕将军的展厅时,又生出中国革命一脉相承、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的自豪感。
2.“主题探究”课程,丰富“红色文化”内涵。
如果只是作为一个瞻仰者,并不能真正走近张謇。“张謇精神”的丰盈,在于他是一个思想先进、开一代风气之先的先驱者,是一个有魄力、敢于行动的改革家,是一个虽百折而不挠、虽九死而不悔的爱国志士。从市级层面出发,层层落实,南通市各中小学每年组织各类“张謇精神”主题探究活动,引导学生研究张謇留下的各类书籍文稿、题跋诗文、楹联墨宝,感受张謇的尺牍深情。
例如:南通市以“校训”主题探究课程的实施,引导青少年学生了解张謇的教育思想,并在探究过程中品悟“学以救国”的红色文化传统。张謇当年所创学校的校训,很多都沿用至今,如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校训仍沿用其前身通州民立师范学校的校训“忠实不欺,艰苦自立”;南通大学的校训“祈通中西,力求精进”就是结合了1912年张謇创办的私立南通医学专门学校和南通纺织专门学校的校训“祈通中西,以宏慈善”“忠实不欺,力求精进”。这些饱含“张謇精神”的校训,与“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融合,在探究这些校训的形成、内涵、意义的过程中,青少年学生了解“张謇精神”的内涵及意义,传承团结协作、创新创造的红色精神。
3.“艺术表现”课程,创生“红色文化”价值。
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学生把教育看成是自己的需要而乐于接受时,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面对思维创新、个性突出的新时代青少年学生,传承“红色文化”需要在形式和内容上不断创新,以独特的呈现方式获取其注意,让他们愿意并喜欢参与,从而实现“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再创造。
在学习“张謇精神”的过程中,我们以“艺术表现”课程为支架,再现张謇的生活情境,感受张謇的内心世界,使青少年在真情实感的触发中产生思想的质变。2017年,话剧《张謇》在南通展演,现场观看让青少年感受到“张謇精神”是如此丰富、深刻、亲近而鲜活,这让红色文化教育不再空洞,也让距离感消失,从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获得价值的认同和内化。这样的艺术表现课程并不局限于一时、一处,现在南通的很多学校都自发、主动地设计艺术活动,让张謇走进青少年儿童的内心世界。如小学的“张謇故事连环画”阅读、“张謇逸事绘画展”,初中的“张謇主题情景剧”“张謇书法作品评析”,高中的“张謇楹联赏读”“张謇书信评论”等。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声音剧社”就曾围绕张謇故事进行了剧本创作、话剧编排展演,活动结束后,学生感言:“我似乎回到了那个内忧外患的时代,触摸到了张謇的拳拳爱国之心……”
总之,学习“张謇精神”,感受张謇顽强不屈、坚韧不拔的民族气节和英雄气概,学习张謇创造新时代的勇气和魄力,秉承张謇自立自强、救国救民的宏愿和情操,并将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这是青少年砥砺品格、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文化自信的有效途径,是传承红色基因、丰厚红色文化内涵的有效实践。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需要共同努力,一起成为“红色文化”的传承者、发展者和创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