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尺蠖生物防治技术研究及无锡地区防治建议
2021-12-03王敏鑫梅菊芬邵元海
王敏鑫 梅菊芬 邵元海
(1.无锡市新吴区农业服务中心,江苏 无锡 214115; 2.江苏省茶叶研究所,江苏 无锡 214063;3.国家茶产业技术体系无锡综合试验站,江苏 无锡 214063)
茶尺蠖属鳞翅目尺蠖蛾科,我国四大茶区均有发生,更是江苏地区茶树的主要害虫之一。该虫以幼虫食叶为害,发生严重时,将茶树新叶、老叶全部吃光,仅留秃枝、状入火烧,也会引起茶树出现早衰、耐寒力差等问题。茶尺蠖为害严重的茶园冬季易产生冻害,导致春季嫩芽萌动时间推迟,严重影响以生产早春名特优茶为主的江苏茶区春茶上市时间、品质和产量。为了有效控制茶尺蠖,化学防治是主要手段,然而化学农药过量使用会导致3R问题(害虫抗药性、害虫再猖獗和农药残留)的发生,在防治茶尺蠖的同时,也杀伤了蜘蛛等大量害虫天敌,严重破坏茶园节肢动物种群间的生态平衡[1]。随着人们对品质生活、食品安全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关注度的提升,化学农药残留成为重点关注的话题之一。
生物防治作为一种安全可靠的害虫防治方法,尤其是在农业农村部制定“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以后,在害虫综合治理中的地位和作为显得更加重要[2]。为了进一步应用和推广茶尺蠖生物防治技术,笔者查阅了发表的相关文献,对茶尺蠖生物防治技术研究情况进行总结,并就无锡地区做好茶尺蠖防控提出指导意见。
1 茶尺蠖天敌资源的研究
根据胡萃[3]、侯建文[4]多年开展的茶尺蠖天敌种群资源调查研究,发现寄生性天敌10余种、捕食性天敌30余种、病原性天敌有4种。在江西,汪荣灶等已经发现茶尺蠖幼虫期的寄生性天敌5种[5]:茶尺蠖绒茧蜂、单白绵绒茧蜂、螟蛉悬茧姬蜂、平庸赘寄蝇和线虫(属一种原虫动物Nemathelminthes),其中优势种为茶尺蠖绒茧蜂,在自然情况下其寄生率较高。1993年胡萃等发现茶尺蠖绒茧蜂和单白绒茧蜂都是控制茶尺蠖1、2代种群密度有效的寄生性天敌,70年代以茶尺蠖绒茧蜂为优势种群,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期单白绒茧蜂上升为优势种群。
1988年侯建文等调查发现,茶园捕食性天敌有38种,其中黄斑蝇豹、迷宫漏斗蛛、八点球腹蛛、草间小黑蛛、斜纹猫蛛和斑管巢蛛为优势种群。1996年潘亚飞[6]研究了斜纹猫蛛亚、成蛛对茶尺蠖1-2日龄的幼虫的捕食作用,2010年王国昌等研究发现鞍形花蟹蛛的亚成蛛对茶尺蠖3日龄幼虫也具有较强的捕食作用[7]。
然而开放性茶园生态环境复杂,室内试验生态条件相对较为稳定,两者在实际情况下差异较大,室内试验结果只能相对模拟茶园天敌的控制作用,当茶尺蠖种群数量激增、爆发为害时,需结合其他生物防治技术进行综合防治。
2 茶尺蠖信息化合物的研究
信息化合物指昆虫与植物、昆虫与昆虫间传递信息的化合物质,按照功能基本可分为信息素和他感物质,信息素是昆虫种内个体传递的化学物质,而他感物质是种间个体传递的化学物质,目前性信息素的应用在茶园害虫防治中相对更广泛[8]。
1986年,刘天麟等对茶尺蠖性信息素进行初步鉴定,并合成了7种能引起雄虫触角电位反应的活性组分化合物,以顺-6,7-环氧-(Z,Z)-3,9-十八碳二烯活性最强[9]。殷昆山[10]和杨云秋[11]等茶尺蠖雌虫性信息素主要成分测定,发现将(Z,Z,Z)-3,6,9-octadecatriene(Z3Z6Z9-18Hy)和(Z,Z)-3,9-6,7-epoxy-octadecadiene(Z3Z9-6,7epo-18Hy)按2∶8比例进行混合,对雄虫的引诱作用最显著。
李喜旺等对茶尺蠖性信息素的田间使用技术及其防治效果进行了专题试验研究,结果显示当茶尺蠖幼虫轻度发生(种群密度380头/m2)时,间距20m悬挂1套诱集器,校正防治效果可达88.44%;当茶尺蠖幼虫重度发生(种群密度1361.57头/m2)时,10m悬挂1套诱集器,可显著降低茶尺蠖幼虫的田间数量。同时,性信息素诱集器可作为田间虫情监测的一种手段,可监测全年茶尺蠖成虫的发生规律[12]。
性信息素具有活性强、专一性强、灵敏度高、不产生生物抗药性、对环境友好和操作简单等优点,但亩均用量较大、投入较高,目前尚未得到大面积推广使用。
3 防治茶尺蠖微生物源农药的研究
微生物源农药主要是指通过应用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来防治害虫的制剂[13]。目前有报道的茶尺蠖病原真菌主要有7种,分别为细脚拟青霉、拟青霉、串珠镰孢、串珠镰孢胶孢变种、半裸镰孢、白僵菌和圆孢虫疫霉,病原细菌为苏云金芽孢杆菌Bt,在生产上应用较多的为白僵菌和苏云金杆菌。病毒主要为具有特异性的核型多角体病毒EoNPV。
在EoNPV生物学特性方面,朱国凯等[14]用电镜确定了茶尺蠖高度致死病毒杆状核型多角体病毒(EoNPV)的存在;张益民等[13]、陈埭华等[15]对EoNPV的的超微结构、形态学、安全性等方面进行研究。2004年殷坤山等[16]研究了外部环境因子如温度、光照和pH值等对EoNPV的活性影响,结果显示病毒的多角体悬液和干多角体均不耐受高温,病毒悬液在弱酸性和中性环境下对其活性无影响。
在EoNPV增殖特性方面,叶恭银等[17,18]从温度、紫外线和茶园露水等生态环境因素对其增殖动态和毒力等影响的研究,实验发现温度对病毒毒力影响最大。吴晓晶等[19]从大量增殖EoNPV的研究结果中,认为影响病毒产量的主要因子是饲毒浓度和饲毒的寄主幼虫虫龄,同时实验表明温度、虫龄、光周期和饲毒浓度在25℃、光∶暗时间=9∶15(h)、2.2×106PIB/mL时病毒增殖最快。
在EoNPV制剂研发与应用方面,胡萃等[20]对EoNPV对茶尺蠖1-5龄期幼虫取食情况和生长发育期影响方面的报道。茶尺蠖以夜间取食为主,可在下午、傍晚或阴天喷施病毒进行防治,可以缩短紫外光的直射时间,减轻光照对多角体病毒活性的影响,从而提高防治效果。殷昆山等对EoNPV进行了试制并开展了推广应用,初步研究了EoNPV田间使用技术并得出结论,每年在第1-2代和5-6代的1~2龄幼虫期使用,在7.5×109~15.0×109PIB/hm2的使用剂量下,防治效果可98%以上[21,22]。殷向东[23,24]采用生物测定方法测定了EoNPV和Bt的联合作用,试验表明两者混用具有增效作用,可以加速杀虫速度且明显减少茶尺蠖幼虫的进食量。王晓庆等[25]研究发现茶皂素对EoNPV具有增效作用,在浓度为4mg/mL时增效效果最为显著。
随着对EoNPV病毒室内生物测定和田间试验技术的进一步探索,目前多以病毒制剂与其他生物制剂混用以对茶尺蠖幼虫的提升防治效果,例如与苏云金杆菌混用等[26]。
4 小结
江苏地区茶园以丘陵茶园为主,历年以来茶尺蠖都是江苏地区茶园的主要害虫之一,郭华伟等对江苏地区茶尺蠖和灰茶尺蠖的分布进行研究,其中苏州、无锡等地为茶尺蠖发生区,南京、扬州等地为灰茶尺蠖发生区,镇江和常州两地为混发区[27]。茶尺蠖在无锡地区年发生5~6代,发生期自4月中旬至10月底,为害期相对较长,是无锡地区茶园的重要害虫之一。10月底11月初气温降低后老熟幼虫吐丝下垂至茶树根部土壤表层后化蛹越冬,翌年3月上旬气温回暖后开始羽化产卵。第1代幼虫于4月中旬前后开始孵化,啃食茶树嫩梢并形成缺刻状,以后每22-30天发生1代直至10月底11月初,因此该虫除了第一代幼虫发生期较为整齐之外,其余各代为害幼虫龄期均不一致,导致发生世代重叠现象,较难防治。
生物防治是无公害茶园和有机茶园茶尺蠖防治的重要方法之一,此方法不仅可以有效抑制茶尺蠖的发生,同时不影响茶园环境和生态系统。目前,茶尺蠖天敌资源和茶尺蠖性信息素正在深入研究,茶尺蠖高效生物制剂农药已经投入生产并逐步推广使用,国内推广应用面积逐年增加,其中以浙江、江苏地区应用面积最大。笔者从目前推广应用较为广泛的性信息素监测和高效生物制剂等生物防治方面出发,结合田间管理和科学用药技术对无锡地区的茶尺蠖综合防控进行指导。
在4月上旬茶尺蠖越冬成虫羽化盛期,可通过悬挂性信息素诱集器的方式诱捕雄虫,减少成虫交尾、产卵数量从而控制第1代虫口基数,悬挂密度为每10m悬挂1套诱集器;同时在茶尺蠖为害期间,可全年悬挂性信息素诱集器的方式对成虫羽化始盛期、盛末期等种群发生动态进行监测,为准确监测低龄幼虫孵化盛期、精准防控奠定基础;对于往年茶尺蠖虫口基数较大、为害较为严重的茶园,在使用性信息素诱集器控制第1代虫口数量的基础上,在5月中上旬春茶采摘结束之后进行田间幼虫龄期调查,在大部分幼虫虫龄在1~2龄期时,可每亩使用100~150 mL茶核﹒苏云菌悬浮剂进行防控,若大部分幼虫虫龄在3龄以上时,可在施用茶核﹒苏云菌悬浮剂时每亩混用75 mL 0.6%苦参碱水剂进行兼治。
茶尺蠖作为一种暴发性害虫,在大发生的年份仅用生物防治法往往不能更好地进行害虫防治,可利用茶尺蠖的生活习性综合田间管理措施,于11月初茶园施用基肥时将茶园根部表层土壤进行耕翻,将越冬蛹翻出土层,降低越冬蛹的存活率从而控制种群基数。如遇茶尺蠖种群暴发、利用生物防治技术无法有效控制种群数量时,可施用15%茚虫威、24%氰氟虫踪、30%唑虫酰胺和25%溴虫腈等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药剂用于应急灭杀[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