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学历案合作型课堂中评价的设计与特点

2021-12-03南京市晓庄第二小学佘文婷

家长 2021年33期
关键词:学历交流评价

□南京市晓庄第二小学 佘文婷

一、核心概念界定

(一)学历案

学历案的概念最早由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漷教授提出,他指出:“学历案,是关于学习经历或过程的方案。”学历案不是教案,亦非学案,它是教师在班级授课制的大环境下,围绕某一个学习内容,从学习的目标出发,设计学生的学习过程,并把学习过程展示出来,以便学生自主建构知识框架,形成自主知识体系的专业方案。学历案一般包括主题与课时、学习目标、评价任务、学习过程、检测与作业、学后反思这六大块内容。

(二)合作型课堂

崔允漷教授把学历案的课堂分为对话型、合作型、指导型和自主型四种。本文中提到的合作型课堂模式是:小组分工合作完成任务+交流与分享+教师点评或提炼。

二、学历案合作型课堂与其他类型课堂的评价的异同

(一)合作型课堂和其他类型课堂的评价有共同点

学历案是反映学生知识生成的过程,真实再现学习的历程,它的设计者是教师,使用者是学生,教师设计学历案时对学生的学习行为有一个预测,但学生在使用学历案时真实的学习情况是如何是需要反馈的,因此学历案要求教学-学习-评价具有一致性。这是所有学历案要遵循的核心。

(二)合作型课堂与其他类型课堂在评价上的不同点

合作型课堂中教师身份更像导游,以导带学,在合作型的课堂中,学生的自主性较高,学生需要在小组内完成交流讨论后汇报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总结知识,小组讨论时包含组内评价,汇报时有组间互评,最后还有教师评价和自我评价。相对其他的课程类型,合作型课堂中组内互评、组间互评是学生知识的建构-修正-完善的螺旋上升过程,利用学历案的内容组织好这一段的教学是本类型课的重中之重。

三、学历案合作型课堂评价的设计方法

(一)他人评价

在合作型的课堂中,学历案会先告诉学生本次学习的学习目标和评价目标,根据这样的目标,学生利用学习材料进行合作交流学习,合作的要求会出现在学历案上。为了更好地完成评价,完善学习,教师在安排合作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利用学历案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学生通过合作交流获得的评价前提是学生得有集体意识,评价是在倾听和思考的基础上进行表达。但是,在课堂上经常会看到在教师布置合作任务后,某一个学生完成任务了,就高高地举起手说:“老师,我们这组完成了!”但其他组员还没有完成任务,所以学历案的合作一定要表明合作的要求。比如笔者在一节学历案的课堂上看到教师在学历案上给学生明确的任务:(1)四人一小组合作,确定一位组长;(2)每位组员依次汇报自己的想法,其他同学认真倾听;(3)在每一组员汇报完成后其他组员提出意见;(4)每一小组确定一位汇报人员,总结汇报大家的想法。条理清晰,分工明确,学历案很清楚地告诉学生应该做什么,怎么做。这样长期训练,学生的组织能力和集体意识都会获得提高。

2.利用学历案提升合作评价技巧。在一个小组内,A、B两位学生成绩好,喜欢表达,C、D两位学生基础较差,且性格内向。在合作交流中,A、B交流热烈,互相质疑点评,但是C、D两位同学由始至终都沉默寡言,不敢发表意见,A、B间的互相评价促使他们改进修正,但是对C、D来讲,学习是无效的,这样的情况在小组合作时屡屡发生。为了提升合作技巧,提高评价效率,学历案除了会对学生的倾听、表达提出具体要求,还会在学历案的一侧留下收获与思考,每位学生都要思考,留下自己独特的痕迹,这是对自己和他人观点的评价,也是对自己知识的补充。

3.利用学历案进行评价提升。教师是课堂的主导,皮格马利翁效应证明了教师正面积极的评价会对学生产生不一样的影响,以学历案为抓手,对学生进行积极评价,学生会有不一样的表现。在之前研究的基础上,学生讨论和汇报的任务是对之前学习的评价,学生互相聆听,改进自己的过程,学习不同的方法,这是学生互相点评获得的学习提升。最后通过分类的活动,教师层层追问,层层评价,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对抽象的题目产生兴趣,并在之前学历案提供的基础上,抽象出这类题目的一般方法:分割法,添补法和割补法。

(二)练习型评价

课堂上常见的评价还有一种是给学生留下任务,通过任务完成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这种评价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书面习题,还有一种是以调查研究等形式出现。在数学上,更多的是书面练习,而这种评价一般分为三种类型,即一道题目对应一个知识点、一道题目对应多个知识点、多道题目对应一个知识点。

在合作型的课堂中,学生对例题的充分讨论交流评价使学生对例题的把握比较到位,一节课的时间有限,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留给练习评价的时间不算多,所以对于合作型课堂,一对多的评价模式更实用些。比如在五年级“求组合图形面积”这一课中,教师放手让学生探索组合图形面积转化为基本图形面积的几种方法:分割法、添补法和割补法。此时课堂时间已经过去一半,再进行简单的练习评价只是巩固,起不到提升的效果。所以选择一对多的评价是合理有效的。

(三)自主评价

学生完成一个知识点的学习后,需要回头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这就是自我评价。学历案之前一直在高中实施,在每份学历案的末尾都会有这样一句话:“通过本次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问,请写出来。”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发展得比较完善的高中生,在面对这样的开放性题目时仍然有词不达意,胡乱交差的现象,更何况是小学生。所以要用小学生能理解的语言,在当堂课进行评价。

四、合作型学历案评价的特点

(一)描述清晰可行

学历案的服务对象是学生,要想让学生使用,那么语言必须是学生能理解的语言,所以学历案在设置评价的时候语言要明确精炼,在合作型的课堂中尤其要如此。学生有效合作交流评价的前提是教师精确的任务布置,明确“我要学习讨论什么”,才能在别人发表见解时做出切合题目要求的评价,清晰的评价要求和任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目标,从而达到课标要求。当然,在练习评价和自我评价中,清晰准确的描述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知道“我要做什么”,才能知道做得对不对、好不好。

(二)痕迹清晰可见

学历案不同于学习单这种单纯的练习模式,每一份学历案会为学生打造不同的学习目标,根据学习目标学生可以自主开展初步学习。在合作型课堂中,学生在学历案上不只留下做题痕迹,还有一处是留给学生记录合作交流、互相评价的过程,这是自我反思评价,也是对别人思维的评价,思维的碰撞会产生智慧的火花。通过合作型课堂的一份学历案,可以清晰看到该学生合作交流过程,并通过评价看到该生的思维水平和思维深度。完成一课的学习后,学历案上的自我评价会让学生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自主反思。教师会将学生的学历案收集整理,跟踪反馈,从每一份学历案中看到学生进阶的过程。学历案对评价信息的收集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它最终的归宿不是书包夹缝里的一张纸,而是一份学生的专属档案。

(三)承认学生个体差异

差异一直都伴随着评价的存在。多元智力理论告诉我们:孩子的智力水平由多种成分构成,孩子的逻辑思维和空间能力的差异,让他们在数学学习上无法达到同一水平,所以评价也要因人而异。在合作型课堂中,学生的层次水平不一样,在交流讨论中,学生的关注点也不一样,他们发出的评价和给出的建议也会来自多个层面。合作型课堂是交流的课堂,不同的评价层面会带领我们看到不一样的学生视角,触发不同的思考。所以在合作型学历案课堂上,在安排小组合作时,一般不会将好学生全部都集中在一起,每一个小组内学生成绩存在差异是要被承认的。不同的思维模式在评价中才能提出别样的想法。

猜你喜欢

学历交流评价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膨胀学历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知识无力感
学历是工作的敲门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