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下东北秧歌艺术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2021-12-03杨丹妮胡中辉王珊

艺术品鉴 2021年29期
关键词:秧歌东北艺术

杨丹妮 胡中辉 王珊

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各个民族的人们生存环境、民俗文化、信仰等有所不同,在生产生活的同时创造了不同的民族舞蹈,这些民族舞蹈在民间得到了流传,形成了稳定的表演风格,虽然朴实无华,却是民族精神的表现形式,洋溢着时代气息,能体现出各族儿女的精神面貌。东北秧歌就是其中的一种,在身怀高超技艺的民间艺人的拯救之下,登上了大雅之堂,脱胎成为独立的舞蹈艺术。东北秧歌有着几百年的发展历史,参与者数量众多,其普适性与广泛性远远超出了其他艺术形式。东北秧歌是在插秧耕田的劳动生活中孕育的,与颂歌、禳歌有着不解之缘,有着丰富的传统乐曲,在表演上既能让人产生稳静之感,也能带给人欢快俊俏之感,其在当代的快速发展,对我国精神文明建设产生了助推作用。

一、东北秧歌艺术简介

东北秧歌是民间歌舞的杰出代表,由长期生活在北方的劳动人民所创造,而且在发展过程中从民间戏曲、武术、农歌之中汲取养分,成为宝贵的艺术财富,是东北大地上千百年以来历史与文化的浓缩,能充分体现出我国艺术文化的多样性。在东北地区,秧歌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一种民间歌舞表演,最初是人们在生产劳动中为了消除疲劳而创造的,也穿插进了农神的颂歌、禳歌,在发展的过程中,更是从其他艺术门类中萃取了精华,成为一种广泛流传的民间歌舞,派生出不同的门类。

东北秧歌在表演过程中能让观赏者受到强烈的身心震撼,具有泼辣、幽默、俏皮、沉稳等特征,讲究刚柔相济,表演者绝不能扭扭捏捏。在长期发展中,东北秧歌的种类越来越丰富,较为传统的有高跷、寸跷、地秧歌、扑蝴蝶等几种形式,而且人们会把不同的形式穿插到一起组合表演。东北秧歌有着较强的节奏感,可以用“顺”、“活”、“韵”三个字来归纳其特征。“顺”就是通顺,不管是变换旋律还是连接乐曲,抑或是调整调性与调式,“顺”是最基本的要求。“活”就是表演者要具备较强的即兴能力,要用灵活的动作回应快速变化的音乐。“韵”就是要形成一定的风格味道与强烈的韵律感。东北秧歌是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形式,在表演过程中,要穿着色彩鲜艳的服装,而且各种饰品要叮当作响,这样才能让人感到火爆、奔放,在表演时,上身要向前倾,也要做到挺胸收腹,这些动作都来自于生活之中,也会在时代变迁的同时进行调整,使文化品位逐渐提高。

二、新时代下东北秧歌艺术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随着党和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重视程度的不断加深,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的出台,东北秧歌艺术发展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各项东北秧歌传承与保护的工作得到有序开展,在推动东北秧歌艺术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新时代下,东北秧歌艺术发展中面临着一些问题,集中体现在:

(一)东北秧歌的即兴创作的特征正在流失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就采取不同的形式对东北秧歌进行抢救、传承,让这种民间舞蹈走向了广阔的舞台。然而,虽加大了培养东北秧歌舞者的力度,但舞蹈动作却发生了异化,具有单一化的特征,即兴表演的部分越来越少,甚至完全消失。东北秧歌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是展现民俗民风的重要形式,以舞蹈艺术的方式将其搬上舞台,却不能因此而淡化了其原汁原味,要以其为载体传播历史文化。东北秧歌的发展历史较为悠久,融入了各个社会时期人们的生活习惯、精神风貌,受到了社会发展的影响,不管是人物形象,还是表现方式等,都给人以独特感,有着强烈的艺术气质,在表演过程中,要塑造不同的人物形象,以此传递思想、延续情感,要在舞台中向人们展现艺术形态。

(二)东北秧歌艺术的传承人难培养,传承与发展过程中面临困境

东北秧歌场面恢宏且、热烈质朴,理应得到传承,要通过这种民族舞蹈给子孙后代带来精神层面的享受。不管哪一种文化,在传承与发展中最需要得到的就是人力资源,东北秧歌已经是一种独立的表演艺术,如果得不到艺术家的支持,或是相关部门不能及时投入充足的资金,其传承与发展就会遭遇到更大的困难。当代年轻人学习、工作、生活节奏极快,他们根本没有过多的精力静下心学习传统文化,反而对快餐式文化感兴趣,愿意学习东北秧歌的年轻人少之甚少。即使从现在着手培养传承人,也需要较长一段时间才能有收获,后继无人是传承中最大的瓶颈。

(三)娱乐化时代下的东北文化原有的思想内涵逐渐缺失

总之,通过传统东北秧歌与当下的一些东北秧歌表演的对比不难发现,传统东北秧歌在表演中向场地的宽广提出了较高要求,赋予表演者以自主性,只要稍加组织就能成为一个完整的节目,表演者能把自己的情感展现在众人面前,然而,现代东北秧歌虽然影响面不断扩大,但在表演过程中,表演者会受到条条框框的束缚,每一个动作、节拍都要守规矩,不能出现丝毫差错,尽管提升了表演的形式感,却让观众无法领略到其文化内涵,难以体现出民族风格与地域特色,东北秧歌的文化价值被泯灭,不利于东北秧歌艺术的健康发展。

三、新时代下推动东北秧歌艺术的传承与发展的具体建议

东北秧歌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在新时代下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为此,在实际工作中,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东北秧歌的传承人,都必须时刻的谨记传承东北秧歌艺术的重要价值和意义,通过各种途径推动东北秧歌艺术的更好发展。具体如下:

(一)正确处理东北秧歌艺术传承与发展二者的关系

东北秧歌是一种在我国东北地区极具代表性的民间舞蹈形式,有着几百年的发展历史,把多种秧歌形式汇总到一起实现了发展,是一种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能体现出东北人的性格特征,要对其予以有效保护,政府职能部门、民间艺人等都要加深对东北秧歌文化特征的了解,也要立足于时代发展情况,准确把握住东北秧歌在传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合适的方式快速解决问题,极力展示其文化思想,让所有欣赏者都能对东北秧歌在文化方面的优势有所把握,在把握住其特征与表演形式的基础上,从内心与动作两个方面分析其韵律特征,以艺术化的形式提升其韵味。在传承过程中,不随意删减、添加,让东北秧歌焕发出艺术魅力。

发展是建立在有效传承的基础之上,传承与发展如影随形、共同发生。在对东北秧歌进行传承的过程中,要从东北秧歌中提取与文化有关的内容,及时对其施以保护、传承,使之能更好地与现代社会发展潮流保持一致。只有与当代人审美价值保持一致,才能让更多人愿意加入秧歌学习队伍之中,自觉学习并促进其发展。同时,也要以正确的态度审视秧歌文化,将其中的糟粕予以剔除,也要极力发扬其优势,让东北秧歌的文化特色能让更多人熟悉。伴随着东北秧歌的广泛传播,甚至产生了普及的效果,将会获得更大的社会支持,实现更好的发展。

(二)加强东北秧歌艺术传承人的培养

东北秧歌讲究“以情带动”、“动中有静”,东北人适逢重大节日都要表演秧歌,最初的东北秧歌在发展中只是自然传承、家庭传承,后来逐渐转变为师徒传承,当前,精通于东北秧歌、愿意尽全力传承的基本都是年龄偏大的艺术家,他们有着对这片黑土地的热情及娴熟的技能,在传承的过程中,要对学生们进行系统培训,让他们结合实践经验揣摩舞蹈理论、掌握教学技巧,让师带徒这种传承方式发挥出更大的作用,能跟随时代变化保护与传承东北秧歌。

(三)充分利用现代传播优势推进东北秧歌普及

东北秧歌在近年来的传承与发展中受到了一定的局限,最根本的问题就是人才不足,当代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不浓,他们对东北秧歌的学习意愿并不强,而传承者年龄偏大,只是要求学习者机械地模仿,很难培养他们良好的即兴表演能力。因此,要以合适的手段对秧歌进行教育普及,以教育为其发展注入生机与活力,促进其进一步传承。可以把东北秧歌引入校园中,转化为课间操的形式,既能让青少年对此产生兴趣,也能起到传播的目的。同时,职能部门也要定期组织秧歌比赛,扩大参与面。

(四)推动新时代下东北秧歌艺术的综合发展

东北地区在长期发展中,受到地域、历史两大原因的影响,具有民族聚居的特征,各个民族的文化在黑土地上交织在一起,在融合之中促进了发展。东北秧歌是多民族文化的聚合体,正因如此,东北秧歌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在对其进行传承、发展的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出东北秧歌的这一特征,同时发挥出资源、环境两大优势,让东北秧歌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从根本上为其可持续发展带来保障。从东北秧歌之中,能找到多个民族文化的影子,是东北地区各个民族性格特征的集中体现。所以,在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要从文化层面入手实施保护,促进其综合性发展。

四、结语

东北秧歌是东北人宣泄情感、展现生命活力、传达心灵的重要方式,东北秧歌的发展,有着极其深厚的历史背景,他们以舞蹈表演的方式讲述自己的故事,节奏轻快、动作有弹性,不断从生活中挖掘出创作元素,经过不断的探索、提炼,成为一种享誉海内外的舞蹈艺术。东北秧歌的诞生与发展,扎根于脚下的黑土地,但要想成为世界艺术,要加深对生活的感悟,也要用现代化的手段表现生活,在保持民族特性、地域特性的基础上,得到更多人的认同。

猜你喜欢

秧歌东北艺术
东北铁锅炖
Make ’Em Laugh
“秧歌”的戏剧化与“剧种”定型
同气连枝 和而不同——音乐维度下胶州秧歌与北方秧歌的对比关系研究
每到冬天,东北就变成了“冻”北
富平村里唱秧歌
昌黎地秧歌
大东北的春节
纸的艺术
因艺术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