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猪瘟环境样品采样监测技术及应用
2021-12-03李曼魏小丽张丹徐凤文何莎
李曼 魏小丽 张丹 徐凤文 何莎
(陕西省安康市畜牧兽医中心 725000)
非洲猪瘟(ASF)自2018 年在我国发生以来,对我国养猪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虽然在广大畜牧兽医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国内生猪产能已在逐步恢复,但当前非洲猪瘟防控已成为常态化工作,面对不断变化的防控形势,我们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升级防疫措施,做好内外环境监测,健全防控技术体系。目前规模化猪场的防控重点主要是通过控制饲料、车辆及人员往来等环境因素来降低病毒传染概率。因此,环境监测是非洲猪瘟防控动物疫病的重要部分,是制定防控建设的重要依据。因此,对猪场周边及内部的环境进行跟踪了解,制定系统的规范化环境样品采集、保存、运输程序,定期采集猪场的环境样品,并进行病原学检测可以及时发现非洲猪瘟疫情隐患,有效切断病原传播途径,同时为非洲猪瘟防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1 非洲猪瘟防控中环境样品的监测意义
非洲猪瘟防控是一项系统工程,目前规模场的防控重点主要是通过建立完善的生物安全体系,按照要求规范操作来降低乃至杜绝病毒传染的概率。而且病毒传入仅从生产数据、临床症状、病理解剖等外部信号无法得到准确信息,必须借助实验室检测结果的内部信号来进行确认。目前部分大型养猪企业都建立了自己的ASFV 检测实验室,可以开展猪群非洲猪瘟疫情排查。但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养殖企业仅是监测猪只,对环境样品的采集监测很少,且缺少合理规范的采样技术规程。而人员、车辆、物质等环境因素是非洲猪瘟传播的主要方式,是我们生物安全防控的重中之重。环境样品监测技术是衡量生物安全体系是否完善,执行是否规范的重要手段,因此,环境取样检测在非洲猪瘟防控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规范有效的采样对了解和评估环境质量状况至关重要。
2 环境样品监测技术在非洲猪瘟防控工作中的应用
2.1 日常防控中的应用
非洲猪瘟防控是一项系统工程,目前规模场的防控重点主要是建立完善的生物安全体系,但我们不能拿猪场是否感染来判断,需要环境取样检测来提供准确的监测预警。规模场可以针对生产区、生活区,尤其是容易接触到猪场外部环境的区域,如猪场大门口、运猪台、人员进出通道、车辆、物质、水源等,定期采集环境样本进行荧光定量PCR 检测。如若检测结果为阴性,可根据养殖场规模及实际情况定期抽样监测。若检测结果为阳性,要由里向外排查,分析病毒传入具体原因,找出防控漏洞,根据情况及时整改,整改完成后再次采样,直到检测为阴性。
2.2 复养筹备工作中的应用
经过疫情的猪场要进行复养必须要经过彻底消毒,评价消毒效果需要进行环境采样监测和引入哨兵猪。环境采样监测是复养筹备充分且必要的条件,引入哨兵猪则是充分非必要条件。引入哨兵猪仅能检测舍内净化是否彻底,且必须保证足够的活动空间和饲养时间。因此,环境检测对复养至关重要,不可替代,环境采样检测可以对猪场内外环境进行全面采样,包括如圈舍、大门、走廊、用具、栏舍、出猪台等处,通过全方位无死角的监测,确保检测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复养前的环境样品检测可以在消毒工作完成后和猪只进场前分两次进行,消毒工作完成后采集样品检测结果如有阳性,应立即对检测阳性场所重新清洗消毒,然后再次采样检测,直到检测结果阴性视为消毒合格。猪只进场前再次采集环境样品检测为阴性的可以恢复生产。
3 环境样品采样方法
非瘟防控是一个综合、系统的生物安全体系,而日常监测与监控对生产具有关键性指导作用,监测是否准确是非瘟防控的重点环节,但大规模、高频率的采样监测增加了猪群应激和感染风险。因此,非瘟防控尤其要把握好猪场进出口及周边环境的监测,同时提升监测技术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每个猪场需要根据自身疫病压力和条件制定合理的监测体系。
样品采集区域:根据病毒传入风险程度和常见漏洞区域分为3 类,一类区域为猪舍内部等不与外界接触的生产区域(低风险区域),包括走(过道)、猪栏地面、猪栏栏杆、料槽、水槽、水嘴、风机、水帘、墙壁、生产工具、走廊温控器、粪沟、赶猪道/猪道等。二类区域为猪舍外等与外界有部分接触的区域(中风险区域),包括赶猪道/人道、道路、场内卡/铲车、猪只处死点、场内掩埋点、出猪台、药房仓库、饲料塔、下料口纱布、饲料堆放点、水源、工作人员、办公室、停车场、物品消毒间等。三类区域为场外等与外界直接接触的区域(高风险区域),包括大门口路面、公路路面、消毒中心等。此外还要做好“四害”监测,因老鼠、苍蝇、蚊子、蟑螂等“四害”无孔不入,无法做到实时监测,而理论上都有机械带毒的可能,建议当周边有疫情时需加强除“四害”,尤其是老鼠,避免由发病猪场窜入。
采样检测周期:猪场应根据周边疫情压力和场内情况,制定合理监测频率,因场施策。根据猪场规模,与外界接触即病毒传入风险程度制定不同的采样周期。高风险区域可根据外界人员、车辆、物资进出等情况随时进行采样监测。中风险区域可根据与外界接触时间、频次进行采样监测,一般情况下可一周进行一次采样。低风险区域可根据猪群健康情况进行采样监测,如猪有异常表现或出现死亡等情况时可随时进行检测。猪群如无异常情况可在猪转群或进出猪时进行采样监测,其他时间可两周或一月进行一次集中采样监测。
4 环境样品采样技术流程
由于环境样品极强的空间性和时间性,要想正确了解和评估环境质量状况必须采集具有真实性和代表性的样品。当样品不具备真实性和代表性时,任凭实验室分析工作再严密也无法弥补和改变样品失真所致的严重影响即使测试质量完全符合要求,而对于了解和评估环境质量状况也毫无意义,所以采样是极其重要的一环。为此,必须切实重视采集样品的质量控制,使采集到的样品符合计划要求,是具有代表性和完整性的样品。
4.1 猪场环境样品的采集、编号与保存
猪场人员在进行采样时应做好个人防护措施(防护服、手套、鞋套、口罩等),准备必要的采样工具(灭菌棉签、生理盐水、1.5ml 离心管、封口袋、记号笔等),涉及采样的所有用品确保在有效的使用期限内。每个采集样品前填写采样表,并将离心管做好标记,编写编号。样品采集时要将棉签用生理盐水湿润后采集,棉签一支一采样,采样时不停的旋转棉签,保证接触面积和采样面积,采样面积越大越容易发现目标病毒,从而最大程度的获取病毒回收率。采集一个未经采样的棉签样品作为阴性对照。过程中注意避免液体溅出,每个样品采集完毕后马上盖紧离心管盖,采集样品与其他采样器具分别放置,以免造成交叉污染。
4.2 送检样品的包装与运输
将采集的环境样品采用封口膜封口,放入密封性完好的封口袋中保存。采样单应用钢笔或签字笔逐项填写,样品标签用记号笔填写,采样管用记号笔标记。不同品种和种类的样品不应混样,在样品袋外标记样品名、样品编号、采集日期等。采样单和情况说明装在塑料包装袋中,并随样品送实验室,每个样品能对应到来源。采样完成后必须在适当温度下以最快速度将样品进行包装、做好标记和相关记录,以最快方式送往具有检测资质的实验室。如样品能在采集后24h 内送达实验室,则可放在4℃左右的容器中暂时存放。若在24h 内不能将样品送往实验室,需将样品放置于-20℃冷冻保存。如需长期保存应放置-70℃冰箱,但应避免反复冻融(冻融不超过3 次)。
4.3 废弃物处理
采样结束后,做好场地、物品、个人防护用品的消毒和无害化处理。对不同场点尽量安排不同的采样人员,避免交叉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