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党的创新理论育人的三重逻辑
2021-12-03资雪琴东华大学人文学院上海200051
|资雪琴|东华大学 人文学院,上海 200051
《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健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工作体系。”[1]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2]用党的创新理论教育大学生,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也是从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教育使命的战略高度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的重大课题。诠释这一重大课题,必然要求厘清用党的创新理论教育大学生的理论逻辑、现实逻辑和实践逻辑。
一、用党的创新理论教育大学生的理论逻辑
理论是实践的先导,没有科学的理论,就没有科学的实践。洞悉用党的创新理论教育大学生的理论逻辑,是理解其现实逻辑和实践逻辑的发生学密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群众并转化为物质力量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3]。马克思、恩格斯的“彻底的理论”思想、列宁的灌输论、中国共产党的理论教育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是在不同历史环境中发展形成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具体表述,共同构成了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合目的性的理论支撑。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彻底的理论”思想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提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就会变成物质力量。”[4]11这是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经典论断。这里的“理论”就是“彻底的理论”[4]11,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的学说”[4]676,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经掌握群众,就会变成物质力量”实际上回答了思想政治教育“是什么”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引导群众掌握理论,产生物质力量,就是让无产阶级学习科学理论,形成阶级意识,掌握开展革命运动、实现自身解放的强大精神武器。马克思、恩格斯非常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在《共产党宣言》中向世界宣告“共产党一分钟也不忽略教育工人尽可能明确地意识到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敌对的对立。”[5]66可见,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将思想政治教育看成革命事业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历史证明,正是由于共产党人积极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用彻底的理论说服无产阶级,让无产阶级看清资产阶级遮蔽了的虚假本质,无产阶级才会意识到与资产阶级之间利益的对立性,其革命热情和动力才会彻底被点燃,从而主动投身反对资产阶级的革命运动,真正实现从精神向物质的转化,开拓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二)列宁的灌输论
列宁的灌输思想在其论著《怎么办?》中进行了集中阐释。《怎么办?》写于1901年秋至1902年2月。当时的俄国尚处在沙皇专制统治下,社会主义民主党成立不到三年,党内不仅组织涣散,而且由于经济派机会主义的干扰,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经济派“崇拜工人运动的自发性,否认革命理论的指导作用,反对从外部向工人运动灌输科学社会主义思想”[6]1。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经济派的“自发论”主张已然成为建立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巨大障碍,如何粉粹“自发论”,是亟待回应的重大命题。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列宁在对经济派的观点进行批判的过程中,提出了灌输论。
列宁认为社会主义民主意识不能依靠工人阶级自发地认识和形成。列宁主张通过政治教育“发展工人阶级的政治意识”[7],同时强调“对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任何轻视和任何脱离,都意味着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加强”[6]40。关于灌输的方式,列宁“强调外部灌输的重要性”[8],认为“阶级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工人”[6]80-81。解读列宁的灌输论需回答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是为什么要灌输?二是如何灌输?灌输是针对自发而言的,自发运动的规律表明其必然“沿着阻力更小的路线进行运动”[6]42。改良的阻力较革命的阻力小得多,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建立早于无产阶级意识形态,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覆盖面较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覆盖面广得多,自发的结果只会是沿着改良的方向接受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立场和观点。要让人民认识和形成无产阶级政治意识,只能通过灌输的方式到人民中去,彻底地批判资本主义,宣传马克思主义,让人民认识到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本质不同,从而真正认同马克思主义、信仰马克思主义,成为忠诚的马克思主义者。如何灌输?列宁认为,灌输应采用“从外面灌输”的方式。所谓“外面”包含两层意思:一是灌输的人是外面的,不是工人或工厂主,而是真正了解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和无产阶级意识形态本质区别的信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家、政治家、革命者;二是灌输的内容更为多元、全面,不是仅涉及经济斗争方面、工厂关系方面,而是“从一切阶级和阶层同国家和政府关系方面,从一切阶级的相互关系方面吸取阶级意识”[6]80-81,帮助一切人民全面发展无产阶级政治意识。
(三)中国共产党的理论教育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的“彻底的理论”思想、列宁的灌输论的论述,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教育思想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毛泽东认为:“任何思想……如果不为人民群众所掌握,即使是最好的东西,即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也是不起作用的。”[9]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邓小平明确提出:“历史经验证明,用大搞群众运动的办法,而不是用透彻的说理、从容讨论的办法,去解决群众性的思想教育问题……从来都是不成功的。”[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决定》提出:“健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工作体系。”[1]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人关于理论教育的思想一脉相承,都明确表示,只有通过教育群众,让理论为群众所掌握,才能将思想变为现实。
“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11],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健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1]的重要举措和现实路径。马克思主义是开放的理论,应结合具体情况、根据现实世界的现存条件不断地加以阐明和展开,以实现党的理论创新,形成党的创新理论。党的创新理论抓住现世现时现存真实世界的本质,是当下现实世界彻底的理论,是最契合当下现实世界的理论,这个理论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网络技术日新月异,随之而来的信息化、网络化、多元化、多样化,给人类传统生活方式、生存方式、思维习惯等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加剧,颠覆性的重大事件频繁发生。如何在全党、全民中形成统一的思想基础、一致的立场观点方法,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不断加强和改进政治建设、宣传思想工作、思想政治工作,借助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搭建学习平台,构建工作体系,推进党的创新理论在全党、全民中,尤其在大学生群体中及时跟进学、深入思考悟、创新发展用,以不断推动党的伟大事业高质量发展,更好更快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二、用党的创新理论教育大学生的现实逻辑
“用党的创新理论教育大学生”与马克思、恩格斯的“彻底的理论”思想、列宁的灌输论一脉相承,反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基本要求和现实逻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其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其根本问题是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大使命。要实现根本任务、回答根本问题、践行重大使命,就必须用党的创新理论教育大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奠定其为社会主义事业和共产主义理想奋斗终身的思想基础。
(一)贯彻落实教育根本任务的需要
用党的创新理论教育大学生是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应有之义。马克思认为:“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会使自己出丑。”[5]42“思想政治教育是上层建筑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是当代中国的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是为其他性质的国家和社会服务的思想政治教育,也不是什么服务于一切国家和一般社会的、与国际接轨的一般的思想政治教育。”[12]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要求:“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3]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强调“坚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根本标准”[14],推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这就把国家性质、教育功能属性、教育目标任务紧密结合,鲜明地揭示了立德树人本质的规定性、教育的阶级属性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阐明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目标与任务。为推动这一教育精神落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指导,始终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和党的创新理论为核心内容。高校应教育大学生始终秉承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奋斗终生的坚定信念和坚强决心,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二)系统回答教育根本问题的需要
用党的创新理论教育大学生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的题中之义。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提出了这一根本问题,同时也系统解答了这一根本问题。关于培养什么样的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1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性质决定我们的教育就是要为党和国家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拥护党的全面领导,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方针、纲领和政策,做党和国家的忠诚追随者、拥护者、支持者和维护者。关于如何培养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古今中外,每个国家都是按照自己的政治要求来培养人的。”[16]关于为谁培养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大学生正处在成长的关键时期,知识体系搭建尚未完成,价值观塑造尚未成型,情感心理尚未成熟,需要加以正确引导。”[2]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助力大学生关键成长期的成长与发展,帮助大学生建构为公为民无我的大爱价值观,引导大学生辩证地面对生活中的得与失、取与舍、爱与恨,建立大写的人格。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大学生是青年群体中学历层次、素质能力相对较高的群体,他们毕业后将走向社会各行各业,成为各行各业的中坚力量和领军人才。可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只是做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实际上是做一代青年人的思想政治工作,将影响一代青年人的政治理念、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精神风尚。因为,青年拥护什么主义、忠诚于什么主义、坚守什么立场,决定着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引导大学生真正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个看家本领学学深、悟明、用好,引导大学生自觉地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建构个体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情系人民、心怀祖国、心中有信仰、脚下有行动,为了民族复兴、祖国强盛不负韶华,始终与民族和国家同频共振。
三、用党的创新理论教育大学生的实践逻辑
理论是先导、现实是基础、实践才是旨归。用党的创新理论教育大学生的理论逻辑和现实逻辑的展开和阐释,是为了更好地指导实践。理论阐释和现实利益诉求表明用党的创新理论教育大学生,就是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大学生,通过说服大学生将理论转化为大学生追求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物质力量,形成一套推动实践的工作体系。
(一)理论武装机制:推进党的创新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17]。“党自成立以来自觉注重理论指导和理论武装,把学习、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为思想武器,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18]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学生,就是要“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深入人心、落地生根”[19]。通过教育引导、文化引领,建构用党的创新理论教育大学生的理论武装机制。首先,建立健全用党的创新理论教育大学生的教育机制。将党的创新理论贯通并把它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让党的创新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进教材是前提,确保教学内容与时代同步、与党的理论创新同步。进课堂是关键,它最终决定着党的创新理论能否传达到学生头脑之中。进头脑是目的,进教材进课堂,最终是为了进学生头脑,让学生真正领会掌握党的创新理论的科学体系、精神实质、实践要求,全面系统把握好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真正把党的创新理论学精、悟透、用好。“只有熟练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立场、观点、方法,才能在政治思想上更有定力和底气。”[20]其次,激发自觉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的内在机制。要构建自觉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的内在机制,就必须让大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主动信仰、主动运用党的创新理论。理论学习是内外力相互作用的过程,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内在的主动性因素。只有学生主动学习,带着问题学、联系实际学、注重运用学,边学边对照,才能将党的创新理论学深悟透用好,真正做到真信笃行。最后,积极建设用党的创新理论教育大学生的校园文化。建立将党的创新理论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制度,注重发挥校园环境、学生社区环境、主题景观、文化长廊、宣传橱窗、艺术雕塑等文化资源对学生的教育引导功能。实施先进典型选树宣传制度,大力宣传优秀人物和典型事迹,用学生身边可听、可见、可感的真实案例来激励其主动担当作为、奋发向上。
(二)理论转化机制:引导学生在实践体验中升华认识、自觉转化
理论武装的目的在于理论转化。理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更好把科学理论转化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物质力量”[11],实现理论转化。如何达成理论的转化?就是要建构大学生运用党的创新理论的自觉行动机制。大学生自律品格的形成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主客体矛盾与内在矛盾两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一转化经历三个阶段:首先是将外在的社会道德原则内化为自身的道德信念;其次是将内化的道德信念外化为实际行动;最后是通过无数次强化锻炼,将这种内在的道德信念固化为持久的自律品格。可见,实现将党的创新理论成功地转化为大学生的自觉行动,必须依靠付诸实践的自觉行动机制,在发挥人的主体性与主动性的同时强化制度的引导与约束作用。实践是理论转化为物质力量的中介,高校应积极搭建用党的创新理论教育大学生的实践平台,主动对接社会,加强与校外的联动,争取各级政府的支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与保障机制建设,积极营造全社会共同支持大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的政策环境。高校还应争取让企业为高校大学生提供更多、更加契合学生成长的实践平台,加强与地方之间的沟通协作,强化对教师的专业性指导与培训,优化大学生参与实践的有效资源,为实践育人提供更丰富、更专业、更多元的政策、平台和资源支持。大学生群体自身的主体性意识和主动性自觉是理论转化为物质力量的重要保障。只有真正掌握了党的创新理论的原理和思想方法,才能够自然而然地将理论同自身的实践与经验结合起来,把具体事实抽象为一般理论,进而运用这种具有普遍真理性的一般理论去指导实际工作。
(三)成果共享机制:探索建立可复制可推广的教育工作体系
努力创新用党的创新理论教育大学生的模式,通过归纳总结,凝练上升到一般意义的工作方法,形成用党的创新理论教育大学生的研究成果并使之得到分享和推广,以扎实提高用党的创新理论教育大学生的实践效果。应进一步健全党的创新理论教育的实施机制,借助新媒体技术,依托微信公众号、微信视频号、抖音等媒体平台,搭建党的创新理论教育分享共建的平台、项目、品牌,推进党的创新理论全面系统学、及时跟进学、深入思考学。探索建构“武装机制+转化机制+共享机制”“三位一体”党的创新理论教育大学生的工作体系。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推进党的创新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建立党的创新理论的武装机制。通过氛围熏陶、教育引领、加强激励、强化指导、搭建实践平台和依靠自律等主要举措,以贴近大学生实际的内容及方式方法,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实现党的创新理论向大学生实际行动的有效转化,建立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实践的转化机制。通过教育理论共享、教学方式创新等,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党的创新理论教育共享机制。扎实提高用党的创新理论教育大学生的实践效果。建立合理的党的创新理论教育的衡量标准,制定考评机制、提升教育效果并扩大共享成果,促进武装机制、转化机制、共享机制三项机制的良性循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持续深入,让学生学思悟有效向知信行转化,使学生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