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一流大学应对疫情挑战的组织机制研究
——以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为例
2021-12-03马东影徐琼
马东影,徐琼
(1.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北京 100875;2.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厦门大学中外合作办学研究中心,福建厦门 361005)
2020年初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辐射范围广、持续时间久、危害力度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创意与可持续发展中心(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Creativit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UNESCO)咨询委员梅里·马达沙希(Mehri Madarshahi)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已使世界上一半人口处于封闭状态”[1],是近百年来和平时期对全球经济最严重的冲击。
作为服务社会发展的动力机构,世界一流大学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通过一流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等知识溢出效应,形塑能够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危机的机制举措。这种具有应急性质的组织机制让大学与社会免于陷入无序的状态。组织机制的运行也存在着特殊的逻辑关系,它们之间并非各自为政、互不干预,而是相互依赖,共生发展,影响大学自身的命运前途与解决社会危机的成效。本文以位居2021年QS世界年轻大学排行榜首、泰晤士高等教育(THE)年轻大学排名榜第一名的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为例[2],深入探究世界一流大学与疫情社会的互动机制与实现机理。
一、疫情背景下对世界一流大学的重新审视
对于世界一流大学,目前还缺乏系统而明确的概念[3],评价标准主要来源于西方的“研究型大学”模式,这导致知识创造始终是一流大学的主要甚至核心标准。但是,加拿大著名学者许美德(Ruth Hayhoe)认为,一流大学应该有自身独特的标准,而不是全部成为研究模式的一流大学。[4]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与防控进一步引发了学者对知识创造与一流大学建设关系的思考,为世界一流大学创生新的注解与内涵成为时代的使命。
(一)可持续发展的参与者: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责任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众多学校关闭、多数国家停课、无数儿童及青少年的学习中断,全球范围内的教育受到严重冲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进步被认为是当务之急。实际上,社会的所有参与者都必须为朝着可持续世界的转变作出贡献,而大学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催化剂。[5]尤其在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这样的全球性重大卫生危机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管理、资金、教学和技术等方面的挑战,以“一流”的反应能力和实力坚守大学使命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衡量一流大学的重要参照。除新冠肺炎疫情这类突发事件外,当今社会还伴有社会不稳定性增加、产业快速转型以及知识爆炸等新情况的出现。在迫切的社会需求和对可持续发展的广泛呼吁下,世界一流大学应承担起基本的道德责任,指导社会走向可持续的未来,积极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二)科技文化创新的代表者: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角色
大学经历了作为教育机构、研究机构和服务机构的发展过程,在不同历史时期,大学所发挥的作用和评判一所大学优劣的标准都有所区别。[6]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大学一直作为科技文化创新的主要阵地,积极研发抗疫药物和器材、规划抗疫方案和提供抗疫人才,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作出重要贡献。部分世界一流大学紧密合作加快研究进度,在社会群体备受疫情考验的时刻,将研究成果快速应用于抗疫实践。例如,英国剑桥大学、美国哈佛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我国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积极启动抗疫应急项目,推动科研成果服务抗疫一线。在许多国家,世界一流大学正在成为制定和提供有关创新、集群发展、人力资本形成与发展、企业家精神和治理政策的焦点[7],其功能在疫情时代背景下更加凸显。
(三)应对社会挑战的引领者: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精神
世界一流大学不仅拥有强大的学术话语权,反映了大学发展的最高水平,而且还彰显大学综合实力的最强状态,引领世界学术的发展,为人类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作出重大贡献。[8]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凸显出许多大学存在数字化技术支持不够、在线学习模式运行不畅、师生合作关系薄弱、跨部门运作能力欠缺、教育管理模式陈旧等问题,也使大学发展面临创新教学模式、改善教师教学技能、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合理分配学习资源、加强教育部门合作等重大挑战。[9]当然,就目前来看,对于在线教育的渴求与其自身的大力发展,技术设备设施的管理已成为各国教育体系面临的最大挑战。[10]为此,许多世界一流大学进行技术开发与创新、推动在线教育的发展与普及、制定在线教育策略、提升学生在线学习体验,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推动在线知识共享与学习,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因此,在疫情背景下,世界一流大学应致力于实现科研、教学与社会服务三大职能之间的动态平衡,努力促进思想价值与工具价值之间的和谐共生,增强大学教育的价值,协同社会其他部门共同合作来应对危机。[11]
相比于多数西方国家,新加坡在这场全球抗疫中表现优异,成为亚洲地区积极抗疫的典范。 一方面,国家领导人对于疫情防控极为关注,将抗疫工作作为维护国家安全的优先关照事项;另一方面,新加坡高校尤其是两所世界一流大学积极发挥科研与创新优势,以服务国家社会为导向,为抗疫工作做出突出的贡献。南洋理工大学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充分发挥了一流大学的本质职能,形成了集科研、教学、服务为一体的应急机制与举措,成为新加坡抗击疫情并取得阶段性胜利的中坚力量。
二、南洋理工大学应对疫情的机制举措
为抵制疫情蔓延,南洋理工大学发挥制度和决策优势,释放知识创新能量,全面支持新加坡、亚洲乃至世界的抗疫运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组织机制,包括集中统一的指挥领导机制、鼓励创新的科研支撑机制、灵活有效的教学管理机制以及人道主义的经济援助机制,快速构建了大学与社会的互动网络,彰显了世界一流大学作为可持续参与者、科技创新代表者以及社会挑战引领者的重要价值。
(一)指挥领导机制:规划战略措施,强化领导监督
在诸多利益相关者的权力博弈之中,设立稳定的中枢系统,建设强有力的指挥领导机制是大学有序运行的关键所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2020年4月3日,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宣布全国施行“断路器”举措。南洋理工大学董事会与领导层响应国家号召,并采取了如下举措予以回应:第一,及时出台指导性文件。针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需要,校长办公室出台相关文件,切实关注和解决因疫情影响而存在的各种问题。如针对在线教学问题,南洋理工大学公开发布了课程新计划,即本科生可以自主选择其他顶尖大学提供的在线开放课程,在完成课程要求后可获得相应学分;又如针对毕业生就业问题,南洋理工大学校长办公室于2020年4月24日发送公开邮件并要求各院系加强推行“微硕士”(MiniMaster)项目,力求以最简化的课程结构来培育社会所需的素养和技能,扩大学生的就业优势。[12]第二,加强对文件实施过程的监督与管理。大学的权力是大学内部所有个体所共享的,并非只集中于少数领导者。[13]南洋理工大学专门设立了疫情管理监督小组,针对学生的经济问题、教职工的利益保障问题以及抗疫研发问题下达重要文件并加强监督,保证方案的落地。第三,集中力量统筹和调配资源。南洋理工大学领导层组建了多支考察分队,通过对教师教学、学生生活、实验设备配置、消毒物资发放等方面进行检查,科学有效调配资源,为长期抗疫充分准备。从文件下达到实施监督再到资源调配,强有力的指挥领导机制发挥了中枢的关键作用。
(二)技术支撑机制:展现医学实力,发挥科技创新
强大的医学研发实力和科技创新能力是应对重大公共卫生危机的制胜武器。南洋理工大学自建校以来相继成立了33所研究院、4个跨学科研究基地和6个研究中心[14],它们是大学抗击疫情的中坚力量。由南洋理工大学和伦敦帝国学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联合开办的李光前医学院(Lee Kong Chian School of Medicine)旨在满足新加坡未来医疗保健之需求[15],为抗击疫情贡献了新知识与新技术。第一,组织专家进行跨学科基础研究。李光前医学院教授安妮丽丝(Annelies Wilder-Smith)根据新冠肺炎疫情传播轨迹建立关于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传播的数学模型,为各国疫情防控提供了科学参考。[16]另外,诸多研究者从多视角出发撰写学术论文来阐述新冠肺炎疫情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例如,学者安德莱亚斯·巴特尔(Andreas Barthel)于2020年9月发表有关新冠肺炎疫情对人体内皮组织影响的研究成果。第二,发挥应用研发实力。为改良现有疫情检测方法、提高病毒检测速度,南洋理工大学临床医学团队研发了最新的“直接PCR”技术,将检测时间缩短为36分钟。微生物基因组学实验室负责人埃里克·叶(Eric Yap)对此评价道:“新冠肺炎疫情和登革热病毒同时在新加坡暴发,利用新型检测手段可以有效区分两种病毒,对病人进行对症治疗。”[17]第三,实现大学与市场有机对接。南洋理工大学研究者积极研发针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科研产品并投放市场使用,如可以避免消毒人员与物体表面相互接触的半自动化机器人(XDBOT)和便携式手臂康复机器人等。[18]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南洋理工大学积极整合自身的学科优势,形成了具有代表性的医学和技术创新机制,将自己牢牢地定位在新加坡科技创新研究领域的前沿。[19]
(三)教学管理机制:改良评分体制,创新选课方案
教学管理机制的建立是大学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权益选择,同时也是制度弹性和组织活力的具体体现。南洋理工大学始终坚持“以生为本”的理念,强调创新教学计划,最大限度地保障学生的利益,为学生提供灵活的学习评估模式。第一,更新学生考核评分制度。分数是催发学生不断努力的助推器,也是衡量其学习程度的重要标尺。[20]为了在非常规教学期间给予学生恰当合理的分数,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评价,南洋理工大学出台了相关政策,即允许除国立教育学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Education)和李光前医学院之外,其他院系本科生的考试成绩均以“及格”(satisfactory)和“不及格”(unsatisfactory)两个标准进行衡量,被称为“S/U”评分制度。学校教务部门领导曾发文表示,强化特殊考核评分制度是于危机时期缓解学生心理压力、缩小因客观因素而导致不同学生之间差距的重要举措。[21]第二,鼓励学生跨校选课来累积学分。为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减缓学生的心理压力,南洋理工大学推出新的选课方案,即允许南洋理工大学的本科生选择其他顶尖大学提供的在线开放课程(MOOC)并获得相应学分。通过慕课学习,学生可以足不出户与世界顶尖大学的教师与伙伴沟通和交流,彼此分享学习经验和乐趣;同时,学生还可以获得已完成课程的认证证书,对所获技能和知识进行认证。[22]
(四)经济支援机制:构建服务网络,形成慈善文化
建立和运行经济支援机制是大学施行人道主义的表现。南洋理工大学作为东西方文化沟通的桥梁,其办学理念在趋同全球化与西方化的同时,仍然恪守儒家文化中“仁”与“爱”的原则,坚持奉行集体主义与人文精神。疫情背景下,南洋理工大学将经济支援系统化、持续化,形成了长效的救援机制,为学生生活提供保障,形成独特的校园慈善文化。第一,颁布疫情救援计划。校长苏布拉·苏雷什(Subra Suresh)公布针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经济救援计划包括“南洋理工大学同心援助基金”(OneNTU Fund)和“新南洋理工优先基金”(NTU Priorities Fund),为经济困难学生提供援助。第二,放宽援助基金申请条件。以“南洋理工大学同心援助基金”为例,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而遭受损失的新加坡学生(包括公民和永久居民)可以申请数目高达1500新加坡元的免息贷款,并在毕业后两年内还清即可。该项基金计划共为学生提供200万的贷款资金,并大幅度降低了申请门槛。[23]第三,优化国际学生的援助途径。“新南洋理工优先基金”的设立旨在为身陷困境而又求助无门的学生提供经济援助,尤其是那些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无法回国的国际学生。为保证基金项目顺利推行,校长苏雷什与妻子玛丽(Mary)还为新基金的设立提供了个人捐赠,数目达10万新加坡元。[24]第四,形成慈善文化。疫情救援计划均以“常青基金”为目标,力求将基金项目转化为学校的常规资源,其设立和推广也将在大学内形成一种“慈善文化”,用来资助更多的学生,同时也鼓励那些受助者在学有所成后回馈学校与社会。
三、南洋理工大学抗疫组织机制的实现机理
南洋理工大学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机制举措是组织内部各要素良性互动的结果表现。具体来讲,校长领导力的发挥是机制建设的重要前提;雄厚的科研实力是机制建设的坚实支柱;充足的资金储备是机制建设的物质保障。
(一)校长领导力的发挥是抗疫组织机制建设的重要前提
国际著名学者马丁·特罗(Martin Trow)认为,校长领导力是大学形成、发展并走向世界的关键因素[25],是大学应对挑战与困境的指挥棒与决策中枢。校长领导力的有效发挥使得大学在危机中正确抉择,整合资源,充分发挥服务职能。苏雷什校长能够在疫情危急时刻对全校工作进行周密部署,并保证上行下效,一方面缘于自身的能力与素质,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南洋理工大学内部的权力运行机制。
首先,苏雷什校长本身具有强烈的变革精神与社会责任感。第一,他的变革精神渗透到大学发展之中并推动大学进步。苏雷什校长在2018年就任之初绘制了大学改革新蓝图,即将南洋理工大学打造为“科技创新实验基地”与“全球知识企业”。[26]另外,他规划设立南洋理工大学人文科技学院(NTU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or Humanity)和“南洋理工大学数字艺术奖”(NTU Digital Arts Prize),以此来鼓励新时代科技与人文的互动,防止工科院校陷入“唯科学”的迷途。在新冠肺炎疫情之下,大学更需要这种变革精神的引领,因时而变,针对社会需要及时调整办学理念与发展规划。第二,他的社会责任感也广受赞誉。印度高科技公司班加罗尔印孚瑟斯(Infosys)联合创办人戈巴尔克里希南(Senapathy Kris Gopalakrishnan)认为,苏雷什校长不仅是具有远见卓识的校长,而且也是社会的领袖。美国加利福尼亚惠普公司首席执行官迪昂·韦勒斯(Dion Welles)曾说:“苏雷什校长不仅为南洋理工大学的变革作出影响深远的贡献,而且也为全球大型跨国公司、政府机构、非营利组织、研究机构等提供咨询,他为整个社会服务。”[27]正是这种责任感驱使,苏雷什校长能够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积极动员学校各部门力量,为学生的生活提供经济保障,为社会的抗疫提供技术支持,为国家的安全贡献智慧力量。
其次,南洋理工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影响校长领导力的发挥。大学内部治理结构是关于决策力的一种制度体系,包括大学内部权力的分配、协调与执行。自2006年实行大学自治以来,南洋理工大学不断推动内部治理改革,使得内部自治与大学发展定位相契合。南洋理工大学内部治理改革的特色是强调“赋权”,大学自治不仅是新加坡教育部向校董事会赋权,而且也包括大学内部的赋权,即董事会向校长赋权,校长向院长、系主任和教职工赋权。这种层层赋权有利于激发大学中利益相关者的主人翁意识,有助于大学的改革与创新。校长作为学校行政体系的领导中心,在副校长、教务长的辅助下负责全校的日常管理工作,能够执行董事会的重大决策,对董事会负责,处理学校与董事会以及学校与外部的关系问题,对学校各部门工作都具有统筹和规划的领导作用。而且,作为董事会中的重要成员之一,校长对学校的政策动议和发展方向享有充分的决策权和商议权。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苏雷什校长充分发挥领导中心的地位,多次向全校师生发布公开邮件,针对教师线上教学、学生毕业就业、国际学生经济补助等一系列问题出台解决方案,组织各院系和研究机构专家学者跨学科专业合作,为抗疫贡献专业知识、应用性技术以及有效的防疫建议。
(二)雄厚的科学研发实力是抗疫组织机制建设的坚实支柱
大学发挥科学研究的基本职能,加强科技创新,是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挑战的有效途径。南洋理工大学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不仅贡献了有关新冠肺炎疫情传播机制的理论研究,而且进行了大量的临床试验和科学研发,加快病毒检测,有效降低感染风险。其中,作为医学研发的重要阵地,李光前医学院以独特的资源优势,成为抗疫的主力军。
首先,面向“未来健康社会”是李光前医学院发展的战略定位。南洋理工大学在2015-2020年五年战略规划中明确提出将该校科学研究推向五个卓越高峰,其中,“打造未来健康社会”为南洋理工大学的科学研究注入新鲜血液,成为李光前医学院等医学研究中心的方向指引。[28]在这一战略指导下,李光前医学院将“以创新性、颠覆性的发明创造形塑未来医学”作为发展愿景,把侧重于解决新加坡与全球医疗保健新问题作为重点研究领域,如人口健康、呼吸和传染病等。这些重点研究项目对于打造安全社区、保障群众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提升疫情防控的靶向性和科学性。[29]
其次,“系统医学”是李光前医学院医学研发的特色之处,是其研发手段不断改进的优势所在。所谓“系统医学”即以跨学科的形式,实现不同领域知识交叉与技能交叉,深化医学研究。[30]第一,李光前医学院倡导四大跨学科研究主题,分别是“发展生物学和再生医学”“健康技术”“微生物医学”与“医学教育研究”[31],充分实现了医学与生物学、教育、科技等学科的关联与对接。第二,李光前医学院还注重加强与工程学院(College of Engineering)的联系与合作,这有助于催生更多的创新项目。第三,李光前医学院管理者肯定人文学科在医学中的重要性,以患者为中心,强调与病人的沟通和交流。在疫情期间,李光前医学院正是发挥了“系统医学”的优势,以跨学科为途径,快速研发了一系列针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高科技医学产品,并投放市场广泛应用。
再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及全球合作是李光前医学院研究者所恪守的重要原则。第一,李光前医学院研究者强调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与技术产品研发的链条式操作,这是科学驱动创新范式的表现。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李光前医学院精深的基础研究可以探寻新冠肺炎疫情的传播规律与机制,对临床研究具有指导作用;追求应用价值的临床研究更加迎合社会和群众的利益与需求;技术产品研发是实现技术转化的过程,是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创新路径。第二,李光前医学院的研究者拥有广阔的国际视野和与国外学者探讨交流的有利平台,这也得益于外部机构对李光前医学院的研发支持。针对疫情防控,南洋理工大学的研究者多次与伦敦帝国学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举行线上探讨会,以获取大量的研究资源。[32]
(三)充足的资金储备是抗疫组织机制建设的物质保障
办学经费对于大学发展至关重要,没有充足经费作为筹码,大学无法在全球人才竞争中取胜,亦无法在科研角逐中脱颖而出。南洋理工大学能够在短短30年内进军世界一流大学,连续7年(2014-2020)夺取世界最佳年轻大学桂冠[33],并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迅速形成经济支援机制、技术支撑机制、教学管理机制得益于其充足的办学经费。
首先,南洋理工大学经费筹措“取之有道”。第一,新加坡教育部的资金支持仍是主要经费来源。尽管南洋理工大学早在2006年进行自治化改革,但它仍然是国家重要机构,承担着为国家服务的职能,接受政府的拨款与资助。以大学科研资金为例,其经费主要来源于教育部拨款和国家科技研究局(Agency for Science, Technology and Research)等机构所提供的项目资金。南洋理工大学每年都会从教育部争取到大量“竞争性科研经费”和“持续性科研基金”来支持创新人才培养和科研成果产出。第二,经费自行筹措是南洋理工大学增加资金储备的重要手段。除接受政府拨款外,南洋理工大学也通过联系企业和校友来争取其他渠道的经费。企业多以项目经费的形式为大学捐赠,通过校企合作来开发新项目,推动科技创新。另外,南洋理工大学也会采取激励举措发动校友进行捐赠,如通过设立“南洋校友奖”、举办校友会、编订校友刊物来吸引校友投资,鼓励校友回馈母校。[34]充足的办学经费不仅是南洋理工大学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要素,而且也是大学危机意识的反应,是战略上的未雨绸缪。正因为科研经费储备充足,南洋理工大学能够在新冠肺炎疫情初期组织专家学者进行医学研发,快速展开经济支援活动来解决学生经济难题。
其次,南洋理工大学办学经费“有的放矢”。南洋理工大学不仅广开经费来源渠道,多方筹措资金,而且能够合理利用资金,对资金进行合理配置。从2019年南洋理工大学年度报告( NTU Annual Report 2019)可以看出,南洋理工大学每年财政支出项目主要包括人力、教学与科研、管理运营、奖学金、设施维护、折旧费、无形资产、租金预付等8个方面。其中,人力开销占比最大,约为56.7%;教学与科研约占比12.8%,在项目总支出中占有重要比重。[35]2020年全年,为支持抗疫活动,南洋理工大学支出项目更加多样化,对医学研发领域大力投入经费,形成技术支撑机制;为学生提供各种资助项目,形成经济援助机制;提高和保障线上教学的质量,形成教学管理机制等,保证各方发挥所长共同抗疫。
再次,南洋理工大学资金“回流”形成独特组织文化。尽管具有充足的办学经费,南洋理工大学仍要以“借款”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抗疫援助,要求学生在毕业两年后予以偿还,并以适当的金额或者其他形式向母校进行捐赠。一方面,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强化他们对母校的情感;另一方面,这也体现出对传统的继承,即传承历史上“南大人”不忘初心、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这种组织文化为南洋理工大学的未来发展积蓄了充足的能量。
四、结语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敢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所引发的教育难题,秉持“以最高标准服务区域、国家和世界发展”[36]的信念,通过指挥领导、科研支撑、教学管理和经济支援,实现了知识、人才与社会需求的有机统一。这一组织机制的形成与发展以及背后所蕴藏的实现机理值得我们对世界一流大学进行深入思考。
第一,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与发展需要张弛有度的制度环境。新加坡政府对南洋理工大学实行法人制改革,使其成为“自治大学”(autonomous universities),同时又强调大学必须作为至关重要的国家机构发挥作用。[37]南洋理工大学的经验表明,为提升一流大学应对社会危机的能力,必须为其自主发展提供相应的空间。第二,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与发展需要强化大学内部体系自主建设的能力。随着世界一流大学内涵的不断丰富,统一的标准并不适用于所有一流大学的发展,南洋理工大学之所以能够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迅速建立应急的组织机制,是因为拥有内部体系优良的自主建设能力。第三,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与发展需要保证大学科学研究的可持续发展。南洋理工大学相应的抗疫科研成果能够应用于社会需要,同时又通过社会的反馈实现研究的更迭创新,通过融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实现科研系统的可持续运作,这也是工业4.0时代大学应有的发展方向。第四,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与发展需要回归以人为本的价值本位。大学发展的根本是人的发展,南洋理工大学组织机制的建设主要围绕学生的保障与发展展开,从上至下无不体现出对南洋理工学子的关怀。
总之,南洋理工大学为应对疫情而快速形成的组织机制既是世界一流大学内涵不断丰富的具体体现,也是新形势下世界一流大学发展的重要尝试。南洋理工大学在疫情背景下的作为表明,社会孕育了世界一流大学的成长与发展,而世界一流大学也要反哺社会。可以预见的是,未来世界一流大学内涵仍将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丰富。同为世界一流的其他大学将如何应对时代变化衍生出新的需求,实现对社会的反哺作用,将成为其未来发展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