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楼房养猪的兴起与展望

2021-12-03徐德瑞福建省南平市农业学校福建南平354200

福建畜牧兽医 2021年6期
关键词:种猪楼房猪舍

徐德瑞 福建省南平市农业学校 福建南平 354200

楼房养猪是指按照养猪生产工艺流程的方式,突出生物安全防控需要,根据楼房建筑的原理,把养猪舍从原来的一层平面饲养结构建造成多层立体式建筑结构的养猪生产模式。

1 楼房养猪的发展历程

最早建造的楼房猪舍是20 世纪80 年代,黑龙江省友谊农场建成了一栋二层楼的猪舍,目的是为了研究北方高寒地区集约化楼房养猪的实用性,获得了良好的效果。不过由于当时多方面的原因,没有引起重视,没有在社会上得到进一步推广。

到了21 世纪初,工业化养猪得到了迅猛发展,规模化、集约化猪场异军突起,出现养猪征地难的问题。在南方山区如福建、江西、广西等地出现了高楼建筑养猪场,其中福建光华百斯特生态农牧发展有限公司、福建闽北延平的福源畜牧发展有限公司、建瓯华峰农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松溪县的科诚牧业公司都建有楼房猪舍。楼房养猪的出现解决了猪场选址难的问题,克服了养猪规模化、集约化占地多的困境,并且在楼房建设中采用温控设备,可改善养猪生产的环境条件,满足各类猪群的生产需要,养猪生产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2015 年,广西扬翔股份有限公司在贵港市亚计山上建造种猪场,联合来自中山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的养猪权威专家,经多方探索,2016 年开始建造楼房智能猪场,并配套饲料生产、屠宰车间,实现“料、养、宰、加、商”一体化的闭环生产运营模式。前瞻性地打造“铁桶楼房”猪舍,开创了国内猪场防控非洲猪瘟养猪模式的历史先河。

2019 年,集团化养猪企业纷纷上马楼房养猪项目,其中的重要代表河南牧原集团在河南南阳租赁土地近167 万m2建造了21 栋楼房猪舍,年出栏生猪210 万头,创建了全球单体养殖规模最大的猪场。新希望六合任用“地产总”张贵明上位养猪,以期通过建楼房猪舍的模式扩张在全国的养猪战略布局。四川天兆猪业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余平本是地产商出身,以其多年的养猪生产实践创建了余氏猪场5.0 楼房猪舍模式。楼房猪场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

特别是在2019 年12 月17 日国家自然资源部和农业农村部两部委联合下发通知以后,允许并鼓励养殖设施建设多层建筑,且对楼房高度不加限制。自此,楼房养猪相继在全国多地兴建,如广东温氏集团、正邦集团、金新农、京基智农、壹号食品、铁骑力士、海大集团、罗牛山企业等集团公司均有楼房猪场在建或规划中。楼房养猪逐步成为非洲猪瘟复养中最突出的集约化养殖模式。

2 楼房养猪的主要模式

1)广西扬翔的“集群式楼房智能猪场”,打造出结构“防非”的“铁桶模式”。2016 年,扬翔企业在广西贵港市亚计山深山老林中建造了4 栋楼房猪舍和1 栋生活区管理楼房,配套有中央厨房、隔离区、物资总仓、生产区、生活区、污水厂、饲料厂、中转站等八大结构性板块;同时外围道路专用化,并结构性区分洗消中心、饲料道路、人员进场通道、出猪道路、物料通道、污水厂道路等,形成了高度集约化楼房猪场。在非洲猪瘟流行的大环境下,百分之百保保障楼房公猪站和楼房母猪场6 万头母猪的正常生产。

2)牧原股份建成的21 栋生猪“公寓”,打造成为全球单体养殖规模最大猪场。2020 年,牧原集团在河南省南阳市建造21 栋6 层的楼房猪场,计划年出栏生猪210 万头,年屠宰和肉食品加工生猪210 万头。该企业的21 栋生猪“公寓”,实现防病、防臭、防“非瘟”、空气“四统一”;此外,5G 信号全覆盖,实现生产运营智能化,喂料、猪群监测、粪污处理、保洁、控温、控湿全部由机器人完成,将最新的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紧密融入传统的养猪业中。牧原楼房生猪肉食品综合体项目挑战养殖密度、物流成本、产出效率三大极限,打造全球单体养殖规模最大猪场。

3)中新开维建成的26 层楼房猪舍,成为全国单体面积最大、运行效率最高的楼房养猪示范基地。2021 年6 月26~28 日,中新开维现代牧业在湖北省鄂州市举办中国首届楼房养猪专题研讨会,宣布建成的一栋26 层楼房猪舍封顶,计划饲养年出栏生猪60 万头。该公司在借鉴国内先进楼房养猪企业经验的基础上,依托中国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专家团队的指导,以“中国创新、开拓四维”为发展方向,坚持“专注、技术、管理、长期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时刻准备应对猪周期,行稳致远。

3 楼房养猪的优势与不足

现代楼房养猪已经不是早期平面养猪的简单叠起,而是在楼层建筑中根据猪群的生物学特性和行为学习性,结合生产工艺流程的要求,对猪舍环境进行相应调整,以保证猪群高密度、集约化生产运行方式。同时,现代楼房养猪还要求加强生物安全控制,杜绝非洲猪瘟病毒等外来病原微生物侵袭,打造“铁桶”猪舍结构;一旦发生危害严重的病原感染,该生产模式也有利于进行“拔牙”处理。

3.1 楼房养猪的优越性

3.1.1 解决养猪用地难 养猪属于农业项目,是免税企业;因为没有税收,因而不列入地方政府政绩考核范畴,不容易引起政府对企业的重视。同时,猪场废弃物处理不当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常引发企业与周边地区居民关系紧张的现象时有发生。由此,加剧了地方政府与当地居民对养殖业的排斥,导致猪场建设用地选址难上加难的现状出现。另外,由于土地性质的问题,农村地区的土地大多属于林地或基本农田,能够变更用于建设猪场的农业设施用地很少。在一系列问题的限制影响下,想要在有限的土地上建造规模化的猪场,楼房养猪几乎是唯一选择。

3.1.2 缓解养猪业造成的环境污染 近10 年来,由于养猪楼房的科学设计,采用节能减排、干清粪和机械刮粪等措施,可最大限度解决猪场粪污的排放问题;在环保上采用雨污分流、固液分离的办法,大大减少粪污排放量。通过固体粪便制造有机肥、液体粪污则经过异位发酵或沼气处理,可实现零排放或达标排放。因此,采用楼房养猪模式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地方政府审批养殖项目的前置条件,也是能够通过环保局验收的重要条件。楼房养猪深受政府的欢迎,也更容易被老百姓接受。

3.1.3 极大提高猪场集约化管理水平 楼房猪场配备现代化的智能设备,创造适合猪群生存的良好条件,最大限度提高养猪存栏密度,实现集约化饲养目标;同时,通过安装自动饲喂系统和清粪设备,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解决猪场用工难的问题,大大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一个工人养万头生猪成为现实可能。

3.1.4 利于建造“铁桶”模式,促进防疫 楼房猪舍与地面接触面积减少到平面猪舍的十分之一,猪群与外界接触的机会相应减少,大大降低了猪场生物安全防控的难度。楼房猪舍采用封闭式管理,进入猪舍的空气要经过过滤装置和中央空调系统处理,没有空气污染和病原体的入侵;鼠、鸟类和昆虫也不能进入猪舍,可以杜绝一切外来生物的侵扰,打造“铁桶”楼房养殖模式,也有利于非洲猪瘟 防控。

3.1.5 楼房养猪有利于促进国内种猪企业稳固发展对于种猪企业,楼房养猪有利于打赢种业翻身仗。以往种猪企业常出现一种怪象:引种→退化→再引种→又退化,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原有的环境土地上遍布受到污染的病原微生物,在这样的育种环境下生活的猪群一度处于亚健康状态。而利用楼房猪舍,通过引进SPF 种猪,使用冷冻精液开展育种工作,针对其后裔进行相应测定并结合大数据分析,观察子代生长性能、繁殖性能进行综合选育。随着大集团的发展,高标准的投入配合高水平的管理,有利于促进种猪企业稳步发展。

3.2 楼房养猪的不足

1)楼房养猪有节约土地的优势,但是在很多地方土地并没有这么紧张,可用于建造猪舍的土地也容易解决。况且楼房猪舍的建造成本比普通平面猪舍要高很多,普通林地建造成本约600 元/m2,而楼房猪舍成本在1 000 元/m2以上。

2)养猪用地属于农业设施用地,是临时用地。一旦遇到国家建设规划需要,随时面临拆迁的可能。土地性质能否转换为建设用地? 需要向政府部门报批那些文件?是否涉及到政策的“灰色地带”?令人担忧!

3)楼房养猪还属于初级阶段,建楼房猪舍还处在“摸着石头过河”的时期。建设部门还没有对楼房猪场建设制定正规的审批文件,楼房猪舍建造的行业标准尚未形成。目前,在全国各地出现的楼房猪舍多种多样,从3~5 层,到十几层,再到二十几层。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如果在全国范围内哪怕只发生一例楼房养猪出现问题,那么相关的政策就可能发生转变!

4)楼房猪舍怎么建也是行业的突出问题。养猪人建楼房,属于外行;地产商建的楼房猪舍,又不适合养猪。因此,需要养猪人、施工建筑商多方不断地磨合。在楼房设计之初,养猪人把各类猪的习性、养猪生产工艺流程、生物安全防控特点告诉地产商;建造和装修猪圈时也要跟踪指导,避免事后返工等不必要的损失。

5)楼房养猪在生物安全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但是很多猪场的外部环境并不符合扬翔“铁桶式楼房猪舍”的要求。没有经过若干级安全区域的划分,如果非洲猪瘟病毒等高致病性病原侵袭到楼房猪场的大门之外、“兵临城外”,“铁桶楼房”也难以抵挡;防控非洲猪瘟有很多细节问题,稍有不慎就可能“全军覆没”。

4 楼房养猪的展望

楼房养猪的优越性在过去几年养猪生产实践中已得到很好验证,特别是在防控非洲猪瘟方面发挥了显著的优势,成为集团猪企、规模养猪企业争相采纳的生产模式。在规模化、集约化养猪生产模式不断兴起的今天,在征用养猪用地越来越难的局势面前,建造楼房猪舍,成数倍地增加饲养规模,有利于集团化猪场发挥资金和人才优势,最大限度地提高养猪经济效益。对于缓解备受重视的环境污染问题,楼房养猪向空中发展,将楼层中的固体粪便经干清粪、刮粪处理制作有机肥;设计自上而下的粪尿排污管,并统一汇入沼气池处理。一方面促进资源化利用,另一方面有利于污染物达标排放,这也使得楼房养猪成为容易通过环保部门验收的生产模式。实践证明,楼房养猪的兴起,在较短时期内挽救了非洲猪瘟对养猪生产造成的损失,恢复全国猪肉供应局面,“烫平”了生猪生产周期。

1)行业催生和促进楼房养猪的发展。据中新开维现代牧业网站消息,2021 年6 月26 日~28 日,由中国猪业高层交流论坛组委会主办、中新开维现代牧业承办的“中国首届楼房养猪专题研讨会”在湖北鄂州召开。来自国家重点农业院校、中国地质大学、农业农村部南京设计院专家及扬翔、正邦等国内知名楼房养猪企业共同探讨楼房养猪事项,是行业的良好开端。种猪在线、新牧网、农财宝典、猪兜等网站和媒体都非常关注楼房养猪项目,做过许多专题报道,催生和促进楼房养猪事业的发展。

2)楼房养猪作为新型养殖模式在我国兴起,是中国养猪人对世界养猪模式的创新,具有中国特色。中国作为人多地少的国家,不可能有过多的土地来随便养猪。养猪污染引发普遍的社会矛盾,楼房养猪恰好能合理解决。养猪人用自己的智慧在有限的土地上解决好猪肉供给不足的问题,与种粮人一道解决好中国14 亿人口吃饱、吃好问题,解决好老百姓的菜蓝子和米袋子。

3)国家对养猪行业的进一步规范,推动养猪事业健康发展。2016 年起,国家环保部门组织地方政府拆除不合规的污染猪场,提出“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的口号,解决了养猪污染的问题。有消息指出,未来养猪用地有可能纳入工业用地范畴,这也意味着养猪用地再也不是临时用地。养猪业与工业企业一样,也是重资产行业,也可以享受银行贷款的优惠政策。随着养猪环境改善、防疫水平提高,猪的成活率可控,养猪效益稳步增长,“家有百万、带毛不算”将不再成为背在养猪人身上的枷锁。

4)楼房养猪不再是平面养猪的简单叠起,而是配套机械化、智能化的养猪设备,是传统养猪向现代化养猪进军,是中国养猪历史的重大革新。机械化、自动化设备引入猪场,把农民工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智能化设备的应用,使养猪业更科学、更精准,养殖效益将得到更大提高。

5)种猪养在楼房上,更有利于种猪疾病的净化,避免引种、退化的历史重演。据《农财宝典》报道,2021 年2 月2 日,温氏股份与华南农业大学正式组建广东畜禽种业集团。同一天,新希望也表示已采用一体化的种猪繁育模式和育肥体系。牧原曾发布公告,出资11.4 亿元设立8 家种猪育种公司,提升育种水平。“未来将以大集团育种为主,头部企业搞育种,腰部企业搞选配”,打造真正的“华系种猪”,打赢种业翻身仗。

楼房养猪虽然在短期内一定程度上加大猪场固定资产投资、增加养猪的造肉成本、养殖效益明显下降,但从长期来看,通过养猪人的努力,不断在猪场建设投入资金,扬长避短、注重能耗,楼房养猪将会是养猪行业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催生和促进中国养猪事业进一步发展。

猜你喜欢

种猪楼房猪舍
北京顺鑫农业小店种猪分公司
2022年中国种猪信息网全年计划
北京顺鑫农业小店种猪分公司
部分地区种猪跌破2000元/头
楼房
阳光猪舍的夏季管理
阳光猪舍健康养殖技术助力冬季养猪量价齐飞
冬季养猪高效管理要点
逃跑的楼房
楼房魔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