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斗门区营商环境剖析与优化对策研究
2021-12-02郄晨微
摘要:首先结合斗门区实际情况,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分析斗门区营商环境建设取得的进展。在对研究资料进行梳理、提炼的基础上,对斗门区营商环境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论证。最后,结合斗门区未来的区域发展规划,寻求斗门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具体完善措施,实现从政府供给导向到企业需求导向的转变,建设全方位区域特色营商环境体系。
关键词:营商环境;优化对策;斗门区;企业需求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改善投资和市场环境,降低市场运行成本,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李克强总理指出“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2019年10月8日《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经国务院第66次常务会议通过,于2020年1月1日起施行,从制度层面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更为有力的保障和支撑,同时也标志着我国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进入了新阶段。
一、斗门区营商环境建设现状分析:
宏观层面:2020年1月1日《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正式实施,斗门区积极响应中央政府的号召,相继出台了本地的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进一步细化和优化条例,努力做到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2020年9月29日珠海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通过关于优化珠海市营商环境的决定。2019年4月28日斗门区出台《珠海市斗门区人民法院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实施方案》。2021年2月25日在珠海市斗门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上关于2021年斗门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斗门区围绕实现今年的预期目标,将深化改革开放,增强经济发展活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同时,在面对疫情对经济带来的影响,优化营商环境也显得十分重要,斗门区政府也密集出台了一系列结合本地优化营商环境的具体措施,加速推动企业复工复产。
微观层面:斗门区创新政务服务模式,30项事项实现“秒批办”、129项事项实现“免证办”、43项事项实现“湾区通办”,获评年度全国政务服务改革创新奖、创新“十佳”案例奖。12345市民服务热线转派工单近3万宗,群众满意度达99%,推进“智能政府”建设,搭建企业综合服务等一批平台,打造本地特色数字生活平台。新增减税降费4.02亿元,减免社保费8.18亿元,提供涉农贷款27.99亿元,为高新企业提供贷款23.09亿元。2020年实有商事主体7.67万户、增长8.66%。开展区属国有企业清产核资,組建国有资产租赁中心,释放国有资产活力。良好的营商环境不仅成为提升区域发展综合竞争力的根本支撑,而且是增强市场活力、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二、斗门区营商环境仍存在的问题:
总体上看,斗门区在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已经有较大进展,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市场经济活力,但在政策推行过程中仍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政府服务效能还不够高,政务审批服务效率和质量有待提高,行政服务模式有待创新和优化;对招商引资项目的服务保障能力欠缺;政策实施的连续性不畅,存在落实不到位,未能深入贯彻企业需求导向;重点领域政策供给需求迫切,不系统、不持续、不充分、不落地问题普遍存在。
目前针对优化营商环境的大多举措仅仅是对于企业基本需求的回应,如何在竞争激烈的优化营商环境争夺战中彰显自身的独有魅力尚关注不足。因此,需要结合斗门区实际情况,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应用新的管理理念及工具,进一步提出优化路径与对策。
三、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斗门区优化营商环境对策性建议
围绕斗门区经济发展与规划建设要求,在建立服务型政府,应用现代信息及数据技术,建设智能城市,宜业宜居城区,及经济特色示范区要求,针对斗门区营商环境仍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性建议,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及企业营商环境的进一步优化。
(1)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简政放权规范各项政务服务,降低企业的制度性负担
营造高效的区内制度环境是优化以企业为导向营商环境的重要部分,把实实在在的外部经济、连续稳定的制度环境供给企业,强化企业对政策的可预期性,从而降低显性和隐性的制度交易支出。优化营商环境,要进一步做好简政放权的“减法”、做强监管的“加法”和优化服务的“乘法”。一是对于已有的制度政策要继续落实以推进工作。“放管服”是政府优化营商环境的核心,要继续深化改革,放宽部分民营市场准入门槛,创新激励机制。自2017年以来,我区持续加大招商引资政策扶持力度,出台总部经济、文化、旅游、人才等13项产业政策,例如《斗门区鼓励总部经济发展实施意见》《珠海市斗门区促进金融市场发展专项奖励实施办法》《珠海市斗门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融资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招商竞争力进一步提升。2020年,我区出台了《珠海市斗门区促进建造业发展扶持办法》,吸引了建星交通、中交上航华南市政工程有限公司、大唐建设集团等一批高资质建造业公司落户我区,逐渐形成政策虹吸效应。二是加强部门间的合作以及政策执行的统一性,明确各部门以及协管单位服务的边界和分工类型,强化责任落实,合理配置,并出台详细的配套文件细则。同时,加强整体谋划,做好部门间的对接工作,从而在政策实施过程中更加系统。三是对部门处理事务过程进行等级评估,对政府部门在实施过程中以及事件进展过程中的起始进行监督评估,探索开展政府部门信用评级和工作人员诚信评价,解决政府职能转变过程中的职能短板和障碍,任何人和地方政府不得擅自干涉企业的投资运营以及对各项政策设置不合理的限制,依法公开权力运行流程。将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任务纳入重点督查范围,定期开展专项督查。全面做好“放权”,激活市场活力全力打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一流营商环境,以服务企业为导向,全视野加强顶层设计,打破分割破碎的部门工作和断层式信息,加速审批事项流程再造。
(2)引导优势产业集聚,打造商业生态系统的整体品牌,提升企业供应链运营成本
针对企业获取更大的竞争需求,政府应适时调整路径,改变既定思维模式,扩大服务视域范围打造商业生态系统的整体品牌,构建以优势产业为主导的商业生态,对涉及范围的所有企业,尽可能降低其整体供应链运营成本。在产业政策方面,重点围绕斗门区的产业集群,聚焦产业园区,完善工作制度和服务模式,提升服务保障水平,例如在富山工业园重点招引“大而强”项目,打造高端产业集聚发展区;智能制造产业园重点引进“小而优”的精品项目,与富山工业园优势互补;新青科技工业园侧重盘活闲置资源,实现“腾笼换鸟”;镇(街)结合镇域特点开展招商,实现产业错位发展。二、提升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化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加快互联网体系与实体经济相融,以政府支持优惠补贴等形式引入智能制造企业,加强智能制造创新载体的引入,重点支持院校科研机构中心,培育技术服务商、系统集成商等智能制造支撑主体;为智能制造商业生态系统输送创新要素,同时在引“缺”上着力,找出产业链中的关键环节,延伸产业链上项目;在引“大”上着力,瞄准500强企业、大型央企、上市公司、行业领军企业,找准深化合作的对接点、融合点。
(3)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企业硬件环境方面的服务体验
以“化权力为责任”的理念促进思想转变,着力改善优化企业营商环境,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优质的硬件环境,不断提升企业获得感。在不断提升制度环境,为企业提供优质的“软环境”前提下,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要素供给,赋予企业优质的“硬环境”。斗门区优化营商环境重点应放在解决区内政策配套问题,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提升服务效率及水平,制订“拿地即开工”政策,助力企业高效落地、做大做强,努力把斗门打造成招商引资的“投资高地”和“政策洼地”。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投入的水、电、交通通信等都与政府建设规划和区域基础建设以及相关政策分不开,优质的硬件环境首先要努力降低企业用地成本,加快项目审批手续。各职能部门要按照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加强重点项目前期阶段的服务,加快办理用地手续、环评批复、概预算审批、施工许可和资金申请等手续,继续高标准实施挂图作战,切实推动市重点项目建设,降低时间成本。二是努力提升企业用地利用效率,争取利用现有闲置厂房,加快吸引一批“短平快”的项目落地,促其尽快形成投资。加快出台新的区级产业扶持政策,从“小升规”、产值奖励、产业链配套、提升企业专业化能力、支持工业项目加快投入等方面,鼓励企业做大做强,促进企业扩大投资。及时解决企业面临的水、电、气等问题,降低企业生产运营成本,促进水、电、气等市政公用服务企业入驻城市政务服务中心;推动电力便利化改革,实现水、电、气等企业受理材料共享、开展在线审批、联合审批、“多审合一”,提高企业办理效率。通过缩短办事手续、办事效率、成本成本真正达到提升城市公共服务质量。
(4)寻求宜商宜业宜居宜住的资本与人才的有机结合发展,完善企业生产经营配套性生活环境
资本和人才的双向投入才能促进企业的生产经营,配套性的商业生态环境、高效率的制度环境、构筑了能吸引资本前来投资的优质营商环境,但没有宜商宜业宜居宜住的人居环境,那么也很难吸引高素质的人才,企业的经营绩效也必定会因此受到影响。更为严重的是优良生活环境的缺失不仅难以吸引优秀人才甚至会导致本土人才的流失,在极端的情形下,甚至会造成本地劳动力绝对数量的负增长。因此,在人才服务领域,应加强人才的生活便利性、生活成本和未来发展的可能性,成立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中心,以店小二姿态去全方面全覆盖服务,包括工作许可、出入境、落户、子女教育、医疗保健等一系列生活配套事项;坚持以人为本,围绕生活的各个方面,深入推进人才住房、人才公寓等优惠政策,。深入推进人才服务、教育、卫生、民生服务、生态环境等领域的持续优化,降低人才的配套性生活成本;二、大力支持人才培育,探索人才承载与发展平台体系,积极引入高水平科研所,为人才创新孵化提供成长空间。在人才的公共体验方面可着力发展“互联网+”模式,借助移动端、互联网等智慧平台实现民生服务的“指尖”一站式操作,参照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发布的《2018年中国城市营商环境评价》,将生态环境指数纳入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大力推行“多规合一”改革,把生活环境生态环境与斗门区的经济协调发展。着力推行生态环境专项整治,寻求斗门区宜商宜业宜居宜住的资本与人才的有机结合发展,完善企业生产经营配套性生活环境。
四、总结:
迈入“十四五”,斗门坚持实体经济导向,聚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优化产业布局和结构,大力发展新一代电子信息、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现代物流、现代农业五大产业集群。新时代优化营商环境,是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文章根据斗门实际情况,以企业需求为导向,通过持续优化涵盖制度环境、公共服务环境、商业生态系统、宜商宜业宜居宜住的资本与人才相结合发展的生活环境的多维度营商环境,从政府角色、政商关系、监管手段、沟通渠道等方面提出优化路径,持续推进斗门高质量营商环境建设,树立区域竞争新優势,为斗门打造珠海“二次创业”新引擎贡献力量,有利于新时代斗门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持续深入推动营商环境综合改革,打造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
参考文献
[1]珠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优化珠海市营商环境的决定[N].珠海特区报,2020.10.4,(002)
[2]斗门区把握新机遇,“十四五”开局之年发力七大工作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EB/OL].错误!超链接引用无效。
[3]刘刚,梁晗.外部性视角下营商环境的优化——基于企业需求导向的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19,(11):52-59
[4]李娜.河北省有效优化营商环境的对策[J].营销界.2021,(18):113-114
[5]弓顺芳.优化营商环境视角下“放管服”改革治理路径探析——以郑州市为例[J].江苏商论.2019,(02):17-20
[6]许露.江苏优化营商环境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江苏商论.2021,(04):104 -107
项目来源:珠海市斗门区社科联2021年度课题;项目名称: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斗门区营商环境剖析与优化对策研究(批准号:15),主持人:郄晨微
作者简介:郄晨微(1989-),女,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