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生活化教学的渗透,促进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效率的提升
2021-12-02郭海珍
郭海珍
摘要:初中生正处于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学生容易受到周边因素的影响,进而在道德观念和法治认知上出现偏差,这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因此,初中学校应做好道德与法治教学,避免此类现象。然而,传统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过于理论化,远离学生生活,导致学生学习过于困难。对此,本文以《促进民族团结》一课为例开展相关研究,重点研究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构建方案和应用策略。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教学效率;提升方法与策略
前言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生活的实际,在初中生逐渐扩大的生活基础上,帮助学生学会做负责任的公民,过上有意义的生活。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努力构建生活化的教学课堂。生活教学就是将生活场景融入教学活动中,让学生更有兴趣参与到每一次教学活动中,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从而获得更多的知识,陶冶情操。教育源于生活,要实现道德与法治的生活化课堂教学,必须走进学生的真实生活。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开展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意义
初中生的生理身心功能发展尚未完全成熟,往往对关于外界和人事物的复杂知识关系有着强烈的求知渴望。合理组织开展文化实践教学活动,可以给初中学生一个锻炼自我、参与初中生活化教学的良好机会。在开展生活化教学实践中,可以充分培养学生个人的文化学习实践兴趣,提高学生个人的文化实践能力。因此,只有在实施初中教育道德与思想法治教育课堂上不断严格要求和加强培养初中学生的文化实践能力,才能帮助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首先,与其他同类传统道法课堂教学课程模式相比,新型的结合实践教育课程的教学合理化与有效实施,将为广大学生、教师、学校带来更多实践机会。同时,道德与法治和社会实践的结合,使实践教育课程不再仅局限于一些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更多的根本意义上还是在生活中,让广大学生自主参与、动手学习、参与社会实践。其次,实践结合教学,能使我校学生的思想、现实生活完全融入法治课堂,非常充分有利于促进学生良好法治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通过长期的学生自主道法实践活动学习,学生在法治道德与思想法治教育实践结合教学中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知识学习和技巧,有利于他们良好法治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形成。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开展生活化教学的方法与策略
(一)立足生活实际,提升学习兴趣
针对以往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数据的调研发现,学生的学习成果如何,教师的教学方式会产生主要影响,外界因素会产生次要影响,甚至很多学生在诸多影响下,讨厌学习此课程,在面临考试时,也秉承了“临阵磨枪,不快也光”的思想,能背多少知识就背多少。因此,这就需要教师进行转变,不仅要改变思想和教学模式,还要帮助学生抵挡外界的影响,发挥生活素材的教育价值。
比如,在此《促进民族团结》课程中,授课初期的课堂导入非常重要,如何在课程前吸引学生注意力,是值得深思的问题。初中生对周围事物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此时,教师可以借助学生的这颗“好奇心”,将教学主题与生活整合,借助生活元素,设计具体问题,调动学生激情。同时,教师还可以列举一些与“促进民族团结”相对应的实例,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使学生主动学习,在课堂中尽情展示自己的光芒,使学生更容易掌握相关知识。
(二)创设生活情境,激发情感参与
在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重大影响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尽快转变道法教学实践观念,把如何培养广大学生的道德素养、能力作为最终的道法教学实践目标,在道法教学实践过程中充分发挥广大学生的知识主体性。教师可以在法治课堂上,随意创设与学生相应的各种生活化教学情境,强化广大学生的思想情感活动体验,引导广大学生积极面对和思考、解决实际问题。
比如讲《促进民族团结》的时候,老师可以组织几个学生表演情景喜剧。通过情境,学生可以表达对这件事的看法,并通过亲身经历加强情感体验。现阶段的初中学生的自制力和自控力还比较差。她们无法保证自己的学习进度能够跟上教师的教学速度,他们经常会破坏自己中的注意力。因此,教师一定首先要从自己的成长经历和心理特点出发,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创设关于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的表演情境吸引我国初中生的注意力。道德与法治的"促进民族团结"与初中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教学情景生活化的过程和案例的展示,可以让初中生对思想道德相关知识内容有进一步的整体认识以及理解,通过一些关于情景生活化的课堂戏剧表演活动,可以实现关于生活化的课堂艺术表演教学。通过学生亲身参与一些艺术表演性的活动,可以让学生对学习相关道德知识内容,更感兴趣,且体验、感悟颇深,使学生的思想、情感得到升华。
(三)开展实践活动,培养核心素养
课外生活实践活动是当前初中道法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不仅可以通過拓展学生课堂外的道德知识,使初中学生对道德知识的深入理解更进一步,还可以通过让初中学生积极参与各种不同形式的实践社会活动实践,让初中学生在各种实践社会活动中不断整理、验证新的知识。
比如说在学习《促进民族团结》的内容时,可以亲自带领和共同组织全体学生一起参观国家民族文化艺术博物馆。这样让全体学生在感受参观的过程同时,能感受和看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和力量,从学生心底就会产生一种满怀敬畏之心。综合实践教学活动有效地地避免了课程传统教学方式带来的枯燥和乏味,使全体学生逐步加深了对民族生命存在意义的深入思考和整体理解,收获了除除课本之外的更多东西。
结语
综上所述,生活教学有助于初中生道法的发展。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旨在以生活化教学资源为根本依据,逐步优化初中生的道德品质,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良好的道德品质。与其他学科相比,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更注重学生的实践感知能力,而不仅仅是传统知识的口头表达,从而实现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更加注重生活教学法的合理运用,使学生在教学与道法相结合的情况下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祥.运用生活化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为例[J].凯里学院学报,2021,39(02):121-124.
[2]车建鑫.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常见问题及其对策分析[J].科技资讯,2020,18(17):104-105.
[3]莫以丽.浅析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广西大新县某中学为例[J].法制与社会,2019(33):193-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