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课程思政”元素分析

2021-12-02程曼妮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5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高校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目前高校教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其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至关重要,而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也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有助于培养高校学生健康的心理与健全的人格,在传统教育发展下的心里健康教育課程开展较差,而新时代心理健康教育与课程思政科学融合获得了关注。基于此本文旨在针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课程思政”元素展开研究,期望可促进高校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

随着新时代社会高速发展,大众思想意识逐渐改变,高校作为培育人才的核心场地,怎样更好的培养人才是高校面临的重要挑战,而思想政治教育也面临重要难题[1]。大学生的三观尚未完全塑造成形,所以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引导,目前学生由于就业压力与社会环境的影响,易出现一些心理问题,把高校育人期间思政元素融入心理健康教育,通过树立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局面来把不同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融合,从而从真正意义上实现立德树人。

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意义及必要性

(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意义

在高校育人教育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至关重要,能够实现先自助再助人的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把社会主义特色融入心理健康课程中,那教师的思想政治水平必然会提升”,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辅而行,发挥互补的教学目的[2]。但我国高校因传统授课模式的影响较为固化,而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则趋于感性、生动与形象,所以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能够将调节生硬的课堂,提升学习效率。此外,由于既往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是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认知、道德与法律意识,但忽略了学生的人格、情绪、自我意识就适应社会等方面的教育,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恰好可形成互补,发挥思政教育内部效应,加快育人价值的实现。

(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必要性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作用是增强学生心理素质,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工作中良好心理状态都至关重要,所以教师能在该阶段对学生心理进行正确的指导,能够为其学习及进入社会后奠定基础[3]。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过程中,应根据学生表现出的问题进一步过渡到思想层面,在教学课堂中第一时间发现并解决,全方位利用不同学科理论知识存在的思想元素提升学生的思想认知,便于促进身心健康发。在展开心理健康教育期间,合理融入课程思政元素,把目前的社会案件作为实际案例找到当中存在的思政元素,落实实践与专业教学知识的融入,达到理想的育人效果。大学阶段作为学生心理高速发展的关键阶段,因为不同的诱惑致使学生面临价值观的重新塑造,如果不合理利用思政元素借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学生进行指导与教育,易使学生出现价值观偏差,所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十分有必要。

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策略

(一)深化目标改革

在高校课程思政发展中应当把提高知识、技能与自我认知作为发展发表,并且还应当进一步开发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现有的思政教育元素,总结落实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在教学实践阶段注重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指导学生坚持本身理想信念,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心理健康课程中为了真正有效的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在具体教学期间应当深化目标改革,集中课程思政教育目标落实教育,进一步保障专业课程教学质量不受影响的基础上提升课程思政育人水平,促进学生正确三观与思政的塑造。

(二)创新教学模式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课程思政”元素为了充分渗透,在教学期间还应当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联系高校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优化传统教学模式[4]。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过程中,如果所教授的知识仅以书本课堂为主导,会限制学生学习动力与对课程的感兴趣程度,无法实现教学目标。为扭转这一局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学会创新,在课堂中凸显学生主体地位,最大化的借助新时代中互联网技术,把线上线下、理论与实践的教学模式整合,打造一个适宜目前教学内容的学习模式,进一步将教学价值发挥到最大化,展现学生主体地位,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意识。

(三)拓展教学载体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新时达下,教学期间可借助丰富的教学载体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中增加思政元素,使课程思政元素被有效融合。首先,在课堂上教师可准备一些具有生化性、多样性可调节情绪,有利于改善人际关系的教学活动,教师可通过扮演角色、心理情景剧等手段为学生打造对应的心理情境还原,从而巩固学生的心理体验;其次教学可筹划心理健康月活动,准备一些手抄报、心理游戏等相关模式对心理健康知识起道一种宣传效果;最后,通过音乐、放松训练及舞蹈等有关的活动来进行放松疏导,并且还可以展开团体心理辅导、个体咨询等相关措施来强化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素质。

三、小结

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存在一定的“课程思政”元素,充分开发该类元素提升对学生的课程思政教育,高效增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提升高校教育工作水平,最大化的将课程思政元素教育价值体现,而学生可在该阶段得到全方位的教育与指导,助推学生全面发展与提升。

参考文献

[1]郭秀丽. 大思政背景下以大学生朋辈心理素质训练为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试点的探索[J]. 现代职业教育,2019,2(23):311-313.

[2]李娜.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课程融入"课程思政"路径研究——以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为例[J]. 农家参谋,2020,No.654(09):267-267.

[3]刘颖.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纵向衔接研究[J]. 教育观察,2021(2020-22):96-98.

[4]代俭英. 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实施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9,032(022):103-104.

作者简介:程曼妮(1993-07),女,汉族,湖北武汉人,助教,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课题来源:

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教学研究项目,基于“课程思政”理念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的探索与实践,编号X2021030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高校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