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课程的一体化教学探究

2021-12-02方建忠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5期
关键词:技能训练教学探究

方建忠

摘要: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课程是一门整合理论和实训教学的专业课程,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理论知识,还要熟练技能操作,而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直观、启发、实践性能够更有效地培养实用性人才。

关键词:车工工艺;技能训练;课程一体化;教学探究

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课程是一门针对机械加工技术专业能力训练的科目,突出对工艺原理的掌握和操作技能的训练,力求学生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而一体化教学模式是指将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相结合,以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为培养目标,为社会培养专业实用性人才。而一体化教学在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课程的实施,前提是找出传统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构建合适的一体化教学模式,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一、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在传统的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无论是理论课还是实习课上都难以把枯涩难懂的知识转化成学生能简单掌握的技能,存在着非常明显的问题,难以实现最佳的课堂效果

(1)教学理论抽象、缺乏创新,在课堂上学生被动接受教师填鸭式”知识的传授,课堂氛围枯燥乏味,学生难以理解消化,课堂效率低下;(2)教师与学生缺乏有效沟通、理论与实训割裂,在传统的车工工艺教学过程中,课本的理论和实训教学是相分离的,甚至教授老师都是不同的,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都缺乏有效沟通,课堂效果难以持续;(3)教学评价体系不科学、教学反馈效果差,一般课堂效果的评价都是简单通过作业或者考试的结果进行评价,其评价结果缺乏客观性,当然教学反馈的效果也无法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一体化教学策略实施

教育部《关于提高高职教学质量意见》中提出: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而一体化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工学相结合。

(一)课前课堂规划,设计演示讲解

在车工生产实习中,由于学生既没有相应的知识准备,又没有实际的感性认识,新课题的加工工艺和车削方法,对学生来说从未见过,学生对刚接触的新课题常常感到难以理解与掌握。因此,在学习新课题之前,教师应先做好演示讲解。在演示讲解中,教师也不宜讲得过深、过细,主要使学生初步了解大致的情况,同时设置一些悬念,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问题的能力,遂步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在外圆车刀的刃磨课题中,学生对车刀的几何角度一时难以理解,教师可先演示如何车削外圆,向学生讲解何谓主切削刃、如何切削工作,其他知识可在以后的规范讲解中详细展开讲述。对于每个新的实习课题,如能做到学前先演示一遍,让学生去观察、认识,使学生产生一定的悬念而自发去思索,定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想学”,从而提高实习教学效果。在实习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意“演示讲解”这一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认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变抽象为具体。

(二)如何导入课程,激发学生热情

形象讲解规范操作,促进学生理解操作要领。生产实习教学中的理论大都比较枯燥,实践(操作)比较新奇,但理论与实践又有着因果关系,没有理论的指导操作也无法正常进行。因此,指导学生上好理论课是整个训练中重要的一环。在平常的生活中为什么有的人聊天人们爱听?那是因为这些人说话在借助语气、手势等来加强自己要表达的意念,更重要的是他们的语言形象、风趣,善于调动起听者的联想。这就是吸引人的成功之处。其实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是有着共同之处的,只要善于发现和迁移,同样能收到比较好的效果。比如,在车工生产实习讲述切削三要素的关系时,要求理解切削速度、进给量和切削深度之间的关系。而实际上这三个矢量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但又不是一个简单的比例关系。在实际环境中,又受许多因素的影响,诸如材料硬度、刀具角度、机床功率、装夹方式等。刚刚接触“车工”的学生没有实际经验,显然不容易理解清楚。在授课过程中如果把这些个概念进行人性化处理:负担(切削深度)太重就跑不快(切削速度),办事效率(进给量)也受影响。但人与人又有体力差别,性别差别,老幼差别;同时加工金属与加工木头也不能同样对待。这样深入浅出的举例,学生就好理解了。讲完相关的专业知识后,教师示范(又称规范操作)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教师示范是学生模仿的前提。教学中,教师的操作姿势、动作要领对形成学生初步技能起着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教师的每一个动作是否规范、正确,直接影响到学生实习动作的正确与否,同时也直接影响到生产实习的安全。教师在完成标准的规范操作时,应注意整体与分解相结合,将操作过程分解成若干个小动作,边示范边讲解要领及注意事项。让学生充分地理解,并按照连续动作——分解动作——连续动作的顺序进行练习。在此基础上有目的地指定学生模仿教师动作进行操作,其他同学观摩比较,自由讨论并且发表自己的见解,老师当场点评、纠正,从而加深学生对要领的理解。学生每一次的练习,一般都是直接模仿教师的示范动作而来的,因此教师的每一次规范操作讲解都应该是:通俗而清晰地讲解和规范地演示的有机结合,从而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规范操作。

(三)分组演练,巡回指导

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分组,以点带面巡回指导,锻炼学生基本操作技能。

技校的大部分学生,对自已将来从事的职业是很明确的,因此大多数学生学习技能是比较积极主动的,只是由于自身的感觉、心智、运动技能的差异而导致掌握程度的不同,通过练习,大部分同学是可以达到相当的技能水平,因此学生刚开始技能训练时,教师不能过分强求,应让学生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从慢到快,逐渐掌握操作技能。可以采用以点带面的方法,发动掌握比较好的学生做教师的辅助,让他们谈体会、谈经验,把自己的切身经历和体会告诉大家,并帮助教师做一些巡回指导、检测和辅助性等管理工作,以此来带动和促进掌握技能较差的学生。这种方法还可以潜移默化地在学生之间形成良性竞争,最终提高大家的技能水平。例如,刚开始车削螺纹时,可在基准外圆上车出螺纹线,深度不宜加深,进行空刀练习,每次对刀在线上,起动开合螺母或倒顺车车削,从而观察学生练习动作是否规范正确。学生动作熟练后,然后再车削一定的深度,这样既可使学生逐步掌握技能,又可在操作中掌握一定的知识。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教师应多巡回、多指导,应深入观察、积极指導,认真观察每位学生的操作动作是否规范和正确。初次训练有些学生因某些因素的影响,模仿的动作不一定规范、协调,教师不应多加指责,应耐心指导,并加以纠正,让学生知其利弊,以便学生及时更正。在巡回指导中,如果发现是大部分学生出现的问题,应及时集中讲解,不能让其延伸和扩展,应向学生道明原因,说清道理,使学生正确而及时地掌握基本操作技能。

(四)教学评价

每一个工件的完成,教师应对学生的实习成果及时认真总结评比,提升学生技能技巧。批改工件时,不能简单地打上“×”或“√”,应找出问题错误所在,告知学生应如何避免,以便学生知错、纠错,及时改正。对每名学生制作工件的批改,应有针对性地纠错,实行个别辅导。对于大多数学生均出现的典型问题,应集中讲解,分析原因,必要时可重新示范、讲解,使学生在以后的练习中避免此类问题的产生,让其自行改正,从而使学生共同提高实习技能。通过对学生实习课件的评分,针对学生实习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可与学生共同探讨,互相交流实习成功的经验和体会,讨论实习中出现的问题,分析造成工件差或报废的原因。让学生了解不合理的工艺和车削方法所造成的后果,懂得要获得较高的加工质量和熟练正确的操作技能,必须养成细心、认真、严謹的学习作风,从而不断提高车工操作技能。

三、一体化教学的注意事项

近年来,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一体化教学的应用,极大地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学生对车工工艺与技能的掌握程度。但是,目前在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的一体化教学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

(一)课程教材的创新随着一体化教学的开展,教学的教材所暴露出的弊端越来越多,过去的教材更多的是关于理论知识的阐述,新教材的改革必须以就业导向,以能力本位为指导,整合理论联系实际课程,注重实训教学。

(二)培养“双师型”教师

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一体化教学对教师队伍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既能胜任理论教学,又能指导学生实训的“双师型”教师,让教师既能教书育人,又能指导学生就业,实现一体化教学。

(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一体化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详细讲解课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要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操作实践能力,在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的课堂上将实践教学作为重要环节,以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四、小结

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一体化教学,通过直观实物教学最大限度地实现了理论与实践操作的结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创新交流、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符合职业改革发展趋势,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从而实现职业价值。

参考文献

[1]《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中国劳动保障出版社.

[2]陈高俊.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课程一体化教学探究J .职业,2017(3):94-95.

[3]张高线.《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课中的一体化应用J .科技资讯,2014,12(25):172。

[4]李东升,王金芳.项目教学法在机械类车工实训课程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6).

猜你喜欢

技能训练教学探究
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提出问题技能训练初探
初中生作文素养的培养途径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探究
小学生快乐作文教学探究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作文教学中的几点尝试
“师徒制”式机械制造人才培养实践与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