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OBE与PBL的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探析

2021-12-02孙宏伟范馨予

黑龙江教育·高校研究与评估 2021年11期
关键词:OBE理念课程思政

孙宏伟 范馨予

摘    要:我国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取得长足进展,但还存在着主体认识不足、目标定位不清、教育方法滞后等问题。文章基于OBE教育理念与PBL教学方法的结合,从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坚持目标效果导向、提升问题解决能力等三方面优化课程思政的建设路径,探索使学生更加系统地掌握思政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有效教学途径,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有效地促进课程思政由“知识“范式向“能力“范式的转变。

关键词:课程思政;OBE理念;PBL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1)11-0081-02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过渡发展既是我国传统教育价值观念的有效延续,更是教育现代化背景下德育教育的必然路径”[1]。教育部2020年5月颁布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简称《纲要》),为新时期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重要指导,指明了建设方向。目前,各高校积极响应并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实践,但在路径创新上仍存在一些不足。本文结合OBE理念与PBL教学方法,将其与课程思政建设相结合,希望为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创新提供新的思路。

一、课程思政建设的缘起与定位

(一)课程思政建设的缘起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要求,“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与个性化,其他课程也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育活动中既是学生树立良好价值观、接受其他专业知识的基础,更是整个教育事业发展的核心与关键。随着课程分工的专业化和细化,思想政治教育逐渐与思政课、思政教师划上等号,并从其他学科中剥离和独立出来,其他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越来越缺失。对此,要充分领会并践行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探求符合教书育人与学生成长规律的思想政治工作载体。要拓展和延伸课堂育人的功能,将范围更广、覆盖面更强的专业课堂作为育人的主渠道,充分发挥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

(二)课程思政建设的定位

《纲要》中指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3]。不应将“课程思政”混淆为“思政课程”,更不应将“课程思政”狭隘地理解为“思政教育”。只有充分挖掘专业课程所包含的思政要素,将思政工作融入专业课程,才能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实现责任担当,健全个人品格、實现全面发展,树立正确“三观”、实现开拓进取。可以说,课程思政是“三全育人”综合改革中至关重要的一环,集战略性、全局性、系统性于一体,是落实“所有课程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负有育人职责”要求的有效载体。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探索解决“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建设全面覆盖、类型完整、层次递进、保障有力的课程思政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

二、影响课程思政建设的障碍性因素

(一)主体认识不足

对于高校大学生而言,其思想正处于多元化发展时期,尚未形成科学的判断能力,很容易受到各种思潮影响,从而对主流价值观产生动摇,不利于个人的发展与科学价值观的树立。目前,高校大多偏重专业课课程建设,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对于“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和意义认识不足,甚至有所忽视。部分高校专业课教师对于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间的关系认识模糊或简单地将二者完全割裂开来,认为自己的职责仅在于传授专业知识,而将德育工作完全归于思政课教师,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不能有效进行价值观的输出与培育,造成专业课与思政课渐行渐远。部分教师由于自身思政教育理念和理论知识储备不足,导致出现“只教书不育人”的现象。

(二)目标定位不清

教学目标作为一切教学活动的先导具有指挥全局的重要作用。而一直以来部分高校的教育目标仍以知识传授为主,对价值引领的责任与使命尚未深刻感知,出现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两张皮”的局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陷入“孤军作战”“孤掌难鸣”的困局。在课程思政建设中,无论是目标的制定还是实现路径都有所欠缺,相关教学管理部门与专业课教师没有遵循教学规律分级制定课程思政目标,只是简单地混为一谈。学校教务部门、专业负责人、课程负责人等没有做到紧密配合,课程思政目标缺乏统筹规划,彼此之间互相割裂。错误地理解知识、能力、思政“三位一体”的内涵,就不能有效地把握和引导学生的情感、态度、行为。

(三)教学方法滞后

教学方法作为教学过程的外围框架具有辅助教学的重要功能,即使是相同的教学内容,一旦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也可能会有巨大差异。“无论是学术研究还是实践探索,大多都是强调国家和学校层面的顶层设计和提高专业课教师的思政意识和能力等”[4]。而对于具体实践过程中思政课固有的问题没有真正触及并改进,据调查显示,大部分思政课程仍是传统大班并且采用灌输式教学,没有进行教学方法的革新,而教学人数众多,师生间互动较少,必然会导致课堂效率不高。“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指向性明确的专业育人活动,面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不均衡、不充足的现状,似乎无法满足大学生思政教育小班化教学的诉求。课程思政建设如果不能结合实际生活解决日常困惑,不能创新教学方法改变单向灌输的传统模式,就难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三、课程思政建设中OBE与PBL的应用

(一)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5]。教师不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更是人类文明的承载者。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教师队伍素质直接关乎着高校的办学能力与办学水平;作为课程思政建设的“主力军”直接关系到建设的实际效果。要充分调动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建设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将思政要素与专业课程完美融合,使思政教育从专人负责向人人参与转变,实现协同育人、共同发展。

高校应充分依据《纲要》的战略部署并结合自身实际,对提升教师课程思政建设意识和能力提出更高要求。要塑造和加强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淬炼和提升思政育人能力,将思政教育的内核要素纳入日常专业知识传授当中;要搭建全国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交流平台,促进优质资源的流动共享,实现精益求精、共赢发展;要建立健全多维度的课程思政建设质量考核评价体系与激励机制,对教师综合素质能力进行全面考察,并对课堂讲授过程予以相应督查,充分保障课程思政的建设实施。

(二)坚持目标效果导向

OBE教育理念具体是指以学生预期的学习成果作为导向,通过对预期学习成果的评估分析,反向进行课程体系的构建,这种方式有利于明确落实人才培养目标,将培养过程与培养目标有机结合,实现高度统一。这就要求,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要抓住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根据不同专业课程的教学特点与育人要求,围绕将学生培养成为知识与价值并重的应用复合型人才的目标,来设计课程目标、修订课程大纲、编写教案课件、选用教学材料,使思政教育内容融会贯通,最大程度地提升课程思政的针对性与亲和力。

在当前社会多元价值观交织的复杂背景下,只有发挥多学科优势,尊重教育教学规律与人才培养规律,坚持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紧密结合,坚持目标牵引,才能更好地形成协同效应。如:在课堂授课时,从知识点的来源发展着手,探讨其背后内涵的价值观、思维、逻辑、情感;将知识模块进行重组整合、广度延伸、深度解读,由多个思政点到思政线,由多条思政线到思政面,形成点、线、面有机结合;发掘教学内容中蕴含的哲学思想,启发建立学生的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等思维方式。

(三)提升问题解决能力

PBL教学法具体是指围绕学生主体地位,将学习过程与问题解决挂钩,通过设计真实性任务和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动力,发挥学生自主探究潜能,鼓励争论、反思、合作、创造。教师通过扮演指导者的角色,引领学习者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对学习内容进行更深层次的掌握与理解,使其构建灵活的知识体系,培养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技能。

将PBL教学法贯穿于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首先,要强化学生主体地位,将学生个性特点融进“课程思政”当中,针对当前学生的思想实际与理论热点设置问题,让学生主动产生兴趣,感悟思政魅力。其次,采用多元化的教学形式,拓展教学时间与空间,积极组织引导学生参与体验,通过社会调研、志愿服务多种形式,采用互动教学、情景教学等方式,丰富课程思政的方法与途径,侧重于学生的情感体验与行为锻炼。最后,搭建师生沟通交流的桥梁,及时了解学生对于课程思政真实的评价与反馈,形成内化于心的标准,即学生自然接受,不排斥、不抵触,引起情感上的共鸣;教师结合自身的学识、经历、阅历来激发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与向往,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拓展、深化课程知识。

四、结语

面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勢、新要求,在课程思政建设中,要着眼于立德树人的要求,坚持协同育人的理念,充分结合实际,探究针对不同课程的教学方式,利用OBE理念与PBL教学法的结合来创新课程思政的建设路径,将理想信念、道德情操、爱国情怀融入课程设计与课堂教学之中,打造环环相扣、层层相依的课程思政体系,进而形成上下合力、育人育德的良好局面,从而推动高校思政教育的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路径研究[J].学园,2018(28).

[2]央视网.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EB/OL].(2016-12-08)[2020-10-21].http://news.cctv.com/2016/12/08/ARTIihpHZs56dGPSnK5b5x5y161208.shtml.

[3]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2020-05-28)[2020-10-18].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6/06/content_5517606.htm.

[4]陈冲,汪海涵.我国高校推进“课程思政”的着力点研究——兼论美国高校隐性政治教育的启示[J].当代教育科学,2019(9).

[5]习近平.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10.

猜你喜欢

OBE理念课程思政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基于OBE的软件类课程混合教学研究
基于OBE理念的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OBE理念下高职教师成长机制的评价
基于OBE理念的大学物理课程体系改革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