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互联网+农业”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应用

2021-12-02吴咏晔

当代农村财经 2021年11期
关键词:互联网+农业农业现代化农业

吴咏晔

摘要:与信息化程度高度发达的金融、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等领域相比,农业信息化程度显得不足和落后,但也正因如此,农业信息化才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本文研究了“互联网+农业”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应用方式,为促进我国“互联网+农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互联网+农业 信息化 农业现代化

随着信息化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和高速发展,信息化也逐渐向农业领域渗透,与农业相关的生产和销售等传统模式也慢慢发生改变。“互聯网+农业”是信息化与农业相关领域相结合的模式,利用互联网、移动通信、物联网等信息化技术带动农业发展,创建农业生产、营销、服务的新模式和新业态,提高我国农业产业的竞争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不断增加农民的收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可以说信息化是推动农业产业化升级,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一、“互联网+农业生产大数据”

在农业生产前,农户需要决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哪些产品可能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这些问题,在传统的生产模式中,农户只能跟着感觉走,凭着经验决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有时也会跟风生产,往往造成辛苦生产出来的产品卖不出去,或卖不出好价钱,农户的收入上不去,收入也不稳定,甚至造成亏损的境地,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打了水漂,同时,也会造成产品市场价格的波动。比如,2020年,猪肉价格节节攀升,一度达到30多块钱一斤的程度,但2021年,局势大反转,猪肉市场价格大幅回落到10块钱一斤。这里有很多客观因素,但农户获取生产信息渠道不畅通、不准确而盲目生产,则是问题的主要方面。

“互联网+农业生产大数据”是“互联网+农业”在确定农业生产目标方面的一个应用场景。首先通过信息化手段,建立起将农业产品在未来一年或更长时间内的市场前景、市场容量、已有的生产规模和能力、品种要求、品质要求等等信息收集起来,收集数据的渠道越多,范围越广,数据越丰富,所收集到的数据的价值越高,指导性越强。数据大集中以后,通过多维度的分析汇总,形成一个科学的测算模型,通过这个模型,从汇总的数据中提炼出诸如某种农业产品的市场前景、市场容量、已有的生产规模和能力、品种要求、品质要求等未来市场的相关数据和信息,提供给政府主管部门。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已有的生产规模和能力”这一项数据需要尽可能实时更新,特别是要及时收集那些已确定生产目标农户的相关信息,及时更新系统数据,使测算数据更为准确及时。这样通过信息化手段,形成农业生产科学的指导链条,使农户生产更有目的性,均衡市场需求,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农业产业,实现过去农民生产什么就卖什么,到市场需要什么农户就生产什么的转换,稳定和提高农户经济收入,用数据提高农业生产的科学决策水平。

二、“互联网+农业物联网”

在农业生产环节中,生产自动化、数字化即是农业生产的信息化,是现代农业的标志。

“互联网+农业物联网”是“互联网+农业”在农业生产环节与互联网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一个应用场景。所谓的农业物联网,就是指农业生产环节中各种检测、控制、感应的数字化器件通过网络连接到相应管理和控制系统而形成的网络。感应器(如温度、湿度、光强度等)、检测器(如流量、速度、数量等)等各种数字化器件将各种感应和检测到的信号形成数字信号,输入到相应的控制和管理的信息化系统中,以便做出自动化响应和控制,物联网技术是智慧农业的基础和关键。例一,农作物生产大棚、畜禽饲养棚舍、农产品的仓储环境的温度和湿度是很敏感的,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当温度和湿度感应器感应的数值超出信息化系统预设的“阀值”时,控制系统会立即启动温度和湿度调节系统,使温度和湿度调节到合适的区间;例二,抽水、排水等农田灌溉的时间、流量等数据可以通过感应器将监测到的数据传输到信息化系统中,从而实时调节水泵的流量和控制水泵的开启和关停;例三,给农作物施肥时,可以在田间适当位置放置土壤营养元素测试仪,以便监测到土壤营养数据,通过网络传输到信息化系统中,通过系统分析,计算出农作物所需补充肥料氮磷钾的配比、施肥浓度、施肥时间、施肥量等具体参数,启动相应的自动施肥系统,控制自动化施肥机械和自动灌溉系统实现自动施肥;例四,在农作物的病虫防治方面,可以通过建立病虫害的监测系统,提供病虫害的预警信息,使农户及时了解病虫害的严重程度,及时采取防治措施进行控制。以上所述都是物联网局部的应用实例。在更大的空间广度上,现代化农业可以充分利用我国自主研发和建立的北斗定位系统,推进和加快建立农业土地信息系统、遥感系统、大气监测系统、环境监测系统等国家级大信息系统,实现相互对接和融合,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实现对农业生产的宏观监测、调节、估产,再通过信息化的农业机械和控制系统实现农业生产的精细化和自动化管理,整体降低能源、肥、水、农药和人工投入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

三、“互联网+农产品营销”

农产品生产出来后,其销售手段和途径是与农户获取经济收益多少密切相关的因素。在传统农业产品销售中,大多通过中间商从分散的农户手中收购农产品,再通过批发市场、销售网点等环节销售到消费者手中。在一系列销售环节中,由于农户是分散的,每个农户的农产品数量有限,加之获取市场信息的渠道不畅,农户往往处于被动地位,被中间商压质压价,经济收益被挤压。

“互联网+农产品营销”是“互联网+农业”在农业产品销售环节与互联网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一个应用场景。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将分散的农户生产整合起来,与大市场之间对接起来,这个市场不仅限于一县一省,也不限于国内市场,随着一带一路的不断推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扩展和完善,网络、交通、物流业务也会随之不断扩展和完善,这给“互联网+农产品营销”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这样,通过“互联网+农产品营销”把农业融入到全球化的竞争中发展,提高对农产品的加工、贮藏、保鲜技术的自动化和信息化水平,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把分散的农户和大大小小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联合起来,形成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农产品销售优化的链条,集聚农产品国际竞争优势。目前,农产品的网络营销模式已经起步,不少农户已经开始通过电子商务模式销售自己的农产品或销售自己从散户收购来的农产品,但农产品电子商务尚处于起步阶段,其销售规模、所占市场份额还远远不足,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品牌意识、营销能力和标准化水平尚需不断提升,这需要不断加大对农村网络基础设施的投入,开发和完善网上农产品营销平台,鼓励国内电商巨头加大农产品营销的支持力度,建设网上农产品批发市场。通过“互联网+农产品营销”,打开广阔的市场,使广大农户受益,增加农户收入,刺激农户农业生产自动化、信息化的投入,提高农业生产现代化升级的积极性,从而加快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

四、“互联网+农业服务”

2017年8月16日,农业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共同发布《农业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加快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指出:“我国相当长时期内,在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发展的同时,以普通农户为主的家庭经营仍是农业的基本经营方式。加快培育各類农业服务组织,大力开展面向广大农户的农业生产性服务,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历史任务。”。提出“创新发展方式。针对不同产业、不同环节、不同主体的特点,因地制宜选择适合本行业、本地区的发展方式。推动信息化和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把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作为农村创业创新的重要领域,不断推进业态和模式创新。”的基本原则。要求积极拓展包括农业市场信息服务、农资供应服务、农业绿色生产技术服务、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服务、农机作业及维修服务、农产品初加工服务、农产品营销服务等七个服务领域。

“互联网+农业服务”是“互联网+农业”贯穿在农业生产、农产品销售各环节与互联网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一个应用场景。“指导意见”所提到的七个服务领域,均可以与网络信息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相融合,为农户提供快捷、高效的服务渠道,建立延伸到广大农户的网络体系,让农民能及时准确地获取产品价格信息、库存信息、需求信息等市场信息,获取农资供应、科学技术、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农机作业及维修、农产品加工、农产品营销等技术和服务信息,以及获取政策法规、病虫害、气象等农业支持信息等。例一,组织专家分析市场热点问题,对国内外农产品市场供求形势进行研判,充分利用网络体系,及时预警市场运行风险,帮助农民识假辨假,防止生产盲目跟风和市场过度炒作;例二,开发种子供求信息和品种评价、销售网点布局等信息在内的手机APP,为农民科学选种、正确购种提供服务;例三,通过网络直播或点播方式,对广大农户开展各种科学技术培训,提高其生产科技水平,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例四建立网络批发货直销市场,广大农户可在网上进行农产品贸易,在网上洽谈交易,在网上获取生产订单,降低农产品的销售成本。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农业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加快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指导意见》

[2].清华大学两岸发展研究院《看国外如何推动农业信息化建设?》

(作者单位:财政部信息网络中心)

责任编辑:宗宇翔

猜你喜欢

互联网+农业农业现代化农业
数据分析挖掘在农业统计分析中的应用
中国农业2017年与未来十年展望
流通领域重要农业产品价格(2016年10月)
“互联网+农业”信息化发展路径探讨
贯彻新的发展理念 促进农业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及其金融支持的国际经验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内涵与实施策略研究
农业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