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擒嫌疑犯
2021-12-02谢保安
谢保安
1979年“双抢”的一天凌晨,正在田里插秧的我突然接到通知,医院要我迅速赶回病房抢救病人。我立即洗掉脚上的泥污赶回医院,只见救护车上抬下两名年轻病号。据司机介绍,这两名病号是一对堂兄弟。堂弟神志不清,堂兄神志虽清,但面色苍白、目光呆滞,不肯说话。司机又说,两人可能是厌恶劳动而相邀自杀,至于吃了何种药物,并不知晓,已经报公安局勘查现场,让我务必抢救,协助公安破案。
当时医疗条件简陋,化验只能靠一台破旧的显微镜做三大常规,抢救设备也只有两个氧气筒和一些常用药。面对如此危重的病人,洗胃肯定是不可行的,我凭经验发现病人症状与常见农药有机磷中毒症状不相符。为了方便抢救,我们把病情更重的堂弟安置在办公室隔壁的小病房,将堂兄安置在稍微远点的大病房,两人都输上了氧气、挂上了吊瓶。我们把抢救重点放在了堂弟身上,经过一番抢救后,病人呼吸逐渐平稳,神志也慢慢恢复。
公安人员和当时的农场保卫科郑科长不久也赶到了医院,他们首先询问了两个病人的情况,然后简单讲了一下现场情况。原来现场还有一具尸体,据说惨不忍睹,他们怀疑这是一起凶杀案,而且凶手很有可能就是堂弟,他杀人后服毒自杀。
为了查清真相,必须得到嫌疑人的口供。我陪同公安人员、郑科长一起穿上了白大褂,以医生会诊的形式对犯罪嫌疑人夏某(前文中的堂弟)进行询问。结果很顺利,夏某很快就供述了犯罪经过。夏某与死者都是大队食堂的炊事员,死者以班长的身份批评了夏某几句,夏某面子上过不去,便怀恨在心,意图报复。深夜,夏某趁班长熟睡,用杀猪刀杀害了他。不料惊醒了同一宿舍的堂兄,堂兄见到血腥的场面,惊恐万分,夏某又威胁他不准动,手持双刀坐在门口。之后夏某喝下了农药,然后把凶器和药瓶扔到了池塘,等待死亡。
案件真相大白,大家都松了一口气,但一个猝不及防的插曲让事件变复杂了。原来夏某的姐姐听说弟弟杀人服毒了,跑到医院趁公安不备,蹿入小房间抱住夏某大哭,分散了大家的注意力。公安人员准备进病房将夏某押出时,夏某突然拔掉输液器,用10毫米粗的钢筋顶住房门,又把垫床用的砖块、输液空瓶垒在窗口。病人出入不得,医生查房、治疗、发药都不能进行了。恐惧而焦躁、心虚又眼红的夏某正像笼内的困兽,随时可能做出危险举动。
有人向公安人员提出,用枪制服夏某。但公安人员经过商量后说:“非万不得已不能开枪,像今天这样的情况我们也很少见到,万一擦枪走火,更加不好办。”破门或者破窗强攻都不可取,因为门窗大小只能供一人出入,夏某年轻力壮,胳膊比一般人还粗,况且还有铁棍、砖块等凶器在身,大家根本不是他的对手,目前只能智取。
随着时间的推移,外面围观的群众越来越多,为了防止夏某逃跑,农场调来了大队民兵,他们手持锄头把病房围了一圈又一圈。夏某当时穷凶极恶地站在窗边,只要有人靠近,他就举起砖块和药瓶威胁并叫喊着:“打死一个算一个。”
我们站在几米外与其对话,规劝其“不可犯傻,不要一错再错”。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眼看已下午5点多了,夏某终于提出要同郑科长和我说话了,理由是郑科长曾经担任他的班主任,而我是他的救治医生。
我们进去后,他表示自己错了,希望放他一条生路,以后决不做坏事,去捡破烂为生。经过商量,大家认为这是个好机会,先同意了他的条件。小病房的门打开后,夏某两手各拿一块砖头走了出来,两边围观的人群让出一条道,郑科长和我跟了上去,眼看着他就要走出病区,郑科长急中生智,说道:“夏某,你就这样走了,我怎么交差啊?你要写个保证书才能走。”
夏某见身边没有穿警服的公安在就同意了,郑科长拿出一本小學生用的作业本和一支笔交给了夏某,夏某放下手里的砖块,接过笔和本子。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郑科长一个箭步冲了上去,死死地摁住他,大喊道:“同志们快上啊!”我赶忙上前牢牢地抓住了夏某的右手,夺掉他手里的铅笔,在旁的民兵一拥而上,将夏某摁在地上,一场有惊无险的战斗顺利结束了。
虽然这件事情过去了40多年,但我还是心有余悸,当时若不是郑科长急中生智稳住夏某,一旦夏某逃跑了,在计划经济时代,没有钱和粮票他难以生存,很可能会重新犯罪,给社会造成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