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WOT分析的安徽省参与长三角区域创新共同体建设研究
2021-12-02谢国根蒋诗泉赵春艳
谢国根 蒋诗泉 赵春艳
(铜陵学院,安徽 铜陵 244061)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就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逐步转向“创新驱动”。安徽省地处长三角欠发达地区,面临着经济发展和承接产业转移双重目标任务。然而,由于科技创新能力、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与江浙沪地区存在较大差距,使得上海、杭州、南京等核心区域技术溢出与安徽省技术吸收能力之间产生隔断,导致创新资源要素无法有效流入与交互耦合,极大阻碍了安徽省科技创新能力整体提升。在区域创新共同体成为重要创新模式背景下,积极参与长三角区域创新共同体建设,已成为安徽省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深入融入长三角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当前,区域创新共同体已受到世界各国政府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美国在2008年及2010年相继发布了《空间力量:建设美国创新共同体体系的国家战略》与《空间力量2.0:创新力量》两份报告,旨在打造一个能够有效整合全国创新资源的“美国创新共同体”。日本试图建立“国家战略特区”,发挥领域优势,促进国家经济的整体发展[1]。欧盟通过建立“欧洲创新工学院”,启动未来信息技术知识、可持续能源知识、气候变化三个创新共同体,试图提高欧盟整体创新能力[2]。这些国家和地区通过建立区域创新共同体,突破区域甚至是国别界限,整合各类创新资源,推动区域一体化与协同创新,旨在抢占全球创新战略制高点。与此同时,学术界对创新共同体的探讨也取得了一批研究成果。如Sawhney和Prandelli(2000)研究认为创造共同体是一种渗透系统,其边界时刻处在不断变化中,能够不断演化至更为复杂和稳定状态[3]。Lynn等认为创新共同体注重于参与成员间的互动关系,是由根植于社会经济关系网络的人群所构成[4]。国内较早研究创新共同体的是谢章澍教授,他在《创新共同体:企业全员创新模式的新探索》一文中探讨了全员创新模式概念及理论构架[5]。王峥和龚轶(2018)构建了包含共同目标、创新资源、网络结构等基本要素的创新共同体框架[6]。郭园庚(2018)认为京津冀创新共同体建设面临诸多挑战与困难,雄安新区应通过体机制改革,激发协同创新“结构红利”,为京津冀创新共同体建设进行改革尝试及探索[7]。刘慧和江时学(2018)研究了欧盟研究区对京津冀创新共同体建设的启示[8]。李亚欣和王建茹(2018)通过对西雅图、硅谷、新竹等典型区域创新共同体建设情况研究,提出要从人才聚集、金融支持、环境配套以及政策保障等方面推进京津冀创新共同体建设[9]。
从上述文献可以看出,当前大多数研究集中在京津冀地区而非长三角区域,尤其对安徽省创新共同体的研究则更是较少涉及。基于此,本文在阐述安徽省参与长三角区域创新共同体建设必要性基础上,利用SWOT模型探讨了其优势与劣势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二、研究区状况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区概况
安徽省地处中国大陆东部,介于114°54′-119°37′E,29°41′-34°38′N之间,土地面积13.94万平方公里,户籍人口达到7119.4万(2019年)。下辖合肥、芜湖、马鞍山等16个地级市,地跨长江、淮河南北,与浙江、湖北、江苏、江西、河南及山东接壤。目前,安徽省正面临着资源环境约束、经济发展不平衡与效率不高等诸多问题,急需提升科技创新对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度。
(二)研究方法
SWOT分析模型,也称为态势分析法,是企业制定战略规划时常用的一个工具,该分析模型包括优势、劣势、机会以及挑战四个方面,其中优势和劣势分析属企业自身内部因素,而机会与挑战分析主要反应外部环境变化对企业市场经营所带来的影响。本文借用SWOT分析模型,深入探讨安徽省参与长三角区域创新共同体建设面临的宏观环境以及自身的优势、劣势、机会以及挑战。
三、安徽省参与长三角区域创新共同体建设的必要性
积极参与长三角创新共同体建设是提高安徽省科技创新能力、承接产业转移、深度融入长三角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具体来看:
(一)安徽省参与长三角区域创新共同体建设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我国创新能力迅猛发展和交通日益便捷,打破了传统的封闭式经济增长模式,使得人才、资本、技术等创新资源向经济发达地区聚集。安徽省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只有积极参与长三角区域创新共同体建设,引进江浙沪先进技术并消化吸收再创新,推进科研成果转化,充分发挥后发优势,才能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安徽省参与长三角区域创新共同体建设是加速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安徽省紧邻以上海市为中心的长三角,虽说拥有较为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但经济发展水平、公共服务设施、投资设施等仍远落后于江浙沪地区,其中一个关键原因在于安徽省未能深入融入长三角,尚未形成合理的跨区域产业分工格局。安徽省参与长三角区域创新共同体建设,能够促进各创新主体、创新资源、创新活动全方位对接,提高创新资源配置效率,有效推动本地区产业深入融入长三角产业链中,为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创造有利条件。
(三)安徽省参与长三角区域创新共同体建设是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必然要求。技术创新即是实现产业转移的原动力,又是承接产业转移的前提。安徽省与江浙沪地区间的科技创新能力差距较大,会降低江浙沪地区一部分企业产业转移意愿,导致产业转移出现迟滞效应。因此,除依靠政府推动外,安徽省还需通过参与长三角区域创新共同体建设,进一步增强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来吸引产业和提升承接产业转移效率。
(四)安徽省参与长三角区域创新共同体建设是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必然要求。尽管自2012年以来,安徽省科技创新能力一直位于全国第一方阵,处在中部地区前列,但与江浙沪地区相比仍然差距较大。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到来,催生了对创新理论和创新模式的新思考,具有目标性、集体性、组织性、开放性、共享性以及对经济、社会、文化的根植性将成为创新模式的主要特点[6]。在区域创新共同体成为引领科技创新的重要组织形式背景下,安徽省仅靠单打独斗的创新模式已不可持续,积极推进长三角区域创新共同体建设,进一步与江浙沪地区在科技创新领域达成相同的目标追求和利益诉求才能吸引更多的资金、人才、技术等创新资源流入本地区,有利于缓解科技创新经费不足、人才匮乏等矛盾,促进自身科技创新能力提升。
四、安徽省参与长三角区域创新共同体建设SWOT分析
总体来看,安徽省参与长三角区域创新共同体建设具备较大的优势和机遇,但也面临不少劣势和挑战。因此,分析安徽省参与长三角创新共同体建设的基础条件,能够为其提供现实依据。
(一)优势分析
经过改革开放40余年的发展,安徽省在经济实力、产业结构及科技创新等方面具备独特优势,为安徽省参与长三角区域创新共同体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具体来看:
1.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有利于安徽省利用江浙沪各类创新资源。安徽省东邻浙江、江苏两省,北接山东,是承接江浙沪等东部沿海发达省份产转移的前沿省份,同时也是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桥头堡,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独特区位优势,这种优势给安徽省科技产业发展提供广泛的地域空间。此外,安徽省交通优势也较为突出,合宁、沪杭、京沪等18条高铁贯穿境内,里程高达4,171公里,形成全国最为密集高铁网。省会合肥到上海只要不到3小时,离南京只要1个多小时,大大缩短了与长三角的距离。这必将加速长三角人才、资金、技术等创新资源向安徽省流动聚集,为安徽省参与长三角创新共同体建设带来更多活力。
2.综合经济实力为安徽省参与长三角区域创新共同体建设奠定了坚实物质基础。近年来,安徽省经济保持稳步增长态势,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19年全省总产值达到37,114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58,496元,均实现了较快速度增长;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2%,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183亿元,为安徽省参与长三角创新共同体建设提供了有利的经济保障。此外,随着安徽省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高新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在通讯电子、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新兴产业的异军突起,也为安徽省参与长三角区域创新共同体建设提供了良好契机。
3.科技创新能力逐步增强有利于安徽省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高层次科技人才队伍迅速壮大,2019年安徽省柔性引进院士332人次,同比增长12.5%;具有省学术技术带头人859人,同比增长16.2%;扶持高层次人才团队220个,同比增长29.4%。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升,全省专利授权量82,534件,同比增长3.5%;2019年共获科技成果344个,其中国家级奖励8个,省级奖励336个。创新体系不断完善,创新平台建设成果显著,目前全省共有省级以上研发平台2,770家,其中国家级205家;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8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家,国家级众创空间53家。同时,围绕安徽省特色产业技术创新需求,也推进了一批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二)劣势分析
安徽省参与长三角区域创新共同体虽有很多有利条件,但也面临不少制约因素。具体来看:
1.经济发展水平仍有待提高。近几年安徽省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但也存在经济总量、人均GDP、财政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指标均落后于江浙沪地区(表1)。同时高端装备制造、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偏低,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经营状况与江浙沪还有较大差距,产业集聚规模与水平有待提高,能够支撑和引领科技创新的龙头企业仍然不足,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还不够完善。
表1 2019年长三角三省一市经济发展情况
2.科技投入总体偏低,科技创新人才较为匮乏。尽管科技经费投入逐年提高,但与江浙沪地区科技投入和全省科技发展需要相比却仍显不足。2019年安徽省R&D经费支出为754.03亿元,占GDP比重仅为2.03%,落后于上海(4%)、江苏(2.79%)及浙江(2.68%),要达到江浙沪水平任务依然十分艰巨。人才尤其是高层次创新人才作为提升科技竞争力最重要的因素,只有建设一支高素质并与科技创新相适应的人才队伍,才能有效推动安徽省更好地参与长三角区域创新共同体建设。江浙沪地区有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众多著名高校,而安徽省除中国科技大学外,其他高校实力仍然有所不足,缺乏创新人才聚集平台。R&D研究人员全时当量和两院院士数量也均少于江浙沪地区,再加上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和地域限制,人才引进难和安徽籍高层次人才流向江浙沪地区现象十分严重。
3.科技创新体系有待完善。制约安徽省参与长三角区域创新共同体建设的思想障碍因素依然存在,创新氛围、部分创新政策和举措还需进一步加强。全省高科技产业整体规模和实力不强,自主创新意识单薄、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创新信息渠道不畅通等问题仍然突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滞后,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数量较少,不能完全满足企业创新需求。科技咨询、风险投资、技术研发以及技术转移等科技服务等机构建设也需进一步加强。
表2 2019年长三角三省一市科技创新情况
(三)机会分析
在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背景下,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安徽省参与长三角区域创新共同体建设存在许多机遇。
1.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为安徽省参与长三角区域创新共同体建设提供新动力。2016年国务院《国家创新发展战略纲要》的发布,不仅是对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顶层设计、系统谋划和全面部署,也将对我国经济结构、科技政策、科技进步产生深远影响。以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等新技术实现跨界融合和深度渗透,推动了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及大数据等新兴产业发展,成为促进科技创新的加速器。面对我国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安徽省必须不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加快培育高技术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自身科技创新能力,为积极参与长三角区域创新共同体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2.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国家战略为安徽省参与长三角区域创新共同体建设提供了政策支撑。2019年发布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建设协同创新共同体,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尤其是《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发展规划》、《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方案》与《2020年度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工作要点》的编制与完善,为安徽省与江浙沪地区实施重大科研平台共建、关键核心技术共享、联合开展科研攻关、推进资源共享、打破行政限制等提供政策支撑。
3.承接产业转移为安徽省参与长三角区域创新共同体建设提供新动能。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安徽省区位、交通优势愈加突出,将迎来更多的机遇,促进其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安徽省应更加积极主动融入长三角经济圈,进一步深化与江浙沪地区在先进装备制造业、新能源、新材料等方面深入合作,形成产业错位、互补发展格局。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加强在科技、人才、教育、医疗等领域的全面合作,汇集安徽省参与长三角区域创新共同体建设新动能。
(四)挑战分析
机遇与挑战并存,安徽省参与长三角区域创新共同体建设同样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具体表现在:
1.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增大。安徽省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状态,且增速还有可能继续降低,这将导致产能过剩、金融风险及地方债务危机等问题凸显,无疑会给企业效益增长、地区经济持续发展和加大科技投入带来严重影响。虽然新的增长动力一直在培育,但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规模偏小与竞争力不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区域创新发展不平衡给安徽省与江浙沪地实施区协同创新战略带来巨大挑战。
2.长三角区域内部竞争日趋剧烈。经过多年努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产业同构、行政分割、各自为政等因素也引发了的重复建设、以邻为壑的区域内部的恶性竞争,进一步导致区域内创新人才分布严重失衡,科技资源浪费严重,重复利用率不高。作为长三角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垫底的安徽省,区域内竞争程度加剧将对引进江浙沪地区科技项目、科技人才、科技资源形成挑战。
五、安徽省参与长三角区域创新共同体建设政策建议
依据安徽省科技投入、科技资源、创新成果等现实基础,结合区域创新共同体理论与安徽省参与长三角区域创新共同体建设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一)吸引多元主体参与创新共同体建设
创新共同体建设需要多元主体参与。安徽省参与长三角区域创新共同体建设过程中,一是要吸引和鼓励包括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各类机构及投资公司、担保公司、科技服务中介公司等企业积极主动参加;二是要进一步强化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突出地位,重点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等为代表的战略新兴性产业,优先支持骨干企业、创新型企业参与长三角科技创新协同共同体。三是构建政府调控体系,充分发挥政府在加大科技投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人才市场、完善创新环境等方面的营造者角色。
(二)加大创新基础资源投入力度
创新共同体建设需要一定的基础资源提供物质保障,主要涉及人才、资金、技术及信息等资源,并在系统中发挥各自不同的作用。前文分析可知,与江浙沪地区相比,安徽省科技在创新投入、科技人才存量等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在参与长三角区域创新共同体建设过程中,一是在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外,更需注重人才的自主培养,培值好人才成长沃土,让人才根系更加发达,充分发挥人才在创新共同体建设的的根本源头、产生创新成果和实现创新功能原动力中的作用;二是加大研发经费投入,逐步提高在基础研究领域投入比重,完善经费管理机制,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发挥资金在创新过程中助推器作用;三是建设高效化网络结构,加强技术信息在创新活动中的加速器和催化剂作用。
(三)设立专门机构负责管理和运营,构建良好的创新共同体建设环境
参与长三角区域创新共同体建设是一项跨省域协同创新组织,面对的问题繁多复杂,需要设立专门的机构负责管理和运营,且该机构必须要具有较高的行政管理级别、明确而独立功能以及清晰的组织模式,能够调动和掌控一定数量的资源,进行管理和协调,以保证其作用的充分发挥。此外,创新共同体建设需要良好的创新环境,主要包括法制环境、生态环境、投资环境、融资环境等,是创新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现实需要。具体来看,一是要加强法制环境建设,既要突出对知识产权的司法保护,保护创新主体活力及其合法权益,又要善于运用法律武器,预防和惩治科技创新领域犯罪行为,为参与创新共同体建设营造良好的法制基础;二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加强对环境保护重要性宣传,建立环境保护制度,为企业入驻和科技工作者提供良好生态环境;三是加强投资环境建设。良好的区位、交通优势为安徽省参与长三角区域创新共同体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应重点加强交通、通讯、电力、水利等硬环境建设。在软环境方面,应进一步树立开放意识,制定优惠政策,提供优质服务,吸引更多的江浙沪企业到安徽投资建设科技创新项目,为科技创新发展提供快捷、有效、优质的服务等软环境建设;四是改善创新融资环境,丰富金融产品供给,充分利用区块链等信息技术,解决创新型企业融资过程中面临的信息不确定性问题,降低企业整体融资成本。
(四)明确自身定位,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
在参与长三角创新共同体建设过程中,一是要拓展与江浙沪地区合作路径、实施重大平台共建、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以及推进创新资源共享;二是立足自身创新优势,尤其应该具有甘愿做冷板凳的精神,更加韬光养晦,聚焦基础科学和前沿科学。切不可以短期经济利益论成败,要改变以往以GDP论英雄的考核机制,加大科技创新在政绩考核中的分量;三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成果转化不仅是创新驱动发展的根本途径,更是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的关键所在。因此,安徽省应进一步完善以目标为导向的全链条长效服务机制,加强与江浙沪地区技术转移机构互联互通水平,构建长三角区域技术市场以及省市县三级技术转移机构网络,推动科技服务直达创新第一线,最终将安徽省打造成长三角名副其实的科技创新策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