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泥性的玩味与实验精神
——基于“手感”展览中陶瓷作品的思考

2021-12-02陈明强

陶瓷研究 2021年5期
关键词:手感景德镇陶瓷

陈明强

(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北京市,100000)

2021 年8 月25 日,“手感——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青年教师作品展”在江西省景德镇中央美术学院陶溪川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由吕品昌先生担任艺术总监,邱志杰先生担任策展人,陈明强和黄镇担任执行策展人,20 位青年教师参与本次展览。

1 实验艺术作为一种方法

在中国的艺术学院体系中,实验艺术在今天既是一个学科、一个专业院系,更是一种工作方法:实验艺术意味着借用自然科学的使用方法,以猜想和假设开始,以理性和严谨的实验设计,去展开实验性工作。通过反复而冒险、深入而广泛的实验过程,以创新性的成果去突破人们对事物边界的想象。[1]

作为一种方法论,我们常说的“做实验”这个词是从自然科学来的,做科学实验需要打破成见,大胆猜想和假设,不带套路去做创作去进行探索,从而证实了或者证伪原先的猜想,进而发展知识。艺术创作者为了对世界的认知保持敏感和批判性,需要维持一种边缘性,前沿性和探索性,在传统的基础上去超越某些套路而创造出新的价值。因此,实验艺术不仅是一种工作方法,更是一种实验精神。陈晔的《被凝固的卡路里》(图1),着重试验有机物经过高温燃烧后的状态变化:过度加热的海鲜被永久的“保鲜”,将不可视化的“卡路里”以视觉的方式呈现出来,是一种存在形态转化。吕智强的《掉落的绳子的痕迹》,将一根绳子沾满墨水后从1 米处反复落下在瓷板上形成偶发性的痕迹,回应了杜尚在80 年前的自由落体实验,尝试如何去除作品的意义,这是对现代艺术史实验传统的回应。

图1 陈晔《凝固的卡路里》,综合材料,单件约15×15×10cm,2021

策展人邱志杰先生在展览前言提到,实验艺术学院的本质决定了来到景德镇针对陶瓷工艺现场制作的青年教师们,注定会发展成为实验艺术的观念、意识与陶瓷工艺的一次尝试性的接触。他们注定是不安分的,注定是好奇心十足的,注定是玩心很重的。这也是他们不管过去有没有接触过陶瓷材料,却在这个夏天聚集在景德镇的最重要的心理基础。同时,艺术家们从实验艺术的视角出发,在景德镇看到了传统,看到了科技,看到了社会。[2]

2 实验精神的传统

艺术创作如何更有中国特色,如何扎根于我们本土传统文化?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保留着过去的民间美术系考察民间艺术和民俗文化,研究手工艺的学术传统。师生对生长于本土的中国传统艺术有着深刻的情感,传统语言转换、传统工艺研习等课程始终占据了相当大的教学课程比重,而这在展览中的陶瓷作品中得到了很自然地体现。张愉的《噬》,运用传统泥塑语言来塑造各物种之间弱肉强食生存关系的隐喻形象。杨茉的《千夫指》(图2)和《众口铄金》,娴熟的造型手法呈现出爬满盘子的手指和长满嘴巴的球,是对当下网络语言暴力的一种折射。杜铭的《瓷毯》(图3)用泥浆和丝织品淬炼而成的陶瓷毯,是两种传统手工艺的结合实验。西北手工地毯与东南手工瓷器都曾是昂贵的生活用品,当传统工艺被新技术所排挤时,会发现手工艺技术依然有它自己的生命能量。

图2 杨茉《千夫指》,陶,Φ29cm,2021

凡任天下大事者,不可不先破成败之见。由于大部分艺术家第一次接触陶瓷材料,没有形成陶瓷制作的固有包袱和惯性思维,敢对陶瓷创作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为此在制作和烧制的过程中遭遇的“失败”也就更加频繁,但这并没有浇灭艺术家们的挑战热情。本次展览艺术总监吕品昌先生在开幕致辞中提到,中央美院实验艺术学院的青年教师们,大部分虽然是陶瓷的“门外汉”,在不是那么熟悉陶瓷工艺和材料的过程中,凭着对陶瓷和景德镇的好奇心,大胆的去探索很边缘的一些感觉。实验艺术其实本质来说就是探索一种未知的领域,跟科学一样,都是对未来一种不确定性存在的探索,这就是一种实验精神。

3 泥性的玩味

景德镇是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一片实验田,更是当代艺术语言实践的理想实验地。景德镇是一个千年的实验场,每一个窑都是一个实验室,从土变成陶瓷的过程就是一个科学实验的过程。陶瓷的坯料和釉料从根本上来说都是泥,所以对陶瓷本体语言的探索和把握,绕不开对泥这种材料的深入了解和实验,如它的可塑性,致密度,收缩率,矿物组成,烧成温度等;同时,创作者在运用泥这种材料的时候,选择不同造型方法和工具,通过体量大小、质感、空间、色彩来塑造符合自身创作需求的形态。这两个方向都属于对于“泥性”的把握范畴。

陈明强的《流星雨》(图4),基于不同泥料未干状态下的可塑性,通过弹弓拉力的强弱和距离,用弹珠对泥的形态形成一种爆发式的偶然性和破坏力,展示泥性的张力。施元欣的《本元》(图5),通过捏拽而成的造型,柔软如胶的陶泥,烧制后却硬如钢刀,以看似简单粗暴的行为直观感受泥土的性格,来呈现手力与泥性之间的对抗与融合。贾蕴博的《可控与不可控》,将标准化的线条和窑变釉色相结合,探讨艺术中“可控与不可控”的元素和关系。姜昕宇的《一朵花》(图6),借鉴了童年“摔炮”游戏,空气在重力加速度下冲破泥的表层,将泥饼内部的彩色釉料爆炸出坯体,泥泡如野花绽放,象征着命运和美的结合。艺术家们不按规矩出牌,陶瓷创作所蕴含着的能量似乎永远榨不干,总是有新的可能性,呈现出泥性的玩味。

图4 陈明强《流星雨》,陶瓷,尺寸不一,9 件,2021

图5 施元欣《本元》,陶瓷,尺寸可变,2021

图6 姜昕宇《一朵花》,陶瓷,尺寸可变,2021

艺术家们敢于质疑一些常规的、传统的表现方式,从更多元的切入点来探索陶瓷材料的泥性。陈明强的《透透气》(图7),源自艺术家听说在八十年代,经典的景德镇“福禄寿三星”陶瓷塑像作为重要的外汇产品可以换一台桑塔纳轿车。时过境迁,传统陶瓷塑像的造型模式产生了一定程度的视觉疲劳和生存困境。作品用打弹弓的方式,让其固化的标准造型产生异样的形态,透透气是对已经快令人窒息的审美疲劳的反抗,更是对传统陶瓷塑像造型模式能涅槃重生的期待。这是在丰富泥性的造型语言基础上引入社会现实,激发新的表达价值。

图7 陈明强《透透气》,泥丸,陶瓷塑像,21×14×54cm×3,2021

4 接地气的门外汉

景德镇千年窑火不断,还得益于它有一种包容的精神,能吸收不同窑口的陶瓷工艺和造型理念,能顺应时代的变革潮流。实验艺术同样也是一种包容和综合的工作方法,它的思想资源涉及到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和政治学,它的创作视野从传统工艺研究到当下的前沿科技领域,热点社会事件。在这样一种包容性和格局的支撑下,会去思考转型中的中国社会问题,思考艺术在新的历史语境下面临的意义和价值问题。

本次展览中的艺术家们,正是用多元的视角和宽阔的格局,接地气的工作方式来看待陶瓷材料和景德镇,带着问题意识,回望历史,关注当下这个鲜活的社会。在历史上,中国尤其是景德镇的外销瓷器每到一个国家就会掀起当地的一股瓷器的热潮。瓷盘上面的精美纹样不仅是装饰,更是传播中国价值观,讲述中国故事的媒介。王沂的《新贸易瓷—时政漫画盘》(图8),用漫画的方式将2021 年的时政事件印制在用于出口的瓷盘上,体现了反分裂,反霸权,反单边主义的态度。

图8 王沂《新外销瓷——时政漫画盘》,陶瓷,Φ26cm×10,2021

匠从八方来,器成天下走。谭天的《画像》(图9)是艺术家将自己的拉坯练习的各种形态泥坯,施釉后并写上朋友们的名字,展览结束后将送给各地的朋友,它作为礼物成为人与人之间关系链接的一种手段。这让人联想到景德镇作为瓷都,从这里出发走向全球的中国瓷器见证了早期全球化的完整进程,勾连起中国与世界的关系的枢纽。“玛仕特”由艺术家叶甫纳将英文单词“master”(大师)与本土“杀马特”进行组合,《玛仕特》结合陶瓷与行为表演,将位于主流地位的“大师”现象与边缘位置的“杀马特”亚文化进行了巧妙的对接。可以说,在景德镇的几周实地体验让艺术家们的陶瓷创作不自觉的有了在地性倾向,这也使得本次在景德镇的展览让人感觉很接地气。

图9 祁震《关于雕塑瓷厂的记忆》,陶土,尺寸不一,共 9 件,2021

景德镇雕塑瓷厂是一个“活”着的历史文物,也是一个陶瓷生态系统的化身。它至今还保留了大量以前的建筑和树木,祁震的《关于雕塑瓷厂的记忆》(图10),用陶泥把雕塑瓷厂一些残缺的部位以“贴坯”方式填补上,然后以“负形”取下来作为作品呈现,呈现雕塑瓷厂时间和历史的印记。陈明强的《昌南考土》(图11),是艺术家顺着景德镇城区周围的昌江、南河、西河和东河四条水路,采集六十处沿岸泥土,素烧成陶,完成对昌南——这个和“china”同音之地的膜拜之旅。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些维系景德镇命脉的水土,经过千年的沉淀,蕴藏着说不完的故事。宋红权的《1300°》,用传统盘泥条的技法把景德镇建筑和窑囱抽象化处理,“1300°”是高温成瓷的温度,更是现实生活中的生存竞争的“热浪”。在景德镇成熟完备的陶瓷制作系统里,传统手工制瓷工艺与当代前沿的科技工业技术和谐相处,张颖的《无题》利用制作陶瓷的标准工业化技术,经历3D 扫描、数控雕刻、磨具制作、灌浆、上釉、烧制等流程,制造一个标准的蛋。

图11 谭天《画像》,陶瓷,尺寸可变,2021

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青年教师们在“手感”展览上的陶瓷创作,虽然在陶瓷技术的把握成熟度和材料的了解角度上是“门外汉”,但他们把实验艺术作为一种工作方法,以一种接地气的实际行动和新奇的视角,审视陶瓷材料工艺和景德镇,将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时代变革的敏感,融入对陶瓷材料本体语言的尝试性摸索中,使得陶瓷泥性的玩味焕发出实验精神的魅力。

注释

[1]邱志杰,《手感—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青年教师展》展览画册前言,中央美术学院陶溪川美术馆,2021 年8 月印制,第5 页

[2]同上,第5—6 页

猜你喜欢

手感景德镇陶瓷
景德镇陶瓷夏令营
浅谈某微型汽车电动助力转向手感标定
手感硬点的面包热量较低
景德镇御窑博物馆
景德镇明清御窑厂遗址保护区
抚慰
我在景德镇遥望耀州瓷——两个“瓷都”相距千里
载歌载舞话陶瓷——瓷之舞
陶瓷艺术作品
德化陶瓷 闽中精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