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清中25-(OH)D3 与2型糖尿病并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相关性

2021-12-02于玲夏永梅魏鑫范晓娟孙龙

精准医学杂志 2021年5期
关键词:日照颈动脉斑块

于玲 夏永梅 魏鑫 范晓娟 孙龙

(1 日照市中心医院超声科,山东 日照 276800; 2 日照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 3 日照市中心血站检验科)

脑梗死又称为缺血性卒中,该病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导致患者致残致死[1]。糖尿病是脑梗死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2]。糖尿病患者中脑梗死的发生率高达30%,该类患者的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和代谢紊乱均会加重神经功能损伤,病死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5倍以上,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存质量[3-4],且呈现年轻化的趋势。维生素D作为一种脂溶性维生素,除了调节人体钙磷代谢外,还参与免疫调节、糖脂代谢及炎性反应等一系列病理生理过程[5]。血液中维生素D的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2型糖尿病等多种疾病密切相关[6]。本研究通过测定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积分及血清中25羟维生素D3[25-(OH)D3]、低密度脂蛋白(L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探讨血清25-(OH)D3与2型糖尿病并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相关性。

1 对象与方法

1.1

2018年7月—2019年12月于日照市中心医院诊治的2型糖尿病并脑梗死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患者180例,其中男94例,女86例;平均年龄(61.2±4.2)岁。纳入标准:①患者符合2017年版关于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临床诊断标准[7];②患者符合脑梗死的诊断标准[8],并通过颅脑CT或MRI检查确诊。③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由日照市中心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其家属均需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入选患者排除糖尿病酮症及酮症酸中毒、高血糖高渗状态等急性并发症;排除骨质疏松及其他骨代谢异常等相关疾病;近期末服用维生素D及影响其代谢的钙剂及药物;排除阳光暴晒史;排除肿瘤、结缔组织病及感染性疾病等。

1.2

1.2.1临床资料收集 收集所有受试者年龄、性别、糖尿病病史、高血压史、吸烟史、身高、血压、体质量等信息,计算体质量指数(BMI)。

1.2.2实验室检查 应用德国西门子公司的全自动生化仪测定患者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HDL-C、LDL-C以及血糖(GLU)、HbA1c等的水平;电化学发光法检测患者血清中25-(OH)D3水平。

1.2.3颈动脉超声检查 采用美国GE公司的LOGIQ E9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选用9L探头)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颈动脉斑块的诊断标准参照相关文献标准[9]。对每个受试者均行双侧颈动脉测量,取同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的所有可测量斑块积分之和为最终单侧颈动脉斑块的评分[10],取评分较高的一侧作为最终评分。按照颈动脉斑块积分进行分组:低积分组(A组)积分≤3分,中积分组(B组)积分>3分而≤5分,高积分组(C组)积分>5分。

1.3

2 结 果

2.1

按照颈动脉斑块分组标准,本研究180例患者中,A组55例,B组68例,C组57例。A组男28例,女27例,B组男36例,女32例,C组 男30例,女27例。 3组间年龄、性别、血压、BMI及GLU水平、HbA1c水平、血脂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3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2.2

A、B、C组患者血清中25-(OH)D3水平分别为(16.87±2.89)、(14.90±1.94)、(11.37±2.01)μg/L,3组间血清25-(OH)D3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83.39,P<0.05)。

2.3

相关性分析显示,25-(OH)D3水平与颈动脉斑块积分呈负相关(r=-0.358,P<0.05),年龄及LDL-C、HbA1c水平与颈动脉斑块积分呈正相关(r=0.193~0.553,P<0.05)。以颈动脉斑块积分为因变量,上述与之具有相关性的因素为自变量纳入多因素Log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LDL-C、HbA1c是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而25-(OH)D3是颈动脉斑块形成的保护因素(P<0.05)。见表2。

表2 影响颈动脉斑块形成因素的Logstic回归分析

3 讨 论

维生素D作为脂溶性固醇类衍生物,是调控代谢的重要甾体类激素。阳光照射转化及饮食摄取是其主要来源。经紫外线照射后,皮下的7-去氢胆固醇可转变为维生素D3[11],进一步在肝脏25-羟化酶和肾脏1α-羟化酶的作用下,羟化为具有活性的维生素D,不仅能够促进肠钙吸收,而且还能促进肾脏对钙离子的回吸收,对于维持钙离子的正平衡具有重要作用,同时还能参与糖脂代谢等过程[12]。而在一些研究中发现,维生素D具有免疫调节和抗炎的特性[13-14];可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减轻胰岛素抵抗[15];在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方面也具有一定的作用[16]。补充维生素D可以降低炎症、氧化应激生物标志物的含量,减轻炎症反应[17]。

2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或者是胰岛素信号受损所产生的终身代谢性疾病,具有发病率高、病程长、并发症多等特点。在临床病程进展过程中,颈动脉是最容易引起严重病变的血管组织[18]。受长期血糖异常的影响,患者体内蛋白质、碳水化合物以及脂肪代谢紊乱,导致患者动脉内膜下会出现脂质沉积,同时毛细血管基膜明显增厚,诱发动脉硬化形成,具有引发脑、心、肾等重要脏器缺血的风险[2]。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硬化的生成,直接原因是血管平滑肌受到内源性胰岛素增高的影响出现异常增生,引发血管壁狭窄和僵硬,根本原因和患者血糖代谢异常引起的血管内皮炎性反应有关[19]。脑梗死常见危险因素即为颈动脉硬化,也是2型糖尿病患者致死的重要原因。因此临床针对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硬化患者,除了要实施有效的血糖控制以外,还需要通过对动脉斑块的稳定和控制,对心脑血管的危险因素做出全面应对,以此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减少死亡发生[20]。

相关的研究表明,血清维生素D在葡萄糖稳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在维持正常的葡萄糖稳态和预防2型糖尿病等方面发挥着一定的作用。PLUDOWSKI等[21]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25-(OH)D3的降低与大血管病变风险增高有关。其他国内外流行病学调查也发现,血清25-(OH)D3水平是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前期动脉硬化的独立预测因素[22]。本研究结果显示,C组患者血清25-(OH)D3水平显著低于A、B组,B组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颈动脉斑块的积分与25-(OH)D3水平呈负相关,与年龄、LDL-C、HbA1c呈正相关,证明血清25-(OH)D3对颈动脉斑块起保护作用。这与以往研究结果相一致。

总之,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降低是2型糖尿病并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适当补充维生素D可延缓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发生与发展,从而能进一步预防脑梗塞的发生。

猜你喜欢

日照颈动脉斑块
软斑危险,硬斑安全?不一定
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狭窄及其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
颈动脉的斑块逆转看“软硬”
心之向往,便是日照
沧海桑田话日照
有一种生活叫日照
一篇文章了解颈动脉斑块
基于深度学习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识别
超声评价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支架贴壁不良的价值
特别的宇宙生日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