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博物馆临时展览实践研究
——以乐居长安 唐都长安人的生活展为例

2021-12-02杨菲何茜

艺术品鉴 2021年32期
关键词:博物院展厅长安

杨菲 何茜

关键字:博物馆;临时展览;乐居长安

为全面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充分发挥博物馆的作用,加大原创展览策展力度,举办更多主题突出、社会反响好的临时展览,丰富群众文化活动,使博物馆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能量场和发散地。

一、博物馆临时展览的现状(以西安博物院为例)

近年来,我国博物馆事业得到很好的发展。西安博物院,是一个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唐代小雁塔、荐福寺古建筑群、现代化文物展馆为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博物院展馆自2007 年开馆至今已举办临时展览百余场,历年来,临时展览数量不断突破的同时展览质量不断提升,展览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以西安的历史文化名城为线索,策划了一系列极具特色的原创展览,彰显古都西安魅力。

二、临时展览展出概况

“乐居长安——唐都长安人的生活展”于2020 年1 月20 日在西安博物院一楼临时展厅正式开展,特别遴选280 件/组唐代精品文物,原定展期4 个月,2020 年初西安博物院暂停对外开放,观众无法身临参观,因此,该展览延期至11月也成为一惠民亮点。西安博物院为观众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使这些精美的唐代文物跨越时空相聚在这里,为观众全面了解唐都长安人的日常生活、唐代社会的繁荣鼎盛提供了难遇的机会,也从侧面反映中国古代最盛时期的政治、文化和经济,展现其历史意义及现实意义。该展获国家文物局2020 年度“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推介。

三、临时展览的实践

(一)前期筹备

西安博物院积极贯彻落实国家领导人“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的重要讲话精神,紧扣时代脉搏策划了一系列极具特色的原创展览。在近年已经推出“巧工大美最长安”“喜乐长安中国年”主题展览,在对长安文化不断探索发掘的基础上,2020年春节期间特别策划临时展览——“乐居长安—唐都长安人的生活”。以院藏唐代精品文物为支撑,以文献和研究资料为依据,集中展示唐都长安人的日常生活状况,使观众对唐代社会、对唐都长安人有更加形象和深入的了解,邀观众一同走进大唐、走入长安。

(二)展览内容

唐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声誉远播,长安作为中国古代最大的都城,兼收并蓄。展览通过对唐代时期长安地区的城、人、衣饰、饮食、日用、出行、娱乐方面的展示,为观众描绘出一幅唐代长安人的生活画卷,旨在体现开放包容和积极乐观向上的时代精神,弘扬传统优秀文化,营造文化和谐氛围。内容上分为七个单元:百千家似围棋局——长安人的城、月照长安万户人——长安城中人、罗衫叶叶绣重重——衣饰、齐纨鲁缟车班班——器用、八珍玉食在长安——饮食、春风细雨走马去——出行、千歌万舞不可数——娱乐。展览文本内容由西安博物院王乐庆研究馆员撰写。

(三)形式设计

展示空间的形式设计,可以凸显临时展览的特点。原临展空间展出总面积不到五百平方米,此次展览文物数量多,故此在之前展厅的基础上将备展间及展具存放室部分扩充利用,增加展厅展陈面积,总面积至610 平方米。因原有展柜数量有限,本次设计制作中拆除了原有展柜,重新设计了展柜并重新走线、安装灯具等,以确保展览的完美展现。

展览门厅(如图1)两侧以唐都长安人的形象配以镜面材质,使观众产生一种与唐代长安人千年对视的效果。门厅处醒目的红色搭建物是“坊门”的一种抽象表达,简洁大方的艺术风格,鲜明的色彩,更是吸引无数观众在此驻足拍照留念。进入展厅时两边的主题故事盒,观众通过小孔可以看到盒内展示的唐代长安人的生活景象,既与观众产生互动也体现了“乐”居长安的主题。展览序厅以一种开放的格局,地面铺有隋唐长安城平面图,让观众首先步入坊内,背景墙以一轮明月的造型配以多媒体展示,营造唐长安城的意境。

图1 展览门厅

展厅内部色彩设计以红色为主基调,华丽彰显唐代帝都宏伟气势,单元内容上由城内向郊外过渡,墙面色彩通过由暖色向冷色渐变区分。同时,每个章节形式设计都紧扣大纲内容,注重细节表达,凸出城、人的特点。如第一单元百千家似围棋局——长安人的城,通过盘龙石柱、鸱尾实物展品与背景墙作形象的组合(如图2),运用象征和比拟手法,凸出建筑架构;注重陈列立面设计,将鎏金铜铺首、兽面砖、莲花纹方砖等文物作墙面展品设计(如图3),加深视觉直观效果,凸出长安人的城主题。

图2 展览现场

图3 展览现场

展厅氛围营造方面,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展品突出喜庆氛围,营造出浓浓年味。展览形式设计方案与展览内容充分融合,主题鲜明,充分利用展厅的现有空间并合理规划,利用小空间营造出大格局。展陈设计理念新颖,展示方式多样。利用灯光、投影、互动游戏、多媒体视频等多种展示手段烘托出精美展品,营造出唐代大气包容的社会风貌和唐代长安人开放进取、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

(四)宣传推广

配合展览宣传在专业媒体《中国文物报》进行报道,同时在腾讯网、搜狐网、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多个平台进行推广,线下计划举办2020 小雁塔荐福迎新唐文化主题活动,但由于年初暂停对外开放,开展的一系列主题社教活动“下架”,西安博物院积极主动寻找宣传展览对策,及时拓展文物线上展览服务,创新文物传播展示方式,与喜马拉雅有声西安联合出品了“乐居长安”线上展览的“听力版”“乐居长安线上云展览——福猫特工的十二时辰”,丰富人民群众居家文化生活,该项荣获2020 年中华文物全媒体传播精品(新媒体)推介项目全国十大入围奖、2020 数字西安“新兴产业和数字服务业类”最佳实践案例奖、建设优秀成果奖。西安博物院不断开拓文物传播的新领域,对此,展览进行了线上虚拟展出以及“乐居长安线上H5 展示”,提升展览的展示效果与互动性。展览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2020 年12 月,受邀于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展出;2021 年9 月,受邀于吴文化博物馆(吴中博物馆)展出。赢得了当地广大群众的热情反响,后期将继续推广与交流展览,更好地分享与传播文化。

四、关于临时展览的建议与思考

(一)创新展览模式

临时展览是传统展览形式的拓展和延伸,它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随着时代的进步,展览模式也需要不断探索,不仅要创新主题内容,也要创新展出形式,同时加大宣传力度,从而让展览变得更加具有吸引力,激发观众参展欲望。

(二)注重人员培训

随着对临时展览数量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对展览实施相关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断加强业务学习,提升专业技术能力,重点改进人员培训新展示方式以及文物陈列新技术方面的巩固与加强。陈列设计涵盖内容策划、形式设计等多方面内容,因此,展陈人员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同时要提升自己的审美,不断开阔眼界。要将思想认识统一到国家领导人关于文化事业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上来,切实以国家领导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增强做好新时代文物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

五、结语

每一个展览落幕对博物馆展陈人而言,是短暂的结束也是崭新的开始,每一次展览工作都需要总结、反思、探索。心怀观众、敬畏传统、坚守匠心,一起在下一次的展览中继续“向美而行”!

猜你喜欢

博物院展厅长安
我们长安
山西博物院推出“鸟尊”雪糕
不断改变,不断进步 参观KEF展厅后随笔
水VS火
春意
BESPOKE ROMANCE展厅
GAB展厅
NORHOR成都展厅
视觉
西游新记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