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武隆高山地区高花青素甜糯玉米种植技术集成初探
2021-12-02廖江
廖 江
(重庆市武隆区农业农村委员会,重庆 408500)
近年来,为加快高花青素甜糯玉米产业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满足农业生产经营者的技术需求,促进乡村产业振兴,通过与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开展合作,重点引进了黑糯600、玉糯918、科花糯828 等新品种,促进武隆高山地区甜糯玉米品种的培优。其中,重点加强高山地区高花青素甜糯玉米产业发展,积极开展了高山地区高花青素甜糯玉米新品种示范推广,重点在武隆区凤山街道、沧沟乡、火炉镇开展了黑糯600等新品种示范。旨在进一步完善优化甜糯玉米品种结构,通过高花青素甜糯玉米展示,为品种示范推广及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1 武隆区玉米发展现状
武隆区坚持围绕“多品种、适规模、高品质、有品牌、好价钱”的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思路,以科技为支撑,以特色玉米绿色优质高效为抓手,突出区域特色,重点布局高山地区高花青素甜糯玉米产业,高花青素甜糯玉米生产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成效。2020年,武隆区农业总产值达到30.6×108元,较2019 年增幅7.6%;全年粮食生产18.9×104t,比2019年增加0.2%;玉米种植面积8.3×104hm2,总产量7.2×104t,其中,甜糯玉米种植面积0.13×104hm2,比2019 年增加0.1%。
2 集成武隆高山地区高花青素甜糯玉米种植技术
武隆高山地区高花青素甜糯玉米推广“五推一改一增”种植技术,“五推”即推广漂浮式育苗移栽、地膜全覆盖栽培、高花青素甜糯玉米新品种、优化施肥、绿色综合防控,“一改”即改秸秆焚烧为资源化利用,“一增”即增施有机肥。
2.1 选用优良高花青素甜糯玉米品种
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耕作制度和生产水平,选择生育期适中、品质优良、抗逆性强的高花青素甜糯玉米品种,如玉糯918、黑糯600、万糯2000、农科糯336、科花糯828、万糯188、渝糯7号等。
2.2 适时早播
在当地气温稳定在8℃~10℃时适时播种。800 m以上高山区域在3 月20 日—30 日播种,推广漂浮式育苗移栽、地膜全覆盖栽培。
2.3 移栽技术
以有利于本田成苗早、返青快,达到苗匀、株壮为目标,根据育苗方式和移栽条件,在两叶一心时移栽。移栽采用漂浮式育苗技术,根据植株大小分类、分级、分段定向移栽。栽后要覆土盖窝不低于1 cm,防止干旱暴晒,影响根秆生长。
2.4 栽后管理
必须以促根、壮苗为中心,紧促紧管。要勤查苗,早追肥,早治虫,并结合中耕松土促其快返苗,早发苗,力争在穗分化之前尽快形成合理的营养体,为产量奠定基础。
2.5 规范间套种植技术
高花青素甜糯玉米间套方式概括起来有宽厢带植型、中厢带植型、窄厢带植型。其中,对于宽厢带植型,全区一般实行高花青素甜糯玉米-蜜本南瓜套作;而中厢带植型和窄厢带植型,一般实行高花青素甜糯玉米-马铃薯、高花青素甜糯玉米-红薯套作。
2.6 合理密植技术
高花青素甜糯玉米移栽前要精细整地,使耕作层做到深、松、细、平、净,移栽前10~15 d,在预留行开1条深15 cm施肥沟,施足底肥,然后覆土整平。玉米苗长到两叶一心时进行移栽,移栽时合理密植,每0.067 hm2栽植2 800~3 000 株。移栽时,采取双行双株错窝栽培,可根据行比、品种要求和种植方式确定行窝距。
2.7 优化施肥技术
切实推进优化施肥技术,提高肥料利用率,增施有机肥,挖掘增产提质节本潜力。通过控氮、调磷、提钾等有效提高化肥利用率,实现化肥减量增效。为进一步提高高山地区高花青素甜糯玉米的品质,改秸秆焚烧为秸秆粉碎还田,增施有机肥,施用量为200~300 kg/0.067 hm2,效果显著。
2.8 绿色综合防控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基本原则。在高花青素甜糯玉米喇叭口期每0.067 hm2用激健+20%三唑磷50~75 mL拌土或喷雾防治玉米螟;玉米大小叶斑病在苗期至抽雄吐丝期每0.067 hm2用激健+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75~100 g或激健+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120 g 兑水50 kg 喷雾,防治1~2 次;玉米锈病每0.067 hm2用激健+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35~75 g兑水50 kg喷雾,防治1~2次。
3 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基础设施薄弱,机械化程度低
一方面,由于受山区自然条件限制,高花青素甜糯玉米基地相对分散,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另一方面,机械化程度低,制约了产地规模化发展。
3.2 生产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不高
高花青素甜糯玉米生产以农户经营为主,经营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不高,带动作用发挥不够;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不完善,适应市场变化能力弱,集中度低。
3.3 加工滞后,产业链不健全
高花青素甜糯玉米采后处理技术滞后,制约了高花青素甜糯玉米的市场半径和品种多样化选择。
4 推进武隆区高山地区高花青素甜糯玉米产业的对策建议
4.1 努力延伸产业链条
积极培育加工龙头企业,落实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各项政策措施。培育壮大一批联结生产基地的加工型高花青素甜糯玉米龙头企业。鼓励发展多形式的加工业。积极推进高花青素甜糯玉米采后商品化处理,发展袋装高花青素甜糯玉米、真空保鲜高花青素甜糯玉米等新技术,满足不同层次市场需求。着眼重庆本地和东南沿海市场需求,培植新型高花青素甜糯玉米加工企业,因地制宜开发速冻高花青素甜糯玉米、高花青素甜糯玉米汁及饮料等新型玉米加工制品。加快冷贮设施建设。依托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建立冷库,扶持加工企业改造和更新设备,完善高花青素甜糯玉米产、贮、销冷藏链设施,提高高花青素甜糯玉米贮藏保鲜能力。注重产业配套建设,大力扶持为高花青素甜糯玉米产销配套的种子、棚膜、农药、肥料、包装箱、育苗盘、分拣、制冰、预冷库、冷链等产业,降低高花青素甜糯玉米产销成本,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拓展产业功能,与旅游业发展有机结合,以产业基地和乡村旅游点为重点,探索“高花青素甜糯玉米超市”等模式,发展休闲体验采摘、生态观光农业;着力开发高花青素甜糯玉米旅游产品,实现经济效益和品牌影响力的快速提升。
4.2 提升科技服务水平
加强与市农科院玉米研究所的交流合作,开展标准化试验基地建设,做好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及推广。搞好技术协作,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聘请技术顾问、科技支撑等形式解决产业发展中的难题。完善技术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学术技术带头人、科技特派员、特聘农技员、农业科技服务人才、新型职业农民等玉米方面的人才在高花青素甜糯玉米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加强技术培训和推广,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分层次组织技术人员、市场主体负责人、规模基地种植大户等进行培训。
4.3 加大高花青素甜糯玉米营销力度
拓宽销售市场,在重庆主城超市、大型居住小区、双福市场等地设立“高花青素甜糯玉米”销售专柜及宣传栏。培育高花青素甜糯玉米生产龙头企业,结合线上线下销售模式,发展订单农业,大力拓展市场。发展高花青素甜糯玉米“数字农产品”,数字农产品的发展是全面乡村振兴建设以及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十四五”时期是数字乡村全面“布局”和重点“破题”的关键阶段;积极引导城区超市、社区门店等零售商与高花青素甜糯玉米基地建设直接购销合作关系,增加基地直供、网点订取、终端配送等销售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