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美术欣赏教学与审美评价的现状与对策

2021-12-02山东省青岛市青岛中学王琳

家长 2021年27期
关键词:美术作品美术教学内容

山东省青岛市青岛中学 王琳

一、美术欣赏教学的特点与审美评价的内涵

高中美术教学中,教学的主要方式是欣赏教学,教师根据美术教材内容与课程教学目标,确定基本的学习目标,根据教材中的中外美术作品收集与整理相关资料,制作课堂教学所用的电子课件与微课视频,在课堂上运用这些资源实施教学,通过创设生动情境、提出多种问题、组织小组探究等方式,指导学生欣赏美术作品,最后结合美术作品内容进行综合鉴赏。但是在美术欣赏教学中存在着一些困难,比如很多作品欣赏的着眼点无法让学生理解,主要是因为超脱了学生的日常意识,超越了其现实经验和欣赏习惯,因此需要教师指导与学生自主学习。

审美评价,指审美主体根据自身的审美经验、审美情感、审美需要,把握审美对象,对其作出相关评定的综合思维过程,它是一种非常丰富与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而大多数情况下,审美的主体不同,作出的审美评价也不同。对于审美创造活动,如果是艺术家作为审美主体,在对现实生活进行审美评价后进行个人的艺术创作,他的作品中往往包含具有非常感性的社会性和道德性评价;对于审美欣赏活动,审美主体可以是艺术家也可以是普通人,是根据艺术作品的内容,从自身的知识和经验出发,对作品反映的生活美的基本属性、真实性、道德性,以及艺术表现的独创性等作出的价值判断。由于在审美评价中,审美主体会受到自身审美经验、审美情感、审美需要的因素影响,所以是一种主观评价;审美主体还受到审美标准与人类普遍情感,以及受到特定社会、民族、阶级的共同观念等因素的影响,需要从审美客体本身进行鉴赏,因此也是一种客观评价。

二、美术欣赏教学与审美评价的相关现状

一是教学方向不够明确。在高中美术欣赏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该明确美术欣赏教学的方向,这样才能引入针对性的资源,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实施教学,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完善审美评价体系。但是实际上很多教师的欣赏教学是陈旧的,缺乏创新性和灵动性,只是根据教材简单表述,无法让学生做到活学活用。美术欣赏教学多是从西方美学理念出发,很少涉及我国优秀的审美文化,较少体现民族审美意识,一些审美评价方式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相适应。

二是教学内容不够丰富。当前的高中美术欣赏教学中,在鉴赏美术作品和作出审美评价时,教师作出的总结不够多样和开放,常常拘泥于某家某派,不能反映美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与综合成果,很难开阔学生视野、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等。在教学中缺乏逻辑主线,教师多是根据教材目录教学,较难体现美术鉴赏与审美评价中的逻辑关系,使学生无法建立系统性的审美评价体系。很多美术教材受到编写时间和版本的影响,不能及时更换,导致其中内容丧失了时代性,教师又不善于引入美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使教学内容显得枯燥、乏味。

三、优化美术欣赏教学与审美评价的对策

(一)明确美术欣赏教学的方向

高中美术欣赏教学中,针对传统美术课堂教学中存在的教学方向不够明确等问题,教师首先应该明确美术欣赏教学的方向,这样才能确定基本的教学内容,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更好地指导学生鉴赏美术作品、进行审美评价。教师应该在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结合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精神内涵,在中西方审美文化、传统与现代的审美意识与观念中去平衡彼此关系。再结合目前高中美术课程确定美术欣赏教学的目标,并提前制作好一些教学课件,要求学生提前阅读课本,做好欣赏美术作品的准备。

例如,在“如何鉴赏美术作品”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课程的主要内容与课程教学标准,明确本课主要是指导学生从形式和内容方面鉴赏美术作品:形式包括线条、色彩、材质、空间;内容包括题材、主题、情境。因此教师可以明确美术作品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不同的创作者、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域等,其形式与内容的选择和组成都会有差异,进而造就了个人、时代、地域的美术特点。

(二)丰富美术欣赏教学的内容

教师在高中美术欣赏教学中,还应该注重丰富教学的内容,应该根据美术教材的主要内容,保持美术教学内容的时代性与多样性,多加入我国传统美学与民族美学的内容,还应该吸收世界民族优秀的审美文化与研究成果,结合当代美学的动向和研究成果引入更多内容。教师不仅要在授课之前引入古今中外的经典作品图片,还应该多引入美术鉴赏的文本、音频和视频内容,以此构建丰富的美术欣赏教学内容,满足各类教学的需要。通过将美学教学与社会化审美教育融合,更好地向学生传播真善美的价值理念,促进学生形成远大的人生理想。

例如,对于“如何鉴赏美术作品”的课程,教师可以结合美术鉴赏的形式与内容要素,引入我国古代的各类山水、花鸟、人物画,比如《庐山图》《游春图》《富春山居图》《五牛图》《写生珍禽图》《女史箴图》《步辇图》等,还可以引入西方经典的文艺复兴与近现代的画作,比如《蒙娜丽莎》《达·芬奇》《日出印象》《格林尼卡》等,还可以引入《高山流水》《春江花月夜》《十面埋伏》等我国古典音乐,以及钢琴纯音乐和西方古典乐曲等。通过引入这些内容,制作电子课件,还可以引入多个美术鉴赏主题的微视频。在课堂上展示出来,带给学生不同的感受:当看到雄浑磅礴的作品时,令人感到振奋人心;当看到肃杀寂寥的作品时,令人感到忧伤;当看到平和亲近的作品时,令人感到温情脉脉。在线条的教学中,通过引入《二羊图》《荆棘丛兰图》《担婴戏图》等,更好地指导学生鉴赏线条之美。

(三)完善美术欣赏教学的方式

教师作为课堂学习的组织者,在组织美术欣赏课程的内容时,应该注意丰富自己的授课方式,通过多样的教学形式提高课堂内容的丰富性,不再仅限于用传统单一的方式授课,通过这些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提高学习效率。比如:运用情景教学法,能够活跃课堂氛围;运用案例教学法,能够带给学生更好的体验;运用多媒体教学法,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法,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等。

例如,在“如何鉴赏美术作品”的课程中,教师可以先制作电子课件,提前推送给学生,要求学生自主预习,然后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工具实施教学,先创设关于运用形式和内容鉴赏美术作品的生动情境,然后通过问题引导启发学生讨论,即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分小组讨论,合作解决问题,各小组选出代表解答教师的问题。教师还可以运用案例示范的方式,指导学生鉴赏作品,比如对于清代郑板桥的《荆棘丛兰图》:此图的主题是兰与竹,间以山石,运用草书竖长撇的手法绘制兰花丛,高低错落、花色花紫各异,竹丛是空灵润秀、神韵俱全的;此图的构造手法照应了作者的“无小人不能成君子,故棘中之兰更硕茂矣”,表达画家坚贞高洁、卓尔不群的品格。

四、结语

综上所述,以上是结合高中美术欣赏教学的特点与审美评价的内涵,根据当前高中美术欣赏教学的相关问题,探析优化美术欣赏教学、培养学生鉴赏能力、构建完整审美评价体系的教学策略,主要是从明确美术欣赏教学方向、丰富教学内容与完善教学方式三大方面落实,可以更好落实美术欣赏教学的目标。

猜你喜欢

美术作品美术教学内容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美术篇
美术作品
美术作品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美术作品
美术作品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
台湾当代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