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苹果炭疽病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

2021-12-02王宝卿胡顺省吴书宝姜启双王恒华

农技服务 2021年4期
关键词:分生孢子炭疽病侵染

王宝卿,胡顺省,吴书宝,姜启双,王恒华

(1.山东省临沭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山东 临沭 276700;2.山东省临沭县玉山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山东 临沭 276711;3.山东省临沭县农业农村局,山东 临沭 276700;4.山东省临沂市生态环境局临沭县分局,山东 临沭 276700)

苹果炭疽病,又称苹果苦腐病、晚腐病,是一种潜伏性侵染病害,也是苹果生产中的常见病害,国内各苹果产区均有发生,尤以华北地区发生较重,个别品种发病率达20%~40%,严重影响苹果的产量与品质。此外,该病除危害苹果外,还危害梨、枣、葡萄、山楂、核桃和柿子等多种水果,严重影响果产业的发展,为更好地了解与认识该病害的危害与发生规律,并进行有效防治,现将其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1 病原菌特征

引起苹果炭疽病的病原菌有性阶段为围小丛壳菌〔Glomerellacingulate(Stonem.)Spauld.&Schrenk〕,在自然条件下很少发生,在人工培养基上容易发生,子囊壳埋生于黑色的子座内,其内子囊平行排列,子囊棍棒状,子囊孢子单胞,无色。无性阶段为胶孢炭疽菌〔Collectotrichumgloeosporioides(Penz.)〕。分生孢子盘埋生于表皮下,成熟后突破表皮,涌出分生孢子,分生孢子盘内平行排列一层圆柱形或倒钻形的分生孢子梗,顶端着生分生孢子,常成团,呈粉红色,单胞,长卵圆形,两端含2个油球。菌丝的发育温度为12~40℃,最适温28℃。菌丝形成分生孢子的最适温度为22℃左右。分生孢子在28℃条件下,经6 h可发芽,9 h萌发率达95%以上。

2 危害症状

主要危害果实,也危害枝条和叶片,随着春季气温回升,越冬病原菌开始初次侵染,通过雨水、昆虫等侵入枝条伤口、果实等。侵染时间需要5~10 h。苹果炭疽病病原菌的潜育期在果实不同发育阶段的时间长短不一,一般情况下,幼果期较成熟期的潜育期长。在整个生长季节,炭疽病病原菌可多次侵染。果实发病:初期果面出现淡褐色圆形小斑点,逐渐扩大,软腐下陷,腐烂果肉剖面呈圆锥状向果心扩展。病斑表面逐渐出现黑色小点,隆起,排列成轮纹状,潮湿时突破表皮涌出粉红色粘稠液状物,最后全果腐烂,多数脱落,也有的干缩成黑色僵果留于树上。果实采收后,在包装、运输及贮藏过程中,如果温湿度条件适宜,带菌果实陆续侵染发病,造成果实大量腐烂。枝条发病:多发生于老弱枝,病虫枝及枯死枝。最初在表皮形成深褐色不规则形病斑,逐渐扩大,随后病部溃烂龟裂,木质部外露,病斑表面也产生黑色小粒点,严重时病部以上枝条全部枯死。叶片发病:常引起早期脱落。幼嫩叶片感病初为红色、红褐色或黄揭色小点,略凹陷,不规则针尖大小,病健交界不明显,叶片晕环宽幅常超过病斑的大小;老叶受害初期为淡褐色或黑色小点,随着病斑扩展及叶龄的增大,病斑周围带有红褐色或深褐色晕环。

3 发生规律

苹果炭疽病的发生受品种、气候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品种因素:不同品种对苹果炭疽病的抗性及感染率不同,果皮松、果点大而深,果实迅速膨大期遇高温多雨的中晚熟品种发病较重。一般来说,富士、元帅等品种中抗病,祝光等高抗病。气候因素:适宜的温湿度条件是苹果炭疽病发生的重要影响因子,高温、高湿有利于发病。苹果炭疽病病菌孢子萌发最适温度28~32℃,最适相对湿度为95%以上。因此,当温、湿度达适宜时极易进入发病高峰期。环境因素:果园周边适生寄主多、行间间作高秆作物、排水不良的粘土及洼地果园,果树树体郁闭度高致使通风透光效果差、修剪及农事操作造成伤口多、冬季不清理或清理不彻底的果园以及夏季阳光直射灼伤果实表面等均有利于苹果炭疽病的发生,其发生率和发病程度较高。

4 防治方法

苹果炭疽病的防治应以预防为主,主要依靠农艺措施,辅以药剂防治。1)清洁田园。晚秋清除落地病果和病枝,结合冬季修剪,剪除干枯枝、病虫枝、僵果等并及时烧毁,以减少菌源。重病区还可在休眠期喷布50~100倍五氯酚钠或5%~10%不脱酚洗油1次。2)合理农事操作。一是合理修剪疏枝,加强树体塑造,剪除徒长枝、竞争枝,及时剪除病枯枝,增强通风透光效果,降低湿度,减少发病。二是避免人为碰伤枝条、果实,减少病原菌侵入口。3)药剂防治。为提高防治效果,提倡交替用药、连续用药,幼果期主要采取保护性预防,中后期采取保护性预防和针对性治疗相结合的措施。果实前期:6-7月幼果期开始喷药,可喷50%多菌灵、托布津或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700倍液,或石灰多量式波尔多液200~240倍,或50%退菌特500倍液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应交替使用。生长期:在发病严重时,自6月上旬的开始,每15 d喷药1次,连喷4~5次,即可控制其危害。近年各地使用保果灵30~40倍液或95%乙磷铝 80倍液或64%杀毒矾600倍液对该病的防治效果均较好。4)提高抗性。一是增施有机肥,适当增加磷钾肥的使用量,合理施用氮肥。二是及时排出果园积水或改造果园至不积水。三是做好苹果套袋。一般在5-6月生理落果后1个月内完成。套袋先喷1次波尔多波。采前1个月去袋以利果面着色。5)贮运前严格剔除病果、伤果,贮藏期间定期检查,发现病果及时清除。可用70%甲基托布津800~1 000倍液或50%多菌灵1 000倍液浸果或喷果,减少发病。控制贮运期间的温度以0~1℃低温贮运则效果较好。

猜你喜欢

分生孢子炭疽病侵染
苦瓜长“雀斑” 警惕炭疽病
揭示水霉菌繁殖和侵染过程
枯萎镰刀病菌侵染西瓜幼苗的过程特征
玉米小斑病抗病鉴定接种培养基的产孢技术
暗色丝孢菌中国一新记录属
草莓育苗炭疽病防治关键因子研究
白僵菌Bb38菌株小米培养基与SDAY培养基培养耐热性状差异研究
引种滨梅菌根侵染特性研究
不同丛枝菌根真菌对小麦幼苗侵染及生物产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