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业扶贫对饲料企业发展影响分析
2021-12-02杜晓娜
杜晓娜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北京 100871)
1 养殖业扶贫概述
养殖业的发展能为贫困山区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这是扶贫政策中大力提倡的,也是非常好的解决乡镇贫困山区经济问题的举措和方法,一些交通不便利的贫困山区,养殖业的发展既能依托当地资源和人力发展,也能为其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是两全其美的做法,而养殖业的发展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带动饲料行业的发展,养殖业是饲料企业的上游供应链,对饲料行业的发展起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一些较为贫困的山区养殖业,能为其提供良好的生存模式和发展契机(周晨曦,2021)。从这个角度看,养殖业扶贫和饲料企业的发展息息相关,养殖业的发展能带动饲料企业的发展,饲料企业的发展也能更好的服务于养殖业的扶贫开发(李佳琪等,2021)。
2 饲料企业发展现状
2.1 乡村扶贫发展现状目前很多地区的乡村虽然已经完全脱贫,但部分乡村的经济特别是一些中西部不发达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还有较大差距,对于一些地处偏远,交通不太便利的乡村而言,乡村扶贫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老百姓的生活和福利,因此,乡村扶贫对于很多处于贫困山区的百姓来说非常有意义和有价值(吕承等,2021)。这项工作已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但部分地区因为发展受限及地区人员的思想没有得到有效的创新和提升,导致乡村扶贫事业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这些地区乡村扶贫事业的发展能成为其地区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因此,对这些地区而言,乡村扶贫非常有必要,也是能带动其发展的重要点和关键点。
2.2 养殖业产业扶贫养殖业的发展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断更新换代的,养殖业产业扶贫体现出产业扶贫过程中的新思路、新方法,对于贫困地区而言,养殖业的飞速发展能让地区的部分百姓有一个好的发展前景,部分人群也能提高其收入和生活保障,因此,养殖业扶贫对所有的产业扶贫来说是较为重要的扶贫方式,也是国家和政府极力推崇的产业扶贫方式(赵娇,2021)。对于部分贫困地区而言,养殖业的发展能在很大程度上推动其他行业的发展和进步,带动部分企业发展,从而实现区域的整体富裕,因此,养殖业的产业扶贫对饲料企业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2.3 乡村饲料产业需求与很多大型饲料企业相比,乡村饲料企业多以中小型饲料企业为主,甚至很多饲料企业以家庭作坊式的经营模式和经营规模为主,这样的饲料企业在乡村具有广泛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但其规模上较小,很大程度上在发展中就会遇到困难和瓶颈,而养殖业的发展能解决饲料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此类困境,如养殖业的发展能刺激饲料企业的产品销售,也能加快饲料企业的产品转型升级,这是养殖业与饲料企业的关联所在。而养殖业的飞速发展能刺激其区域内饲料产业的需求,从而实现双赢。
3 产业扶贫对饲料企业影响
3.1 养殖业发展瓶颈产业扶贫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养殖业的发展,但因为环保整治力度及对土地等的管控,目前乡村养殖业发展也产生了很大的问题和困境,对部分乡村企业而言,应需要涵养水源或保护环境,企业部分区域不适合进行养殖业的发展,从而导致这些区域无法进行传统养殖业务。对于这些地区而言,如果没有养殖业,上游供应链的饲料企业的发展会受阻,因此,从这个角度讲,目前养殖业发展遇到的瓶颈主要是和土地保护和环境保护有关(程镝等,2021)。这样的困境是可以解决的,也需要饲料企业在进行选址建设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
3.2 饲料产业新兴化发展态势从养殖业不断进行转型升级的过程来看,随着养殖业的不断升级优化,饲料行业也应随之进行转型升级,实现饲料产业的新兴化发展,但从目前来看,很多乡村的饲料企业并没有意识到信息化发展对企业前途和发展的重要作用,还是依据传统的经营方式和产品模式,这种方式和产品模式很难实现市场的有效占有,很难适应目前养殖业朝创新型转型升级的发展态势(杨秀丽等,2021)。对于一些高新技术类的养殖业,其饲料产品需求更关注于饲料产品的环保及高效优质等而忽略价格,反而更加注重性价比,这就使得饲料企业在进行发展过程中要注重上游和下游供应链的发展变化,从而实现自己产业的新兴化发展。
3.3 扶贫政策倾斜目前我国已实现全面脱贫,但扶贫产业依然发展得非常迅猛,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这样的产业发展离不开扶贫政策支持及国家的政策扶持,特别是对一些偏远山区而言,扶贫政策的倾斜能很大程度上对其养殖业等扶贫产业的发展实现更好的辅助作用(Luyi Cheng,2020)。但一些中小型饲料企业所在区域,因其养殖业发展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或者是企业扶贫产业政策更倾向于其他产业,导致后续发展力度不够,也就很难实现养殖业对饲料行业的带动作用,这样在行业发展中会出现更多的困难和阻碍(龚胜等,2020)。因此,从这样的角度看,在饲料企业发展过程中更要关注扶贫政策的倾斜和相应的具体政策,并与之同步。
3.4 饲料企业内部创新探讨关于养殖业对饲料企业的影响,除了要从养殖业和政策等外部环境入手进行分析,更重要的是要深入细致的分析饲料企业内部环境对其发展造成的影响,目前来看,饲料企业作为传统行业,其创新力很难与目前的新兴技术和高科技等行业相媲美,更有甚者很多乡村一级的中小型饲料企业都没有真正实现企业的创新,而是墨守成规,以为这样能实现自我发展,而忽略目前国家经济产业发展态势下创新对企业的重要影响,从这个角度看,饲料企业的内部环境也十分关键,因此,饲料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内部创新(樊士聪,2020)。
4 推动产业扶贫背景下饲料企业发展路径
4.1 推动饲料企业与养殖业深度融合饲料企业要想与养殖业共同发展,就要依托相关的产业政策与饲料企业合作的养殖业进行深度融合,这样的融合包括产品需求的融合和相关技术手段的融合,也可以将两者的人才培养融合在一起,如把养殖业相关的技术人才引进到饲料企业中,让饲料企业更能在产品开发和产品生产中占据优势地位,从而实现饲料企业与养殖业的深度融合,使饲料企业更能适应其下游供应链的需求和发展。另外,可以将本区域内的养殖业进行梳理,通过上门沟通或政府合作等多种方式进行1对1的结对帮扶,或者是合作模式,在开拓自己业务的同时也能促进本区域饲料企业与养殖业的深度融合(周晨曦,2021)。
4.2 打造饲料产业新兴化发展态势饲料企业产业信息化发展是目前饲料产业发展的趋势,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目前饲料产业的发展也需要进一步的转型升级,对乡村地区的饲料企业更是如此,要想实现转型升级,就要与扶贫产业中的养殖业沟通、关联,实现与之对接的发展态势,不应只关注于自己产业的发展目标和手段(靳闯等,2020)。要更长远的关注与之相关产业的发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产业后续发展乏力,缺乏如何发展方向,从而导致在发展过程中受阻的问题,产业新兴化发展是目前各行业、各产业都在不断积极进行的发展目标,因此,饲料产业更应紧追时代主题,把与养殖业特别是扶贫开发中的养殖业紧密结合,树立为产业发展的目标,中小型饲料企业更应加强与养殖业的联系,实现产业的快速转型升级(靳闯,2020)。
4.3 申请相关的政策支持与部分地区饲料企业相比,贫困山区的饲料产业发展受养殖业扶贫政策的支持,发展的较为快速和顺利。但对于普通地区而言,要想实现养殖业与饲料企业的融合发展,就要加大对政府方面的申请力度,这样才能更好的实现饲料企业的发展。政策支持是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首要前提,但政策支持会从不同的产业和角度入手,如部分地区可能支持制造业或服务行业,甚至很多发达地区目前只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对饲料产业等传统行业的支持力度不足,这是导致饲料产业后续乏力的主要原因(李翔,2021)。从这一角度看,要想实现养殖业对饲料产业的带动和发展,就要在区域发展过程中注重国家和政府对养殖业及饲料产业等的重视力度,使国家更多的为这些传统行业进行政策方面的支持,使得政策支持下饲料产业及养殖业能得到快速的发展,为提升区域经济效益贡献出应有之力。
4.4 加强饲料企业内部创新企业内部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和动力,饲料企业也是如此,部分贫困地区的饲料企业的发展与产品销售挂钩,而企业内部的创新并不能在短时间内实现企业效益的提升,但这主要和企业经营者的经营思路及企业发展方向有很大关系,在目前的经济发展背景下,企业要想实现长久发展,就要与时代相结合,不断进行自我升级和创新,这样才能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从而更好的实现企业自我的发展(Van Hau,2020)。但目前很多地区的饲料企业都没有意识到自我创新的重要作用,这一点要从企业经营者及企业管理者的观念入手进行改善,从而在制定产业政策及企业相关规章制度过程中更加关注企业的内部创新,实现企业的产品升级。
5 结论
养殖业扶贫是扶贫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举措,为很多区域的经济发展和群众温饱问题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且在这一过程中,饲料企业的发展也受到很大影响,部分区域因养殖业的飞速发展,使得饲料企业的发展驶上了快车道。本文从养殖业扶贫的概念入手,对目前饲料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特别是结合产业扶贫对饲料企业的影响,从养殖业的发展瓶颈、饲料产业的信息化发展态势、扶贫政策倾斜及饲料企业内部创新4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出目前要想实现饲料企业发展,就要推动饲料企业与养殖业的深度融合、打造饲料产业信息化发展态势、申请相关的政策支持及加强饲料企业内部创新等。这些方法能更好的帮助饲料企业与养殖业扶贫进行深度融合,实现自我转型升级和长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