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载成果丰硕,十四五再谱新篇*
——中国辽金文学学会第十一届年会综述
2021-12-02王昕
王 昕
(内江师范学院文学院,641100,内江)
辽金文学学会自2002年成立,至今整20年,期间学者辈出,成果丰硕。正如辽金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学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辽金文学学会也逐渐发展为中国文学研究的一支劲旅,不可小觑。值建党百年伟大时刻,总结过去,展望未来,才能更好前进,诚如辽金文学学会会长、中国传媒大学资深教授张晶先生在2021年4月举办的中国辽金文学学会第十一届年会开幕式上的致辞所言:“辽金文学学会要乘东风破万里浪,用最丰硕的研究成果向党的百年华诞献上厚礼!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术体系、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的伟大工程中,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进程中,辽金文学学会可以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可以推出更多更具标志性的成果,可以涌现更多更强的优秀学者!”
辽金文学第十一届年会由辽金文学学会、《民族文学研究》杂志社主办,内江师范学院文学院暨古籍整理研究所承办,中国传媒大学人文学院协办,在四川内江召开。这是学会首次在西南高校办会。元好问《九日读书山用陶诗露凄暄风息气清天旷明为韵赋十诗》之八曾写道:“江山不可越,目断西南天。”但是时代发展,学术共建,已是“江山瞬息跃,情在西南天”。本届年会共有50余名来自全国各大高校及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参会,部分学者以线上形式参加,共收到论文44篇。本文将从文艺理论研究、文献典籍研究、历史文化研究、作家作品研究等方面加以总结。
1 理论研究与时俱进
文艺理论研究是文学研究的高地,是对文学现象的宏观把握。理论研究既需承续传统,也要与时俱进。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的审议时说道:“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本届年会上,多位学者在传统文学研究中引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对接时代新声。张晶教授《赋诗与讽谏:辽代契丹诗人创作的文化功能》认为,诗是辽朝文化最好的表达方式,君臣赋诗以表达情感,以诗讽谏朝政弊端。他引用习总书记讲话指出,中华文化由各民族共同书写,深化认识各民族对诗史发展的作用,才能认识到它更为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西北民族大学多洛肯教授《文学交融下的金元女真族文人群体刍议》也说,金元时期女真族文人群体具有一定规模,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文学创作成就,他们为金元文学发展做出了贡献,也促进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成。暨南大学赵维江教授《女真族的汉化进程与词文学兴盛》和大同大学裴兴荣教授《辽金皇族文学研究综述》也是对少数民族文学价值的探讨。前者指出,与同样入主中原的契丹和蒙古比较,女真族彻底完成了民族语言的置换,形成了词文学独盛的局面,完颜亮之词是女真人的勇武之歌,世宗、章宗之词展现了金朝全盛时期的风致,贵族完颜璹之词是汉文化人格化的结晶;后者则从85部(篇)著作和论文中总结归纳了近40年辽金皇族文学研究的概况,展现了这一领域的繁盛景象。
从文体角度进行的文艺理论研究便于深化认识。内蒙古民族大学于东新教授《金中期诗话的三种理论取向》撷取“诗话”这一古代文学批评文体,指出金代在周昂、党怀英、王庭筠等“国朝文派”文人的努力下,亦形成了国朝诗话,具有“奇、雅、闲”的理论取向。中国传媒大学王永副教授《金代文章“气骨”论》反思了当前的文学史研究,认为“文章”被限制在了“散文”的文体之下,他以金代文章的“气骨”为中心,提出具有中国立场的“文学史”研究既要打破文体观念,也要突破学科与典籍等方面的界限。包头师范学院温斌教授《辽文中的“美”》与王素敏教授《蒙元文学中的“勇女”形象探析》均从细微处着眼,前者将《全辽文》中出现的91处“美”字归类分析,以见辽文“质实有物、美善一体”“多元异质、繁彩纷呈”的特色;后者将元代历史及文学作品中出现的女性形象细分为力勇之女、义勇之女和刚勇之女,指出这一形象突显了蒙元时期民族融合态势下的包容而多元的文化价值观。内蒙古民族大学武秋莉副教授《论元曲宫调》从考源、声情、曲牌三个方面再次阐述了元曲宫调的特点。
金元易代之际和辽金元的对比研究是辽金文学研究的重点,体现了由少数民族立国的朝代的特殊性和时代的复杂性。山西大学张建伟教授《河汾诸老诗歌的多维审视》和泰山学院路元敦副教授《仕蒙金人的“金亡”书写——以杨奂、刘祁、杨果为中心的考察》都以具体人物及作品解析易代之际的文学宗尚和遗民的复杂心态。前者总结了近40年来关于河汾诸老的研究成果,从“乱世中的穷途之感”“归隐与家乡情结”“夷夏之变与文化传承”“陶之达,杜之忧”等方面审视了金朝遗民群体困窘的生活状态和复杂的内心世界;后者则通过三个仕蒙金人诗文中对金亡的悲悼、记录和反思,展现那个时期遗民们的复杂内心世界。“元气”命题最早由元好问提出,并在其作品中频繁出现,如《赵闲闲真赞二首》对赵秉文的评价是:“人知为五朝之老臣,不知其为中国百年之元气。”《名作欣赏》副编审、安徽师范大学博士张勇耀《“元气”论与金元之际的文学传统建构》一文梳理了“元气”命题从元好问提出,到郝经、王恽等人继承发展,再经过南北文士的传播深化,以及虞集等青年一代的主动吸收和完善的过程,指出这一命题为元代始终以中原文化和北方文学传统为主导的格局奠定了基础。中国传媒大学董希平教授《在和平中竞争与共进——论辽宋的文学互动》阐述了辽宋的文学互动以相互竞争为核心方式、以相互影响为基本态势、以相互欣赏为主流格调,形成了中华文学发展中一个独特、难以复制的时段。《河北学刊》张涛教授以百年红学研究为例,分享了如何把握前沿动态、组织学术文章的经验,对青年学者颇有裨益。
2 文献研究做精做实
近20年,辽金文学研究得以快速发展,得益于各个时期的学者甘坐“冷板凳”,潜心深究,爬梳文献,不惧艰苦,进行田野考察。因而,一部部凝结心血的优秀古籍整理作品不断问世,夯实了理论研究基础。本届年会上,辽金文学研究领域的资深学者薛瑞兆教授赠予每位参会者一套新出版的《中州集校订》,这是先生穷半生精力进行金代文献整理的众多成果之一,其精选底本、订正讹误、补充遗佚之功不可没,为研究者提供了极大便利。正是因为有这样勤勉无私的学者们的贡献,辽金文学研究始终扎实前行。不过,辽金两朝仍有尚未经整理的典籍,更需年轻学者汲取老一辈学人研究精神,积极参与,不断挖潜拓展,使这一领域始终保持勃勃生机。
本届年会收到的文献典籍研究论文共7篇,数量虽不多,仍可喜见学者们的新思考和新发现。内江师范学院马振君副教授《〈金史纪事本末〉利用和订补〈金史·交聘表〉发微》指出,李有棠《金史纪事本末》明引暗据《交聘表》200余处,作用是补充和印证正文史实,客观上起到了对《交聘表》的正讹补脱作用。《许昌学院学报》张怀宇编辑《王寂〈辽东行部志〉版本及整理情况考述》指出,张博泉、贾敬颜对《辽东行部志》的校勘和注释有开创性贡献,但在校本选择上有所遗漏,尚有丁申竹书堂钞本和刘世瑗天尺楼钞本,其校勘和注释也存在可以补正之处。西北大学元鹏飞教授《〈西厢记〉董王优劣说述论》针对普遍褒称王西厢的情况,指出从元代开始,学者钟嗣成等人均十分肯定董西厢。强调就情节构思、意蕴内涵和人物形象的综合考量而言,董西厢有其不可超越的创造性。
此外,四川革命老区发展研究中心杜成辉研究员《应县木塔秘藏中的辽代俗语诗》指出,秘藏中以《大乘杂宝藏经》押座文、《大方广佛花严经疏》解座文和《杂抄》中保存了较多俗语诗,它们取材于现实生活,语言质朴明快,说服力强,明显受到了唐代俗语诗的影响,具有鲜明的时代和地域特色。广西师范大学杜海军教授《论辽金元石刻在文学研究中的文献价值》认为,辽金元石刻文献以戏曲类和道家文献为最,多奇思妙文,对文学进步有特殊贡献,是文学史研究的重要资料。山西传媒学院师莹副教授《〈玄都宝藏〉的刊刻与金元之际全真教的传播生态》从地域研究出发,指出《玄都宝藏》的刊刻、以诗词点化教众、石窟寺观的修建以及道教主题壁画共同构成了全真教在山西乃至全国的生态传播系统,其刊刻和后期的焚经之厄更是金元之际全真教由盛而衰、政治波诡云谲的缩影。内江师范学院吴文庆博士《〈四库全书总目〉视野下的元代小说史建构》认为,无论是文体类型还是样本数量,《总目》中的元代小说都是对小说史书写的极大补充,《总目》批评的严格性对当下以褒为主的小说批评和小说史撰写有借鉴作用。
3 文化研究推陈出新
辽金是历史上的特殊时期,文献散佚,但随着学者们的不懈努力,其历史文化面貌勾勒得愈加清晰。尽管辽金文学以文学为主,但文史哲本就是一家,在“新文科”理念下,社科研究将逐渐突破传统文科的思维模式,以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同与共享为途径,实现思维、路径、方法的提升。本届年会上,学科融合得最突出的是中国政法大学黄震云教授《DNA和云南“本人”与北方达斡尔人与契丹民族渊源考》一文,他根据新发现的资料对民族调查、传世文献与两次DNA检测结果出现的差异进行复核细审,认为两次DNA的检测都概称契丹人,混淆了内蒙契丹皇族和云南后族的区别。建议最好能够通过考古学与基因检测的互动,把研究的样本进行准确的认识定位,使工作更有说服力。喀什大学高人雄教授《辽金入元的西域色目文人家族的地域文化探讨》综合语言与文字特征、家族与政权形态,分析了北庭、高昌、回鹘汗国、西辽国入元家族,辽宋金时期的西域三大地方政权,以及蒙元时期的西域格局,使西域民族与文化研究更进一步。
除了研究方法的革新,还有研究视角和成果的创新。内江师范学院薛瑞兆教授《金代科举的经验与渊源》指出,金朝科举是中国科举文化中最为丰富而复杂的一代选举,是女真全面继承渤海、契丹与北宋的文化遗产,自觉融入华夏文明的结果,其实施与创立的“南北选”和“女真策论进士”,使那一代选举体现出积极的历史文化意义。四川大学吕肖奂教授《宋辽礼仪文化差异下的使节诗文及行为解析——以宋仁宗朝使辽“违礼得罪”事件为例》一文详细解读了仁宗朝六宗“违礼得罪”事件,指出只有“闭门辞醉”“着窄衣”两件事是对“北朝”无礼,其他则是特别有礼,甚至过于亲近表现出双方友好关系,由此可见当时宋辽礼仪文化的差异,并无绝对的量罪标准。安徽师范大学邹春秀副教授《完颜亮之死与宋金文人的创作》通过宋金文人对“完颜亮之死”虚、实的不同记录方式的对比,见出宋人对完颜亮侵宋战争的谴责和仇恨;通过宋人的“贺表”和“敷演”所上演的“集体狂欢”,以见宋人在劫后余生之后的复杂心态。内江师范学院梁明玉副教授《从“殿头”用法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直觉思维模式》梳理了“殿头”和“殿头官”形象在唐以后的变化,认为文人对宦官的认识整体上呈现出从开始的神秘,到逐渐仰视,直到后来的漠视与鄙夷的过程,反映了文化下移过程中下层文人对以宫廷为代表的上层社会生活状态的主观臆测。
另有几篇论文是对这一时期文人群体的交游、活动的考察。中南民族大学左洪涛教授以线上参会的方式作了题为《金源燕赵诗人群的形成与文化阐释》的汇报,阐述了燕赵诗人群形成的概况、三个阶段,并作了成因分析。与其主题类似的是重庆文理学院杨忠谦教授《金代诗人地理分布及成因浅探》,但该文研究范围更广——对471名有籍贯可考的金代诗人的地理分布进行统计,得出山西最多,其次是河北和山东,认为经济地理、科举教育、社会生态等因素影响了诗人的地理分布。北京体育大学黄二宁副教授《金元时期采诗活动考论》根据相关文献记载,逐一考察了金元时期采诗活动的采诗者、时间、地域、内容和标准等,为我们展示了元代以江西士人为主体的南方士人掀起的前所未有的采诗热潮。内蒙古大学樊运景博士《蒙古时期文人北行交游的空间与心态》将成吉思汗统一蒙古高原至忽必烈中统建元(1206—1260)时期划分为三个阶段,考察了一些金人及其子弟的北行交游情况,着重分析了他们个人辛酸情绪、闲适情趣、华夷观念和仕隐纠结的复杂心态。太原师范学院贾晓峰副教授《佛教寺院与金代文人的生活》认为,受独特的气候地理风貌、社会时代思潮、文人生存状态影响,金代文人在佛寺中的活动与唐宋时期相比,既承袭了山水揽胜、文人雅事、休闲活动等内容,又在具体的实践程度上发生新的变化。山西大学顾文若副教授《金代文士与医士的交往及其对医学的贡献》指出,金代医学与道教关系不大,反而是儒医结合比较紧密——文士帮助医者润色医学著作、撰写序跋和墓志铭及保存、编辑出版医学手稿,为金代医学做出了贡献。
4 个案研究鲜活具体
元好问编《中州集》、刘祁撰《归潜志》……都是为了保留“一代伟人”之事迹,张金吾《金文最·自序》称:“一代之兴也,必有一代之人才,以开一代之运会,而因以成一代之文章。”文学活动离不开人,文学研究也离不开作家及其作品研究。本届年会共有11篇论文是对单个作家作品的研究,但又不局限于一个人物,而是通过人物去看那个时代。安徽师范大学胡传志教授《论以杨邦基绘画为中心的题画诗》指出,杨邦基是金元时期备受关注的画家兼诗人,其绘画具有北方地域与民族特色,寄寓了诗人高洁的人格理想。从金元诸多诗人40余首题画诗来看,他至少有20幅以上的画作见诸题咏。那些同题竞作的题画诗展示了诗人们发掘画意、转换体裁等一争高低的写作策略。山西大学贾秀云副教授《从题画诗看金显宗的艺术人生》也以题画诗为视角,分析了元人对显宗完颜允恭的关注,他们从显宗的画作中看到了金代的盛世景象和其对高洁情操的追求,在题画诗中表现了对显宗人生遭遇的同情和对金代盛世的深深哀悼。
元好问仍是个体作家研究的热点。太原师范学院张瑞君教授《论元好问词的数字艺术》指出,元氏约380首词作中用数字698次,用数字凝练表达、以俗为雅、巧用数字对仗是他高超的语言策略和艺术手段,传承中蕴含创新,足以证明其在词史上的重要地位。安徽师范大学余敏博士《论金元赋体转变之关键——以元好问师生三代为中心》指出,元好问客观认识律赋并加以理性批判,以实践和理论倡导古赋,其弟子郝经和王恽分别从文学与制度两方面为元赋“变律为古”做了铺垫,元氏师生三代人对金元辞赋转变具有破旧立新的意义。忻州师范学院张瑞杰副教授《论元好问易代出处对清初山西诗人的影响》认为,元氏在金元易代之际以延续“吾道”“真儒”自任,其思想突破了忠于一姓一朝和狭隘的民族观念。清初山西诗人自觉不自觉地学习、仿效元好问,表现出对诗人人格的认可和对其诗歌精神的继承,潜在地提升了地域诗歌的价值和自身的影响力。
此外,笔者《李纯甫〈鸣道集说〉及其“三圣人”观论析》对李氏《鸣道集说》中的佛、道、儒观点进行了梳理,认为研究该典籍既可厘清金代思想的特质,也说明了南北儒学的差异并非女真帝国与赵氏王朝的“对峙”造成的,其本质不过是中华民族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不同学术流派之间的“辩论”而已。内蒙古民族大学王若明副教授《危素散文研究》从赋体文和散体文分析,认为元末重臣危素的散文抓住读者的心理曲尽事理的分析让人信服,将生活中的小细节描写得清新有趣,独具特色。西北民族大学教师赵敏、范武杰《论元末西域色目遗民诗人丁鹤年的生存状态与诗风的演进》认为,以丁鹤年为代表的少数民族回回诗歌在与江南士子们的交往中,逐渐以其遵道崇雅的诗风顺应时代的发展,与其他形式的诗学一起共同造就了元明之际多元化的诗学格局。吉林师范大学孙艳红教授《文化认同与杨钟羲的满族民族诗学观探究——以〈雪桥诗话〉为例》指出,从满族民族文化认同角度看,清末人杨钟羲形成了诗歌要有清隽之美和爽健之气的以真情为尚的诗学观念;从满汉文化高度融合的角度看,他吸纳汉儒诗教理论,主张温厚雅正,持论公允,对满汉文化融合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本届年会的主题是总结辽金文学研究界“十三五”期间的工作成绩和存在的问题,规划、展望“十四五”期间的工作纲领和计划,团结凝聚研究力量。从以上综述可以看出,辽金文学学会已经汇集了一批坚实的研究力量,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学者们依靠地域优势、学校力量和个人努力,从不同方向深耕辽金这块沃土,结出了累累果实。会长张晶教授说:“中国辽金文学学会成立迄今20年,学者辈出,成果丰硕。由文学史界的‘小邦’,成长为不可小觑的‘重镇’。荜路蓝缕的学会开创时期的学者们依旧宝刀不老,重量级的成果不断推出,胡传志教授、薛瑞兆教授、狄宝心教授、查洪德教授、黄震云教授等元老级学者都有新的创造;学会的后起之秀青出于蓝,精品迭出。”正是有学者们的积极探索,辽金文学的特色和价值得以彰显,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地位更加突出。值得注意的是,本届年会有两篇在读硕士生的论文,字数均有万余言,内容获得了与会专家的称赞,青出于蓝的“后浪”们让我们看到:辽金学会,未来可期。
但是,我们也应看到,当前的文学史教材和本科生课堂教学中对辽金二朝仍缺乏重视,理论成果还有待充分吸收和利用;以辽金文学为主题的国家级科研项目相对而言还比较少;重复性研究的情况还存在,等等。因此,值“十四五”开局之年,吾辈同仁还应乘风破浪,携手共进,深耕细作,开拓创新,继续为辽金文学研究贡献力量,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