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猪场疫病净化综合防控技术
2021-12-02何媛
何媛
[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三川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畜牧办)674200]
养猪场应根据饲养规模、养殖模式、技术水平、饲养工艺、地形和水源等实际情况合理布局,在保证猪舍背风向阳、地势高燥的基础上,生产区、管理区和隔离区之间严格分来,设置围墙隔离成为独立的单元。猪舍之间的距离、进风口和排风口的设计必须符合防疫要求。同时净道和污道严格分开,避免发生交叉感染。科学合理的设计不仅有利于生产管理,最重要的是便于防疫要求,能有效保护猪群免受疾病困扰[1]。
1 设施设备要求
开展疫病净化的养猪场必须设置和配备先进的设施设备,有利于供给猪群舒适的生活环境,满足猪群健康生长的需求。其中猪栏、饲喂和饮水设施可以能促使猪只自由采食和饮水,减少相互争抢饲料和饮水的情况。降温和保暖设施能维持舍内温度相对恒定,避免夏季高温带来的热应激和冬天寒冷造成的冷应激,增强猪群体质和抗病能力,保证猪群处于健康状况,为疫病净化奠定良好的基础。通风设备能提供充足新鲜的空气,降低舍内湿度,减少舍内病原微生物含量,控制猪群接触病菌机会。储存设施能有效保存饲料,防止饲料挤压发生霉变,避免猪群受到霉菌毒素的干扰,还可以保证疫苗药品等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保存,确保这些生物制品的有效性,提高猪群免疫力和抗体水平,这也是疫病净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2]。
2 健全各项制度
首先按照生产规模和群体结构做好引种计划,制定科学可行的引种免疫程序、健全的人员消毒、隔离、诊断、治疗、病死猪只无害化处理等防疫制度。做好猪瘟、口蹄疫、伪狂犬等疫病的监测计划,制定特定疫病的净化方案和阳性猪只的处理方案,有利于兽医人员按照制度有效进行免疫接种和诊疗病情,防控疾病发生传播或蔓延。同时做好生猪销售时的检疫申报及生猪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健全日常生产管理、考核奖惩、车辆出入等制度,促使员工按照生产操作规程有序生产,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定期培训上述防疫制度,让所有员工对防疫工作重视起来,清楚知道疫病净化的重要性。
3 分群饲养
规模化养猪场应实施自繁自养模式,将不同生长阶段或不同繁殖性能的猪只分群饲养,并采取全进全出的生产方式,这样不仅有效防控疾病进行垂直传播或水平传播,便于疫病净化工作,还可以将种猪区、仔猪区和育肥区等合理隔离开来,根据猪群品种、来源、性别、体重、膘情等来合理调整饲养密度,满足不同猪群生长发育,确保猪群体质健康,增强免疫力和抗病能力,为疫病净化做好充分的保障工作[2]。
4 完善档案管理
规模化养猪场应根据不同猪群设计相应的生产记录表格,详细记录种猪发情配种时间、妊娠期、产仔日期、哺乳期及仔猪的断奶时间,并妥善保存,给每头猪都建立完善的档案,一旦发现异常情况能很快查找根源,有效切断垂直传播疾病的发病途径。同时将免疫接种时间、用药次数、隔离、淘汰、死亡头数、无害化处理和消毒等防疫情况做出完整记录,详细记录实验室检测结果和调整的免疫接种计划,这样有利于追溯种猪或后备猪的健康状况。猪群每天的饲喂量、总耗料量、饮水量、猪舍温度、湿度、通风、光照等日常管理情况做出详细记录,便于查找发病原因,并为以后的生产提供宝贵的数据经验[2]。
5 加强种源管理
建议最好采用自繁自养方式,尽量不从外面引进种源,必须引种时需要详细了解种源地的疫病流行情况,应从无疫区引种,且必须有“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种猪场引种,同时需要有动物检疫证明和种猪系谱证等。引进种猪后需要进行严格的隔离饲养,并开展全面检测,确定没有任何病情后方可并群饲养。最重要的是将本场所有后备种猪、引入种猪、储备的精液和精液供体等逐头检测,确定上述种源均显示阴性后才能作为种用,确保开展净化的特定病种均为阴性[3]。
6 采取严格消毒措施
日常管理中应按照消毒制度做好消毒工作,对消毒后的饲养环境或设施设备等进行检测,如果检测不合格需立即重新消毒处理,直到完全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步工作。根据猪群生长阶段、季节或疫病流行特点等,可以随时调整消毒程序和时间,针对疾病流行季节或疫源必须进行紧急性消毒,以便尽量减少或杀灭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减少猪群与病菌接触的机会,控制猪群感染疾病[4]。
7 定期监测疫病
根据制定的监测计划,有效开展猪瘟、口蹄疫、伪狂犬等疫病的监测工作,清楚本场猪群各项疫病免疫保护水平、疾病流行现状和存在的各种风险因素,有利于随时调整疫病控制方案。按照完善的疫病净化方案和发现阳性猪只的处置方案,有效进行疫病净化、监测、隔离、淘汰和无害化处理等各项防疫工作,确保疫病得到进一步控制和净化。
8 制定免疫程序
根据本场实际情况和当地疾病流行情况,结合疾病特点、疫苗毒株和本场净化工作的进程,由专门的兽医人员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并详细记录免疫的整个过程,包括疫苗厂家、生产日期、有效期、使用头份等。同时根据疫病流行情况、净化工作和实验室检测结果随时调整免疫程序或进行紧急接种。结合本场实际情况,评估防控疫病的成本,可以分群、分阶段、有步骤地由免疫净化逐步进展到非免疫净化[4]。
9 小结
总而言之,养猪场应合理布局猪舍,远离污染区防止病原微生物传播,选用先进的设施设备来满足猪群生长发育的需求,提高猪群体质和抗病能力。同时健全各项制度,激励员工更加有效地完成各项防疫任务,确保猪群净化工作的有序开展。分群饲养和加强种源管理能有效切断垂直传播,便于管理和提高饲养水平。完善档案管理能保留丰富的实践经验,在猪群发生疾病时可以快速追溯根源,采取有效措施处理发病猪群。采取严格消毒措施能杀灭环境中存活的病原微生物,为种源净化工作做好有力保障[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