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十三邀》看谈话类节目的创新之路

2021-12-02文/邵

北方传媒研究 2021年4期
关键词:类节目谈话受众

文/邵 颖

《十三邀》是2016年由腾讯新闻和单向空间联合出品并在腾讯视频平台App播出的一档创新型网络谈话节目,它摒弃传统谈话节目的煽情化、台本化的套路,以许知远“偏见”的视角切入主题,引领受众在对社会各行业切片式人物的对话当中去发出自己对于时代的思考。节目所建立的严肃性沟通场景,为受众提供了广泛的参与和解读空间,带有强烈的现实主义审美反思和精英化色彩。

一、《十三邀》的创新发展分析

(一)“偏见”谈话艺术的定位——个性化风格的凸显

《十三邀》节目主持人许知远“带着偏见看世界”,在一开始就给节目打上了“偏见”的标签,纪录片式的真实拍摄手法将没有经过刻意价值选择的对话和交流毫无遮掩地暴露在受众视野中。作为一档具有个性化特征的谈话节目,主持人本身已然成为节目精品内容输出的核心来源,许知远带着浓厚的文人气息以主角的姿态伴随着生动、坦诚、情感意识等参与到节目每期的话题讨论之中,通过提问、指导、辩论等手段使他个人的观点与嘉宾的看法发生激烈的碰撞。《十三邀》节目嘉宾都是来自各行业极具特色和富有代表性的“个性化”人物。从主持人马东到诗人西川、从世界著名电影导演诺兰到商界精英王小川,嘉宾和主持人在节目中的交流并没有“非黑即白”式的对错之争,而是一场自由化的博弈,双方都将问题置于自身经历和社会坐标之中,带着“偏见”的态度去发问、去思考,对话的冲突是激发受众参与解读文本最好的推动力。每一个充满哲理性和思辨性的问题,其实都有着无数个性化的答案,关键在于受众每个人独特的观看视角和个人独立意识下的思考。

(二)真实对话场域的建构——满足受众的解读需求

互联网时代,受众向用户角色的转变不断深化,其在大众文化中的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受众不仅是节目文本的“读者”,更是文本内容的参与者和创作者。因而,以人格化、真实感进行定位和传播的节目更有利于吸引广大受众的注意力,更能满足受众作为文化消费主体对于文本的期待和自我精神需求的追逐。《十三邀》节目场景的选择不同于以往谈话类节目固定化的演播室录制模式,而是在真实开放的情境中展开每期节目的话题讨论,真实场景的应用不仅缓解了严肃性所带来的压力感,更强调了节目的纪实风格,多维度、多视角的交谈建构了一个充满理性的对话场域。例如,在与马东对话的一期节目中,录制地点就选择了嘉宾日常办公处,镜头记录了工作环境下嘉宾真实的行为日常,并对其身边同事等进行访问,从侧面刻画嘉宾形象,使其人格化特征更加多元和立体。被访者真实的工作状态暴露在镜头之中,让受众降低了对嘉宾的陌生化认知,在满足受众窥探欲望的同时也让其实现对于节目文本的参与式解读。有数据显示,《十三邀》官方微信公众号每期节目推文浏览量均超十万;截至2020年12月29日,该节目在豆瓣中每季节目的短评数量平均3500条左右,远超同类型节目。《十三邀》中社会化的场景和内容话题的深刻性形成的鲜明对比,让节目文本更具有张力和复杂多义之感,使受众结合自身经验对节目文本进行个人化的解读,产生知识性快感的满足。《十三邀》中许知远和嘉宾作为信息与话题的编码者,并伴随无演播室和观众缺位的简约录制模式,延伸思考和自我解读的权利被重新归还给受众,无数强有力的内涵观点被直接输出,不断刺激受众的理性认知,推动其实现真正的信息解码。

(三)严肃社会议题的探讨——精英视角的理性追求

作为以严肃性支撑的一档高端谈话类节目,《十三邀》有着明显的精英主义风格,节目对于话题的选择冲破了以往此类节目局限于温情冷暖、情感家庭或八卦娱乐等选题,而是将时代的宏大议题和各种极具思辨性、哲理性的精英意识形态下的严肃性问题作为探讨的重点。“大众传播学培养理论中提到,如果媒介对客观世界进行客观的、真实的、全面的反映,提供给受众正确的信息,就可以对培养受众健康全面的世界观价值观具有积极作用。”①《十三邀》创造出的严肃性文本,目的更在于让受众能够通过自身的思考,深入挖掘表象背后的真实,寻求真正“有意味的价值”。主持人许知远和被访者的辩论以开放式的结局、相互对立或存在差异的视角呈现,更突出节目所具有的话语辩论和戏剧性冲突。这也让受众在观看过程中,具有了更加主动选择思考和参与思考的机会。《十三邀》也因此承担起正确价值观引领和坚守价值追求的社会使命,“有关时代的选题将忧患意识扩大化,由个体扩散到集体,将个人反思转化为集体反思,开启多数人的理性状态”②。在娱乐之风盛行的今天,大众文化需要这种严肃性的回归,各类综艺节目也亟待获得文学性和思想性的植入。

(四)多版本多媒介的传播——融媒时代的生存之道

“融媒时代受众获取信息的载体变得更加多元,而越来越多的受众基于移动终端的内容观看习惯正深刻地改变着内容本身的生产方式。”③满足受众的观看需求来对节目编排和制作进行衡量定位是当下视频节目发展的必由之路。大众传播学中所提出的“使用与满足理论”也证明了受众对于媒介的使用和目的需求是不尽相同的,这一研究“把受众看作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把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看作是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这一理论认为受众面对大众传播并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地选择自己所偏爱和需要的媒介内容和讯息”。《十三邀》这一节目充分考虑媒介融合背景下受众碎片化的信息获取方式和互联网技术支持下的多渠道多媒介的传播趋势,将节目在三个平台上线不同的版本,以满足受众多样化多层次的观看需求。该节目在腾讯视频播出精编版本,每期时长控制在50分钟左右,真实采访场景和纪录片式的剪辑,平衡了节目娱乐性和教育性的双重目的;加长版(无剪辑版本)则是由官方微信公众号进行推送,节目原始采访片段得以完整保留并添加了文字解说,可以给追求文本深度解读的受众提供完整影像资料,也满足了受众对于“在场式”观看的精神需求;第三种则是精简版,在哔哩哔哩视频、新浪微博官方账号、抖音短视频、腾讯新闻等众多平台呈现,主要以短视频的形式对每期节目的核心话题和内容进行提炼和浓缩,极大程度上满足了当下受众碎片化和竖屏式的收视习惯。

二、谈话类节目创新发展路径的思考

(一)内容“精英化”——审美和文化的内核

在大众文化视域下,文化产品作为一种商品,在满足受众的娱乐化“游戏”心理的同时,对于文化品格和审美价值的追求更是不容忽视。作为极具风格化的访谈类节目,更应该将内容的坚守和对文本的创新放在核心地位,发出文化价值的声音。《十三邀》不断强调对时代议题的思考和人文精神的基本诉求。在各类综艺节目大荟萃的大众文化场,坚持“内容为王”,提高节目的核心竞争力,对节目文本进行反复打磨,使其不断向精英化的高品质方向靠拢是谈话类节目的发展之道。同时,要考虑内容表达的浅白性和易读性,避免过高的准入门槛,把握好品质和收视之间的平衡点,保证节目在追求文化品质的过程中寻求更广泛的受众群体。精英文化具有思想的独立性、文化的严肃性、艺术的创造性和精神的使命感。“精英文化强调文化的社会责任感和教化功能,承担着社会教化的使命,发挥着价值规范的导向功能。”④正如《十三邀》所呈现的那样,将时代发展的宏大议题贯穿节目始终,带着深度理性的思考和广博的学识,将精英化的人文精神带给广大受众,运用知识分子的话语权肩负起启蒙教化大众、提高受众审美意识和文化创造的使命。

(二)视听“纪实化”——真实和互动的模式

“谈话类节目作为以主持人、嘉宾之间的语言交流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节目,对于话语的纪录尤其重要。”⑤《十三邀》在节目的表达方式和内容呈现上选择了向真实性靠拢,将主持人与嘉宾的谈话过程进行全方位的实况纪录,谈话地点也选择在嘉宾日常办公或是生活化的环境之中。节目融合了访谈节目和纪录片两种风格特色,将内容和访谈环境的真实性发挥到了极致。这种在现实生活场景下所进行对话的呈现方式,不仅弥补了以往谈话类节目受空间限制而使得场面调度有限、表现力不足的弊端的同时,还拉近了受众与嘉宾的距离,促进受众参与节目话题的互动性,延长和拓宽了受众参与访谈的空间。戈夫曼在他的戏剧理论中提出了“后台”和“前台”的概念,即“人们为了表演,可能会区分出前台和后台。前台是让观众看到并从中获得特定意义的表演场合。在前台,人们呈现的是能被他人和社会所接受的形象;后台是相对于前台而言的,是为前台表演做准备、掩饰在前台不能表演的东西的场合,人们会把他人和社会不能或难以接受的形象隐匿在后台。在后台,人们可以放松、休息,以补偿在前台区域的紧张”⑥。然而,受众在观看或欣赏一出戏剧时,往往对于“演员”表象背后的真实有着更强烈的好奇心和窥探的欲望。《十三邀》选择将真实性和纪实化融入节目之中,将主持人和嘉宾对话过程中发生的“冲突、沉默、尴尬”等这些原本属于“后台”的内容真实呈现出来,即将“后台前置化”,毫不避讳谈话中各类碰撞式的情景,使观众清晰地看到人物思考和双方不同观点产生的片段。这种纪实手法的运用让观众看到“舞台背后的故事”,满足了受众窥视和猎奇的心理,有利于节目与受众之间互动现象的产生。谈话类节目作为重视人物和对话的节目类型,更要主动拉近受众与节目的距离,只有不断提高节目的真实感才能加强节目情感场域的构建,让受众在观看过程中产生情感共鸣,不断拓宽互动的空间,从而增强受众观看的黏性,积累稳定的用户群体。

(三)节目“衍生化”——品牌和产业的追求

在消费主义视域下,大众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商业化和产业化的发展道路,伴随着新时代“互联网+”思维的不断深入,一档节目的兴衰一定离不开其对商业价值的考量。“在消费文化影像中,以及在独特的、直接产生广泛的身体刺激与审美快感的消费场所中,情感快乐与梦想、欲望都是大受欢迎的。”⑦消费对于受众而言,能在很大程度上满足自身对于“快感”的追求。《十三邀》在一定程度上也具有这种文化消费品的属性,节目在喜马拉雅FM所推出的有声音频部分只有开通该App的会员才能够观看,这种属于知识性付费的版块,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节目对经济和商业效益的满足;同时,《十三邀》推出了图书版的内容,与视频节目不同,图书版《十三邀:我们时代的头脑与心灵》打破1~4季的区隔,重新划分为艺术界、演艺界、人文知识分子、时代浪潮人物等四大领域,使得每个领域的意见、经验与心得更加具有模板作用,以不同领域中正在发生的样本,探求我们这个时代的发展切片,进而带领读者在这些对话的碰撞中重新观察和理解这个世界,在满足部分受众深度追求内容解读的同时,增加了节目在其他渠道的经济收益,为节目的良性循环发展提供帮助。《十三邀》还推出了夏日特别版,是节目品牌化战略的尝试,但其衍生品和产业化的发展道路仍存在明显的不足。谈话类节目所具有的文化属性和知识内涵是其深度发展的有利条件,比如可以通过文创周边、系列电影、嘉宾见面会等多种模式来实现对节目品牌化的打造,实现其商业价值。同时,要避免“唯收视率”式的过度商业化对节目内容带来的消极影响,在大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消费需求下,综艺娱乐在享受市场红利的同时要肩负文化传播的使命,实现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四)传播“融媒化”——传统和新兴的融合

《十三邀》传播模式极大地迎合了当下媒体融合传播的发展模式,在腾讯视频、微博、微信、哔哩哔哩、抖音、喜玛拉雅等多个视频音频平台播出,实现了声音和影像的双向推进,并针对不同用户需求推出多种剪辑版本,使得节目在大众文化消费市场中显现出强大的适应能力。媒介技术迅猛发展使节目传播途径扩展和传播格局扩大,催生了更多互联网用户的产生,但也要看到社会老龄化所带来的对传统电视媒体的需求,在把握好互联网领域传播的同时,也要不忽视对传统媒体的运用。“台网联动”的发展战略对于今后谈话类节目发展有重要意义,在依托网络视频、音频平台强大传播力的同时,要加强和优质广播电视台的合作,走联合出品的发展道路。广播电视台有其强大的制作团队和人才优势,专业制作水准的提高更是节目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同时,广播电视作为传统媒体的核心,积累着庞大的用户群体,发挥着主流媒体的引导作用。对于受众而言,大屏观看和高清化视觉效果仍有着较强吸引力。互联网有技术优势,智能化的内容推送也让受众有更加便捷和精准的观看体验。在当今文化市场多元化发展态势下,只有将新兴媒体和传统媒体互相融合,发挥二者各自优势,将传播范围最大化和精准化,才能更有效地推动谈话类节目在更大程度上扩大自身影响力。媒介技术的发展使得媒体市场的竞争不断加剧,迫使传播手段不断升级,“媒介是人的延伸”,无论怎么进步,技术始终是为人所服务,将受众多样化的需求容纳到节目传播的考量范围之中是节目发展不容忽视的问题。

(五)参与“交互化”——沉浸和智能化场景

在电子信息技术的支持下,电视和网络节目的舞台呈现以及受众参与渠道有了更加多元化的选择,媒介技术的进步使得我们从图像时代向智能化时代不断迈进,VR、5G、AI等高科技的运用最大程度实现了综艺节目“内容+场景”的沉浸式和智能化的节目形态,也带给广大受众更多交互式参与的体验。受众在观看节目的过程中会不自觉地将个人置身于节目所营造的场景中去,激发自身产生情感共鸣,实现通感式的审美需求,完成“在场”式的观看。对于受众而言,节目搭建的场景和环境的营造是其文化、艺术以及情感“场域”消费的场所,在激发受众情感共鸣和引导其深入探求节目内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著名社会学家布尔迪厄提出了“场域”的概念,他将其定义为“存在于各位置之间客观关系的网络或者架构”⑧,在受众观看节目的过程中,实际就处于这样一种网状的“文化场域”之中不断吸取知识和积累经验,节目也在这个过程中达到内涵传达和文化意蕴的输出。以往谈话类节目,过度注重舞台效应,台本式的演绎方式和剧本式的表演对话极大程度降低了节目对话场域的真实性,更不利于受众切实参与到节目的互动和个人情感表达。而《十三邀》对真实环境的选择和生活化场景的搭建恰好弥补了这种过于舞台化表演模式造成的真实感的缺失,是谈话类节目发展的一大创新。同时,技术的逐渐深入被不断运用到电视节目的制作当中,为观众提供更加丰富的沉浸式的视觉奇观和情感下沉。就谈话类节目而言,VR技术的成熟是其未来创新发展的有效助力方式,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来搭建自由化和移动式的对话空间,让观众与嘉宾实现真正影像化的互动式交谈,让受众更进一步贴近节目,产生前所未有的亲临式的“在场”体验。

结语

谈话类节目曾在我国风靡一时,《十三邀》的成功为其再度回归大众视野开辟了新的探索之路。在丰富多元的“文化场域”中,如何利用优秀的文化资源增强节目的文化叙事手段,在浮躁的娱乐市场开创新的发展空间是我们亟待思考与解决的问题。未来,该类节目要不断加强对文化品格的追求,当艺术作品追求文化品格、“真善美”和追求真理的时候,就有助于提升社会整体文化氛围;同时,艺术与日常生活界限的不断消解,使得高雅文化与大众通俗文化之间的壁垒不断削弱,受众对于知识和文化的追求更强调节目要创造出更多易于受众参与解读和沟通的话语场,积累忠实用户群体;再者,要走品牌化发展战略,积极打造节目系列衍生品,实现节目经济和商业价值的良性循环和生态平衡;最后,在媒介融合大环境下,谈话类节目要在把握新媒体传播优势的条件下,兼顾传统媒体的传播力量,展示出强大的融合与适应能力,实现丰富与创新。

注释:

①②朱凯波:《泛娱乐化背景下的独立性严肃思考-〈十三邀〉节目特点分析》,《视听》2018年第9期。

③杨怡:《融媒时代访谈类节目的创新路径—以〈十三邀〉为例》,《青年记者》2019年第23期。

④欧阳宏升:《电视艺术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12月。

⑤陈成:《网络自制访谈节目的创新路径研究——以〈十三邀〉为例》,《视听》2018年第6期。

⑥〔美〕欧文·戈夫曼著:《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冯钢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⑦〔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⑧〔法〕皮埃尔·布尔迪厄:《关于电视》,许钧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猜你喜欢

类节目谈话受众
融媒体环境下的受众计算:途径与挑战
防止“一谈了之”,《干部监督室谈话工作规程》出炉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网络时代受众心理的分析和引导
不喜欢胖的
新闻访谈类节目主持人如何提升传播能力
电视社教类节目创新策划的三个角度
省级卫视新闻专题类节目发展的困境与思考
韩剧迷受众心理解读——以《来自星星的你》为例
教你如何发起谈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