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痢疾症状与防治方法
2021-12-02刘晓明
刘晓明
(山东省平度市古岘动物卫生与产品质量监督站 266700)
因为仔猪自身消化机能不完善,对消化道内的病原微生物抑制能力差,容易受到病原微生物的侵扰而发生痢疾。同时母猪的体况和体质也直接影响仔猪的健康状况,如果突然更换饲料也会引起乳汁脂肪含量较高,仔猪消化脂肪能力较差,引起消化不良性腹泻。另外,管理不善母猪容易受到霉菌毒素的侵扰,直接引起仔猪痢疾,如果饲养环境条件较差、卫生清洁不达标,环境中病原微生物含量较高,不仅降低仔猪体质,还增加仔猪接触病原微生物的风险,大大提高仔猪痢疾的发病率[1]。
1 发病原因
通常仔猪痢疾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疾病,根据仔猪粪便颜色分3 种:黄痢、白痢和红痢。其中黄痢由母猪传播给仔猪、白痢是因环境卫生较差引起,一般圈舍使用时间较长、饲养环境中病原微生物含量较多,容易引起仔猪发生痢疾[1]。
1.1 自身消化机能不完善
通常仔猪通过口腔摄入病原微生物,病原体进入肠道后开始繁殖而引起仔猪发病。如果病原微生物污染了母猪乳头,易感仔猪吸吮母乳时会将病原体摄入体内,由于仔猪各种器官发育不完善,尤其是消化道不健全,无法分泌较多的胃酸,无法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繁殖,促使一些营养物质形成有害物质,再加上细菌过渡繁殖致使肠道发生炎症,消化道内的食物过渡发酵产生大量气体,加重对肠道黏膜的损害,进而造成仔猪发生痢疾。
1.2 应激条件影响
高温时外界湿度往往较高,这时不仅加快病原微生物的繁殖速度,还会给仔猪带来严重的热应激,明显降低仔猪体质,再加上接触病原微生物概率增加,大大提高仔猪感染痢疾的风险。或者初秋时期外界温差较大,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圈舍温度和通风,很容易给仔猪带来冷应激,腹部受凉发生腹泻,进而继发仔猪痢疾。或者冬季寒冷天气下,舍内下通风不良、空气污浊,不仅能引起仔猪感染呼吸道疾病,病原微生物还可以吸附在污浊空气中被仔猪摄入体内,诱发仔猪感染痢疾[1]。
1.3 母猪免疫力下降
哺乳期的母猪自身体质十分重要,饲养管理不善、营养不良或环境条件较差时,母猪的免疫力会逐渐下降,促使母猪体内的抗体水平降低,这样仔猪的免疫力也会随着降低。另外,母猪体质较差分泌乳汁量减少,无法满足仔猪对母乳的需求,消化系统发育缓慢,甚至误食粪尿污水,引起细菌感染,最终发生痢疾。
1.4 饲养管理不善
在母猪哺乳过程中,需要逐步更换精饲料,如果突然更换饲料,如玉米饲喂量超过60%或者饲喂过多的豆饼等难以消化的精饲料,会引起仔猪消化不良而发生痢疾。这是因为突然供给高能量饲料,母猪乳汁中脂肪含量增加,而仔猪消化功能不健全,对脂肪的消化能力较差,会打乱体内菌群平衡,进而引起仔猪发生痢疾。
2 临床症状
仔猪发生痢疾后通常排出浅红或褐色稀粪,或者粪便中携带大量气泡和肠道组织碎片,体温升高到40.0~40.5℃。由于仔猪体质弱小、组织器官发育不健全、免疫力和抗病能力较差,感染痢疾后往往病程较短、发病急剧,如果防治不及时,会引起较高的死亡率。根据仔猪发病情况将仔猪痢疾分成以下3 种类型[2]。
最急性型:在仔猪刚出生后24h 内突然腹泻,后部躯体污秽不堪、沾满血样稀粪。仔猪身体虚弱、行走艰难,很快衰竭死亡。有的病仔猪没有排出血便,便出现昏迷和死亡,一般病程2d,在第3 天开始出现死亡。
亚急性型:病仔猪粪便呈黄色,随后水样便,并且粪便中含有坏死的组织碎片,仔猪食欲不振、逐渐脱水、眼窝凹陷,整个病程大约为5~7d。
慢性型:在仔猪生长过程中很少出现慢性型仔猪痢疾,慢性型痢疾一般病程在7d 以上,病猪发生持续性或间歇性下痢,粪便呈黄灰色糊状稀便。仔猪食欲下降、随着病情发展逐渐消瘦,体重增加不足甚至下降、生长非常缓慢,如果管理不当,一般经过几周会死亡,或者被淘汰出去,即使治愈也会成为小僵猪[2]。
3 防治措施
根据仔猪疾病流行情况,经常发病的猪群需要在分娩前一个月和半个月分别肌肉注射5ml 和10ml 的C 型魏氏梭菌疫苗,这样可以提高母猪抗体水平,仔猪出生后尽快吸吮足够的初乳,通过母乳可以获取较高的被动保护力,增强抵御外界病原微生物入侵的能力。试验证明,仔猪通过吸吮免疫母猪的初乳,从中获得抗体,达到100%的保护率,由此可见。在母猪分娩前进行有效的免疫接种,可以在仔猪出生后帮助其尽快获取充足的母乳,对预防仔猪发生痢疾有明显效果。另外,在仔猪出生后3d 内口服土霉素或多西环素等药物也可以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
做好产仔舍清洁卫生工作,在母猪转入前将猪舍进行彻底清洗和消毒,消灭环境中存活的病原微生物。在母猪转入后定期清理粪便和废弃物,并在分娩前将母猪后部躯体和乳房进行清洗和消毒,防止对仔猪产生污染[3]。
仔猪发生痢疾后需要立即进行隔离治疗,建议肌肉注射庆大霉素注射液,按照每头8 万单位的剂量使用,每天注射2次,连续注射3d,可以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也可以给仔猪注射硫酸卡那霉素注射液,按照每千克体重10~15mg 的剂量,也是每天注射2 次,连续注射3d,疗效显著。对于脱水明显的仔猪需要及时喂服葡萄糖液或在饮水中添加适量精盐,帮助仔猪尽快补充体液,调节机体酸碱平衡,促使仔猪尽快恢复健康状况。
同时,仔猪发生痢疾后往往体温升高,相对怕冷,再加上仔猪体温调节能力较差,需要适当提高猪舍温度,尤其在冬季应用棉被或草帘堵塞门窗缝隙,防止贼风入舍,给仔猪带来较大的冷应激而加重病情。供给母猪或仔猪营养全面且容易消化的饲料,还可以在饮水或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维生素,不仅有利于提高母猪乳汁质量,还可以提高母猪和仔猪的体质和抗应激能力[3]。
4 小结
由于仔猪体质较差、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疾病抵抗力均较低下,容易感染仔猪痢疾,仔猪一旦发病,往往表现食欲下降、消化系统受到严重伤害、饲料利用率降低、生长速度缓慢,即使治愈也会明显影响养殖效益,所以,必须做好本病的预防工作。在母猪分娩前做好产仔舍的清洗和消毒工作,并给母猪适时免疫接种,仔猪通过母乳可以获取较高的保护力,有效防止仔猪感染痢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