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水肿病的防治
2021-12-02王修庚
王修庚
(山东省梁山县扶贫开发办公室 272600)
在养猪生产中,仔猪水肿病是对仔猪危害极其严重的一种常见病症,且难以防治。患病仔猪耐过此病或被治愈后也影响后期育肥阶段的生长发育,更不可以作为后续种猪来培养,同时给整个猪场甚至周边养殖环境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引起广大养猪户和畜牧兽医工作者的高度重视,积极去寻求、探索仔猪水肿病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1 仔猪水肿病的病因
一般分为两类,即病原性仔猪水肿病和营养不良性仔猪水肿病。
1.1 病原性仔猪水肿病
仔猪水肿病的病原是溶血性大肠杆菌,以内源性感染为主,通过粪便排菌,经消化道传播,带菌母猪和染病仔猪均可成为本病传染源,因此,称为病原性仔猪水肿病。
1.2 营养不良性仔猪水肿病
当饲料中精料比例过大、B 族维生素缺乏、VE缺乏、矿物质元素(主要是硒)不足或养殖环境气候突变等原因也能诱导或促进仔猪水肿病的发生。因为这种仔猪水肿病与营养成分密切相关,也被称作营养不良性仔猪水肿病。
2 仔猪水肿病的流行特点
(1)主要发生于断奶后的仔猪,以35~45 日龄仔猪多发,60 日龄以上猪只发病率下降。
(2)在同一窝仔猪中,生长速度较快、体质健壮的仔猪比弱仔、瘦仔更容易发病,且症状严重、病态明显,死亡速度快,死亡率最高。
(3)无明显季节性,一年四季均有发生。但在我们北方地区,仔猪水肿病一般发生在春季4~5 月份或秋季9~10 月份,夏季和冬季鲜有发生;南方地区一年四季均有发病风险,特别在气候骤变和阴雨时节更容易发病。
(4)呈现地方流行性、散发性,不广泛传播,一般局限于个别猪场。
3 仔猪水肿病的临床症状
仔猪感染溶血性大肠杆菌后突然发病;体温在短时间内迅速升高,但很快又会降至正常或低于正常体温;精神萎靡,食欲不振或废绝,口吐白沫;呼吸和心跳加快,病情严重者心跳可达200 次/min 以上,呼吸困难,叫声嘶哑;运动失调,步态不稳,走路左右摇摆,有时会表现出无目的的走动、转圈,横冲直撞,所以仔猪水肿病俗称小猪摇摆病。
随着发病时间的推移,患病仔猪肌肉痉挛、震颤,甚至全身发抖,四肢呈现渐进性麻痹,直至倒地,倒地时四肢划动,如游泳姿势。
本病特征性临床变化是患病仔猪眼睛发红、眼睑肿胀、结膜肿胀、脸部肿胀,重者头部甚至全身水肿、肿胀。
仔猪水肿病的病程比一般病症短,有的病猪发病急、死亡快,病情严重者数小时就死亡,死亡前体温降低,大约降到35℃左右,口鼻流出大量泡沫样液体;一般情况病程经历1~2d,也有少数弱仔、瘦仔、成年猪病程长达5~7d 或更长。
本病总体死亡率可达90%,危害严重。
4 仔猪水肿病的剖检变化
患仔猪水肿病死亡的仔猪剖检病变主要是多脏器水肿。
剖开皮下和肌肉可见皮下或肌肉层渗出大量无色或淡黄色液体,胃部大弯处、贲门部水肿尤其突出;胃底有弥漫性出血;眼睑、头部皮下水肿,肠系膜水肿,全身淋巴结水肿、充血、出血;肠系膜淋巴结充血、出血;有时可见卡他性肠炎或出血性肠炎;肺脏水肿,胸腔、腹腔和心包有透明或浅黄色积液,此液体在空气中暴露一段时间后会呈现出灰白色胶冻样凝固。
5 仔猪水肿病的诊断
虽然仔猪患水肿病的病因不同,但症状相同,常用到的仔猪水肿病的诊断依据为以下几点。
5.1 流行特点
常发生于断奶后1~2 周仔猪。
5.2 临床症状
体温表现为在短时间内急促先升高后降低;心跳加快;眼睑或头部水肿;神经症状。
5.3 剖检变化
胃壁水肿,胃底出血;肠系膜水肿、出血、充血;肌肉层和黏膜层之间有胶冻样液体。
5.4 实验室诊断
采取患病仔猪小肠内容物或肠系膜淋巴结,分离出致病性大肠杆菌,作血清学鉴定。
6 仔猪水肿病的预防措施
6.1 加强对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
(1)对哺乳母猪施以良好的饲养管理,可以保证母猪产后有优质的泌乳性能,产出抗体强大的优良母乳,进而增强母猪、仔猪抗病能力,可以有效防止或减少仔猪感染大肠杆菌病的概率。
(2)在母猪妊娠后期(怀孕100d)可以以肌肉注射方式给母猪注射大肠杆菌抗原K88、K99、K987P 等疫苗,使母猪体内产生抗体。实践证明,这种抗体可以通过母猪初乳供给仔猪。
6.2 加强对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
仔猪断奶后母源抗体下降,而自身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免疫能力差,所以加强对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至关重要。
(1)仔猪出生后吃母体初乳前给其口腔滴服0.5ml/只磺胺甲氧嗪注射液,连滴3d,或者口腔滴服硫酸庆大霉素1 万单位/只,连滴3d。
(2)注意给断奶仔猪补水。饮给断奶仔猪的饮水中可以溶解适量的电解质、维生素、抗菌药等。如水中加入口服补液盐(电解质),同时还可以加入多种维生素或抗菌药物;急需情况下可给仔猪注射葡萄糖生理盐水(俗称对半液)进行紧急补液。
(3)给断奶仔猪提供优质的仔猪饲料。断奶仔猪饲料成分要营养全面、成分稳定、高效优质、无异味、易消化、适口性强。最好选择知名度高、社会评价好的饲料生产厂家的全价配合颗粒饲料。存放饲料的地点要干燥、卫生,不同料号分类码放,并经常检查,防止腐败、变质,如有霉变,立即弃用。适当减少仔猪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增加纤维素。
(4)给断奶仔猪选择合适的添加剂,根据仔猪的采食、胃肠功能、消化吸收等特点采选添加剂。
①复合酶:复合酶主要是利于仔猪调节机体代谢、增强消化功能的一类物质的总称,如乳酸菌、益生素、制霉菌素等。
②有机酸:常给断奶仔猪添加的有机酸有柠檬酸和延胡索酸,可以提高仔猪消化道酸度,激活仔猪体内消化酶,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还可以抑制有害微生物生长、繁殖,保持肠道微生态平衡。
③调味剂:经常用到的调味剂是乳香味和水果香味调味剂,可以改善仔猪饲料口味,增强适口性,也有补充能量的作用。
④乳清粉:乳清粉主要成分是乳清蛋白和乳糖,一般在仔猪日龄35d 前添加。
(5)做好预防接种,仔猪出生后15d 左右时给仔猪接种灭活大肠杆菌抗原K88、K99、K987P 疫苗。
(6)加强对断奶仔猪的巡视看护。养成经常对断奶仔猪巡视看护的好习惯,观察仔猪饮水(供给清洁自来水)、采食(亦不可过饱)、运动、嬉戏、睡眠状态,防止仔猪断料、断水、互相挤压、撕咬、吞食不洁物质、受伤等。
(7)给断奶仔猪安静、整洁的环境。避免断奶仔猪受到惊吓、暴力驱赶等强性应激;保持猪舍环境卫生,及时清理粪便、污水、有害杂物,定期进行猪舍内外清洗、消毒、杀灭蚊蝇,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需要注意的是:消毒药品尽力选用高效、低毒、无刺激性气味的品类,按适当比例配制,用合理的方式操作,如抛洒、浸泡、喷雾、涂抹、熏蒸等。
7 仔猪水肿病的治疗措施
发现患病仔猪,及时挑拣、隔离,分析病因,有针对性的治疗,并对圈舍进行彻底消毒;死亡仔猪进行焚烧、深埋、化制等无害化处理。
(1)静脉注射(也可腹腔注射)10%磺胺嘧啶钠,剂量2ml/kg,每日两次,连注3d,以25%~50%葡萄糖注射液配制。
(2)口服土霉素、氯霉素等抗菌性药物抑制肠道内病原性大肠杆菌。
(3)在硒元素缺乏地区可以配合使用亚硒酸钠、VE、Vc、地塞米松等药物进行对症治疗。
(4)仔猪断奶前后,可于饲料中加入0.01%诺氟沙星,辅助治疗。
(5)玉米芯15~20g,半边莲15~20g,煎汁,内服。
(6)赤小豆500g,大蒜1 头,生姜10 片,煎汁,灌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