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加强养殖污染治理的调查与思考

2021-12-02周树霞

中国畜禽种业 2021年5期
关键词:无害化粪污畜禽

周树霞

(山东省武城县畜牧渔业发展中心 253000)

1 养殖造成的污染已成为影响环境的重要因素

我国养殖产业已成为农业的中流砥柱,是国民肉蛋奶需求的供给源泉,在长时间内会是国家重点帮扶的重要产业。但其环保问题突出,要求从业者要重视环境保护综合治理,否则养殖产业难以为继,甚至导致国民生活环境遭受彻底破坏。山东省德州是一个农业大市,畜禽养殖量大面广,全市有各类养殖场户的1.1 万个,是京津冀地区重要的畜产品生产基地。走访中我们了解到,养殖业快速发展,给农民带来收入,为居民提供大量肉蛋奶的同时,带来的粪水污染问题同样触目惊心。据德州市畜牧部门介绍,养殖污染目前主要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养殖可产生一年产出几十万吨粪水,很多没有经过严格处理就直接排放;二是病死畜禽的深埋、焚烧,甚至随意乱丢,不仅造成环境污染,还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畜禽疫病的流行[1]。一些养殖造成的污染现象,特别是距离村庄、河流、湖泊较近的一些养殖场,养殖产生的粪水没有经过处理就随意堆放,排入河流之中,距离很远就有刺鼻的臭味。村民反应,到了夏天苍蝇满天飞,再赶上下雨,到处污水横流,大家苦不堪言。为此,群众与养殖者之间经常发生矛盾,12345 市长热线得到的投诉不断增加。

2 养殖治污已经开始行动,生态循环观念渐入人心

2017 年以来,随着国家将环保提到战略层面,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意见》,到2020 年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5%以上,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95%,大型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提前一年达到100%,从根本上解决了养殖污染问题,在生态环保基础上实现畜牧业发展。

以德州市为例,一方面,根据发展和环保需要,在各县市区划定禁养区、限养区和适养区,对靠近村庄、河流等不适宜养殖的开展了关闭搬迁行动,全市共关闭搬迁养殖场区161 家,养殖户1145 个;同时,积极引导、指导适养区和限养区养殖场户升级提档,加强粪污处理设施建设,到目前规模养殖场粪污设施配建率达到96%。其中,乐陵嘉立荷牧业,奶牛存栏6 千多头,公司对养殖粪污进行厌氧处理,生产的沼气用于发电,牛粪烘干后制作成高档有机肥,销往京津地区的花市、温室大棚。禹城市引进北京绿能公司,建立3~5 处沼气站,将中小规模养殖产生的粪污集中收集处理,沼气发电,沼渣生产有机肥,沼液还田[2]。

另外,还通过招商引资、项目扶持等方式,建立了6 家畜禽无害化处理厂,并协助他们与6580 家养殖场户和30 余家畜禽屠宰企业与签订了委托处理协议,日处理病死畜禽能力达到50 余t。另外,德州双汇食品有限公司等一些大型屠宰养殖场自行投资购置生物降解无害化处理设备,保证病死畜禽和有害畜禽尸体及相关附属产品,得到安全及时处理,不存在大气污染问题,完全符合环保要求。据统计,2019 年全市无害化处理厂共处理病死猪56.7 万头、病死牛663 头、病死羊1678 只、病死家禽757.5t,病死畜禽乱丢乱弃现象在德州市基本杜绝,制售贩卖病死畜禽等违法行为得到有效遏制[2]。

通过努力,德州市养殖粪污处理和病死畜禽处理取得了关键成效,初步建立起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的资源化利用格局,较好实现了既要吃肉蛋奶,也要青山绿水的治理目标[2]。对这些在短期内的改变,平原县三唐乡马夹河两岸的群众感受最为明显,原来河岸两边都是养鸭基地,最多的时候几10 万只,远远超过河流承载能力,被污染的河水又浇灌的田地里,污染的空气让周边农户喘不上气来。现在河岸两边1000m以内不准养鸭的规定,使得河水开始变清,空气也清新了,一早一晚到河岸边走一走转一转成为村民的休闲好去处。

3 几点思考和建议

养殖业污染问题牵涉面广,既涉及畜产品稳定供应,农民增收持续增长,还关系环境保护、农牧结合循环,需要统筹考虑,稳步推进。

3.1 树立长期治理理念

养殖粪污处理和病死畜禽处理是当前畜牧业面临的突出问题,这两个坎躲不了,必须迈过去。对此,需要制定长期规划和措施,统一行动,点面结合,确保成效,在发展的同时实现与环境的友好协调。

3.2 保证市场供求平衡

养殖污染治理特别是大量禁养区养殖场户关停搬迁,必然导致肉蛋奶等畜产品短期出现供应减少。2018 年以来,猪肉价格大幅度上涨,主要原因除了非洲猪瘟疫情影响外,就是大量养猪场户关闭。因此,需要在散户退出的同时加快建成规模畜禽产业链,既保证养殖污染得到有效处理,又能实现一条龙规模经营,流水线标准生产,保证市场稳定供应,让大量有质量、有品牌的畜产品进入市场。

3.3 因地制宜

对土壤资源相对丰富的区域,地方政府和养殖企业要进一步进行规范,倡导欧美地区的养殖模式,使企业规模与农作物土壤进行结合,适当处理养殖过程中的废弃物。与此同时,沼气作为新型能源,要加强对其的应用。搭理建设沼液还田、沼渣还田的生产设施,确保其得到及时消纳;对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的地区,在财力能进行有效支持的情况下,对从事废弃物处理的养殖企业给予相应补贴。倡导日本养殖产业的发展模式,在使养殖企业规模得到有效控制的同时,加大对废弃物处理投入资金的支持,使养殖企业获得良性发展。

3.4 狠抓突出关键节点

3.4.1 堵

严格按照划定的禁养区进行规范,禁养区内养殖场必须关闭搬迁,对原有的场区要加强粪污综合治理,实现无害达标,同时要设立进入门槛,粪污治理不配套、不达标的不予审批。

3.4.2 疏

设立专业养殖园区,引导散养场户进入,实现粪污治理、病死畜禽处理等配套化、专业化[2];指导大型养殖场落实种养结合、干湿分离、雨污分离、改造提升等污染防控措施;引进畜禽粪污加工企业,利用养殖粪污生产有机肥、沼气,沼渣沼液还田,变废为宝[3]。

3.4.3 引

加快引导推进粮改饲试点,大力发展饲料玉米、苜蓿等优质饲草种植,提高农作物秸秆青黄贮比例,积极构建粮经饲统筹、种养一体、农牧结合的现代畜牧产业体系[1]。

3.4.4 严

严格规范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厂运行,搞好养殖保险兑付与无害化处理结合,健全无害化处理台账,实现稳步推进。

3.4.5 树

解决畜禽养殖污染问题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很多。应发现和培养一批先进典型,并进行总结提炼,树立标尺亮点,适时进行推广发挥模范示范带动作用。

3.5 加强分工与协作,让专业化的环保公司介入进行治理

双赢是规模较大的养殖企业经营发展的可行模式。一是养殖企业能将大量资源投入在养殖业务上,与专业化的环保公司形成产业分工与协作,二是我国环保政策的大势所趋,也是全球范围内多数国家推广的模式。进行专业化分工协作可采用3种模式:(1)养殖企业投资、委托第三方进行管理与营运;(2)养殖企业和专业化环保公司共同投资、委托环保公司进行管理与营运;(3)由环保公司进行投资,并进行管理与营运。

在养殖产业废弃物的综合治理与资源化过程中,除电力可在养殖场内自行处理外,养殖场对MAP 工艺回收的磷酸铵镁肥料、病死动物、粪便转化成的粗堆肥和液体有机肥料无计可施。同时,大多数养殖企业的发展规模尚不能将粪便无害化处理产生的粗堆肥直接转化为品质较高的有机肥,进而实现规模效益。但如果将此业务移交给专业化环保公司运作,养殖企业自身仅需进行资源回收和无害化处理即可。专业化环保公司会依据情况统筹各地方的养殖企业资源,以较高水准的生产能力、经营能力、管理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来达到废弃物资源化回收利用的终极目标。

3.6 广泛宣传治污成效

治理污染是意见为民的大好事,各级政府都投入了大量物力人力。通过电视、报纸、微信等宣传对污染治理带来的好处,让更多的群众感受到国家污染治理的决心,让人人参与其中,人人享受带来的成果,达到相互促进、良性互动。

猜你喜欢

无害化粪污畜禽
汉源山区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的新模式
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现状 存在问题及对策
我国大型畜禽规模养殖场全部配套粪污处理设施装备
畜禽夏季喂野菜 防病快长真不赖
菌株出马让畜禽污染物变废为宝
夏季养畜禽 驱蚊有妙招
猪场每天利用粪污发电1.8万度
上海祥欣畜禽有限公司
两种高温法无害化处理病死动物灭菌效果比较
规模猪场不同粪污处理模式和利用效果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