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托生态养殖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探析

2021-12-02蔡洁

中国畜禽种业 2021年5期
关键词:畜牧粪便生猪

蔡洁

(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畜牧科技推广站 654100)

近年来,随着国家的重视和科技辅助,我国畜牧养殖业稳定发展,并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畜牧养殖业作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相关统计,其产值已占农业总产值的1/3[1]。畜牧养殖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但也存在规模不统一,标准化程度不高,体系不完善,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需要转变传统的畜牧养殖理念,依托生态技术进行生态养殖,进而促进畜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1 生态养殖与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1.1 生态养殖内涵

生态养殖是按照国家养殖业标准,在遵循疫病防治、畜牧生产及食品安全相关规定的基础上,基于生态环境影响最小的前提,依托污染的有效处理而实施绿色、健康、无公害的养殖方式。在畜牧养殖过程中,所有废弃物都能经过有效处理,不会破坏周围环境;养殖的畜禽类也符合国家规定的健康、安全标准。

1.2 生态养殖与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生态养殖方式能依托畜牧养殖健康管理,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突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生态养殖能依托养殖规模的控制,摆脱传统养殖资金投入大、养殖风险高、环境污染严重、养殖后劲不足、养殖效益低下等问题,并促进畜牧养殖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在实现对环境保护的基础上使畜牧养殖实现可持续化发展[2]。生态养殖是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保障,是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畜牧养殖可持续发展是生态养殖的基础,只有畜牧养殖产业不断发展,才能帮助农民增收,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保证生态养殖的继续实施。

2 生态畜牧养殖技术

2.1 发酵床养殖技术

我国人口众多,猪肉是人们日常餐桌的重要食品,生猪养殖是畜牧养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生猪养殖过程中,生猪在生长时会产生大量粪便和污水等,这些粪便和污水没有经过处理就直接排放到周围环境中,进而对环境造成污染。发酵床养殖技术是利用微生物发酵的原理,将生猪生长过程中产生的粪便、污水等与稻壳、秸秆、锯末等按照规定比例进行混合,并加入发酵原料,制作成饲料,用于生猪养殖。发酵床养殖技术的优点是将生猪生长过程中产生的粪便等污染物进行再利用,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基础上解决了生猪养殖污染问题,同时降低了养殖成本。发酵床养殖技术结合了生猪生长需求和特性,在进行资源再利用基础上节省了大量物力,同时增加了生猪休息质量和活动质量,使生猪养殖更生态化。

2.2 林下生态养殖技术

林下生态养殖模式主要是在林间或山区进行,依托养殖动物的食草性、食昆虫性、食果实性等,以林下或山区的生物链为食,同时少量投放饲料,在保证养殖地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保证养殖的生态性[3]。林下生态养殖技术是依托林下或山区原有生态环境为动物养殖提供天然食物,而动物生长过程中排出的粪便等又变成有机肥料,为林木和草丛的生长提供肥料,不仅不会污染环境,还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养殖和林木生长的维护成本。

2.3 资源优化利用技术

在生态养殖过程中,资源优化利用技术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路径。在实施资源优化利用技术时,要根据养殖动物的种类进行配对选择。如在养殖地养殖蚯蚓,目的是利用蚯蚓处理粪便的能力,实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如利用科技手段将畜牧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进行转化再利用,在减少环境污染的基础上降低养殖成本。利用先进技术将畜牧养殖过程中的粪便变成沼气后的渣子进行养鱼和做肥料,在整个环节中,所有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不仅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还在再次利用的基础上保护了环境。

3 依托生态养殖技术进行生态畜牧养殖推广

3.1 改变传统养殖理念

传统的畜牧养殖理念与畜牧养殖可持续发展相悖,为了实现畜牧养殖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改变传统理念,结合畜牧养殖的需求实施生态养殖措施。生态养殖时要将传统、单一饲料养殖模式转化为饲料与食物链结合的模式,使畜牧养殖在实现规模化和区域化的基础上实现现代化养殖。在提升环境保护意识的基础上要进行养殖安全意识的培养,目的是减少畜牧养殖过程中添加剂、兽药的添加量,降低养殖过程中有毒残留物的产生量,进而减少环境污染,实现畜牧养殖无害化。另外,要根据养殖动物和养殖条件选择养殖技术,目的是实现养殖过程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4]。养殖前养殖人员要调查养殖环境,并根据养殖动物种类选择养殖技术,如养殖生猪要选择发酵床养殖技术;养殖飞禽类的鸡、鸭、鹅等可选择林下生态养殖技术;养殖鱼等可选择资源利用技术等。养殖人员掌握不同的养殖技术,并能进行配对性应用,实现畜牧养殖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3.2 实现畜牧养殖体系的合理性

养殖前要先选择符合生态养殖理念且品种优良的动物品种,目的是通过降低养殖成本,为畜牧生态养殖提供保障。在养殖过程中要灵活选择养殖技术,将圈养与散养结合,根据养殖技术和经验改善养殖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如将养殖过程中形成的粪便等经技术辅助变成动物饲料,目的是实现资源的有效再利用,同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5]。对牲畜和家禽养殖可实施圈养和放养结合的方式,在牲畜和家禽小的时候利用圈舍进行饲养,根据生长需要和情况投放饲料,目的是通过配比提升动物免疫力。当牲畜和家禽长到一定程度后,有一定的独立觅食能力和抵抗力后再进行野外放养,目的是使其依托自然的水源和食物,提高养殖生态性。

总之,生态养殖对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有重要促进作用。在生态养殖过程中,依托养殖品种选择生态养殖技术,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再利用,能在降低环境污染的同时实现对畜牧业发展的指导,能依托高效养殖体系降低传统养殖的不利影响,促进畜牧养殖向健康的方向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畜牧粪便生猪
5G助力“智慧畜牧” 湖羊有了“健康码”
荣昌:做强畜牧品牌 建好国家畜牧科技城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咽拭子与粪便排毒规律及临床表现
生猪贴“秋膘” 管理要跟上
“黑科技”打造畜牧健康管理专家
A new pet obsession of Silkie chicken
武汉天种畜牧有限责任公司
2016年2月生猪市场行情及分析
湖北2009年7月13日企业收购生猪价
2009年5月18日湖北企业收购生猪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