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趣的影子

2021-12-02华中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430079

中小学实验与装备 2021年2期
关键词:光与影玩偶光影

华中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430079) 张 黎

偶然的一次户外活动,小朋友们无意发现了自己在阳光下的影子,一整天都在谈论关于影子的话题。“影子是怎么来的?”“有光才有影子吗?”“影子为什么时大时小?”这些问题让幼儿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影子是人类形影不离的朋友,是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影子”的教学活动通过幼儿无意识的发现和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创设有趣的实验环境,提供适宜材料,让幼儿用最简单的方式直接感知和亲身体验,在玩游戏和做实验中学习知识。

1 抓住教育契机,户外探索光与影

既然孩子们对光影如此有兴趣,笔者决定带孩子们去户外玩“影子”的游戏。在宽松、愉快的游戏氛围中,有的孩子踩影子、有的孩子玩手影游戏、还有一些孩子画影子,看着孩子们玩的不亦乐乎,笔者趁机问:“影子的游戏好玩吗,你们知道影子是怎么来的吗?”孩子们通过自己在游戏中的发现,纷纷说道:“影子是我们的身体挡住了太阳光而形成的,光照在身上就会产生影子,影子是黑色的,有光的地方才有影子,影子只有轮廓……”孩子们说着自己知道的答案,眼神中充满了自信和渴望得到肯定的神情。笔者及时对影子现象进行了简单总结:“影子是人或物体遮住光线后投下的暗影,由光线投射而成,有光的地方才会有影子。”并借此告诉孩子们,光影游戏不仅可以在户外玩,也可以在室内进行光影实验。

2 室内实验操作:感受光与影

2.1 材料准备

手电筒、玩偶(不透明物体)、玻璃杯(透明物体)、塑料杯(半透明物体)记录纸和笔。

2.2 实验环境

光与影的探索可以在阳光明媚的户外,直接观察人与自然的光影;也可以在室内借助透光和不透光的各种小材料、人造光等做实验。

2.3 操作步骤

(1)把三种物体放在地板上,让幼儿用手电筒分别照射,观察并记录其影子。

(2)变换手电筒的位置照射玩偶(不透明物体),观察记录玩偶形成的影子。

(3)手电筒不变,变化玩偶的距离,观察其影子大小的变化。

2.4 实验结论

(1)光在直线传播时如果被不透明的物体挡住,就会在物体背面形成影子。

(2)光可以完全透过透明物体,完全透明的物体不能形成影子。

(3)光穿过半透明的物体时会透出一部分光,形成一个半透明的影子。

(4)光照射角度不一样,影子的形状、大小会不一样。

(5)物体离光源的距离不一样,影子的大小就不一样。

3 总结并投放区域游戏实验材料

通过户外游戏活动孩子们体验感受到了影子的存在。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实验,了解了影子与光源的关系,明白了影子会随光源移动发生变化。在科学活动中,操作实验很重要,反复的实验记录更重要。我们把实验材料投放到班级区域游戏中,孩子们在区域自主活动中随时取用。

4 游戏价值所在

在游戏中我们发现幼儿的思维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对于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很感兴趣,也容易理解和记忆。在科学领域里,有很多原理看似简单,却很难用语言解释清楚,用于解释这些原理的专业术语对孩子来说更是无异于天方夜谭。正如《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学与教的方式应是亲近自然、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实际操作;在做中学、生活中学、游戏中学。

通过以上游戏和实验的方式能让幼儿直接看到物体影子形状的改变和影子变化的过程,非常直观地向幼儿展示其中的科学道理。实验中的奇妙现象、有趣的探究过程也深深地吸引着幼儿,易于被幼儿所接受。

5 教学启示

幼儿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和探索欲望。幼儿科学活动生活化、游戏化以及“做中学”能较好的在本次活动中得到体现。教师抓住幼儿捕捉到“影子”的这一教育资源,让幼儿主动探索,从中寻求答案,寻找影子产生的原因,从而探索光与影之间的联系。

在实验操作中,教师引导幼儿从不同的方向照射物体,观察影子的方位及大小的变化,幼儿成功的发现影子变化的秘密。通过对实验结果进行记录,验证了实验过程,培养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猜你喜欢

光与影玩偶光影
光影
光影
游走在光与影的世界——陕西雨岔峡谷群
杨亚州“玩偶”六十载
动一动,手指玩偶
光与影
当当心爱的玩偶不见了
光影之下
古诗里的光与影
光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