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优化策略
2021-12-02甘肃省张掖市民乐生态工业园区学校姚煜
□甘肃省张掖市民乐生态工业园区学校 姚煜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教师的教育理念出现了一定的变化。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尽管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进行了一些积极的尝试,但诸如教师越俎代庖、课堂缺乏活力之类的问题仍然屡见不鲜。在这样的背景下,生本理念应运而生。大量的教学实践研究证明,生本理念的合理应用,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会产生十分积极的影响。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不断探索生本理念和阅读教学之间的联系,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具体的教学手段。这样一来,有利于逐步优化教学过程,从而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
一、生本教育的内涵与特点
顾名思义,生本教育就是指一种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实现从“以教师为主体”向“以学生为主体”的转变,从而为学生的好学而设计教学活动,以此使学生主动、积极、健康、活泼地发展。综合上述内容,可以将生本教育的内涵定义为:将课堂交给学生,引导学生主动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并且充分尊重学生的天性,从而促进学生实现有意义的学习的价值理念。
通过对生本教育内涵的分析,可以发现这一教育理念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尊重学生认知特点。开展生本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满足学生实际的学习需要,从而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第二,教学模式多样化。为了真正使教学活动更加灵活,生本教育提倡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以此增强课堂的生机与活力;第三,注重思维潜能挖掘。生本教育更加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从而为学生的持续进步提供良好的契机。
二、生本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组织方法
(一)创设教学情境,引入阅读课题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需要利用恰当的方式引入阅读文本,使学生充分感受阅读活动的趣味性。为此,教师可以将情境教学的方式应用于阅读教学中,并根据文本的特点选择不同形式的教学情境。这样一来,能够以一种更为生动与直观的形式呈现出相关的文本内容,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唯有如此,才能有效促进阅读活动的顺利开展。
以《慈母情深》为例,笔者在教学起始阶段利用《烛光里的妈妈》等歌曲创设了教学情境。利用音乐的形式,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产生了强烈而丰富的美感。同时,借助特有的节奏、旋律、歌词等内容塑造出的音乐形象,逐步将学生带入了特定的意境当中。借助这段音乐,使学生的情绪受到了感染,而笔者则顺势引出了本节课的阅读内容。最终,通过这种方式,不但借助教学情境的暗示功能使学生明确了这篇课文的主题,而且充分激发了学生的阅读热情。由此可见,在生本教育理念指导下,情境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
(二)尊重学生主体,加深阅读感悟
和常规的阅读教学相比,生本理念指导下的阅读活动更加关注学生的自读自悟。当然,考虑到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尚未完善,所以学生的阅读过程不能脱离教师的恰当引导。为此,教师可以结合课文内容与学生的认知基础设计一些核心问题,以此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的阅读感悟。这样一来,既可以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又能够使其阅读过程更加有的放矢,从而帮助学生获得比较理想的阅读效果。
以《巨人的花园》第二课时为例,我设计了以下探究性的问题:(1)再读课文,你认为这是一座什么样的花园?(2)同样是春天,巨人的感受是怎样的?想象一下,孩子们此时又在做什么?(3)“巨人终于明白了”,他明白了什么呢?(4)“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怎样理解这句话?(5)通过这篇课文,你体会到了怎样的道理?之所以设计这些问题,是因为最主要的意图就是给学生的阅读活动提供一定的线索。然后,学生围绕问题进行了自主思考,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展开了交流讨论。最终,通过这种方式,不但使学生对文本内容产生了比较准确的理解,而且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组织课堂活动,彰显阅读活力
在生本理念指导下,教学全过程都要围绕学生的实际的需要开展。也就是说,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彰显阅读活动的活力,从而张扬学生的个性特点。基于这一目标,教师需要逐步转变单一的语言讲授的教学模式,并尝试设计形式多样的语文课堂活动。这样一来,可以改变学生单一的文字阅读活动。同时,多样化的课堂活动还可以有效改变学生的阅读视角,从而使学生从不同角度对文本内容进行思考与探究。
通常来讲,语文课堂中的活动形式是十分丰富的。以《将相和》为例,这篇课文的故事性较强,并且以人物的活动为主要线索。根据这篇课文的特点,笔者组织学生进行了角色扮演的课堂活动。在这次活动中,学生自由分成了几个表演小组,并在组内进行了讨论,从而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了舞台剧。通过不断的彩排熟练掌握故事内容之后,笔者组织学生在课堂中进行了表演。最终,借助多样化的课堂活动,有效改变了学生的阅读方式,从而使学生感受到阅读活动的魅力。
(四)联系现实生活,拓宽阅读范围
从学科特点来看,语文课程与现实生活之间存在十分紧密的联系,而生活无疑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背景。在生本教育中,最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以学生的生命发展规律为依归,从而使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因此,在日常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突破课堂的限制,根据阅读内容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实践性的练习活动。这样一来,有利于进一步强化学生的阅读效果。
以《只有一个地球》为例,通过课内文本的阅读,学生对当前全世界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产生了一定的了解。毋庸置疑,“环境问题”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因此,完成课内阅读活动之后,笔者布置了一个实践任务。在这次任务中,学生需要展开一次实地调查,以此了解周围存在哪些比较明显的环境问题,并随着调查的进行分析产生这些环境问题的原因。之后,要对调查的结果进行记录,同时要思考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环境。通过这次实践活动,不但深化了学生对课内阅读文本的理解,而且使学生感受到了文本材料的现实意义。
总之,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课程中的重中之重。而生本教育作为一种至关重要的教学指导思想,其应用价值逐渐受到教师的广泛认可。为此,教师需要针对这一教育理念展开更加深入的探索,并思考如何在生本理念指导下设计具体的教学手段。同时,随着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变化,还需要及时对教学策略进行调整,从而逐步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