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策略
2021-12-02甘肃省民乐县初级实验中学李承喜
□甘肃省民乐县初级实验中学 李承喜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影响,一部分历史教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只是让学生增长知识、掌握概念、学会答题方法,以便在考试中得到较高的成绩,在学生情感、素质、道德情操等方面的培养有些欠缺,并没有利用历史学科的特点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笔者结合以往初中历史的教学经验,提出在历史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几个策略。
一、通过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纵观人类发展史,无数个性鲜明的人物构建了历史这幅宏图。为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历史人物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传递爱国主义精神,在分析历史人物特点与思想时,熏陶学生的爱国主义情坏。从古至今我国人才济济,历史上我国历史光辉人物和光辉事迹不胜枚举,为后人学习和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榜样引领作用。古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有爱母背刺“精忠报国”的岳飞,今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有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他们都在我国的历史发展中有非常大影响,他们的无私奉献精神可以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思想目标,甚至影响学生的一生,使得学生能够保持一颗乐观心态面对人生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虽然我们现在生活在太平盛世,但是当今世界仍然存在许多动荡不安的因素,如果学生都拥有一颗坚定不移的爱国之心,这会对学生和国家今后的发展产生良好的影响。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重大历史事件的教训和经验来进行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教育,例如,可以通过讲解红军长征的故事,并选择在长征过程当中所发生的感人且能够体现出红军革命精神的历史事件来向学生传达爱国主义精神,在讲解的过程中必须要带入深刻的情感,用自身的爱国主义精神来感染学生,从而提升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同时还可以通过辛亥革命的历史学习,让学生理解动乱时代我国人们是多么迫切地希望拥有和平的生活。总的来说,历史上我国许多伟人为了达成自己的理想目标,为了祖国的发展献出了生命,这些人物和事件,在后人的学习中起到了积极作用,是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素材。
二、通过历史纪念日和视频资料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历史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历史课本知识、提高学生历史成绩,更重要的是需要基于学生的现实思想基础上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可以将教材知识与历史纪念日相结合,让学生通过学习感受到历史知识中的爱国思想。比如,在学习到我国战国时期为国捐躯的屈原时,结合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来进行教学,为学生讲解端午节的由来,以及屈原对国家的热爱和忠诚;在学习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时,主动向学生介绍五四青年节的由来,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主动发挥五四精神;在学习到一大会议召开知识时,要向学生讲解七一建党节的背景故事,让学生了解建党的意义和共产党对我国发展起到的重要作用。以上事例是我国社会发展史上具有代表意义的大事件,很多历史的重大事件都有纪念日,是我国对历史深刻记忆的最好证明。将这些特殊的日子与现代历史相结合,让学生学习和了解这些对国家有巨大贡献的历史人物事迹,树立自身爱国目标,增强爱国意识,促使我国未来更好地发展。
历史课本虽然记载了我国悠久的历史和很多事件的真实情况,然而只通过课本文字式教学来达到爱国主义教育是远远不够的,随着我国科学技术和现代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一些视频资料和影视作品也逐渐在中学生学习过程中被广泛应用,许多视频资料体现着保持还原历史真相的思想,给我们提供了视觉上的历史事件及人物,这些视频资料不仅真实形象,而且感染力很强,学生通过观看影视资料逐渐被感染、被熏陶,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爱国主义精神学习的内容。当然在众多的影视资料中也不乏对历史描述不真实、将历史真实性扩大的劣质资料,这就要求教师为学生提供真实客观、符合历史规律的视频资料,经过精心筛选将最有教育价值的资料供学生观看。例如,教师在讲解“人民解放战争胜利”这一课时的过程当中,初中历史教师可以突出讲解在刚经历完抗日战争之后,我国共产党为了解放全中国,不畏艰难险阻,时刻秉持着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抗战的精深又开始了解放战争,然后再对比分析当前我国社会群众的美好生活,告知学生这样的生活离不开先辈们的努力,为了维护当前美好的生活,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必须要时刻秉持着爱国主义精神,肩负起建设祖国,促进祖国发展的重大使命,以此来提升每一名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以及历史学习的积极性。
三、扩展教学面,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从现实的角度分析,当前诸多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意识并不高,集体责任感不强,导致这一问题现象出现的原因不仅仅是家庭教育的问题,同时反映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力度不足。因此,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把握好青少年的年龄和性格特征,使他们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学习同时得到心理和生理教育,以历史人物的言行熏陶感染学生,鼓励学生继承我国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爱国思想。总之,通过对历史的学习,中学生能够正确树立爱国主义思想,这对以后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从古至今,有无数英雄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作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给后人树立了爱国的榜样。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就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讲解一些扩展性的知识点,以此来转变当前初中生的观念,提升其爱国主义意识。具体而言,历史教师在讲解“抗日战争的胜利”这一课时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扩展性地讲解关于为革命保守秘密而勇敢献身的刘胡兰的故事,赵渭滨为抗战应用牺牲的故事等,使学生懂得这些千千万万为国献身的英雄都展现了无私的爱国精神,他们是抗战的英雄,也是中华民族的英雄,他们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不懈地追求远大的理想和完美的精神气节。借助这些英雄事迹为学生传达当前所处的美好生活环境是这些英雄用生命换来的道理,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爱国主义意识,从而使其能够自觉地肩负起建设祖国的伟大使命。
四、结语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中学历史教师必须要践行的,通过影视资料、历史纪念日、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众多方式培养学生爱国情怀,学生具有良好的爱国情怀是凝心聚力、坚定信仰、不畏艰险的前提,为我国的发展和兴盛不断提供了强大的后续力量。教师还要注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历史观,采用现代教学方法进行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使中学生在学习历史时树立爱国精神,为我国未来发展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