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新文科、新艺科”背景下可穿戴关怀艺术的表现路径

2021-12-02李海兵李文欣

纺织报告 2021年9期
关键词:文科关怀艺术设计

李海兵,李文欣,温 馨

(湖北美术学院 时尚艺术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0)

1 “新文科、新艺科”背景下艺术设计“新范式”探索

在“新文科、新艺科”背景下,艺术设计的体验方式正发生翻天覆地的变革,人与科技在社会关系中的功能蜕变,不断试探艺术设计教育中“大艺术、超时尚”与其他学科交叉的融合边界。笔者认为,通过时尚科技重新解读当代生活中的“超速度”,重新唤醒传统文化的再生,建立具有人文关怀的设计体系,才是跨学科下加速度融合的表达。

1.1 互联网智能时代的艺术设计学发展方向

在5G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智能时代,国家相关部委在人才培养选派项目上优先支持交互设计、时尚设计、服务设计、体验设计和信息设计等新兴专业或交叉学科。因此,艺术设计需挖掘社会痛点,真正做到与消费者产生互动互联。以麻省理工学院MIT Media Lab研究的“交互式空间单体”项目为例,该项目专注于设计高效、动态且可重构与协作的空间,考虑到当代人缺乏安全感和个人空间的需求,可转换为地板、天花板、桌子、椅子和工作空间与人产生弧度[1]。当人靠近墙体到一定距离时,墙体会自动向人靠近,从两边围合成半开放的私密空间。设计以为人着想的方式与科技结合,与人的心灵需求互动,这是互联网智能时代带来的冲击。艺术设计本就具有无边的想象力,如今,科技的融入更为艺术设计提供了多种表达的可能性。

1.2 艺术设计学自身的综合性、人文素养和审美精神的表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美术、艺术、科学、技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要增强文化自信,以美为媒,加强国际文化交流。”因此,艺术设计学承载了中国教育在“新文科、新艺科”整体建制的重要使命。中国李宁2021秋冬系列设计主张为中国本土潮流发声,在主秀场的创意中,将镂空工艺的古亭与科技感的视觉感官艺术相结合,打造了艺术潮流、科学技术与东方哲思融合的历史与未来对话桥梁。中国李宁将“中国人文情怀”与“民族审美精神”相融合,将古老东方文明的神秘感与未来科技感碰撞,带给艺术设计无限的想象空间。因此,好的艺术设计需要注入人文精神和审美情趣,这样的作品才更具有生命力、感染力和创造力。

2 探索跨学科下的可穿戴关怀艺术表现路径

伴随着智能5G时代的到来,大众对可穿戴式智能设备有了更高的期待。可穿戴式智能设备是一个跨学科交叉融合的创新型产物,需要时装设计师、纺织品设计师、工程师和职业治疗师等领域专家共同助力。在“新文科、新艺科”背景下,智能服饰的问世给予了传统服饰更多的可能性,不仅具备美观性、舒适性,更具备科技功能性。

2.1 可穿戴关怀艺术的定义

“可穿戴技术”一词的定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进化。早期,Rduino的联合创始人之一—Tom Lgoe,将“可穿戴”定义为嵌入服饰中的物理计算技术,强调使用者和设备间的通信,这也是一种实时信息的共享。随后,可穿戴技术的发明者之一—Steve Mann教授,进一步指出了可穿戴技术是由使用者控制的,同时具有操作和互动持续性的“用户个人空间”,打破了人与电脑交互的传统模式,达到了人机合一的状态。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将“可穿戴”定义为多媒体技术、无线传播技术、计算机技术的融合。随着硬件技术的集成度越来越高以及体量的减小,可穿戴智能服装也加速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将电子器件集成嵌入服饰中,模糊电子设备与服饰间的界限,使可穿戴服饰以自然的方式与身体肌肤融为一体,成为未来智能生活、人性化定制服务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可穿戴艺术”一词,以首届国际可穿戴艺术展“进化的特征”为例,展览融合了身体语言、行为表演、现代科技、传统技艺和前卫观念,是一场全媒介艺术的实验场。在“新文科、新艺科”背景下,学科的交叉融合与协同合作迫在眉睫,即将改变当代艺术的风貌,明确提示了未来服装行业从业人员跨界学习和实践的必要性,也鼓励在不同学科背景下对可穿戴艺术进行探索。基于时代理念—“新文科、新艺科”,通过跨学科协作,发挥各领域专业优势,集传统文化、自然科学、人文素养、审美精神、科学技术于一体,以可穿戴艺术为载体来传递对世界关怀的真、善、美[2]。

2.2 交叉学科下的可穿戴关怀艺术在结构造型中的表现

在交叉学科的协同作用下,将可穿戴设备功能性设计于廓形结构中,用可拆卸的多模块组合表现手法,创造可适应多种环境与身份的整体结构。以山本耀司和川久保玲为代表的日本设计师,将服装以多样化穿着方式呈现,既符合绿色消费理念,也可作为“可穿戴”的表现形式运用于结构造型中,即每一件单品甚至是单品里的某个部件都可进行裂变式的重组。例如科学虚构艺术家—Lucy McRae,自称“身体建筑师”,在其作品“独居救生筏”中,用像玩具一样的开关控制着一个气泵,使薄膜装置充气,在居住者与世界之间形成一个缓冲区;Craig Green将衣服做成了“行走的帐篷”,他的设计较为多样化,切实地将实用功能性与服饰相结合,灵感源于帐篷和风帆,以打造可穿戴“居所”,实现“走到哪,住到哪”的创新。去掉夸张的配饰结构,服装本身又是一脉相承的新层次造型。

2.3 交叉学科下的可穿戴关怀艺术在面料中的表现

智能纺织品与传统功能纺织品相比,在保持传统纺织品基本属性的前提下,又集合了功能纺织品的自清洁、形状记忆、蓄热调温、变色、电子信息智能等特殊功能,在此基础上,又加入了新型电子元器件、柔性电源及纤维传感器等部件,因此,可穿戴智能纺织品也是交叉学科的集中表现之一。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实验室研究团队研发了一款新型的纺织品,用于获取人体信息,如监控坐姿、动作或感知外界压力等,同时也开发了一套触感智能系统,以捕捉人类与环境的互动,记录、监测触觉信息并对人与环境的交互信息进行学习。实际上,利用触觉纺织品制衣将可穿戴技术应用到服装中,早在2015年,Google公司推出的Project Jacquard,便将科技融入时装面料,与Levi’s合作开发使用现有工业织机,将高科技导电纤维织入面料,变革了可穿戴时尚。2020年8月,H&M与可穿戴技术服务商Boltware联合开发了一款名为“Wearable Love”的智能牛仔夹克,可模拟人与人触摸或拥抱的感觉,不受环境约束,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智能可穿戴织物的研发及设计,离不开多学科合作,同时也对跨学科共同作用提出了新的挑战。

2.4 交叉学科下的可穿戴关怀艺术在科技时尚中的表现

可穿戴关怀艺术在科技时尚中具有巨大的潜力,因为其融合了情感所塑造的风格和实用功能。Ohne Titel品牌的设计师以超现代的针织品而闻名。他们的最新系列结合了材料和制造技术,包括织造、编织和3-D聚合物。这是将3D打印技术运用于可穿戴设计中,实现从虚拟到现实的最佳途径、更快的速度和更高的精度、快速成型材料的突破。3D打印技术和时尚界的融合,也给予了时尚创造新纹理、织物、图案和发展的无限可能;还有脑电感知—设计师Nayana Malhotra展示了她的项目Neurocouture,她对计算机进行编程以检测某些脑电波模式,然后生成表达相应情感的动画GIF,会随着模特的心情以及时装表演而改变。运用可穿戴科技的还有设计师Becca McCharen,使用英特尔的居里模块和StretchSense的柔性传感器来制作能响应运动而发光的服饰品。未来,在可穿戴关怀艺术的研究中,服装行业需与电子信息、化工生物领域以及材料学、化学、物理等多学科跨界合作,才能真正打破“服装不只是‘服装’”的概念。

3 结语

在“新文科”背景下,艺术已渐入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技术、核心算法和区块链等一系列科技应用领域,“新艺科”的发展离不开艺术设计学科的发展。5G时代的智能科技产物模糊了各专业间的界限,艺术设计学科不仅需紧跟时代潮流,还需进一步以未来的视角窥探新发展路径。以笔者所在的服装设计专业领域为例,可穿戴艺术设计已通过多学科、多媒介融合的途径进行了相关尝试,当代艺术设计需要集人文关怀、传统文化、功能结构、科学技术、审美精神于一体,让好的艺术设计为时代发声。

猜你喜欢

文科关怀艺术设计
湖南师范大学作品
文科不懂理科的伤悲
山东大学作品欣赏
求学·文科版2019年6、7期合刊
求学·文科版201806、07合刊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孙文科
珍惜信任 传递关怀
河北师范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亲切关怀 殷切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