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庭教育中的“红脸”和“白脸”

2021-12-02

江苏教育 2021年59期
关键词:白脸小晴红脸

施 英

“严父慈母”“虎妈猫爸”是家庭中常见的教养方式组合:一方唱“红脸”,扮演慈爱的角色,在管教孩子时给予更多的温暖和保护,另一方唱“白脸”,对孩子的行为进行规范和惩戒。看起来一宽一严、一软一硬,分工明确,但教育效果并不理想。

案例一:中考前,爸爸被赶出家门

进入九年级,小晴的情绪变得越来越烦躁不安,她忍不住向妈妈哭诉:“我不想看到爸爸,一看到他我就紧张、焦虑,无法学习。”妈妈感到很心疼,她非常理解女儿的处境,多年来爸爸采用高压政策对她进行管教,对成绩起伏格外关注,每天除了盯作业,还会根据女儿的情况进行额外的强化训练。每当听到书房里传来爸爸的训斥声,妈妈的心里就不是滋味,但爸爸说:“都像你这样唱‘红脸’,孩子能学好吗?现在不努力冲刺,等到被淘汰出局时后悔就来不及了!”为了顾全大局,维持家庭的稳定,妈妈常在父女二人之间做“中间人”,一方面安慰受伤的女儿,说她多年来也一样忍受着爸爸的坏脾气;另一方面劝爸爸不要太着急以免伤了身体,但父女关系越调和越僵化。妈妈小心翼翼地跟爸爸提了女儿的诉求,劝爸爸搬回爷爷奶奶家住一段时间,先稳定女儿的情绪,不要影响她最后一年的学习,爸爸无奈只好答应。之后,松懈的学习态度导致小晴学习成绩下降,她抱怨妈妈对她不够严格,讲题没有爸爸讲得清楚透彻,但又不想让爸爸回来,害怕回到有压力的学习状态中。妈妈内心充满了担忧,女儿成绩下滑,夫妻关系更是岌岌可危。

案例二:“隐形”的爸爸

疫情之后,小贤就没能和同班同学一起复学,一向以儿子学习成绩为骄傲的妈妈一筹莫展。在家庭教育中,妈妈是典型的“白脸”,高标准、严要求,说一不二。爸爸主张“健康快乐第一位,成绩差不多就行了”的教育理念,看不惯妈妈对儿子的“摧残”,常常忍不住站出来为儿子打抱不平。有一次,妈妈在检查作业时动手扇了儿子一耳光,爸爸冲上去用身体护住儿子:“你再敢动儿子一根手指,我就跟你拼命!”然后转向儿子安慰道:“别怕,爸爸保护你。”但儿子木然地看着爸爸,默默地回到书桌前,对妈妈说:“妈妈,对不起,我错了,我重新做。”从此以后,爸爸成了“隐形人”,与家庭若即若离,他不知道该扮演怎样的角色,没有地位,没有话语权,眼看着儿子对妈妈的威严逆来顺受,心焦又无奈。如今儿子不上学了,妈妈责怪爸爸:“就是你跟我唱反调,儿子才敢这样。你不是要唱‘红脸’吗,那你来管啊!”爸爸试图靠近儿子,温暖他的内心,但儿子毫不客气地让他“滚开”。

以上两个案例中,小晴爸爸唱“白脸”,认真负责,对孩子的学习严格要求,却被赶出了家门;小贤爸爸唱“红脸”,心态平和,理解宽容,为保护孩子挺身而出,却没能打动孩子的心。唱“红脸”的小晴妈妈和唱“白脸”的小贤妈妈同时感受到了教育失控,这是什么原因呢?

一、“红脸”“白脸”教养有风险

1.影响夫妻关系。

“红脸”“白脸”不仅反映了父母双方在教育观念上的不一致,更反映出夫妻之间家庭地位的不对等以及未被解决的矛盾冲突。案例一中的小晴妈妈和案例二中的小贤爸爸是家庭中的“红脸”,他们对孩子更有同理心,不忍心看到孩子受苦受累,这恰恰是他们在家庭中感受到的被忽视、被压迫的一种“投射”,他们更可能与孩子“结盟”,把矛头指向那个“白脸”的配偶,借着保护孩子的名义指出对方的不足,这样与对方干起仗来就显得更合理、更安全。最后,小晴在妈妈的帮助下赶跑了爸爸,小贤也鼓足勇气打败了妈妈,成功地摧毁了“白脸”的“统治地位”。表面上孩子的问题使得夫妻互生怨气,疏远了距离,影响了关系,实则是原本没有解决的夫妻关系问题的一个出口,提示夫妻之间出现了亟须面对和处理的矛盾冲突。

2.让孩子无所适从。

在不少家庭中,父母会无意中争夺自己在孩子心中的地位。“红脸”一方打感情牌,理解和关爱孩子,与孩子一起抱怨另一半的不是,让孩子感觉“我对你的爱是无条件的,我对你的爱更多”;“白脸”一方则树立威严的形象让孩子服从,在孩子面前贬低另一半,让孩子体会到“我对你严才是为你好,才是对你的未来负责”。当家庭中父母的教育目标和教养方式不一致时,孩子夹在中间左右为难,无所适从。

“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因此,孩子会权衡怎样做对自己有好处,听谁的更能确保自己的安全。案例一中的小晴想要摆脱爸爸的高压,利用妈妈在家庭中“和事佬”的角色让爸爸离开,但妈妈宽松包容的教养方式又不利于自己的学习。到底该听谁的?感情上接受妈妈,而理性上认为应该听爸爸的更好,小晴的内心十分冲突。案例二中的小贤明明内心抗拒“白脸”的妈妈,为何又不领“红脸”爸爸的情?因为他很清楚爸爸在家庭中可有可无,取悦妈妈才是生存之道。尽管他内心渴望爸爸的安慰和帮助,但如果与爸爸结盟,就意味着背叛了妈妈,因此,最后谁都不选,遵从自己的内心,不再取悦妈妈,也不站爸爸的队,彻底不学习了。

二、“红脸”“白脸”和平共处

1.家庭目标保持一致。

“红脸”强调尊重、友善,“白脸”强调规范、严格,这两者本身是没有冲突的,互为补充,相辅相成。父母主观上对“红脸”或“白脸”教养方式的认可,或多或少受原生家庭中教养方式的影响,可能有一定的道理,但也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因此,夫妻间保持沟通交流以达成家庭目标的一致尤为重要。

父母不妨探讨这样两个问题:“怎样的家是我们心目中理想的家的样子?”“十年后,二十年后,我们的孩子长成什么样才最让我们感到欣慰?”不同的人对“理想的家”各有期待,但每个人内心都渴望温馨和睦、互敬互爱的家庭氛围,这就意味着在家庭教育中,不是体现某一个人的权威,而是互相尊重和协商,共同承担责任和面对问题。“令人欣慰的孩子”的模样也是各有不同,但更多的父母希望孩子未来有自己热爱的工作,有幸福的家庭生活,有独立面对困难的能力。因此,父母要经常互相提醒,放下焦躁,不忘初心,尊重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和个性差异,鼓励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

案例一中小晴的父母通过交流发现,爸爸因为没能读高中、考大学而感到遗憾,希望女儿通过努力考上大学,实现他的大学梦;而妈妈因为在学生时代饱受自己父亲的严厉教育之苦,不希望女儿再承受她当年承受的压力,所以对女儿无比包容。他们意识到,彼此受原生家庭的影响在家庭教育中走了极端,他们决定折中两人的做法,明确了家庭的幸福和睦才是首要目标,需要大家齐心协力共同经营。

2.“红脸”“白脸”面对面。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双方意见分歧时常发生,当着孩子的面争论不休、互不相让不是明智之举,私下与孩子结盟指责另一方更会影响家庭关系。当“红脸”方认为“白脸”方没必要这么严厉,而“白脸”方认为“红脸”方没有底线时,可以暂停争论,等心平气和后,一家人再坐下来面对面沟通。

在案例二中,小贤一家习惯了妈妈的“一手遮天”,从未有坦诚沟通的机会,当他们意识到儿子不上学与家庭有关时,决定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让父母意想不到的是,儿子在家庭中承受了很大的压力,压力不是来自学业,而是来自对父母关系的担忧。小贤说:“以前我听从妈妈的安排,是因为我想让她高兴,因为她高兴了,爸爸的日子才会好过,我们全家才会好过。但我现在发现,他们的关系已经无法挽救了,我也没有学习的动力了。”小贤爸爸则边说边流下眼泪:“我觉得妻子在有了儿子后从来没有正眼看过我,我在这个家太压抑了。”小贤妈妈这才领悟到有效的教育必须建立在夫妻关系稳定的基础之上。父母决定好好倾听儿子对父母关系的建议以及对学习的思考,小贤说:“妈妈你要少操心,你的生活里不止有我,还有爸爸,还有你的朋友。我是男孩,我需要爸爸多带我出去玩,去打球、爬山、探险,爸爸对我该严的时候就要严。”小贤的建议中特别强调了父母不该一味地扮演“红脸”或“白脸”,而是各自体现“红脸”和“白脸”的两个面,既有温暖、尊重的一面,又有严厉、威严的一面。

家庭中没有绝对的权威,父母双方都有教养孩子的权利,应加强学习和交流,统一认识,合理分工,严慈相济,合作养育孩子。

猜你喜欢

白脸小晴红脸
母亲节奇遇记
学句子画四季
不受欢迎的白脸
勤奋的蜗牛
“大吃一井”的阿毛
红颜薄命
网红脸
红脸人
猫头鹰变形记
高情致远话“白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