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视角下企业采购成本管理研究
2021-12-02滕琳夏
滕琳夏
(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物资供应段,广西 南宁 530001)
全球范围内的物料价格上涨开始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而且采购成本又有 “第三大利润源泉”之称,其在企业经营总成本中所占的比重较高,因此企业要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就不能忽视对采购成本的管理。而供应链成本管理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先进管理方式,如何将这种先进的成本管理理念和成本管控方法有效地与企业生产经营模式相结合,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企业采购成本管理体系,是企业应重点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供应链视角下企业采购成本管理的重要性
(一)节约企业的采购成本和管理成本
我国国标《物流术语》将供应链定义为一种网链结构,这种网链由参与将产品或服务从上游传递至下游的企业所组成。在供应链视角下,采购环节成为供应商与企业之间至关重要的连接,企业的采购成本管理从传统的企业内部管理转变为一种跨企业的成本管理。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处在整个供应链上的企业的总成本得到优化,使得采购环节更顺畅,减少了不必要的采购相关成本,也使得相关的采购管理人员可以将更多精力放在更精细化管理的工作中,从而节约了企业的采购成本和管理成本。
(二)提高企业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从供应链的角度来说,要求企业与供应商之间保持良好稳定的合作关系,获得物美价廉的原材料,保证生产产品的质量,从而增加企业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提高企业竞争力。同时,加强企业采购成本管理可以有效降低采购成本,在稳定企业市场占有份额的前提下,获得更高的利润空间,实现盈利增长。
(三)减少存货的持有成本和机会成本
供应链可以快速、准确地传递数据信息,大幅度提高了企业对生产经营情况掌握的精准度,企业能够及时、准确了解存货的情况,并以此来制定相应的采购计划。也就是说,在供应链成本管理的模式下,企业可以实现按订单采购,按订单生产,最大程度接近“零库存”的理想状态。这就降低了企业不必要的库存持有量,加速存货周转率,减少存货的持有成本和机会成本。
二、企业采购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采购机制不完善,信息体系不健全
目前,相当一部分企业内部并没有完善的采购机制,企业对于采购的时间、选择的供应商、采购的数量与价格等并没有明确可行的采购规划。某些企业在进行小额度的物资采购时,几乎是随机采购的状态,并没有制定相关的采购计划,这无疑拖慢了企业物资采购的效率,增加了企业采购管理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同时,大部分企业的供应链信息体系也相当不健全,或许部分企业可以在传统采购管理模式下解决物资采购时间与采购数量方面的问题,但是如何获得采购物资价格的有效信息;如何在互惠互利的前提下选择最佳供应商,获得优质的原材料;如何精确计算出采购物资的成本,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依靠企业建立完善的供应链信息体系。
(二)对供应商的管理不到位
供应商的交货能力、所提供货物的质量水平、价格的优惠力度等都直接影响着企业的采购成本。本来作为采购方企业想要得知供应商具体物料质量以及价格空间等有效信息就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去进行前期考察,但是大多数企业在获得这些信息之后并没有对供应商进行精细化管理,对供应商开发、审核以及导入体系不完善,也经常忽视对供应商市场的分析。由于没有及时地了解供应商的市场动态,无法洞悉某一物料在一定时期内的市场趋势,企业失去了取得更大的市场空间和更好的价格优势的机会。
(三)缺乏高素质的采购管理人员
在企业的采购过程中,采购人员综合素质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采购工作效率的高低。目前大多数企业的实际情况是很多采购管理人员都缺乏科学的采购管理观念,对采购过程中供应商以及采购产品的选择都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从众性,或者仅凭自己过去的经验采购,从而忽视了采购过程的信息化、科学化管理,导致采购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与此同时,部分企业缺乏采购成本控制意识,未能完全意识到加强采购管理能对企业成本控制产生可观贡献,因此通常会给予采购部门较高的权限,以方便采购管理人员开展采购工作。这使得采购人员行为难以有效约束,甚至可能出现腐败问题。比如在供应商选择这个问题上滥用职权,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吃回扣,与供应商建立不正当的合作。这样难免会出现原材料以次充好,导致企业生产产品质量不合格,产品故障频发等问题。
(四)对采购成本的管理控制不科学
首先,企业也不够重视物资采购招标体系的建设,物资采购招标作为采购工作的前端环节,对后续相关工作的开展其实有很重要的作用。不完善的物资采购招标体系容易造成价格风险和责任风险,如某些大集团会偏向选择其下属子公司作为供应商,哪怕其原材料并不具备价格优势与质量优势,这无疑增加了企业的采购成本。又或者是招投标过程中有失公允,由于管理不当等问题使得招标存在不公平的竞争。这不仅违背了公平竞争原则,使得招标难以真正发挥其在企业物资采购中的效用,而且还涉及违法违规的行为,容易引发企业的责任风险。
其次,大部分企业的采购成本评价方法并不科学,许多企业将原材料价格当成选择供应商最重要的参考指标,从而忽略了其他影响采购成本的因素,如质量成本、存储成本、物流成本等。
最后,企业的采购管理模式也有待转变。大部分企业对内未形成各部门之间相互协作、信息共享的有效机制,对外与上下游企业之间也未能及时沟通协商。对内对外较慢的、不充分的信息沟通不利于供应链需求预测与制定采购计划,容易造成采购决策失误。
三、供应链视角下加强企业采购成本管理的对策
(一)建立健全供应链管理下的采购成本管理体制
第一,要规范采购流程。采购流程不仅仅是采购部门的工作,它需要生产部门、销售部门等多个部门协调合作。首先要综合考虑市场需求和企业生产能力,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再根据生产计划制定合理的采购方案,并给出相应的采购成本预算。其次要寻找合适的供应商,对供应商的产品质量、产品价格、供货能力以及声誉等方面进行综合考量。在与供应商初步协商好价格后要进行交易评估与价格审批,再签订合同,完成最终交易。
第二,要建立健全相互信任的信息共享机制。供应链成本管理的基础是共享,在大数据背景下,企业可以创建一个成熟的信息平台,整合和共享数据信息资源,使信息的传递更准确、更有效率。当然要做到信息平台数据完整、真实、可靠离不开企业内部各部门以及各个供应链企业之间的相互信任。
(二)建立健全供应商管理体系
第一,企业应对供应商进行分类管理。供应商分类方法可以根据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例如企业可以考虑将采购金额和供应风险作为两个衡量标准,采用经典四分法对供应商关系进行分类。对每个分类下现有的供应商的数量进行精简,及时淘汰不合格的供应商,优化供应商管理体系。
第二,要优化供应商准入机制和评价体系。企业应该成立专门的监督小组,考虑竞争机制和应急保供机制,在保证材料质量与价格最优化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供应商。在供应商的选取以及合作方面,不仅要对比产品质量,还要对其供货时间供货流程以及具体细节进行评估与监督。最好每个采购品种选择2-3个供应商,在合格供应商中根据产品质量和服务安排供应商供货比例,供应商有竞争机制也有利于价格谈判,降低成本提升采购质量。与此同时,要做好应急方案,以防选择的供应商未能按时交货所导致的损失。
第三,要加强合同约束力。与供应商签订的在合同文书中要落实整个采购交易环节的细节问题,包括材料的价格、型号、批次、技术标准,交货的时间、方式、最晚截止点以及违约的责任处理情况等诸多内容。明确合同上的细则,以此强化双方的监督力,实现良好的合作。
(三)培养高素质的采购管理人员
采购成本管控效果的好坏关键点是各环节的采购管理人员,再好的方案没有人去执行终究也无法落到实处,所以企业要想采用新的采购管理模式。首先需要企业管理层从观念上重视采购成本管理,重视采购管理人员。这不仅需要加强对内部原本采购管理人员的培养,必要时还需大力引进高素质人才,从根本上提高采购团队的综合实力。此外,企业明确采购人员的分工与职责,完善采购人员考核制度与监督机制,与供应商勾结以次充好,对于有突出贡献的员工也应有相应的激励制度,要使员工的价值目标与企业的价值目标得到有效统一,最终落实企业的发展目标。
(四)合理运用电子商务,科学管控采购成本
为了更好地管控采购成本,企业可以充分发挥物资采购招投标环节的重要作用,根据采购项目的实际特点,制定出相应的招标方案,进一步防范采购风险。也可以通过互联网,采用电子商务进行网上采购,同时构建大数据平台,将供应链各采购环节的成本数据录入相应的系统,预先分析了解产品组成的成分、与产品有关的期货价格等关键信息,为与供应商进行价格谈判做准备。并通过对各采购环节的成本分析,找到超额成本产生的原因,再根据原因并结合公司当前实际的生产经营状况和管理能力提出合理的改进措施,优化整个供应链采购成本管控体系。
四、结束语
基于供应链视角下的企业采购成本管理一直处于不断研究中,虽然还存在许多不足,但是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企业若能增强采购成本管理意识,培养高素质的采购管理人员,建立健全供应链管理下的采购成本管理体制,相信企业将会实现降本增效的目的,健康长远地发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