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效果的策略

2021-12-02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东峤中心小学许秀梅

亚太教育 2021年16期
关键词:评价活动数学

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东峤中心小学 许秀梅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综合与实践”与“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并列作为新课改下,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四大基本领域,体现了综合与实践教学板块的地位与价值。数学作为一门应用性、综合性的学科,以数学学习的综合与实践为重要特色,旨在通过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发现、思考和解决问题,巩固和理解数学知识,应用和迁移数学思维与能力的渠道,体现了数学学习的教学做合一和生活数学理念。如何利用好综合与实践教学板块,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教学功能?

一、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要寓教于乐

(一)学习活动的趣味性

一是要贴近生活应用。学生感兴趣的数学是贴近生活、贴近心理关注的“接地气”的数学,是有探究趣味的数学,是能指导生活数学问题解决的数学。如何测量两个地点的距离、如何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如何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如何统计不同品牌的汽车数量、如何通过家庭用水用电的数据来制作统计图等,这些贴近生活的数学问题是学生感兴趣的数学问题。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选择上,应尽可能地符合小学生的心理。在四年级上册“条形统计图”中,设置调查同学们最喜欢的课外活动(阅读、旅行、运动、看电影等)、最喜欢的动漫形象(孙悟空、皮卡丘、喜羊羊、柯南)等,并制作成条形统计图的综合实践学习活动,将主题情境贴近小学生的兴趣爱好,能让实践活动趣味盎然。

二是要挑战数学能力。学习趣味性另一方面表现为学习的成就感与获得感,在数学任务的完成过程中获得自我认可,提高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和自信。教师通过不同难度的实践活动设置,能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数学探究活动,获得自身发展所需的数学知识。如“统计”这一章节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基础较差的学生统计自己所在小组学生的出生月份,看看哪个月份出生的人最多,而基础较好的学生则尝试统计全班同学的出生月份,并制作条形图。通过对任务难度的合理区分,学生在自身水平基础上加以努力,就能得出准确的数据、精美的图表和正确的结论。

(二)学习活动的教育性

一是要面向问题解决。数学的应用性是其本质属性,要致力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因此,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要基于问题解决。从生活中常见的数学问题和数学现象着手,研究身边的数学问题,获得最佳优化方案,体现数学的意义与价值。如不同购票、存款方案的选择问题,是对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的考验。

二是要突出能力培养。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是基于学生自主参与的有意义的构建知识的过程。学生参与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就是亲历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在设计问题解决方案、采集数据、分析问题、得出结论的过程中,学生的数学思维与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

二、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的活动要独立自主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地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化问题的能力,不管是学生的自主探究,抑或是基于小组的合作学习,都需要突出学生活动的独立自主意识与能力。

一是要能独立自主地制订活动计划。在教师布置好综合实践活动的探究主题之后,学生需要围绕活动的开展制订活动计划,如数学实践活动的时间、地点、材料、学习目标,以及活动的步骤、预设的困难、解决问题的方法等,在做好充分的准备后,才能够有计划有准备地应对活动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与问题,有备无患,从容应对。

二是要能独立自主地解决数学问题。在实践过程中,在独立自主或小组合作形式下,运用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运算、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据分析等素养与能力,设计最优化的问题解决策略。在遇到问题时,运用回归课本、资料查找等自主学习方式进行初步的问题解决,在解决无果的情况下可以寻求父母、教师的帮助。活动过程坚持独立自主的学习原则,亲历学习过程,习得活的知识。

三、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的支持要适时适度

一是适时性原则。适时性原则主要表现在教师的介入支持要把握好时机,不过早也不过晚。时机的选择应把握好两个节点:第一是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选择要发挥决策性作用,首先要保证活动的寓教于乐,既要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快乐的数学学习体验,又要在活动中增长数学知识、发展数学思维。其次要保证活动的可操作性,要方便学生独立自主或者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充分利用校园、家庭、社会数学课程资源,确保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顺利完成。第二是在学生综合实践活动遇到瓶颈的过程中进行介入,如学生到相关职能部门进行调查走访收集数据受阻时,以学校的名义与部门负责人进行沟通协调,给学生创造活动平台,同时在学生遇到问题难以解决时,教师给予适当的提醒,帮助学生突破思维障碍。

二是适度性原则。适度性原则就是教师的指导力度应该恰到好处,介入力度过小,学生无法获得足够的支持;介入力度过大,学生的思维容易受到限制,探究性数学实验演变成验证性实验,缺乏知识生成的惊喜。比如,六年级数学“测量旗杆”的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原计划利用影长的比例关系来测算,然而在活动开展的当天没有太阳,学生一筹莫展。此时,教师从转变测量方法的角度,给予学生适当的提醒:“除了运用两个物体影长与高度之间的关系来测算外,还有别的方法可以测算吗?”当学生纠结于预设的方法不能自拔时,教师的一句点拨让学生豁然开朗,提出可以运用标尺或者运用镜子作为测量的辅助工具来测量,接下来的活动就水到渠成了。

四、综合实践活动评价的开展要综合全面

一是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学评价的主体是丰富多元的,既包括教师的评价,也包括学生的自评、同伴的互评,甚至可以将学生家长的评价作为重要的评价依据。由于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延伸到社会学习和家庭学习领域,小组成员、学生家长更多地成为学生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陪伴者、协助者与合作者。如六年级上册“扇形统计图”这一节知识相对应的“节约用水”主题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调查一段时间内家庭生活用水的数量,在此期间家长给予支持并见证孩子的数学实践活动,他们对孩子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能力以及学习结果都有很高的评价话语权。在开展小组团队合作的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如绘制“位置与方向”主题地图、测量旗杆高度等小组合作探究实践活动中,小组成员对同伴的学习过程十分清楚,成员之间能够进行客观的相互评价,小组长也能对所在小组的整体以及个人学习情况进行评价,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也促进了评价结果的全面化与客观化。

二是评价内容的多样化。通过制定活动评价量表,以班级、活动主题、学生姓名、地点、活动方式、学习时长、任务完成、情感态度等维度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记录(表略)。在评价过程中,将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不仅对学生个人或小组活动任务的达成度,如数据的客观准确、答案的正确度、完成活动的时间等进行评价,同时也对活动过程中个人或小组表现出来的数学学习情感与态度,如端正的学习态度、务实求真的精神、克服困难的决心等进行评价。在多个维度的评价中,对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小组或个人表现出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行综合评价。

综合、客观、全面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评价是对学生活动的必要反馈形式,能在情感与精神上给予学生正面肯定,激发学生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能在方法与技能上给予学生积极反馈,促进学生不断提高数学知识迁移与运用能力;能在教学层面给教师客观评价,帮助教师及时调整与优化教学策略,夯实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总之,综合与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寓教于乐、有意义的数学学习与探究载体,为学生亲历知识过程、发现与思考问题、巩固与理解知识创造了学习平台。利用好综合与实践学习板块,对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大有裨益,同时也满足了学生多样化的数学学习需求,可谓两全其美。

猜你喜欢

评价活动数学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