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题教学法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2021-12-02山东省枣庄市第九中学

亚太教育 2021年16期
关键词:解决问题数学知识教学法

山东省枣庄市第九中学 张 芹

高中数学包括大量抽象概念和理论,相对于其他学科具有一定的难度,导致部分学生对于高中数学“望而生畏”,对数学学习提不起兴趣,甚至出现无法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成绩不理想的情况。这需要数学教师积极改变传统数学教学方式,在课堂上利用多种具有吸引力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拓展学生的思维,以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一、问题教学法在高中数学课堂应用的重要性

问题教学法是一种结合教材内容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在寻找、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的教学方法。高中数学教师在课堂上根据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并进行解决,或是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小组讨论等方式自主解决问题。这种课堂形式给学生提供了更为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同时给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良好平台,有利于推动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加深对数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可见,问题教学法对于顺利开展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传统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占据主导地位,学生处于被动吸收知识的地位,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无法充分发挥。问题教学法则十分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自主开展探究活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从而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其次,问题教学法更注重学生多角度深层次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高中数学教师在传统教授模式中,针对数学问题通常是给出固定的一个或几个答案,对于学生的思维有一定的局限性。而问题教学法能给学生创造更为自由的思考空间,学生在解决问题中能够以不同角度不同思路进行思考,解题思路不断拓宽,对于知识的认知更加全面、立体,锻炼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最后,问题教学给学生提供了更多沟通交流的机会,在解决问题中,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更多思想的交流和碰撞,有利于营造更为和谐的学习环境,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问题教学法在高中数学课堂应用的有效路径

(一)由浅入深提出问题,适应学生学习发展规律

高中数学知识面涉及比较广,知识难度比较大,同时知识关联性比较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果简单的基础知识和原理掌握不牢固,很容易在课堂上无法理解教师的问题,对于问题无从回答,导致问题教学无法顺利开展。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在进行问题设计时,应该充分了解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并根据教学目标科学设计相关问题。在巩固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寻找新旧知识有效的连接点,并针对新知识提出恰当问题,同时应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采取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方法,环环相扣逐步深入提出相应问题。例如,在进行“复数的四则运算”教学时,应确保学生在扎实掌握复数概念的基础上,提出复数加法、减法运算的问题,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学习复数加、减法运算法则,进一步展开复数的乘法法则问题,通过教师、学生的共同分析、推理逐步深入研究复数运算问题,让学生初步形成运用逻辑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可见,由于数学教材内容是一个完整综合的知识体系,具有一定的逻辑顺序,学生对数学概念和公式深刻理解之后,才能在数学题目中应用相关数学知识。这要求教师设计数学问题时,对同一知识点要进行合理分解,逐层加深难度展开提问,让学生能够透过表面问题抓住问题本质和核心,以强化学生知识应用能力,进而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

(二)利用趣味性问题,提升学生的积极性

高中学生的学习任务比较重,学习压力比较大,特别是由于高中数学涉及大量抽象概念和理论,高中数学课堂存在枯燥无味、学生学习积极性差等现象。同时,高中数学传统课堂是教师采用“灌输式”教学,学生在课堂上被动接受知识,师生之间没有良好互动,课堂氛围缺乏活力和热情,导致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缺失,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解决这个问题,教师需要充分结合高中生的年龄特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更具趣味性的问题,把学生吸引到教学问题中来,让学生主动展开对问题的探索,主动和同学、教师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并在过程中对数学知识形成全面的认识。趣味性问题能够大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兴趣,活跃学生的数学思维,同时有助于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例如,在讲解“随机事件与概率”时,教师可以提出有趣的实例问题,如“某篮球运动员在罚球线上投篮一次,未投中”“某同学演讲比赛抽中参赛顺序是第一位”,引发学生对于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的思考,并引导学生展开对这些事件的总结归纳,根据教师提出的相关事件做出准确判断。生动有趣的问题更能吸引学生学习和讨论的热情,更有助于形成良好的问题教学氛围,为学生进一步思考和探索创造有利条件。

(三)巧用贴近学生生活问题,提升学生知识运用能力

虽然数学知识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但是数学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生活中很多方面的问题都需要数学知识来解决,一些问题也涉及众多数学原理和概念。因此,高中教师应改变学生数学枯燥、刻板的印象,巧妙应用贴近生活的数学问题,帮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实用性,推动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不断提升数学知识应用能力,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同时,教师设计生活化问题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和认可,更能加深学生对相关数学内涵的理解,让学生对数学学习更加积极,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例如,在进行“统计分析案例”教学时,教师可以设计班级学生身高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了解班级同学的身高情况,并根据具体分析情况思考如何制作班级学生身高统计分析报告,从中掌握统计报告的组成部分,对班级学生身高进行初步分析。班级同学之间比较熟悉,更利于问题展开和推进,解决问题的过程也能让学生了解统计学与生活的密切关联性,从而掌握本次课程的重点。可见,教师利用实际生活中的情境设计数学问题,营造更具吸引力的教学情境,不仅能够让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样、教学形式更加多元,还能让学生思维更加活跃,并能够利用生活经验解决数学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数学素质。

(四)利用探索性问题充分开展合作讨论,提高自主探究能力

高中数学教师在结合问题教学时,应充分考虑问题的难易程度,综合学生的实际数学水平提出具有探索性的问题,这样才能引发学生思考和探究,才能体现问题教学的真正价值。过于简单的问题不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过于复杂的问题容易打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只有符合学生认知能力和学习水平的,难度适中并且具有探索价值的问题,才能让学生在掌握更多知识的基础上不断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开展探索性问题教学时,还可以利用小组合作讨论的形式鼓励学生自主探究问题,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动交流,寻求更多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推动问题教学法效果更优化,进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例如,在学习“基本立体图形”时,教师创设问题:常见的多面体有哪些?引导学生思考,提出问题:除了立方体,棱柱属于多面体吗?引出棱柱、棱锥的概念。在初步了解立体图形后,可以分小组讨论问题:你还知道哪些多面体?通过各个小组讨论总结,结合教材,学生能够牢固掌握有关多面体的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团结协作能力得到提升,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能力也得到提高,能为学生未来数学学习提供助力。

综上所述,问题教学法在高中数学课堂应用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在高中数学课堂合理设置问题,有利于推动学生自主学习,并给学生创造更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条件,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激发创造力和思维力,进而提高数学核心素养。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应积极探索问题教学法在课堂应用的有效路径,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知识掌握程度适时提出问题,以打造更为高效优质的数学课堂。

猜你喜欢

解决问题数学知识教学法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化难为易 解决问题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
“假弱”教学法你用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