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抓好小学班级管理,做好班主任工作

2021-12-02北京市海淀区红英小学陈淑兰

亚太教育 2021年16期
关键词:意识班级班主任

北京市海淀区红英小学 陈淑兰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在小学阶段,班主任要通过班级日常管理工作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意识。因此,教师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应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动向,并根据学生不同表现情况拟定科学的班级管理对策,确保学生在获得良好文化素养的同时树立良好的行为习惯与道德品格,为自身全面综合发展奠定基础。

一、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现状

(一)忽视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主体地位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师在实施小学班级日常管理时不仅要完成知识与技能的传输,还要结合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管理对策,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但在实际管理班级的过程中,部分教师忽视了学生的意见与想法,致使部分管理模式片面化,乃至产生形同虚设、脱离实际的无效管理,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同时,部分教师在实施班级管理过程中过于依赖自身的经验及枯燥、机械的管理理念,忽视了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应当积极地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其学习能力、身心特点以及发展需要的管理制度,以实现全方位多层面的集体自我管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二)缺乏班级管理的凝聚力

在小学阶段,学生对班级凝聚力或者班级荣誉感的概念还没有完全形成,虽然大部分学生都会一起玩儿一起做游戏一起学习,但是并不能深层次理解“团结”的概念,这会为班级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困扰。部分班主任在实施班级事务管理时不考虑学生的个性,以自己的意识、行为、理念为中心实施教学安排,忽视了整个班级组织情况,不利于班级凝聚力的形成,造成学生与班级干部的关系僵化、班级缺乏凝聚力等问题。

(三)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

不同的班主任在实施班级管理时,都有自我独特的规章制度、班级目标、奖惩制度等。好的模式与经验可以让班主任的管理工作轻松而准确。但部分班主任在制定班级管理制度时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班规”脱离实际,甚至在执行与实施的过程中出现形同虚设的不良现象,导致学生规则意识、纪律意识不强,增加了班级管理的难度。

(四)班级管理模式单一

相比其他阶段而言,小学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采用枯燥单一的管理模式,容易降低学生对学习的兴趣,长此以往将不利于学生心理的稳定持续发展。部分教师过于侧重自身的教学经验与传统的管理理念,这样既错误又严格的管理方法容易让学生产生反感和压力,形成不良行为与意识。而且过于严格的惩罚还会让学生产生表面低头认错,内心不服气的错误情绪。因此,教师应制定科学的管理对策,采用鼓励与批评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正视自己的缺点和优点,从而积极改正,得到全面综合发展。

二、小学班主任对学生的影响

与其他阶段不同,小学生对班主任的指令依赖程度较高,部分学生在家里不愿意服从家长的命令和教化,但是对班主任的意见重视程度较高,直接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发展。因此,教师应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科学合理的班级管理模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生活学习氛围,从而使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与心理健康意识,让学生得到长足稳定的发展。同时,班主任在制定科学合理的班级管理规定与制度时,还应细致观察学生的心理动态,对于不良现象与行为及时给予批评和指正,做到防微杜渐。班主任应让学生在小学阶段既获得良好的知识与技能,又获得个性培养与自我发展的机会。

三、班主任实施小学班级管理的改进策略

小学阶段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不仅要完成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还应科学编排和设计班级活动,通过科学的管理模式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情感交流关系,呵护学生幼小的心灵,引导其树立正确的学习意识与道德观念。针对当前小学班级管理存在的不足与问题,本文提出以下五点解决对策。

(一)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完善学生品质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班主任的指令和行为依赖程度高,教师应在传授知识的同时给予学生更多的关爱,通过细致观察学生的学习行为、道德品行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以便在出现不良倾向和行为时给予正确的引导和监督,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与生活上的困难。同时,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班主任还是他们思想的启蒙者,教师应发挥自身监督引导的功能,承担起自身的职责和使命,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中心,在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同时通过肯定、鼓励的行为鼓励学生,进而完成心理情感及思想政治教育,给小学生提供个性培养与自我发展成长的机会。

(二)建立科学的班级管理制度,做到赏罚分明

班主任除了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之外,还应构建科学的班级管理制度,做到赏罚分明,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在出现不良行为与观念时做到自主改正、自我教育,获得学习上的成长和自信心。首先,班主任应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其特点的管理条款和规定;其次,班主任在制定规章制度时,应当发挥全部同学的主观能动性,让每一位同学都参与进来,通过共同讨论强化每一位同学的责任意识,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集体自我管理机制,从而实现人人平等、人人参与,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与质量。

(三)全面了解学生,掌握学生动态

一位合格的班主任不仅要完成文化知识的传输,还应在行为观念品质上指导学生,监督学生,引导其全面综合发展,获得文化水平与道德品质的全方位提升。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的同时,应当与学生进行交流,通过了解学生的快乐和悲伤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这有利于发现学生的潜在能量,从而做到因材施教,让学生在呵护与尊重中形成正面学习的意识与能力。同时,班主任还应建立起与家长沟通的桥梁,将学生的表现、不足及时反馈给家长,对于不良的行为习惯制定科学的解决对策,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四)发挥班级干部的作用

好的班级干部团队不仅能降低班级管理难度,同时还分担了教师的管理压力,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班风,实现高效管理。首先,教师应通过选举、投票的方式客观公正地选拔有能力、有道德的班级干部,既为全班同学树立典型与榜样,又切实起到辅助班主任的作用,提高班级管理的实效性。其次,班主任要实时监督班级干部的行为与习惯,避免班级干部以命令、要挟的口吻与同学交流,应当做到和善、严谨、平等,以为同学服务的目的要求自己,这样才能获取同学们的拥护,才能成为班主任的好帮手。

(五)开展班级活动,增强班级凝聚力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可以开展一些班级活动,比如小型的拔河比赛、主题辩论赛等。在比赛过程中采用分组的形式,尽量让全班所有学生都能参与进去,让他们在小组中发挥自己的优势以及发现自己的缺点,扬长避短,让自己的能力得到提升。对于每一次比赛,要精心设计比赛的内容,并根据比赛的内容对小组成员进行动态调整,这样就可以让班级每一位同学有机会获得与任何一个同学合作的机会,从而更好地实现班级人际关系的建立。另外,活动的内容要有目的性。可以在课余时间举行接力比赛,一方面,比赛可以让学生爱上体育活动,缓解自己的学习压力;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比赛中形成竞争意识。在活动中也可以发现哪些同学在与他人合作交往中存在问题,可以及时地对其进行引导,从而提高整个班级的凝聚力。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班主任是其成长道路上的启蒙者、引导者,教师在完成知识传输的同时,还应当给予学生更多的关爱、尊重和保护,以激发其对学习的热情,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与意识。因此,教师在实施班级管理时应当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构建科学的规章制度,并且随时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和心理发展情况,对于有不良倾向的同学给予及时准确的帮助和引导。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班级管理工作,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全面综合的发展。

猜你喜欢

意识班级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班级“四小怪”
夸夸我的班主任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班主任
不称心的新班级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
班级被扣分后